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69)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30 00:4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慧櫻
研究生(外文):Lin, Hui-Ying
論文名稱:休閒參與對公務人員工作績效影響之研究--以台灣北部某縣政府公務人員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Research of Leisure Participation's Influence Upon Governmental Officer's Job Performance--For Governmental Officers in a North Taiwan County Government
指導教授:吳銘達吳銘達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Wu, Ming-Ta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宜蘭大學
系所名稱: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班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43
中文關鍵詞:公務人員休閒參與工作績效
外文關鍵詞:Governmental OfficerLeisure ParticipationJob Performanc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7
  • 點閱點閱:98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3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研究目的旨在瞭解公務人員休閒參與情形與休閒參與與工作績效的關係,期休閒參與反饋到工作上,使其更具意義與重要性。根據上述研究目的,透過文獻回顧法與專家訪談法進行問卷工具確認,以北區某縣政府為研究對象,透過休閒參與對工作績效之影響問卷進行調查,回收有效樣本共256份,先以因素分析和信度分析獲得量表之建構效度,再以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Scheffe法事後比較來瞭解公務人員之人口變項對休閒參與影響,並透過多元迴歸分析確認休閒參與對工作績效影響的關係。
研究發現 (一)休閒參與類型受性別、婚姻、服務年資、個人休閒需求、個人休閒參與品質、機關/單位是否具體提供休閒活動場所、機關/單位是否有舉辦休閒活動或競賽等影響。(二)休閒參與時間受個人的休閒需求、休閒參與品質及機關/單位有無舉辦休閒活動或競賽及國民旅遊卡的使用等影響。(三)休閒參與伙伴受不同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服務年資、個人休閒需求、個人休閒參與品質、機關/單位是否具體提供員工休閒活動場所或設施及國民旅遊卡的使用等所影響。(四)縣政府公務人員之工作表現、工作態度與工作能力分佈均衡。(五)休閒參與類型以體育類、知識類、技藝類及社交服務類等對工作績效有正向影響。(六)休閒參與時間為每日下班後、特別排休與依單位安排等對工作績效有正向影響。以特別排休之正向影響為最高。(七)休閒參與伙伴以與工作有關的朋友、家人對工作績效有正向影響。而休閒活動指導員對工作能力有正向影響。最後依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供個人、縣府組織與國家社會參考,期望營造一個兼具健康與高工作績效的優質工作環境。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leisure participation situation of governmental workers 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leisure participation and the work achievements, and the leisure participation also feeds back to the work. It means that how important the leisure is.
According to the purpose above, we confirm the questionnaire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 expert interview. Then we take a northern county government as an object of study to conduct the survey that how the leisure participation influences work performance. The effective samples are 256. First, we use factor analysis and reliability analysis to construct validity. Then, after the t-test, the 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 and the Scheffe Method, we try to understand how the demographics influence the governmental worker’s leisure participation. In addition, we use th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o confirm the influence between leisure participation on the work achievements influence.
The finding of this research can be described as follows: (1) the leisure participation type influenced by gender, marital status, seniority, individual leisure demand, individual leisure participation quality, whether leisure activity places specifically provided by institution/unit and whether the institution/unit conducts leisure activity or competition. (2) The leisure participation time influenced by individual leisure demand, whether the institution/unit conducts leisure activity or competition and the National Travel Card factors. (3) The leisure participation partner influenced by different gender, age, marital status, seniority, individual leisure demand, individual leisure participation quality, whether leisure activity places specifically provided by institution/unit and the National Travel Card factors. (4) The county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governmental officer’s work performance, work attitude and working ability distributed equilibrium. (5) The leisure participation type is the sport type, knowledge type, skill type and public relations service type has the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work performance. (6) The leisure participation time in the diurnally off-hour, the special platoon rests, arrange by each department has the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work performance. And the special platoon rests has the highest positive influence. (7) The leisure participation partner is work-related friends, family has the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work performance. Finally, the study make suggestions for individual, the county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and the society to establish one healthy and high quality working environment for high working performance.
