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82)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28 01:1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武芳羽
研究生(外文):Wu,Fang Yu
論文名稱:台灣原住民洪水神話
論文名稱(外文):Taiwaness aborigines mythology of flood
指導教授:劉秀美劉秀美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化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區域研究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原住民洪水神話情節單元口傳文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6
  • 點閱點閱:294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5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文獻回顧則為目前台灣洪水神話之相關研究成果之探討。第二章「台灣原住民洪水神話結構論述」,概述台灣原住民洪水神話,論述其基本情節及變異概況,再從洪水起因、避水方式、退水原因、洪水過後等各方面觀察各族異同之可能原因。第三章「台灣原住民洪水神話所呈現的歷史脈絡」,第一節從神話思維的發展進程為切入點探討,例:消退洪水的原因,有動物幫助、人類運用自身能力及借助神力等,所牽涉的原始思維為何。第二節探察文化生活的演變,例:火的使用、進入農耕階段、婚姻制度及宗教信仰等各方面,呈現一部生活史。第三節討論神話在經過長時間的口頭流傳,除了講述傳承的個別因素外,在傳播過程中,外在環境的變異對口傳文學也具有相當的影響力,包括外來宗教的介入及政治意識的影響等。第四章「台灣原住民洪水神話的地理呈現」,分別就族群分佈的自然地理環境及區域做探討,例:台灣原住民各族洪水神話中所敘述的避水方式大多為攀登高山,而東部臨海的阿美族、卑南族則多見為乘器具漂流。第五章「台灣原住民洪水神話的意蘊」,從各族洪水神話中的特殊情節,考察族群文化與神話之間的關聯性,分別從事物習俗起源、道德倫理禁忌、再生意義三方面做討論。第六章「結論」。
台灣原住民洪水神話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方法………………………………………….2
 第三節 文獻回顧………………………………………….4

第二章 台灣原住民洪水神話結構論述…………………..8
 第一節 大自然的考驗——洪水起因…………………..8
 第二節 對抗大自然——避水與退水…………………..17
 第三節 另一個開始——洪水過後……………………..29

第三章 台灣原住民洪水神話所呈現的歷史脈絡……….41
 第一節 神話的原始思維…………………………………42
 第二節 文化生活的演變…………………………………49
 第三節 神話的變異………………………………………59

第四章 台灣原住民洪水神話的地理呈現………………..66
 第一節 環境雷同下異族的共同想像…………………..66
 第二節 族群與區域性差異………………………………71
 第三節 封閉區域的獨生性情節…………………………77

第五章 台灣原住民洪水神話的意蘊……………………..83
 第一節 事物習俗起源之解釋…………………………...83
 第二節 禁忌的教化作用…………………………………88
 第三節 再生之象徵……………………………………….95

