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81)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07 06:3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鍾嘉原
研究生(外文):Chia-yuan Chung
論文名稱:信用風險應用於資產證券化之研究─考慮公司體質與總體環境因素
論文名稱(外文):The Application of Credit Risk Models on Asset Securitization-Considering the Micro and Macro Factors
指導教授:黃振聰黃振聰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Jen-Jsung Hu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山大學
系所名稱:財務管理學系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財務金融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4
中文關鍵詞:金融資產證券化違約機率信用風險回復率
外文關鍵詞:SecuritizationRecovery RateDefault RateCredit Risk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5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近幾年來,證券化商品的大量發行,使得金融市場更加蓬勃發展。而證券化最大的優點為金融機構可透過證券化的過程將信用風險分散出去。在證券化過程中,都有其信用增強之措施,主要為「提列準備金」及「次順位債券」兩種。但金融機構在發行證券化商品時,有時必須認購部分或全部之次順位債券。可是一但發生信用損失時,這些次順位債券必須先行承受這些損失。因此,金融機構還是無法透過證券化方式將信用風險分散出去。
因此,在本研究中,將利用縮減法的違約機率預測模型,考慮公司體質與總體環境因素來對公司違約機率作出預測。並利用銀行財務報表中,去估計出回復率。並將預測出的違約機率與回復率套用在市場中已發行的證券化商品,進而分析證券化商品的準備金制度與次順位債券架構兩種信用增強措施對於商品本身的影響程度為何。在本研究中,將重點放在次順位債券的分券比例進而研究其分券比例是否合適。最後分析出信用風險與證券化商品的相互關係。
經實證結果發現,違約機率的預測確實和公司體質與總體環境因素有關。而將其用在證券化商品的分析上,可以發現提列準備金可減輕發行機構持有次順位債券的風險。而金融機構在考慮次順位債券分券比例的分割上,也必須對於未來違約機率的發生以及當違約發生後回復率的估算,也應該考慮更加周全,並針對不同債務人及不同經濟環境狀況來做出不同的預測及估算。如此一來,才能對於整個證券化商品的風險控管更加完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2
第三節 研究架構3
第二章 資產證券化發展概況5
第一節 證券化的發行動機5
第二節 資產證券化的發行架構7
第三節 CDO商品介紹10
第四節 台灣現今證券化市場的發展情況14
第三章 信用風險模型演進與介紹17
第一節 信用風險模型的發展17
第二節 結構法模型18
第三節 縮減法模型21
第四節 縮減法相關文獻回顧25
第四章 研究方法27
第一節 違約機率的估算27
第二節 回復率的估算30
第三節 利率模擬與風險值計算32
第四節 提前償還率的設定37
第五章 實證結果與分析39
第一節 違約機率預測模型實證結果39
第二節 證券化違約機率與回復率之預測44
第三節 各順位債券敏感性分析48
第六章 結論及後續建議64
第一節 結論64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65
參考文獻68
附圖71
附表72
一、中文部分
1.王文宇、邱榮輝、黃金澤,「金融資產證券化之理論與實務」,元照出版,民92年
2.王濟川、郭志剛,「Logistic迴歸模型-方法及應用」,五南書局出版,民92年
3.台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九十二年度第二次發行台灣工業銀行企業貸款債權信託證券化受益證券公開說明書」,民92年
4.李佩芝譯,Donald, R.van Deventer and Kenji Imai著,「信用風險模型與巴塞爾協定」,台灣金融研訓院出版,民93年
5.林佳蓉,「信用風險模型之發展與衡量-以中長期資金運用制度為例」,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9年
6.孫瑞隆,「信用風險與總體因素關係之研究-應用於資產證券化」,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3年
7.耿智群,「信用風險應用於金融資產證券化之研究-以CreditMetricsTM為例」,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3年
8.陳文達、李阿乙、廖咸興,「資產證券化理論與實務」,智勝文化出版,民91年
9.陳木在、陳錦村,「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新陸書局出版,民90年
10.陳雙卯,「海外指數連動債券之設計、評價與避險分析」,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2年
11.萬通商業銀行股份公司,「發行法國里昂銀行台北分行企業貸款債券證券化受益憑證公開說明書」,民92年
12.劉威漢,「財金風險管理-理論、應用與發展趨勢」,智勝文化,民93年
13.蕭振福,「銀行實務與會計」,駿業出版社,民89年
14.儲蓉,「CDO 論述─證券化的新主流」,民92 年
15.儲蓉,「不良債權證券化-金融重建的另一稗選擇」,台灣金融財務季刊第四輯第四期,民92年
二、英文部分
1.Altman, Edward. I. (1968), “Financial Ratios,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 Journal of Finance, Vol 23, p589-p609.
2.Anthony Saunders and Linda Allen (2002), Credit Risk Measurement-New Approached to Value at Risk Other Paradigms, 2th edition, John Wiley & Sons Inc.
3.Arnaud de Servigny and Olivier Renault (2004), Measuring and Managing Credit Risk, McGraw Hill.
4.Charles Smithson (2003), Credit Portfolio Management, John Wiley & Sons Inc.
5.John C. Hull (2003), Options, Futures, and Other Derivatives, 5th edition, Prentice Hall.
6.Kim Jongwoo (1999), ”A way to Condition the Transition Matrix on Wind”, CreditMetrics Monitor,1st Quarter,p1-p12.
7.Michel Crouhy and Robert Mark and Dan Galai (2004), Risk Management, McGraw Hill.
8.Morgan J.P.(1997), “CreditMetricsTM-TechnicalDocument”.
9.Neil D. Pearson (2002), Risk Budgeting: Portfolio Problem Solving with Value-at-Risk, John Wiley & Sons Inc.
10.ETO Gallati (2003) , Risk Management and Capital Adequacy, McGraw Hill.
11.Robert A. Jarrow (2001),”Default Parameter Estimation Using Market Prices”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Vol.57,Issue5.
12.Robert A. Jarrow and Philip Protter (2004),” Structural Versus Reduced Form Models:A New Information Based Perspective”, Journal of Investment Management, Vol.2, No.2, p1–p10.
13.Robert A. Jarrow and Stuart M. Turbull (1995),”Pricing Derivatives On Financial Securities Subject to Credit Risk”, Journal of Finance , Vol.50,p56-p86.
14.Robert A. Jarrow and Stuart M. Turnbull (2000),” The intersection of market and credit risk”,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Vol 24,p271-p299.
15.Sudheer Chava and Robert A. Jarrow (2001),”Bankruptcy Prediction with Industry Effects, Market versus Accounting Variables, and Reduced Form Credit Risk Models”, Johnson Graduate School of Management Working Paper, Cornell University.
16.Sudheer Chava and Robert A. Jarrow (2002),” Bankruptcy Prediction with Industry Effects”, Financial Management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s.
17.Tibor Janosi and Robert Jarrow and Yildiray Yildirim (2002),” Estimating Expected Losses and Liquidity Discounts Implicit in Debt Prices”, Journal of Risk, Vol. 5, No. 1, Fall.
18.Tibor Janosi and Robert Jarrow and Yildiray Yildirim (2003),” Estimating Default Probabilities Implicit in Equity Price”, Journal of Investment Management, Vol. 1, No 1, First Quarter.
19.Wilson Thomas (1997),”Measuring and Managing Credit Portfolio Risk ”The Journal of lending and credit risk management , July , p61-p72.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