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會計理論上,關於損益的計算,有兩種重要所得觀念:當期營業所得觀 念與全含所得觀念。早期會計界採當期營業所得觀念(營業淨利),目前公 報規定的淨利則採折衷辦法,但較偏向全含所得觀念,最近有許多學者提 倡全含所得觀念(綜合淨利)。究竟何種所得觀念對投資人最為有用,實有 加以探討的必要,此乃本文的目的。本研究採用“關聯性研究設計”( Association Study)來探討營業淨利、淨利及綜合淨利與股票報酬的關係 ,以瞭解何種盈餘定義對投資人最為有用,並進一步檢視淨利相對於營業 淨利、綜合淨利相對於淨利是否具有增額資訊內涵。本研究以55家公開上 市公司民國72年至民國81年的財務資料進行實證研究,實證結果如下: 1、營業淨利、淨利及綜合淨利均具有資訊內涵。 2、在相對資訊內涵比 較方面,經由t檢定顯示,營業淨利、淨利及綜合淨利在解釋股票報酬能 力上,並無顯著差異存在。 3、在增額資訊內涵比較方面,經由t檢定顯 示,營業淨利外但包含於淨利中的損益項目,具有增額資訊內涵。 4、在 增額資訊內涵比較方面,經由t檢定顯示,淨利外但包含於綜合淨利中的 損益項目,亦具有增額資訊內涵。 5、報酬累計期間起迄時點不同,對同 一年度同一盈餘與股票報酬的相關程度,具有重大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