第六章 結論………………………………………………….99

參考書目………………………………………………………..106
一、專書
小川尚義、淺井惠倫 《原語による臺灣高砂族傳說集》 東京:刀江書院、台北帝國大學言語學研究室 1935年2月
小林保祥著、松澤員子編 謝荔譯 《排灣傳說集》 台北:南天書局 1998年3月
小島由道等撰 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譯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阿美族、卑南族)》(第二卷) 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2000年11月
小島由道等撰 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譯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泰雅族)》(第一卷) 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1996年11月
小島由道等撰 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譯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排灣族‧第一冊)》 (第五卷) 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2003年3月
小島由道等撰 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譯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鄒族)》 (第四卷) 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2000年11月
小島由道等撰 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譯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賽夏族)》(第三卷) 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98年6月
日本順益台灣原住民研究會 《台灣原住民研究概覽-日本からの視点》 東京:風響社 2002年7月
方有水、印莉敏 《布農-傳說故事及其早期生活習俗》 南投: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1995年11月
尹建中 《臺灣山胞各族傳統神話故事與傳說文獻編纂研究》 台北:台灣大學文學院人類學系 1994年4月
皮亞傑 《發生認識論原理》 北京:商務印書館 1981
田敏忠 《泰雅的故事-北勢八社部落傳說與祖先生活智慧》 台中:晨星出版社 2003年1月
伊能嘉矩 《東京人類學會雜誌264期〈台灣土蕃の口碑〉》 東京:東京人類學會 1908年
伊能嘉矩、粟野傳之丞 《台灣蕃人事情》 台北:台灣總督府民政部、台灣日日新報社 1900年
伍麗華 《說媽媽的故事》 屏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基金會 1998年
多奧‧尤給海、阿棟‧尤帕斯著 《泰亞爾族傳說故事精選篇》 新竹:泰雅中會母語推行委員會 1991年8月
江肖梅 《國立北京大中國民俗學會民俗叢書(118)台灣故事(共三冊)》 台北:東方文物供應社再版 1970年
佐山融吉、大西吉壽 《生蕃傳說集》 台北:杉田重藏書店 1923年11月 台北:南天書局再版 1996年6月
佐山融吉、大西吉壽著 陳萬春譯 《生蕃傳說集》中譯本 未刊稿 2003年8月
佐山融吉撰 余萬居、黃文新合譯 《(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蕃族調查報告書》 台北: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 1985年
余光弘、董森永 《台灣原住民史.雅美族史篇》 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8年12月
佛洛伊德 邵迎生等譯《圖騰與禁忌》台北:知書房 2000年11月
宋龍生 《台灣原住民史〈卑南族史篇〉》 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8年12月
宋龍生 《台灣原住民史料彙編〈第六輯-卑南族神話傳說故事集:南王祖先的話〉》 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8年1月
李亦園 《台灣土著民族的社會及文化》 台北:聯經出版社 1982年4月
李來旺 《阿美族神話故事》 花蓮: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風景特定區管理處 1993年2月
李福清 《從神話到鬼話》 台中:晨星出版社 1998年1月
李維‧史特勞斯 李幼蒸譯《野性的思維》台北:聯經 2001
林太、李文甦等著 《走過時空的月亮》 台中:晨星出版社 1998年2月
林修澈 《賽夏族史篇》 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000年5月
林道生 《台灣原住民口傳文學選集》 花蓮:花蓮縣立文化中心 1996年6月
林道生 《原住民神話與文化賞析》台北:漢藝色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3年
林豪勳、陳光榮 《卑南族神話故事集錦》 台東:台東縣立文化中心 1994年
金榮華 《中國民間故事集成類型索引(一)》 台北:中國口傳文學學會 2000年1月
金榮華 《中國民間故事集成類型索引(二)》 台北:中國口傳文學學會 2002年3月
金榮華 《中國民間故事與故事分類》 台北:中國口傳文學學會 2003年3月
金榮華 《台北縣烏來鄉泰雅族民間故事》 台北:中華民國民間文學學會 1998年12月
金榮華 《台東大南村魯凱族口傳文學》 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1995年5月
