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一、中文書目
李民雄。《中國打擊樂》。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6年。
李民雄。《民族器樂概論》。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7年。
李民雄。《青少年學民族打擊樂》。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年。
袁靜芳。《民族器樂》。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7年。
袁靜芳。《樂種學》。北京:華樂出版社,1999年。
康寶堂。《太原民間鑼鼓》。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薛宗明。《中國音樂史:器樂篇》。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葉棟。《民族器樂的體裁與形式》。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83年。
王寶燦。《山西民間鑼鼓集萃》。山西:山西省群眾藝術館,1984年。
劉恒之。《中國打擊樂教程》。北京:中央音樂院,1952年。
喬建中、陳克秀。《中國鑼鼓》。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孫釗、毋小紅。《山西鑼鼓譜》。太原:山西經濟出版社,,2009年。
毋小紅、王寶燦、與麥薛喜。《山西鑼鼓》。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二、中文期刊
王洋。〈中國音樂審美的文化地理結構研究〉。《飛天》。第4期,2009年。
張平。〈山西絳州鼓樂初探〉。《武漢音樂學院學報》。第4期,2003年。
張平。〈山西民間鑼鼓樂管窺〉。《中國音樂》。第4期,1997年。
舒平。〈馳名中外的威風鑼鼓_黃河流域民間鼓樂介紹之一〉。《黃河之聲》。第5期,1994年。
楊陽。〈北方鼓〉。《中華文化書報》。第1期,2006年。
李凌。〈中國民歌的地域特色及其成因〉。《十堰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2期,2004年。
常宇杰。〈絳州鼓樂興盛的原因與啟示〉。《黃河之聲》。第2期,2007年。
常宇杰。〈絳州鼓樂與當地吹打樂的比較〉。《黃河之聲》。第17期,2008年。
常宇杰。〈絳州鼓樂的當代轉型〉。《音樂天地》。第12期,2010年。
常宇杰。〈絳州鼓樂當今社會文化生態狀況調查〉。《黃河之聲》。第21期,2010年。
楊高鴿。〈絳州鑼鼓傳承變遷狀況的考察與研究〉。《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第4期,2007年。
楊高鴿。〈談絳州鑼鼓的發展狀況〉。《大眾文藝》。第12期,2008年。
楊高鴿。〈從民俗看絳州鑼鼓在民間的生存發展〉。《運城學院學報》。第4期,2009年。
楊高鴿。〈絳州鑼鼓音樂發展手法〉。《運城學院學報》。第5期,2010年。
閻玉明。〈絳州鼓樂〉。《黃河之聲》。第7期,2006年。
韓起祥。〈淺談山西鑼鼓〉。《黃河之聲》。第3期,2007年。
王小鋒。〈20世紀末的中國鼓吹樂研究〉。《星海音樂學院學報》。第1期,2007年。
潘啟雯。〈詠黃河詩話〉。《華夏文化》。第4期,2004年。
徐浪潮。〈淺談中國民族打擊樂〉。《音樂天地》。第11期,2009年。
查杰鵬。〈言有盡而意無窮_鼓樂藝術中的意境與激情〉。《南國紅豆》。第3期,2009年。
蔣寧,王晟。〈鼓樂伴我一生——記山西鼓王王寶燦〉。《樂器》。第8期,2008年。
三、論文
蘇皇任。〈絳州鼓樂團之研究〉。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12月。謝從馨。〈潮州大鑼鼓演奏技法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1月。四、訪問記錄
王寶燦。〈訪問有關作品年代等問題〉。2011年3月28日
王寶燦。〈訪問有關作品特色等問題〉。2011年4月14日
王寶燦。〈訪問有關作品背景等問題〉。2011年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