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21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12 18:4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吳悅禎
研究生(外文):Yuen-Chen Wu
論文名稱:安平劍獅之地方文化意象與文化創意商品評估
論文名稱(外文):Local Image and Evaluation of the Optimum Cultural Creativity Product on Sword Lion of Anping
指導教授:李穎杰李穎杰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ing-Jye Lee
口試委員:李億勳翟治平
口試日期:2013-06-26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其他人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3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6
中文關鍵詞:安平劍獅、辟邪物、文化創意產業、文化創意商品、文化意象、KJ法、 AHP層級分析法
外文關鍵詞:Anping Sword Lion、exorcises、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cultural creativity product、cultural image、KJ method、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
  • 點閱點閱:153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7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安平劍獅之地方文化意象與文化創意商品評估
Local Image and Evaluation of the Optimum Cultural Creativity Product on Sword Lion of Anping

學生 : 吳悅禎 指導教授 : 李穎杰 博士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

摘 要
「劍獅」是安平文化代表性之一,亦是安平地區古宅中特有的避邪物,具有在地獨特的民間信仰文化象徵,更發揚了安平在地文化資產與傳統藝術的價值傳承,對於安平而言,劍獅更是軍事歷史遺跡與在地文化傳承的見證;然而,現今的劍獅文化創意商品代表的是一種傳統地方意象文化的轉換與再現,也是地方文化特色和文化產業的加值與活化。本研究主要目的係探究安平劍獅之地方意象和設計決策因素,從目前市面上的商品中找出最適化安平劍獅文化創意商品的設計構面評估和商品分析,利用深度訪談和KJ法將商品分為三大類區為傳統懷舊類、地方紀念類、設計創意類等三大類商品,輔以AHP層級分析法找出最適化的設計評估構面,再進一步將三類商品做滿意度調查分析。三類文化創意商品評估構面分別為「傳統懷舊類」: 包含文化性、收藏性、裝飾性、適用性;「地方紀念類」: 包含文化性、故事性、趣味性、美觀性;「設計創意類」: 包含文化性、獨創性、傳達性、新穎性。經由滿意度調查分析結果得知最受到消費者喜愛的為傳統類商品(4.091),第二為地方紀念類(3.880),第三為設計創意類(3.821),各類皆有四項評估構面的權重比分、優劣比較和代表性特色,期望研究結果與範例可作為未來設計劍獅文化創意商品時的參考評估依據。


關鍵字 : 安平劍獅、辟邪物、文化創意產業、文化創意商品、文化意象、KJ法、
AHP層級分析法

Local Image and Evaluation of the Optimum Cultural Creativity Product on Sword Lion of Anping

Student : Yuen-chen Wu Advisor : Dr. Ying-Jye Lee


Institute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National Kaohsiung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ABSTRACT
Sword Lion is one of cultural representative in Anping, it’s also an unique amulet over there. It is an unique cultural symbol of folk belief, it enhances Anping local cultural assets and the value of traditional art heritage. For Anping, the Sword Lion is the witness of military heritage and local cultural inheritance. However, the Sword Lion’s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 represents a traditional local culture image conversion and reproduction, also increases local culture and cultural industries.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hat explores Anping Sword Lion’s local image and factors of design decisions, to search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evaluation and product analysis of Anping Sword Lion’s product on the market. The study uses the depth interviews and the KJ method, products are distributed into three groups, the traditional and nostalgic type, local and commemorative type, and designed and creative type. Then supplemented with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to find the optimal aspects of the design assessment, and do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three types of products.
The traditional and nostalgic type aspect includes cultural, collected, and decorative, and applicability; the local and commemorative type aspect includes cultural, story-telling, interesting, and esthetic; the designed and creative type aspect includes cultural, originality, conveyed, and newfangl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most consumers like is the traditional and nostalgic type products (4.091), and then, the local and commemorative type (3.880) and the designed and creative type products (3.821). Every types has four aspects to estimate the weight score, the merits and drawbacks and the representative features.The research result expects as examples for design the Sword Lion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in the future.