封面內頁
授權書..............................................i
指導教授推薦函......................................ii
論文口試委員審定書..................................iii
中文摘要...........................................iv
英文摘要............................................v
誌謝..............................................vii
目錄.............................................viii
表目錄..............................................x
圖目錄.............................................xv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4
第三節 研究假設......................................5
第四節 研究步驟與架構.................................9
第五節 操作性名詞定義................................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休閒的重要性及其功能與價值.....................11
第二節 休閒參與與公務人員之工作績效...................32
第三節 公務人員工作績效之探討..... ..................44
第四節 公務人員之休閒參與與相關福利制度...............53
第三章 研究方法....................................57
第一節 研究架構....................................57
第二節 研究分法....................................58
第三節 研究工具....................................59
第四節 調查方式與分析方法...........................6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66
第一節 基本資料分析.................................66
第二節 休閒參與類型之參與頻率分析.....................72
第三節 休閒參與時間之參與頻率分析....................114
第四節 休閒參與伙伴之共同參與頻率分析.................153
第五節 休閒參與對工作績效之影響分析...................19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205
第一節 結論........................................205
第二節 建議........................................212
參考文獻...........................................214
附錄一 公務人員休閒參與對工作績效之影響研究問卷初稿.....222
附錄二 教授親筆.....................................225
附錄三 公務人員休閒參與對工作績效之影響研究問卷正式問卷..226
中文部份
王昭正(譯)(2001)。休閒導論。台北:品度。(John R. Kelly., 2001)。
古永嘉(譯)(2003)。企業研究方法(八版四刷)。台北:華泰。(Donald R. Cooper, Pamela S. Schindler., 2003)。
伊品心、黃薇之、馬文如、秀秀、Joseph Chou、Lidia、曾依媗(2008,1月)。貼近LOHAS的25種方式。MY生活誌LOHAS。9(1),87。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2007)。中華民國九十七年政府行政機關辦公日曆表。台北:行政院人事行政局。
行政院主計處(2006)。社會指標統計年報。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朱宏斌、吳樂天(2005)。全世界都在做的九堂冒險教育課。台北市:宇河。
朱衣(譯) (2005)。工作更快樂:達賴嘛的人生智慧3。台北:時報。(達賴嘛嘛、霍華德。卡特勒,2003)。
朱武獻(2003)。公務人力績效管理制度。台北:考試院。
佚名(1997/6/10)。休閒教育的「反思」研討會。教育研究雙月刊, 33。
李嵩賢(2007)。人力資源發展—T&D的理論與應用。台北縣中和市:商鼎。
李仁芳(2006/4/17)。下班後的生活決定你的競爭力。天下雜誌雙週刊。344,154-155。
李春長、林雨築(2006)。公部門服務品質之研究-以品質機能展開技術應用於地政事務所之分析。住宅學報15(1)。43-58。
李連宗(2005)。休閒參與類型、休閒動機、阻礙及休閒滿意度相關研究-以台灣區大學生為例-。台北:全疊打。
杜風(2006)。態度決定一切(二版六十刷)。台北:種籽文化。(阿爾伯特.哈伯德,2006)。

吳士宏(2007,9月)。以藝術佐餐,與「精神風暴」共舞。健康100。30(9),41。
吳明隆、涂金堂(2005)。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五南。
林添富a(2007)。高齡者社會的未來休閒與學習趨勢—高齡者旅遊學習。蘭陽技術學院2007健康休閒學術研討會。台北:全華。15-23。
林添富b(2001)。從人口老化探討未來宜蘭縣長期照護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未來學研究所,宜蘭縣。
林國賓(譯)(2007)。閃輝中的銀髮市場:亞洲老人消費力報告。台北市:財訊。(王月魂,2007)。
林若慧(2006)。以工作壓力模型探討工作—休閒之衝突:兼論緩衝壓力假說。未出版博士論文,銘傳大學管理研究所,台北。
