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8 07:2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賈武健
研究生(外文):JIA,WU-JIAN
論文名稱:新上市公司股阿票價值之評價模式研究
指導教授:何憲章何憲章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E,XIAN-ZH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商學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一般商業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1
畢業學年度:7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5
中文關鍵詞:股票價值評價模式資訊不對稱現金流量道德危險訊息理論模型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3
  • 點閱點閱:34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對於新上市股票(Unseasoned new issues) 而言,通常存在著“資訊不對稱”(Info-
rmation asymmetries)的現象。亦即企業主較外部投資者擁有較多關於公司未來現金
流量(公司價值)的資訊。
價值高的公司,其企業主固然希望能將此一資訊正確的直接傳達給外部投資人,但是
品質低的企業主,亦可能製造假資訊,以模仿成高品質的公司來欺騙外部的投資者。
Leland & Pyle(1977) 認為這種“道德危險”(moralhazard) 是可觀察的話,那麼真
實的資訊就可以透過這些「訊息」(signal)真實地傳達給外部投資者。如此一來,外
部投資者便可依此訊息,推論出公司的真實價值。
本文經由文獻探討,瞭解了理論上與推論新上市股票真實內含價值(intrinsic valu-
e)相關之訊息包括:企業主之持股比率、會計師與投資銀行之品質、股利政策、財政
之直接揭露、承銷價格,以及承銷方式等。此外,針對Leland & Pyle 所提出的訊息
理論模型:即新上市公司企業持有其公司股票之比率愈高,則該新上市股票之真實價
值愈高。以台灣證券市場之資料進行實證研究,並以董、監事之持股比率定義為企業
主持股比率,驗證該模式是否成立?實證結果,在調整風險後,LP的論點是可以成立
的。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