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著作
王壽康(1956)。《演說十講》。台北:正中書局出版。
何三本(2002)。《九年一貫聽說教學》。台北:五南出版。
吳敏而、蘇建文、林美珍、程小危、林雅惠、幸曼玲、陳李綢、柯華葳、
陳淑美(1995)《發展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
李欣蓉譯,Karen Bromley,Linda Irwin-De Vitis &Marcia Modlo著(2006)。
《圖像化學習_在不同課程領域使用圖像組織》。台北:源流出版。
林清山譯,Richard E. Mayer著(1997)《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
台北:遠流出版社。
林國樑(1960)。《怎樣指導兒童演說》。台灣省立台北師範學校。
林國樑(1986)。《語文教學研究》。台北:童年書店出版。
孫易新譯,東尼‧博贊(Tony Burzan)著(2007)。
《心智圖聖經——心智圖法理論與實務篇》。台北:耶魯出版
黃瑞枝(1997)。《說話教材教法》。台北:五南出版。
張正男(1993a)。《語文遊戲――語文活動設計的理論與實際》。
台北:師大書苑出版。
張正男(1993b)。《林肯的演講――小小演說家》。台北:圖文出版
張世彗(2001)。《創造力──理論、技術/技法與培育》。台北:
台北大學出版。
張嘉真(1997)。《說話與作文教學》。台北:富春出版。
祝振華(1985)。《演講辯論學》。台北:黎明文化出版。
程湘帆(1971)。《演講學》。台北:商務出版
游梓翔(2000)。《演說講原理―公眾傳播的理論與實際》。台北:
五南出版。
潘世尊(2005)。《教育行動研究理論、實踐與反省》。台北:心理出版。
劉秉南(1981)。《演講規則與技術》。台北:商務出版。
羅秋昭(1996)。《國小語文科教材教法》。台被:五南出版。
二、期刊
古國順(2000年6月)。《演說理論與實踐˙北師院語文學刊》4期P23-59:
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宋德忠、林世華、張淑芬、張國恩。(1998)《知識結構的測量:徑路搜尋
法 與概念構圖法的比較˙教育心理學報》30卷2期P123-142
林達森:〈2003〉。《概念圖的基礎理論與運用實務˙花蓮師範學報》17期P107-132。
黃永和、莊淑琴。(2000年10月) 《『心像策略教學模式』之建構˙人文及
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1卷3 期P165-181。
張正男:(1994年)。《如何培訓演說競賽員˙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八十三學年度國語文競賽指導人原研習班 講授大綱》
張正男:(2001年)。《排圖說話[練習活動] ˙即席演說的技巧講義》
張漢宜、陳玉祥(2002年9月)。《概念構圖:有意義的學習方法與另類
評量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48期P51-59
莊淑琴、黃永和(2003)《心像策略教學的實施成效研究˙《教育與心理
研究》26期615-641>台北:國立政治大學。
三、博碩士論文
朱美如:(2002年)。《國小一年級看圖說話提升口語表達能力之實踐》
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文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秀美:(2003年12月)。《概念構圖對提升國小學童說話能力成效之 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語文教育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侯懿真:(2004)。《國小學童國語即席演說之個案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陳靜宜:(2005年)。《即席演說培訓之行動研究-以三位國小學童為例 》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語文教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儀君:(2005年)。《說故事活動對國小五年級學童口語表達能力影響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語文教育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劉美芬(2003年8月)。《提升國小學生國語文即席演說能力之研究》。
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語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四、網路資料
教育部(2003)。《九年一貫語文課程綱要―語文領域》。台北:教育部。
http://teach.eje.edu.tw/9CC/fields/2003/language01-source.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