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8 13:5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胡蕙文
研究生(外文):HU, HUI-WEN
論文名稱:以圖像化思考策略從事國小即席演說教學之行動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ction research of teaching impromptu talks in primary schools base on graphic thinking strategy
指導教授:張正男張正男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Jang, Jeng-Na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語文與創作學系語文教學碩士班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其他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7
中文關鍵詞:即席演說圖像化思考演說技巧
外文關鍵詞:impromptu talksgraphic thinking strateg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2
  • 點閱點閱:90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41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本研究以行動研究法探究國小演說教學之方式,並分析其難點。在研究中使用了圖像化思考的策略教導國小高年級學童即席演說。經過一年的社團活動與兩週的密集訓練實驗後,得到數據及資料證明:以圖像化思考策略從事國小即席演說教學是可行性,並且分析社團活動方式與密集訓練方式的優劣。
本研究採用自編的演說教材,除基本──語音、儀態以外,特別針對使用圖像化思考策略的教學法,怎樣增進兒童即席演說的能力、提昇兒童即席演說的程度,以及它對兒童即席演說時的心理有什麼影響進行探究。
社團活動方式是在任教學校成立演辯社團,招收17名學生,自96年9月至97年6月,每周一次40分鐘,持續26次的演說教學。
密集訓練方式是徵求五位高年級學生,自97年7月21日至8月4日連續兩週進行『圖像化思考策略』的20個單元之教學活動。
本研究結果發現:
一、心像策略在兒童即席演說的活動過程中佔有重要地位。
二、即席演說的訓練著重組織能力,而組織能力的培養以圖像組織較為有效。
三、圖像化思考是在腦海中呈現影像,即席演說時,直接使用語言來轉譯影像。
四、在使用圖像化思考策略的教學法以後,能有效提升兒童即席演說的能力。
五、即席演說的能力等於口說作文的能力,從事即席演說的教學也與提升國語文能力息息相關。
最後提出建議:
一、國小高年級兒童本身已具備建立心理圖像的能力,教師的任務 應該是教導兒童將它運用在即席演說的練習上。
二、心理圖像的品質與兒童本身生活經驗有關。
三、圖像化思考的策略能有效的協助學生,在準備即席演說時,有系統、有條理、快速的描繪出想要表達的心理圖像。
四、使用樹狀結構圖並輔以階層圖能有效又快速的建立演說大綱,明確顯現演說者想要表達的主要概念。
五、教導學習即席演說的方法不可局限於單項活動,可以結合其他相關活動進行多樣化的廣泛練習;這樣更能有效擴充心理圖像,從而提升即席演說的能力。
六、密集訓練方式雖然有效,但是學生未能全部吸收內化,效果不如長期分散的社團活動方式。
This research bases on action research method to explore the methods to teach with a speech in primary schools, and analyze its difficulties. Is this research, graphic thinking is used as a strategy to teach high grad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o make impromptu talks. After the experiment for one year of association and two weeks of intense training, statiscs and data are obtained to prove: it is possible to teach students to make impromptu talks with graphic thinking strategy in primary schools,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associations and intense training are analyzed.
This research uses self-edited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than basic speech skills like pronunciation and bearing, the teaching method to make use of graphic thinking strategy is aimed to explore: how to further children’s abilities and levels of impromptu talks, and what this teaching method affects children’s mentality in impromptu talks.
The association took place in the school where the researcher works, a debate club was formed and recruited 17 students, since September, 96 to June, 97. The club ran a speech-teaching for 40 minutes per week and lasted 26 times.
The intense training recruited 5 high grade students, since july to august 97, taught“Graphic Thinking Strategy”which has 20 units in two weeks.
This research explores:
1.Mental Graphic strategy takes a major part in children’s impromptu talks.
2.Impromptu talks training is focus on organizing abilities, which are better developed with graphic organizing.
3.Graphic thinking is to show images in the brain, while making impromptu talks, translate the images with languages.
4.Children’s abilities of impromptu talks are improved in effect as they are taught with graphic thinking strategy.
5.The abilities of impromptu talks equal to the abilities of oral-writing,, teaching impromptu talks could also be a factor of improving Chinese language abilities.

Suggestion:
1. Primary school high grade students have the abilities to build mental graphics already, teachers’ jobs are supposed to guide children to make use of the abilities to practice impromptu talks.
2. The quality of mental graphics is based on the life experience of children.
3. Graphic thinking strategy could help children to systematicly and quickly build the mental graphics they want to express in effect.
4. Make use of tree structure charts and assist it with hierarchy charts to build speech summaries quickly in effect, and clearly explore the primary concepts speakers want to express.
5.  The methods to teach impromptu talks may not limited to a single act, they could be combined with other related acts and perform varieties of practices so that mental graphics could be expanded in effect and the abilities of impromptu talks could be furthered.
6.  Intense training works but students may not take what they are taught completely, the effect is less than long-term and distributed association act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兒童口語表達能力發展理論…………………………5
第二節  國語文領域聽說課程綱要探討………………………8
第三節  即席演說之相關研究…………………………………12
第四節  圖像化思考與概念構圖理論…………………………22
第五節  圖像化思考策略在教學中之應用……………………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一節 研究架構………………………………………………32
第二節 研究工具………………………………………………33
第三節 研究步驟………………………………………………33
第四節 教學活動………………………………………………34
第五節 資料分析………………………………………………47