林震岩(2006)。多變量分析:SPSS的操作與應用。台北市:智勝。
林金杉、汪在莒、廖珮如(2004)。逢甲大學教職員工休閒行為之研究。逢甲人文社會學報(8)。台中:逢甲大學。354-355。
莊凱迪(2007)。組織中的情緒流。Manager Today經理人月刊。32(7),200。
莊安祺(譯)(2003/03/01)。Leap!創意商機,123跳!。大師輕鬆讀。22台北:商智。(Bob Sohmetterer, 2003)
施沛琳(2007,7月)。老闆出錢讓你工作玩得痛快。For All Health 大家健康。251(7)。
郝明義(2007)。工作DNA (三版一刷)。台北市:大塊。
許宜銘(2006)。擁舞生命潛能 (二版一刷)。台北市:生命。
高俊雄(2002)。運動休閒事業管理。台北:志軒企業。
陳俊忠、姜義村、林春鳳、杜淑芬、劉以德、張心怡、何立安(譯) (2007)。治療式遊憩導論。台北市:品度。(David R. Asutin, Michael E. Crawford., 2001)。

陳柏誠(譯) (2006) 。OFF學:會玩,才會成功 (一版十刷)。台北:天下。(大前研一,2003)
陳新民(2001)。行政法。台北縣蘆洲市:國立空中大學。
黃新福、盧偉斯(2006)。非營利組織與管理。台北縣蘆洲市:國立空中大學。
黃政瑋(譯) (2005)。就是要更好:比差異、不如讓顧客滿意。台北:天下。(Patrick Barwise, Sean Meehan., 2004)。
黃良成(2005)。抗老化養生操。台北市:三采。
黃怡瑾(2002)。生涯規劃。台北:華泰。
郭秀娟(2005)。運動休閒健康管理總論。台北縣中和市:新文經開發。
翁延碩、蔡進發、許淳淳、黃宗成(2005, 9月)。民眾對芳香療法消費行為之研究。旅遊管理研究,5(2),137-156。
葉怡矜、吳崇旗、王偉琴、顏伽如、林禹良(譯)(2005)。休閒遊憩概論:探索生命中的休閒。台北:品度。(Geoffrey Godbey., 2001)。
連淑君、余德成(2004,summer)。薪資制度、責任感與工作績效之研究,人力資源管理學報4(2)。47-59。
葉至誠(2001)。職業社會學。台北市:五南。
載至中(譯) (2007)。胡蘿蔔比棍子好用。台北:時報。(Adrian Gostick, Chester Elton., 2007)。
經濟部技術處(2007)。2007產業技術白皮書。臺北市:經濟部。
楊艾俐(2006/8/2)。財富大革命,大未來只為勇者而準備。天下雜誌雙週刊。352,52。
齊立文(2007,7月)。工作狂?小心公司發你紅牌!。Manager Today經理人月刊 。32(7),34。
蔡祈賢(2007)。善用休閒投資健康。研習論壇精選:第一輯,地方治理的藍海策略。南投市:行政院人事局地方行政研習中心。
蔡宏進(2004)。休閒社會學。台北:三民。
鄭健雄、鄭世元(2004)。中部溫泉區遊客休閒活動與旅遊休閒行為之研究。觀光休閒暨餐旅產業永續經營學術研討會,4,276-286。
鄭華清(2001)。管理學:一個變動中的世界。台北縣中和市:新文京。
蕭富元(2006/7/19)。搶手人才-多元、多創、多整合。天下雜誌雙週刊。351,115-119。
賴俊達(譯) (2005)。掌握最佳人力資源。台北:天下。(Richard Luecke., 2003)。
賴清材(1999)。我國北區軍事院校學生休閒運動需求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台北縣。
顏湘如(譯) (2005)。慢活。台北:大塊。(Carl Honoré., 2005)。

網路資料
中華汽車人才培育中心(2007)。2007/12/12引自,http://www.cmtc100.com.tw/
世界休閒遊憩協會(WLRA)(1970)。休閒憲章。2007/11/30引自:http://www.cyut.edu.tw/~andylai/student_report_5-2.htm
台灣大百科(2007)。休閒。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7/12/11引自:http://www.taipedia.org.tw/index.php?title=%E9%81%8A%E6%86%A9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人事室編(2006)。正確使用國民旅遊卡宣導資料。2007/11/16,引自:http://www.cpa.gov.tw
佚名(2000)。工作壓力知多少?。2004/02/14引自:http://www.ohayoo.com.tw/工作壓力知多少.htm
邱永林(2007)。工作過量卻不過勞的六種方法。2007/12/23引自: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4098
余嬪(2001)。創造健康安全的休閒空間。2001第六屆婦女國事會議,2007/5/26引自: http://taiwan.yam.org.tw/nwc/nwc6/leisure/leisure01.htm
宜蘭縣政府(2007)。宜蘭縣政府組織圖。2007/12/25引自:http://www.e-land.gov.tw/pageN/ilgw_f_Business_0001_WL01.asp
周憲弘(2004)。局長的話。2007/12/01引自:http://www.cpa.gov.tw/cpa2004/fixpage/CPAT0001.html
竺秀樸(2001)。推動績效獎金制度規劃研訂過程簡介。游於藝雙月刊,30(3)2007/12/5,引自:http://epaper.hrd.gov.tw/09_DEVELOP/09_05_monthly/number30/30_03_01.ASP?version=30
高有智(2008/4/19)。強制勞退年齡從60延至65歲。時報資訊, 2008/04/22引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419/57/xkzw.html
孫弘岳(2006)。工作績效。2008/5/6引自:http://blog.sina.com.tw/collinsuen/article.php?pbgid=31101&entryid=191403