金榮華 《台東卑南族口傳文學選》 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1989年8月
金榮華 《台灣花蓮阿美族民間故事》 台北:中國口傳文學學會 2001年10月
金榮華 《台灣桃竹苗地區民間故事》 台北:中國口傳文學學會 2000年11月
金榮華 《台灣高屏地區魯凱族民間故事》 台北:中國口傳文學學會 1999年12月
金榮華 《台灣賽夏族民間故事》 台北:中國口傳文學學會 2004年3月
金榮華 《民間故事論集》 台北:三民書局 1997年6月
耶律亞德 楊儒賓譯《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台北:聯經 2000
胡家瑜 《賽夏族的物質文化:傳統與變遷》 台北市:內政部 1996年6月
胡萬川 《復興鄕泰雅族故事》(一) 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2003年12月
胡萬川 《復興鄕泰雅族故事》(二) 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2003年12月
范純甫 《原住民傳說》(上) 台北:華嚴出版 1996年8月
范純甫 《原住民傳說》(下) 台北:華嚴出版 1998年4月
夏本奇伯愛雅 《釣到雨鞋的雅美人》 台中:晨星出版社 1992年6月
夏曼‧藍波安 《八代灣的神話-來自飛魚故鄉的神話故事》 台中:晨星出版社 1992年9月
孫大川 《神話之美—台灣原住民之想像世界》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1997年
宮本延人著 魏桂邦譯 《台灣的原住民族-以世界觀研究台灣原住民之作》 台中:晨星出版社 1992年10月
浦忠成 《台灣原住民的口傳文學》台北:常民文化 1996年5月
浦忠成 《台灣鄒族的風土神話》 台北:臺原出版社 1993年6月
浦忠成 《原住民的神話與文學》 台北:臺原出版社 1999年6月
浦忠成 《庫巴之火-台灣鄒族部落神話研究》 台中:晨星出版社 1996年6月
浦忠成 《被遺忘的聖域—原住民神話、歷史與文學的追溯》 台北:五南 2006年
馬騰嶽 《泰雅族文面圖譜:關於泰雅族文面習俗的文化研究、口述歷史與影像記錄專書》,台北: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獎助 1998年)
婁子匡 《國立北京大中國民俗學會民俗叢書(11)〈台灣民間故事〉》 台北:東方文物供應社再版 1970年
清水純著 王順隆譯 《噶瑪蘭族神話傳說集》(中、英、日文對照本) 台北:南天書局 1998年3月
移川子之藏等著 《台灣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 東京:刀江書院、帝國大學土俗人類學研究室 1935年2月 台北:南天書局復刻版 1996
許木柱、廖守臣、吳明義 《台灣原住民史〈阿美族史篇〉》 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2001年5月
許功明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台北:稻鄉出版社 1991年
陳千武 《台灣原住民的母語傳說》 台北:臺原出版社 1991年2月
陳奇祿 《日月潭邵族調查報告》 台北:南天書局 1958年1月
陳枝烈 《排灣族神話故事》 屏東:屏東縣立文化中心 1997年6月
陳國鈞 《南勢阿美族娛樂活動》 台北:東方文物供應社 1956年《國立北京大學中國民俗學會民俗叢書專號2-10》)
陳國鈞 《台灣土著社會始祖傳說》 台北:幼獅書店 1964年
陳慶浩、王秋桂 《中國民間故事全集(一)台灣民間故事集》 台北:遠流出版社 1989年6月
鹿憶鹿 《洪水神話-以中國南方民族與台灣原住民為中心》 台北:里仁書局 2002年8月
喬宗忞 《台灣原住民史〈魯凱族史篇〉》 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2001年5月
森丑之助 《台灣蕃族志》 (第一卷)(台北: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 1917年3月 台北:南天書局復刻版 1979年6月
曾建次 《祖靈的腳步-卑南族石生支系口傳史料》 台中:晨星出版社 1998年6月
曾瑞琳 《賽德克族神話故事》 南投:南投縣天主教山地服務研究社 1994年6月
湯賢慧 《排灣語傳統神話故事集》 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995年12月
楊南郡 《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台灣通信〉選集》 台北:遠流出版社 1996年9月
楊南郡 《生蕃行腳-森丑之助的台灣探險》 台北:遠流出版社 2000年1月
楊南郡 《探險台灣-鳥居龍藏的台灣人類學之旅》 台北:遠流出版社 1996年8月
鈴木作太郎著 陳萬春譯 《台灣蕃人的口述傳說》(中譯本) 台北:中國口傳文學學會 2003年9月
劉守華 《比較故事學》 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5年9月
劉秀美 《台灣宜蘭大同鄉泰雅族口傳故事》 台北:中國口傳文學學會 2007年10月
劉其偉 《台灣土著文化藝術》 台北:雄獅圖書 1980年
衛惠林 《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專刊27〈埔里巴宰七社志〉》 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1981年
衛惠林、余錦泉、林衡立等修撰 《台灣省通志〈同冑篇上、中、下冊〉》(卷八) 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72年12月
鄧相揚、許木柱 《台灣原住民史〈邵族史篇〉》 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2000年4月
霍斯陸曼‧伐伐 《中央山脈的守護者-布農族》 台北:稻鄉出版社 1997年10月
聶甫斯基著 白嗣宏、李福清、浦忠成譯 《台灣鄒族語典》 台北:臺原出版社 1993年7月
二、學位論文
王馨瑩 《排灣族與魯凱族圖騰故事研究》 台東: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4年6月