Keywords : Anping Sword Lion、exorcises、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cultural creativity product、cultural image、KJ method、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目錄
書名頁…………………………………………………………………………………i
摘要…………………………………………………………………………………ii
ABSTRACT………………………………………………………………………… iii
誌謝 ………………………………………………………………………………v
目錄 …………………………………………………………………………………vi
表目錄………………………………………………………………………………viii
圖目錄………………………………………………………………………………x
一、緒論………………………………………………………………………………1
1.1研究背景……………………………………………………………………1
1.2研究動機與目的……………………………………………………………3
1.3研究範圍……………………………………………………………………4
1.4研究流程與架構……………………………………………………………4
二、文獻探討…………………………………………………………………………6
2.1文化創意產業………………………………………………………………6
2.2文化創意商品………………………………………………………………10
2.3 台南安平歷史文化發展…………………………………………………13
2.4安平劍獅文化與民間信仰…………………………………………………17
三、 研究方法………………………………………………………………………27
3.1 文獻分析法………………………………………………………………29
3.2 田野調查法………………………………………………………………29
3.3 深度訪談法………………………………………………………………29
3.4 KJ法……………………………………………………………………30
3.5 焦點團體法 (針對專家)…………………………………………………30
3.6 AHP法之層級概念………………………………………………………31
四、安平劍獅文化探究………………………………………………………………34
4.1 劍獅文化意象與保存……………………………………………………35
4.2 劍獅文化創意產業發展…………………………………………………45
4.3 劍獅文化創意商品評估與分類 …………………………………………54
4.3.1 KJ法分類…………………………………………………………56


五、最適化安平劍獅文化創意商品評估……………………………………………65
5.1 最適化安平劍獅文化創意商品之構面評估……………………………65
5.1.1 建立AHP層級與構面………………………………………………65
5.1.2 AHP問卷一致性檢定與修正說明………………………………68
5.1.3 成對比較矩陣與權重值……………………………………………69
5.2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ANOVA………………………………………………72
5.2.1 傳統懷舊類商品ANOVA分析……………………………………78
5.2.2 地方紀念類商品ANOVA分析……………………………………79
5.2.3 設計創意類商品ANOVA分析……………………………………80
六、結論與建議………………………………………………………………………82
6.1 結論………………………………………………………………………82
6.2 建議………………………………………………………………………84
參考文獻……………………………………………………………………………87
附錄一………………………………………………………………………………91
附錄二………………………………………………………………………………97
附錄三………………………………………………………………………………100

參考文獻

Caplan, S., 1990. Using focus groups methodology for ergonomic design. Ergonomics 33, 5,
527-533. G. A. Miller, Psychol. Rev. 63, 81(1956).
Goldman, A. E., and McDonald, S. S., 1987. The Group Depth Interview: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Prentice Hall, Englewood Cliffs, NJ.
Greenbaum, T. L., 1998. The Handbook for Focus Group Research, 2nd Edition. Sage, London.
Krueger, R.A., 1988. Focus Groups: A Practical Guide for Applied Research. Sage, London.
Krueger, R.A., 1998a. In: Morgan, D.L., Krueger, R.A. (Eds.), Analysing and Reporting Focus
Group Results, Vol. 6, The Focus Group Kit. Sage, London.
Krueger, R.A., 1998b. In: Morgan, D.L., Krueger, R.A. (Eds.), Developing Questions for Focus
Groups, Vol. 3, The Focus Group Kit. Sage, London.
Krueger, R.A., 1998c. In: Morgan, D.L., Krueger, R.A. (Eds.), Moderating Focus Groups, Vol.
4, The Focus Group Kit. Sage, London. Krueger, R.A., King, J.A., 1998. In: Morgan,
D.L., Krueger, R.A. (Eds.), Involving Community Members in Focus Groups, Vol. 5, The
Focus Group Kit. Sage, London.
Leong, D. & Clark, H., 2003. Culture-based knowledge towards new design thinking and
practice - A dialogue. Design Issues. 19 ( 3 ) ,48-58.
Lee, K. P., 2004 . Design methods for a cross-cultural collaborative design project. In J.
Redmond, D. Durling. & A. de Bono ( Eds. ) . Proceedings of Design Research Societ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 Futureground ( Paper No.135 ) , Melbourne: Monash
University.
O’Donnell, P. J., Scobie, G., and Baxter, I., 1991. The use of focus groups as an evaluation
technique in HCI. In Diaper, D., and Hammond, N. (Eds.), People and Computers VI.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U.K. 211-224.
Saaty, T.L., 1977. A scaling method for priorities in hierarchical structures. J. Mathematical
Psychology 15, 234-281.
Saaty, T.L., 1980.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cGraw-Hill , New York.
Saaty T.L.,1990,Decision Making For Leaders-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or decisions in a
complex world, Pittsburgh, PA: RWS Publications.
Steven J Taylor, Robert Bogdan. (1998).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 a
guidebook and resource (3rd ed.). New York, NY : Wiley.
Wang, M.J., Sharit, J. and Drury, C.G.., 1991. Fuzzy set evaluation of inspection performa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Machine Studies, 35, 587-596.
Miller, G. A. (1956). The magical number seven plus or minus two: Some limits on our capacity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63, 81-97.


