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7 21:2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劉安家
研究生(外文):Liu, Anchia
論文名稱:中國同善社利幽法會之儒壇音樂研究—以臺灣天益祥號卓善堂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the Confusion mode of music in Ullambana Sutra ritual of the China Tong Shan She : a case study of the Zhuo Shan Tang affiliated to the Tian Yi Xiang Hao in Taiwan
指導教授:陳裕剛陳裕剛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 Yukang
口試委員:張儷瓊桑慧芬陳裕剛
口試委員(外文):Chang, LichiungSang, HuifenChen, Yukang
口試日期:2012-05-11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音樂學系碩士班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音樂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2
畢業學年度:10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66
中文關鍵詞:中國同善社利幽法會儒壇科儀音樂
外文關鍵詞:China Tong Shan SheUllambana Sutra ritualConfusion mode ceremonial music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17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6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中國同善社,為近代中國一個龐大的宗教團體,民國六年於北京成立總社正式以「同善社」之名稱成為合法宗教,與當時佛教、道教處於同等的法律地位,其各號社遍佈全國,入道者上至黨政要員、仕紳商人、知識份子,下至百姓等估計約有三千萬人左右,其規模遠超以往。
西元1949年之後,中國境內宗教信仰不再自由,部份同善社人士紛至臺灣與海外。幾經波折,臺灣天益祥號卓善堂在黃正笙先生與同善社諸大先生們之努力下得以延續福建一脈,為早期以儒為宗,釋道為輔之三教合一的同善社再開啓新頁。
利幽法會是同善社年例普度法事,臺灣天益祥號卓善堂近年來皆於新北市三芝區之玄友住處舉行,其禮樂之依據為同善社典籍《儒典統編》,整體上仍承續同善社往昔之古禮傳統,但礙於場地限制,其規模已不如以往在中國各省儒壇、釋壇、道壇三壇並演之盛況,目前僅以儒壇禮樂為主。
本論文從文化觀察的角度,從禮儀與音樂兩大面向,將近年來利幽會上之相關主要儒壇禮儀與所搭配之儒壇儀注音樂、儒壇科儀音樂及儒壇經懺音樂作一深入研討,客觀地從禮樂中了解其三教合一的真實層面,與所藴涵的思想價值所在


The China Tong Shan She has been a dominant religious group in China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in 1917. The status of the China Tong Shan She has been esteemed as equal to the Buddhism and Taoism in Chinese communities. Throughout its nationwide branches in China, it recruited numerous loyal members not only common people but also celebrities, rich merchants and dignitaries of government. The number of its members had been approximately estimated about thirty million during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Apparently, the organization scale of the China Tong Shan She excelled far more other religious groups.

Since 1949, any religion was banned by the China Communist. As a consequence, some members of the Tong Shan She fled to Taiwan and other Asian countries. By means of the contrivance of Mr. Huang Jeng Sheng and other great seniors, the Tian Yi Xiang Hao Zhuo Shan Tang inherited the spirit of the China Tong Shan She and regenerated in Taiwan. The Tian Yi Xiang Hao Zhuo Shan Tang revitalized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as a trinity which represents an existence of threefold significant regilous philosophies in modern Chinese cultural circle.

Ullambana Sutra ritual has been set up as an annual custom event of the Tong Shan She. The mode of its ceremonials and music was based on《Confucian Analects》. Ullambana Sutra ritual has always been held at the residence of a friend of same belief at Sanzhi District in New Taipei City in recent years. The whole ritual still follows ancient tradition in early times, owing to the place limitation, only the ceremonials and music of Confusion mode is adapted nowadays. The aspect of ritual seems not prosperous as that Confusion mode, the Buddhism mode and the Taoism mode held together at the same time in every province in China.

Drawing upon the cultural viewpoints and its two main purposes, the present study explores the Confusion mode music in three aspects: the etiquette music, the ceremonial music and the penitent music employed in the Ullambana Sutra ritual. In addition, the present study illuminat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rinity of the Tian Yi Xiang Hao Zhuo Shan Tang by means of analyzing the ceremonials and music of Ullambana Sutra ritual.

誌 謝 i
摘 要 ii
英文摘要 iii
目 錄 v
表 目 錄vii
譜 目 錄vi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2
第三節 文獻回顧3
第四節 研究材料與方法4
第五節 論文架構6
第二章 中國同善社與臺灣天益祥號卓善堂概述9
第一節 中國同善社介紹與來臺發展概況9
第二節 臺灣天益祥號卓善堂介紹32
第三章 利幽法會之意涵與壇場41
第一節 中國同善社利幽法會之意涵41
第二節 臺灣天益祥號卓善堂利幽法會之壇場特色與流程44
第四章 利幽法會之儒壇儀注音樂48
第一節 儒壇之源起—《儒典統編》內容概述48
第二節 《儒典統編》之儒壇儀注概述與音樂研探55
第五章 利幽法會之儒壇科儀音樂106
第一節 演淨科儀概述與音樂研探106
第二節 利幽科儀概述與音樂研探120
第六章 利幽法會之儒壇經懺音樂138
第一節 《萬佛救劫經》概述與音樂研探138
第二節 《回天寶懺》概述與音樂研探160
第七章 結論176
參考資料 180
附 錄 184