馬婉珍(2008/6/27)。常態加班、壞同事 公職也難熬。中時電子報,2008/7/1引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627/4/122lg.html
黃俊彰(不詳)。何謂藝術治療?。 2007/11/16引自:http://www.cgmh.com.tw/intr/intr2/c3360/E_OT(art).htm)
陳秀蘭(2007/10/09)。 經濟部:公務員提前退休 已成常態。經濟日報,2007/10/09引自:http://pro.udnjob.com/mag2/pro/storypage.jsp?f_ART_ID=36742。
陳維聰(2007/5/18)。南韓政府提供獎勵措施鼓勵生育與延後退休。法新社,2008/4/22引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518/19/ej11.html
章君宇(2007/07/18)。加拿大人口老化十年內將出現人手荒。法新社。2008/4/22引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718/19/hfn4.html。
陳俊忠(2001)。上班族身心健康操設計理念。2008/6/7,引自:http://tw.health.yahoo.com/gym/office_rational.html
彭木芳(2007/3/9),德國國會下議院通過提高退休年齡至六十七歲。法新社。2008/4/22引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309/19/bd1f.html。
維基百科(2007)。休閒。2007/11/4 引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6%88%E9%96%92
蔡筱穎(2007/04/17)。法國人37天年假領先歐美各國。中央通訊社。 2008/4/22引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417/5/xhig.html
銓敘部(2004)。公務人員週休二日實施辦法。2008/7/4引自:http://www.mocs.gov.tw/law/main_law_list_a.aspx?ln_id=nam0410070132
銓敘部(2006)。公務人員協會法。2007/12/04引自:http://www.mocs.gov.tw/civils_field/law/main_law_list_a.aspx?ln_id=nam0410070211

英文部份
Arai, S. M. & Pedlar, A. M. (1997), Building communities through leisure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a healthy communities initiative.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9(2), 167~483.
Bright, A.D. (2000). The role of social marketing in leisure and recreation management.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2(1), 12-17.
Dilorenzo, T. M., & Bargman, E. P., Stuckyropp, R., Brassington, G.S., Frensch, P. A., & Lafontaine, T. (1999). Long- term effects of aerobic exercise on psychological outcomes. Preventive Medicine, 28, 75-85.
David Sirota, Louis A. Mischkind, and Michael Irwin Meltzer(2007). The Enthusiastic Employee How Companies Profit by Giving Workers What They Want.
Iso-Ahola, S. E.(1984). Social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s of leisure and resultant implications for leisure counseling. In e. t. Dowd(Ed.), Leisure counseling: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Springfield, IL:Thomas. 110-111.
Luigi M. De Luca, Kwaku Atuahence-Gima (2007, January ). Market knowledge dimensions and cross-Functional Collaboration: examining the different routes to product innovation performance. Journal of Marketing, 71, (95-112) USA:American Maarketing Association
Rajiv Sabherwal, I rma Becerra-Fernandez (2003,Spring).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effect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cesses at individual, group, and organizational levls. Decision Sciences Volume, 34(2), 225-260.
Robinson, J. and Godbey, G.(1999). Time for life: The surprising ways Americans sue their time (Rev. Ed.) University Park, PA: Penn State Press.