川喜田二郎 (1986)。KJ法渾混談,日本東京,中央公論社。
日本能率協會 (1988)。KJ法應用實務,沈士涼 譯。清華管理科學圖書館中心。
文建會 (2009-2013)。創意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方案行動計畫書。行政院經濟建
設委員會出版。
文建會(2003)。文化創意產業調查與推估研究報告。文化部。
王錦堂 ( 1992 )。大學學術研究與寫作。台北:東華書局。
王皓一 ( 2001 )。台南舊城魅力之旅上輯安平溯源。台南市政府 ,10。
王健全 (2005)。 2005 年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策略研究及年報彙編。臺北:中華經濟,
臺灣創意設計中心委託研究報告。
王嘉澤 ( 2005 )。安平傳統聚落場所性之探討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王文科 ( 2006 )。特殊教育通論。台北:五南。
王曉戈(2008)。閩台民間“八卦劍獅”初探。福建師範大學學報,6,109-112。
行政院(2002)。挑戰 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劃。臺北:新聞局。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 2005 )。文化景觀登錄及廢止審查辦法。行政院文化建設委
員會會授資籌二字第0982100726-2號令。
行政院經濟部 ( 2010 )。99年地方產業發展基金-安平劍獅文化創意產業。
交通部觀光局 ( 2013 )。http://admin.taiwan.net.tw/public/public.aspx?no=315
安倍名義 (1987)。台灣地名研究。台北: 武陵。
李亦園 (1992)。文化圖像 (下) –宗教與族群的文化觀察。台北: 允晨文化。
李亦園(1996)。文化與修養。台北市:幼獅。
李貞儀 (2006)。安平地方文化館行塑安平意象之研究(為出版之碩士論文)。
夏學理(2008)。文化創意產業概論。台北市:五南。
何培夫 ( 1986 )。民俗辟邪物小考。臺南文化 : 22, 93-102。
何明泉、蔡子瑋 ( 1994 )。設計之文化意義初探。工業設計 : 84,32-37。
何明泉、林其祥、劉怡君 ( 1996 )。文化產品開發之構思,設計學報,1(1),1-15。
何培夫 ( 2001)。台灣的民俗辟邪物。台南市:台南市政府,6。
何培夫 ( 2003 )。復活吧!劍獅。臺灣文獻, 7, 2-9。
何培夫(2007)。府城文物傳奇。台南市政府:國家圖書館。
何培夫(2007)。台灣的民俗辟邪物。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呂理政 (1992a)。傳統信仰與現代社會。,台北縣:稻鄉出版社, 50-61。
吳望如 (2002)。從辟邪物談劍獅。北縣文化期刊,74 ,52-65。
吳思華 ( 2010 )。文化創意產業的生態系統。台北:政治大學。
吳幸樺 ( 2007 )。安平劍獅 化身潮流公仔【新聞群組】。取自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jul/5/today-art11.htm
林朝成、鄭水萍(1998)。安平區志。臺南:安平區公所。
林榮泰(2005a)。科技與人性的結合-文化創意。科學發展,396,68-75。
林榮泰(2005b)。文化創意,設計加值。藝術欣賞,1(7),26-32。
林榮泰、林伯賢 ( 2009 )。 融合文化與美學促成文化創意設計新興產業之探討,
藝術學報,85,81-105。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 ( 2005 )。質性研究方法 : 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
身心障礙研究,3 ( 2 ),122-136。
林榮泰、王銘顯 ( 2008 )。台灣設計產業發展現況與願景之探討。藝術學報,4 ( 83),
49-69。
林榮泰、林伯賢 (2009)。融合文化與美學促成文化創意設計新興產業之探討(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
周榮杰 (1987)。台灣民間信仰中的厭勝物。高雄文獻,28/29,51-91。
侯博倫 ( 2006 )。文化商品意象傳達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倉田哲 ( 1998 )。民俗台灣:第六輯。頁 67。台北市:武陵。
陶思炎 (1998)。中國鎮物。台北:東大圖書。
盛治仁(2011)。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文化部。