伍麗華 《萬山洪水主題之詮釋性研究》 屏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9年7月

吳姝嬙 《賽夏族民間故事研究》 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1年6月

林淑莉 《琉球神話與台灣原住民神話研究—以兄妹始祖神話為中心》 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1年12月
浦忠成 《台灣鄒族神話研究》 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博士論文 1994年6月

張百蓉 《高雄都會區台灣原住民口傳故事研究》 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3年12月

陳文之 《臺灣原住民口傳故事研究》 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4年6月
陳淑芬 《具體生活與象徵系統:雅美族的魚類分類與食魚禁忌》 新竹: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陳莉環 《邵族口傳文學研究》 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4年6月

陳慧珣 《泰雅族民間故事研究》 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1年6月

彭美雲 《蘭嶼口傳故事研究》 台東: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4年6月

曾基瑋 《排灣族故事分類研究:milimilingan邊界的探索》 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6月
曾瓊儀 《蘭嶼雅美族民間故事研究》 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1年6月

劉育玲 《台灣賽德克族口傳故事研究》 花蓮:國立花蓮師範學院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蘇泰華 《台灣原住民神話之比較分析—以人類起源、洪水及射日神話為例》 台東:國立台東師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7月
三、期刊論文
史軍超 〈洪水與葫蘆的象徵系統〉,《民間文學論壇》1995年第1期,民間文學論壇雜誌社,北京,1995年,頁30-41。
呂微 〈中國洪水神話結構分析〉,《民間文學論壇》1986年第2期,民間文學論壇雜誌社,北京,1986年,頁59-66。
李卉 〈臺灣及東南亞的同胞配偶型洪水傳說〉,《中國民族學報》第一期,中國民族學會,台北,1955年8月,頁171-204。
李福清 〈台灣布農族神話與民間故事〉 收入金榮華編《民間文學與中國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國立編譯館 1994年6月
周朝結 〈飛魚文化與雅美〉 http://www.heiio.com.tw/〜saliway/saliway.html
金榮華 〈「情節單元」釋義-兼論俄國李福清教授之「母題」說〉 收入《華岡文科學報》第24期 台北:中國文化大學 2001年3月
思奇 〈試論高山族洪水神話的幾種型式〉,《民間文學論壇》1986年第2期,民間文學論壇雜誌社,北京,1986年,頁51-58。
浦忠成 〈台灣原住民洪水神話探述〉,《文學台灣》第四期,1992年9月,頁122-131。
浦忠成 〈神話之變形〉 收入《花蓮師院學報》第5期 1995年6月
張振犁 〈中原洪水神話管窺-兼談神話與民族文化的研究問題〉,《民間文學論壇》1989年第1期,民間文學論壇雜誌社,北京,1989年,頁36-43。
章建剛 〈我對原始思維研究的幾點透視〉收入《哲學研究》1987年12月
許明光、李起彤 〈台灣及其鄰近地區之海嘯〉,《台灣海洋學刊》,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台北,1996年3月,頁1-16。
許端容 〈泰雅族口傳故事類型試探〉 收入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編《海峽兩岸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桃園:元智大學 2000年7月
陶伯華 〈試論類比推理的邏輯結構與認識功能〉收入《求是學刊》第3期 1984年
陳勁榛 〈雅美族一則人類起源傳說的文獻考察〉 收入育達商業技術學院應用中文系與中國口傳文學學會、中國現代文學學會編《2004年海峽兩岸文學與應用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苗栗:育達商業技術學院 未刊本
陳建憲 〈中國洪水神話的類型與分布-對433篇異文的初步宏觀分析〉,《民間文學論壇》1996年第3期,民間文學論壇雜誌社,北京,1996年8月,頁2-10。
陳益源 〈中國大陸整理出版的台灣民間文學〉 收入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編《海峽兩岸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桃園:元智大學 2000年7月
鹿憶鹿 〈台灣原住民與大陸南方民族的洪水神話比較〉,《東吳中文學報》第三期,1987年5月,頁299-316。
曾建次 〈卑南族民間故事涵義試探-一個族人的省察〉 收入金榮華編《民間文學與中國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國立編譯館 1994年6月
劉惠萍 〈台灣原住民文面起源神話傳說初探〉 收入《2006民俗暨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
蔡茂松 〈論洪水神話內涵差異性的成因〉,《民間文學論壇》1987年第1期,民間文學論壇雜誌社,北京,1987年1月,頁46-53。
衛惠林 〈排灣族的宗教組織與階級制度〉 收入《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九期 1960年
應裕康 〈屏東地區排灣族口傳文學之採錄與整理成果報告〉 收入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計劃NSC 84-2411-11-017-004-A7 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1997年6月
關華山 〈雅美族的生活實質環境與宗教理念〉 收入《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1989年 第67期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金榮華 〈「情節單元」釋義-兼論俄國李福清教授之「母題」說〉 收入《華岡文科學報》第24期 台北:中國文化大學 2001年3月
2. 浦忠成 〈神話之變形〉 收入《花蓮師院學報》第5期 1995年6月
3. 鹿憶鹿 〈台灣原住民與大陸南方民族的洪水神話比較〉,《東吳中文學報》第三期,1987年5月,頁299-316。
4. 關華山 〈雅美族的生活實質環境與宗教理念〉 收入《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1989年 第67期
5. 王秀華、李淑芳(2004)。成年人運動階段與健康生活品質之研究。體育學報,36,1~16。
6. 王宗吉(2000)。運動與生活品質-運動對社會人際方面的好處。訓育研究理論與實務, 39,41-45。
7. 吳一德、胡巧欣(2010)。身體活動、代謝症候群與健康生活品質相關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24(2), 1-9。
8. 胡文郁、戴玉慈、陳慶餘、陳月枝(2003)。生活品質之概念分析─於探討癌末病人健康相關生活品質之應用。安寧療護雜誌,8(1),45-60。
9. 高俊雄(1995)。休閒利益的三因素模式。戶外遊憩研究,8(1),67-78。
10. 高俊雄(1999)。休閒教育之理念、規劃與實現。學生輔導,60,8-19。
11. 高俊雄(1999)。運動員休閒參與、休閒利益與自覺訓練效果之比較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2(3), 43-61。
12. 高俊雄(2002)。運動休閒產業關聯分析。國民體育季刊,31(4), 13-16。
13. 許麗齡、尹祚芊(1988)。慢性病阻塞性肺疾病病患生活品質及相關因素之探討。護理雜誌,35(3),73-87。
14. 郭進財、孫美蓮、洪櫻花(2009)。大學校院學生運動社團參與者的休閒效益與生活品質之研究。高師大體育學刊,8,44-67。
15. 郭進財、黃佩鈴、孫美蓮(2011)。生活品質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以嘉義地區自行車參與者為例。長榮運動休閒學刊,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