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壹、 中文部份
黃宏義編譯(1989)。策略家的智慧,第八版。台北:長河。譯自大前研一(1985)。
王叢桂(1992)。「社會轉型中之工作價值觀變遷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
方威尊(1997)。「休閒農業經營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 核心資源觀點」。國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司徒達賢(1995)。策略管理。台北:遠流。
司徒達賢編譯(1987)。企業政策與策略規劃。台北:東華。譯自William F. Glueck(1995)。
林振春(1993)。社會工作。台北:師大書苑。
江慶鴻(2003)。「從核心擴張冊略與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以台灣建築產業為對象」。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孟德芸(1988)。「企業經營成功關鍵因素之研究-以個人電腦產業為實證」。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吳思華(1988)。「從經濟觀點看智財權保護」。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通
訊,第14卷第2期,pp.13-14。
吳思華(1994)。「策略九說- 第四說:資源說」。世界經理文摘,第89期,pp.74-87。吳松齡(2003)。休閒產業經營管理。台北:揚智。
涂盛發(2002)。「知識管理應用在國民小學辦理營養午餐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系行政管理班碩士論文,pp.22-33。
胡浩軒(2004)。「從資源基礎理論探討苗栗縣休閒農業之競爭優勢」。育達商業技術學院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張若槐(2004)。「從資源基礎理論探討海運市場競爭策略之分析-以F公司為例」。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營碩士學程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張宮雄 林鉦棽(2004)。休閒事業管理。台北:揚智,pp.441-443。
張自強(1988)。「台灣金融業電腦化的成功關鍵因素」。國立中山大學企管研究所碩士論文。陳萬淇(1985)。個案研究法。台北:華泰。
陳昭郎(1996a)。休閒農業工作手冊。台北:台大農業推廣學系研究所。
陳昭郎(2002b)。「促進休閒農業發展」。國政研究報告,2002年4月號。
陳昭郎(2002c)。「促進休閒農業發展」。國家政策論壇,第2卷,第5期,pp.37-44。陳憲民(1991)。「休閒農業區鄉土的特色及應用」。休閒農業經營管理手冊。台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與台灣省農會編印。
陳坤德(1999a)。國立彰化師大商業教育學報,第22期,pp.34-50。
陳坤德(1999b)。「高職商業實習教師評鑑規準發展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陳麗珠(1998)。台灣省教育優先計劃實施之評估研究:教育機會均等理念之實踐。台中: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陳美芬(2002)。「休閒農業遊憩發展的地方資源要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樨吉 李奇樺(2005)。休閒事業經營管理。台北:威仕曼。
陳樨吉 陳桓敦(2005)。休閒農業資源開發。台北:威仕曼。
陳樨吉 陳德星(2005)。休閒農業概論。台北:威仕曼。
鄭殷立 郭蘭生(2005)。休閒農場經營管理。台北:華立。
陳樨吉 謝長潤(2006)。休閒農業環境規劃。台北:威仕曼。
黃俊英(1996)。行銷研究-管理與技術,第5版。台北:華泰。
黃正傑(1997)。教學原理。台北:師大書苑。
黃奕瑛(2000)。「金融業導入顧客關係管理之關鍵成功因素探討」。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pp.22-40。黃英忠(2001)。現代管理學。台北:華泰。
黃郁芬(2005)。「幼稚園經營效率評鑑指標之研究-資料包絡分析法(DEA)評鑑模式」。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pp.109-114。黃顯懿(2003。「農業推廣教育人員輔導傳統農業轉型休閒農業策略之研究-以台中縣「匠師的故鄉」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碩士論文,pp.28-67。許瑞楠(2005)。「休閒農場建構競爭優勢分析之研究-以金勇DIY休閒農場為例」。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pp.98-100。曾千豪(2002)。「休閒產業與發卡銀行策略聯盟績效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pp.13-40。葉為寬(2005)。「通信產業知識管理創新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會計學系企業高階管理碩士班碩士論文。Pp.32-35。廖芷妤(2003)。「我國高職專業科目教師教學品質指標之建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賴妙菊(2005)。「應用資訊科技與流程再造於稅務代理人申報之診斷分析~以A會計事務所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會計學系企業高階管理碩士班碩士論文,pp.31-38。鍾溫清 王昭正 高俊雄(2004)。觀光資源規劃與管理。台北:國立空中大學,pp.85-92。
鄭健雄(1997a)。「國外休閒農業的發展型態」。農業世界,第169期,pp.19-22。鄭健雄(1998b)。「台灣休閒農場企業化經營策略之研究」。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鄭智鴻(2001)。北台灣休閒農場市場區隔與市場定位分析。宜蘭: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
簡文憲(2001)。「休閒農業推展與回顧」。花蓮農業專訊,第 32期。
蔡進發(1996)。「從資源基礎觀點看國內休閒農業的策略制定」。台灣農業,第 32期,pp.16-25。
謝臥龍(1997)。「優良國中教師特質之德懷術分析」。教育研究資訊,第5卷,第3期,pp.14-28。謝淑芬(2006)。「農村休閒酒莊經營成功關鍵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會計學系企業高階管理碩士班碩士論文。貳、 外文部份
Ansoff, H.I(1965),Corporate strategy , NY:McGRAW-Hill.
Ansoff, H.I & McDonnel, E(1990), Implanting strategic management, (2nd), Prentice Hall, pp.52-54.
Barney, J.B(1991),”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17(1), pp.99-120.
Boynton & Zmud(1984),”An Assessment of Critical Success Factor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Summer, 1984, pp.17-27.
Foss, N.J. (1997),”Resources and strategy:a brief overview of themes and contributions”, In Foss, N.J. (Eds.),Resources firms and strateg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Oxford, pp.3-18.
Frater, Julia M. (1983),”Farm tourism in England: planning, funding, promotion and some lessons from Europe”, Tourism Management, September, pp.167-179.
Grant, R. M.,(1991),”The Resource-Based Theor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Implications for Strategy Formulation,”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Spring, 33(3), pp.114-135.
Hofer, Charles W. and Dan Schendel(1978),”Strategy formulation:Analytical concept,”West Publishing Co, pp. 75-76.
Mahoney, J. T. and J. R. Pandian (1992),”The resource-based view within the conversation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3, pp.363-380
Commons,J.R.(1934),Institutional Economics, Madison:University of Wisconsic Press.
Rockart, John F. (1979), “Chief Executive Define Their Own Data Need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p.81-93.
Saaty(1980),T.L.,”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McGraw-Hill, NEW York, p.50.
Wernerfelt, B.(1984a), ”A resource-based theory of the fir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5, pp.171-180.
Wernerfelt, B.(1989b), ”From critical resource to corporate strategy”, Journal of General Management, Vol.14, pp.4-12.
參、 網站資料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網址:http:www.coa.gov.tw/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http://etds.ncl.edu.tw/
行政院主計處:http:www.dgbas.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