第四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兒童接受圖像化思考策略教學之前後表現分析…48
第二節 兒童在即席演說時心理運作之分析…………………68
第三節 兒童在即席演說表現中使用心像圖情況分析………86
第四節 圖像化思考策略對即席演說的影響…………………97
第五節 社團式教學與密集式教學之比較分析……………10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02
第二節 建議…………………………………………………106
附錄(一)自編即席演說評分表 …………………………………107
附錄(二)各種形式概念圖 ………………………………………108
附錄(三)圖像式思考策略之即席演說社團教學活動設計……112
附錄(四)圖像式思考策略之即席演說密集教學活動設計………134
附錄(五)即席演說教學所用文稿…………………………………154
附錄(六)看圖說話例圖……………………………………………178
參考書目………………………………………………………………185
一、著作
王壽康(1956)。《演說十講》。台北:正中書局出版。
何三本(2002)。《九年一貫聽說教學》。台北:五南出版。
吳敏而、蘇建文、林美珍、程小危、林雅惠、幸曼玲、陳李綢、柯華葳、
陳淑美(1995)《發展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
李欣蓉譯,Karen Bromley,Linda Irwin-De Vitis &Marcia Modlo著(2006)。
《圖像化學習_在不同課程領域使用圖像組織》。台北:源流出版。
林清山譯,Richard E. Mayer著(1997)《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
台北:遠流出版社。
林國樑(1960)。《怎樣指導兒童演說》。台灣省立台北師範學校。
林國樑(1986)。《語文教學研究》。台北:童年書店出版。
孫易新譯,東尼‧博贊(Tony Burzan)著(2007)。
《心智圖聖經——心智圖法理論與實務篇》。台北:耶魯出版
黃瑞枝(1997)。《說話教材教法》。台北:五南出版。
張正男(1993a)。《語文遊戲――語文活動設計的理論與實際》。
台北:師大書苑出版。
張正男(1993b)。《林肯的演講――小小演說家》。台北:圖文出版
張世彗(2001)。《創造力──理論、技術/技法與培育》。台北:
台北大學出版。
張嘉真(1997)。《說話與作文教學》。台北:富春出版。
祝振華(1985)。《演講辯論學》。台北:黎明文化出版。
程湘帆(1971)。《演講學》。台北:商務出版
游梓翔(2000)。《演說講原理―公眾傳播的理論與實際》。台北:
五南出版。
潘世尊(2005)。《教育行動研究理論、實踐與反省》。台北:心理出版。
劉秉南(1981)。《演講規則與技術》。台北:商務出版。
羅秋昭(1996)。《國小語文科教材教法》。台被:五南出版。

二、期刊
古國順(2000年6月)。《演說理論與實踐˙北師院語文學刊》4期P23-59:
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宋德忠、林世華、張淑芬、張國恩。(1998)《知識結構的測量:徑路搜尋
法 與概念構圖法的比較˙教育心理學報》30卷2期P123-142
林達森:〈2003〉。《概念圖的基礎理論與運用實務˙花蓮師範學報》17期P107-132。
黃永和、莊淑琴。(2000年10月) 《『心像策略教學模式』之建構˙人文及
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1卷3 期P165-181。
張正男:(1994年)。《如何培訓演說競賽員˙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八十三學年度國語文競賽指導人原研習班 講授大綱》
張正男:(2001年)。《排圖說話[練習活動] ˙即席演說的技巧講義》
張漢宜、陳玉祥(2002年9月)。《概念構圖:有意義的學習方法與另類
評量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48期P51-59
莊淑琴、黃永和(2003)《心像策略教學的實施成效研究˙《教育與心理
研究》26期615-641>台北:國立政治大學。

三、博碩士論文
朱美如:(2002年)。《國小一年級看圖說話提升口語表達能力之實踐》
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文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秀美:(2003年12月)。《概念構圖對提升國小學童說話能力成效之 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語文教育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
侯懿真:(2004)。《國小學童國語即席演說之個案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
陳靜宜:(2005年)。《即席演說培訓之行動研究-以三位國小學童為例 》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語文教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儀君:(2005年)。《說故事活動對國小五年級學童口語表達能力影響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語文教育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
劉美芬(2003年8月)。《提升國小學生國語文即席演說能力之研究》。
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語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四、網路資料
教育部(2003)。《九年一貫語文課程綱要―語文領域》。台北:教育部。
http://teach.eje.edu.tw/9CC/fields/2003/language01-source.php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