一、中文專書
湘省松江李叟、萬縣文牘吳集之等
1947 《儒典統編》。中國同善社藏書。中國:中國同善社。
林萬傳
1986 《先天大道系統研究》。臺南:靝巨書局。
楊覲東
1993 《三家合參毅一子》。臺北:自由出版社。
王見川
1995 〈同善社早期歷史(1912~1945)初探〉,王見川編,《民間宗教第一
期:民國時期的教門》。臺北:民間宗教研究室。
張淑娥譯
1995 〈民國初期之新興宗教運動與新時代潮流〉,王見川編,《民間宗教
第一期:民國時期的教門》。臺北:民間宗教研究室。
清靜老人
1996 《修真捷徑》。然鐙自在叢書:1(經部)。初版一刷。臺北:中國同
善社新北市中和區圓通路卓善堂。
清靜老人
1996 《還鄉直指》。 然鐙自在叢書:1(論部)。初版一刷。臺北:中國同
善社新北市中和區圓通路卓善堂。
仁濟老人、心菴頭陀
2000 《破迷語錄.回鄉語錄.復真十要合集》。然鐙自在叢書:2(論部)
。初版一刷。臺北:中國同善社新北市中和區圓通路卓善堂。
清靜老人
2000 《了道秘錄》。然鐙自在叢書:3(論部)。初版一刷。臺北:中國同
善社新北市中和區圓通路卓善堂。
清靜老人、中和先生
2000 《玄靈玉皇經宣講白話.清靜古佛法音.九陽關合集》。然鐙自在叢書
:4(論部)。初版一刷。臺北:中國同善社新北市中和區圓通路卓善
堂。
悟真子
2000 《三聖經直講》。然鐙自在叢書:2(經部)。初版一刷。臺北:中國
同善社新北市中和區圓通路卓善堂。
袁靜芳
2004 《中國傳統音樂概論》。中國藝術教育大系:音樂卷。中國上海:上海
音樂出版社。
黃正笙編撰
2004 《宣講備要》。 然鐙自在叢書:2。臺北:中國同善社新北市中和區圓
通路卓善堂。
黃正笙編撰
2004 《同善社祖派源流》。然鐙自在叢書:3。臺北:中國同善社新北市中
和區圓通路卓善堂。
黃正笙編撰
2004 《宣講題綱》。然鐙自在叢書:4。臺北:中國同善社新北市中和區圓
通路卓善堂。
黃正笙編撰
2004 《理體備要》。然鐙自在叢書:5。臺北:中國同善社新北市中和區圓
通路卓善堂。
黃正笙、張素月合撰
2004 《修辦輯要》。然鐙自在叢書:6。臺北:中國同善社新北市中和區圓
通路卓善堂。
陳仲偉
2005 《同善社》。社會問題研究叢書。中國:出版者不詳。影印本。
杜亞雄
2006 《中國傳統樂理教程》。中國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敦厚老人
丙子年 《明道易註》。中國同善社藏書。臺北:中國同善社新北市中和區
圓通路卓善堂。
迴龍夫子
年代不詳 《迴龍師尊增訂萬佛救劫經》。中國同善社藏書。臺北:中國同善
社新北市中和區圓通路卓善堂。
述古老人
年代不詳 《述古老人指破五十大魔關》。中國同善社藏書。臺北:中國同善
社新北市中和區圓通路卓善堂。
三復子唐道宗
年代不詳 《聖賢實學全集》。中國同善社藏書。臺北:中國同善社新北市中
和區圓通路卓善堂。
柳華陽
年代不詳 《慧命經》。中國同善社藏書。臺北:中國同善社新北市中和區圓
通路卓善堂。
著者不詳
甲子年 《洞冥寶記》。中國同善社藏書。臺北:中國同善社新北市中和區圓
通路卓善堂。
著者不詳
甲申年 《回天寶懺上下冊》。中國同善社藏書。泰國:泰京宏德善堂。
著者不詳
乙丑年 《玉準輪科輯要上中下冊》。中國同善社藏書。臺北:中國同善社新
北市中和區圓通路卓善堂。
著者不詳
年代不詳 《出世必要》。中國同善社藏書。臺北:中國同善社新北市中和區
圓通路卓善堂。

二、西文專書
末光高義
1933 《支那の秘密結社と慈善結社》。日本:滿州評論社。
酒井忠夫
1944 《近代支那に於ける宗教結社の研究》。日本:東亞研究所。

三、論文
De Korne
1941 “The Fellowship of Goodness:T’ung Shan She”Grand Rapids,
Mich.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