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文獻
1. 陳建淑,(民92),台灣、新加坡與香港境外金融中心資產規模實證研究:兼
論香港回歸及台灣與大陸直接通匯之影響,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
論文。
2. 張亞中等著,國際關係總論(第二版),晶典文化事業出版社,2007年。
3. 徐純芳,(民96),杜哈新回合談判進展與我金融服務業之發展,臺灣經濟金融月刊,第四十三卷第九期。
4. 林江峰,(民97),外資銀行進入中國市場規範與發展之分析,臺灣經濟金融刊,第四十四卷第九期,2008年9月。
1.張溫波,(民95),當前總體經濟問題之探討,臺灣經濟金融月刊,第四十二卷第六期。
6. 蔡鎤銘,(民97),美國銀行成長策略之研究,臺灣經濟金融月刊,第四十四卷第八期。
7. 張裕鑫,(民89),歐元成立對台灣股市之影響,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
士論文。
8. 康信鴻,「國際貿易原理與政策」(第四版),三民出版社,2005年9月。
9. 詹傑智,(民88),NAFTA對台灣重要出口產業之影響,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
究所碩士論文。
10. 徐偉哲,(民97),探討金融發展與經濟成長之因果關係-內生聯立方程式之應
用,國立政治大學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11. THE ASIAN BANKER,2008年7月。
12. 許芷雁,林建甫,(民95),臺灣總體貨幣金融季模型與貨幣政策效果模擬分析,臺灣銀行季刊,第五十八卷第一期。
13. 楊明憲,(民95),全球化趨勢與國際貿易型態轉變之分析,臺灣銀行季刊,第 五十七卷第三期。
14. 陳仕偉,李育菁,(民95),出口引導經濟成長或經濟成長帶動出口?-台灣、
日本與韓國的實證探討,第五十七卷第三期,臺灣銀行季刊。
15. 孫鈺峰,曹添旺,(民96),通貨替代與名目匯率定錨政策的失敗,台灣經濟學 會年會論文集特刊,第36輯。
16. 蔡佳憓,(民97),國際化程度與銀行經營績效之關係-台灣銀行業之分析,國立
政治大學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17. 陳長富,(民96),鋼廠國際化策略管理之研究-以C鋼廠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
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8. 吳榮振,吳溫鵬,(民96),臺灣的銀行業資產成長之決定因素,臺灣銀行季刊, 第58卷第一期。
19. 江錫仁,(民97),臺灣花旗銀行之經營管理之分析,臺灣經濟金融月刊,第四 十四卷第二期。
20. 簡春安,社會工作與計質研究法,載於許臨高主編,質化研究在社會工作界的應用-論見彙編,社會工作員訓練叢書之四十六,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印行,頁1-24,1992年。
21. 何奇峰,(民94),貨幣供給、外匯存底、利率與匯率之關聯性研究-向量自我
迴歸模型(VAR)之應用,國立臺北大學國際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22. 吳景梅,(民92),我國匯率與總體經濟指標關係之實證研究,私立世新大學經
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23. 盧孟吟,(民97),金融危機迴歸模型之建構-論美國次級房貸風暴的衝擊,國
立政治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研究所碩士論文。
24. 賴鈺城,(民95),人民幣升值與升息對中國經濟影響-以東南亞金融風暴為鑑,臺灣經濟金融月刊,第四十二卷第五期。
25. 李水德,(民95),臺灣銀行業經營效率與外匯業務之實證研究,國立成功大學
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6. 范姜若瑜,(民94),中國與台灣金融深化與經濟成長之比較研究,國立成功大
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7. 吳真生,洪順慶,(民95),公司特性、地主國特性、標準化策略與國際行銷績
效之關係,中山管理評論,第14卷第二期,p.451-486。
28. 吳永南,(民94),台灣銀行業對大陸台商授信模式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企業
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9. 陳傑智,(民88),NAFTA 對台灣重要出口產業之影響,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
研究所碩士論文。
30. 何宙靈,(民94),台灣地區消費性貸款與總體經濟因素之實證研究,私立淡江
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1. 葉南輝,(民91),金融自由化與銀行危機、匯率危機:台灣總體經濟實證研究,
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2. 陳雅慧,(民92)台灣國際收支結構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3. 石賜亮,(民88),台灣傳統集團企業多角化與國際化成長策略之研究,國立台
灣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34. 蕭景良,(民94),台灣個案金控公司購併後整合、效益及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
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5. 許偉民,(民94),台灣金融控股公司發展之政經分析:以兆豐金融控股公司為
例,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36. 謝明志,(民95),台灣的總貿易收支與台灣對美、日貿易之研究,國立台北大
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7. 銀行出進口外匯收支統計快報(1997~2008),(民97),中央銀行外匯局,2008
年12月。
38. 葉榮造,(民95),我國金融國際化的進展,中央銀行季刊,第十七卷第二期, 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
39. 洪德欽,(民88),歐體銀行自由化之研究,歐美研究,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第二十九卷第三期。
40. 林玉婷,(93),總體變數與重大事件對台灣國際投資的影響,國立成功大學國際
企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41. 魏毓廷,(95),人民幣幣值趨勢對中國總體經濟之政經分析,國立成功大學政治
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42. 鄭祥麟,黃北豪,蔡敦浩,(民95),「從產業生態觀點構形中小企業國際化之行
為:類型學取向-以投資越南的四個製造業為例,中山管理評論,第十四卷第一
期,p.109-159,2006/03,ISSN 1023-2842。
43. 譚大純,陳正男,(民95),地主國產業群聚、進入地主國動機對進入模式選擇
及經營績效影響之研究:以我國赴歐投資廠商為對象之實證研究。中山管理評
論,第14卷第一期,pp.193-227,Mar,2006。
44. 吳思華,(民89),策略九說:策略思考的本質(第三版)。台北:臉譜,2000。