Rober, N., & Rod, D. (1992). Physical activity and psychological benefits.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port psychology position statement.
Stephen P. Robbins (2005).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1th, Pearson Prentice Hall TM.
Tinsely, H. E. A. & Tinsley, D. J. (1986). A theory of attributes, benefits, and causes of leisure experience. Leisure Sciences, 8(1), 1-45.
Umashankar Venkatesh (2006). Leisure-meaning and impact on leisure travel behavior. Journal of Services Research, 6, Special Issue.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仕茹、闕秋萍(2009)。自我參照廣告中的情感、經驗訴求與論點品質對廣告效果之影響。臺大管理論叢,19(S1),33-60。
2. 王啟東(2012)。淡水河水系之永續發展及綠色旅遊之探討。休閒觀光與運動健康學報。2(2),1-17。
3. 金必煌、鄭子慧、施宏彬(2013)。正負面網路口碑對目的性與衝動性購買意願之行為研究。電子商務研究,11(1),5-28。
4. 胡子陵、王芳玫(2013)。臺南市國小教師環境議題關心程度與環境保護行為結構方程模式之探討。環境教育學刊,13,73-98。
5. 耿慶瑞、呂家懷(2013)。網路自我參照廣告效果:以論點強度與視覺心像生動程度為干擾變數。管理與系統,20(3),481-510。
6. 耿慶瑞、劉佳蒨、蕭文喬(2014)。結合自我指涉手法之網路消費者經驗組合對廣告效果影響-以產品知識為干擾變數。電子商務研究,12(1),93-120。
7. 蔡進發、蕭至惠(2015)。綠色廣告訴求、自我參照、綠色品牌態度、綠色購買意願及消費者生態環境承諾程度之研究。管理學報,32(1),85-108。
8. 鄭政宗、李世昌、林國賢(2008)。大陸民眾來台旅遊態度與動機之研究-以廣州市為例。休閒暨觀光產業研究,3(2),22-46。
9. 李春長、林雨築(2006)。公部門服務品質之研究-以品質機能展開技術應用於地政事務所之分析。住宅學報15(1)。43-58。
10. 林金杉、汪在莒、廖珮如(2004)。逢甲大學教職員工休閒行為之研究。逢甲人文社會學報(8)。台中:逢甲大學。354-355。
11. 楊艾俐(2006/8/2)。財富大革命,大未來只為勇者而準備。天下雜誌雙週刊。352,52。
12. 蔡祈賢(2007)。善用休閒投資健康。研習論壇精選:第一輯,地方治理的藍海策略。南投市:行政院人事局地方行政研習中心。
13. 蕭富元(2006/7/19)。搶手人才-多元、多創、多整合。天下雜誌雙週刊。351,115-119。
 
1. 公務人員陞遷公平認知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以澎湖縣政府公務人員為例
2. 公務人員性別差異、人格特質、工作壓力與工作投入相關性之研究-以台北縣政府公務人員為例
3. 公務人員職場自我導向學習、工作調適與工作績效之相關性研究:以嘉義縣公務人員為例
4. 公務人員退休所得合理化之研究-以高雄縣公務人員為例
5. 公務人員保障制度之研究—以公務人員保障法為中心
6. 文官淘汰機制之改革與公務人員權利保障-從公務人員考績制度談起
7. 影響公務人員考績制度推行之因素研究-以臺南市政府公務人員為例
8. 行政院組織變革情境下公務人員離職問題之探討─以公務人員住宅及福利委員會為例
9. 公務人員傑出貢獻獎獲獎人之職涯發展與對激勵公務人員工作士氣之研究
10. 影響離島公務人員數位學習能力因素之探討-以金門縣政府所屬公務人員為例
11. 我國公務人員對憲法基本權利認知之研究-以臺中市政府公務人員為例
12. 全民英檢對公務人員陞遷之影響-高雄市的國立大學公務人員案例研究
13. 基層公務人員休閒參與之研究-以臺北市區公所為例
14. 我國公務人員對退休年金制度改革之調查與分析:以勞動部公務人員為對象
15. 公務人員退休制度變革方案對組織承諾與離退意願影響之研究---以行政院所屬各單位中部辦公室基層公務人員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