45. 曾致勝,(民97),台灣美元存款的決定因素-重大事件與政策影響,國立臺灣
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文獻
1.Allen, L. And C. Pantzalis. 1996. Valuation of the opeating flesibility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7:633-853.
2. Dufey,Gunter & Bartram, Sohnke M., ”The impact of offshore financial Centers o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 International Executive, 39(5), p.535-579,1997.
3. Essayyad,Musa, “The feasibility of establishing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the
case of Anchorage” in Park, Yoom S. & Essayyad, Musa(eds), International Banking
and Financial Centers, Mas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Boston, p.11-47, 1989.
4. Huh, Sung-kyoo & Kwak, Wiki& Jin, Jong-Da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foreign
banks in South Korea”, Multi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3(2), p.78, 1995.
5.Segnupta, Jayshre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banking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eign and domestic banks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velopment Banking, 6(1),January, p.25-59, 1988.
6. Ramanujam, V. & P. Varadarajan(1989), “Research on Corporate Diversification: A
Hypothesi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0/6), p.523-551.
7. Rokbock, S.H. & K. Simmonds(198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3rd end, Irwin Homewood, IL.
8. Welch, L. & R. Luostarinen(1988), „Internationalization: Evolution of a Corporate“,
Journal of General Management,(14/2),pp.34-55.
9.Wernerflet, B. 1984. 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5:171-180.
10. Charles W.L.Hill & Gareth R. Jones, “Strategic Management Theory”,7rd end, 2007.
11. Miles, Marc A., “The Effects of Devaluation on the Trade Balance and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Some New Result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87, No.31,
pp.600-620,1979.
12. Barney, D.F., Time Paths in the Diffusion of Product Innovations,Macmillan,London,
1991,p100.
13. Damodar N. Gujarati, ”Essentials of econometric”(third edition),McGraw Hill,
2008/06.
14.Bih-shiaw Jaw, Yu-ping Wang, White Louis P., ”Subsidiary’s strategic control and its
cross-cultural determinants”, Sun Yat-sen Management Review, volume15, 2007,
ISSN 1023-2842, p.39-78.
15. Paul Hirst & Grahame Thompson, ”Globalization in question”(second edition),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2002.
16. Andersen., ”International and Market Entry Mode. A Review of Theories and
Conceptual Framework”,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 special issue, Vol.37,
p.27-42,1997.
17. Strauss, A.& Corbin, J.,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 Sage Publications,1990.
18.Yin, R.K.(199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CA : Sage Publications.
19.Hausmann, Ricardo, and Michael Gavin, 1995, July, “Macroeconomic volatility in Latin America: Causes, Consequences, and Policies to Assure Stability Washington.” 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 unpublished.
網路資源
1. 行政院主計處網站,http://www.dgbas.gov.tw/。
2.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http://www.stat.gov.tw。
3. 財政部,http://www.mof.gov.tw。
4. 中央銀行,http://www.cbc.gov.tw。
5. 中央銀行全球資訊網/外匯資訊,http://www.cbc.gov.tw。
6. 彰銀股價歷史資訊,聚財網, http://stock.wearn.com。
7. 彰化銀行網站,www.chb.com.tw。
8. 彰化銀行2007年年報,2008年年報,彰化銀行商品策劃處,
www.chb.com.tw/wcm/extra/SD01/CHBAnnualReport2007.pdf;
www.chb.com.tw/wcm/extra/SD01/CHBAnnualReport2008.pdf。
9. 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http://tie.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