許蕙真 ( 2004 )。台灣獅文化的圖像分析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陳桂蘭(2005)。台南縣民宅門楣辟邪物研究(碩士論文)。
陳添壽,蔡泰山(2007)。文化創意與產業發展。台北市:蘭臺。
陳昭義(2004)。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台北市:經濟部文化創意產業推動小組。
陳立恆 ( 2011 )。玩美-法藍瓷。台北:商周。
陳心怡 ( 2008 )。 都發處歷年新聞稿:安平舊聚落歷史風貌維持更新計畫 正式啟動,
2008 年 10 月 24 日 取自網頁
http://bud.tncg.gov.tw/bud_new/doc/news.asp?ID=1020 。
陳義方 ( 2007 )。安平-劍獅的故鄉。研習論壇,77, 46。
陳彥儒 ( 2004 )。安平歷史聚落建築景觀風格維護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曾國恩(1978)。安平舊街區歷史建築維護之探討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黃藝一 (2013)。台灣歷史守護神-安平劍獅傳奇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黃光男(2012)。詠物成金-文化‧創意‧產業析論。台北:典藏藝術家庭。
黃文星、陳永坤 (2009)。文化元素置入廣告之效果研究-以臺灣原住民文化元素
為例。朝陽商管評論,8(3、4),1-23。
黃武忠(2003)。2002年文建會文化論壇系列實錄:文化創意產業及地方文化館。台
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黃文博 (1999a)。台灣民俗田野現場實務。台北市:常民文化,132-135。
張捷 ( 2011 )。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研究—以台南文化創意園區為例(碩士論
文)。
傅朝卿(2008)。尋找安平的舊歷史中心。世界遺產,2,10-13。
傅朝卿 ( 1985 )。不眠的守衛:劍獅-安平民宅之一項精神象徵。安平建築。台南市:
尺度工作群,37-44。
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等 ( 1989 )。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市: 台灣東華。
管倖生,阮綠茵,王明堂,王藍亭,李佩玲,高新發,黃鈴池,黃瑞菘,陳思聰,
陳雍正,張文山,郭辰嘉,楊基昌,楊清田,童鼎鈞,董皇志,鄭建華,盧麗
淑(2010)。設計研究方法。台北:全華圖書。
寧李伃容(2009)。劍獅行塑安平聚落之視覺意象(碩士論文)。
戴文鋒 (2005)。 台南縣民宅門媚辟邪物研究(碩士論文)。
褚志鵬 ( 2009 )。層級分析法理論與實作。國立東華大學。
劉德全(1999)。回歸生活藝術 :美之城社區藝術化的嘗試。台北市:行政院文建會。
劉維公(2001)。當代消費文化社會理論的分析架構:文化經濟學、生活風格、
與生活美學。東吳社會學報,11,113-136。
劉維公(2003)。什麼是文化創意產業?--文化產業的時代意義。128期,42-45。
台北:典藏今藝術。
劉維公(2005)。營造創新社會策略之研究。台北市: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劉品亨 ( 2005 )。 從文化景觀探討安平的地方性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鄭自隆、洪雅慧、許安琪(2005)。文化行銷。台北 : 國立空中大學。
鄭道聰 ( 2007 )。婆娑之眼國性爺足跡文物特展解說員培訓手冊。台南市政府。
劉福仁 ( 2009 )。臺灣安平地區劍獅文化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蔣玉嬋 (2006)。地方文化館與地方文化產業之研究;以新竹市玻璃工藝博物館為例。
博物館誌,131,81-97。
謝宗榮 (2003)。台灣的信仰文化與裝飾藝術。台北:博揚文化。
謝宗榮(2002)。台灣民間工藝之審美觀—以避邪劍獅為例。研究與動態,6,129-139。
謝宗榮(2000)。台灣辟邪劍獅研究(碩士論文)。
謝宗榮 ( 2001 )。獸面辟邪傳統與劍獅辟邪信仰。台灣文獻52:2 ,29-83。

照片來源 :
安平劍獅地方文化館(搜尋日期2013/1/18) http://archckc.myweb.hinet.net/new_page_20.htm
劍獅埕商品(搜尋日期2013/2/25) http://www.pcstore.com.tw/slion/S386644.htm
台南文創市集(搜尋日期2013/2/25) http://newculture1.tncg.gov.tw/gift/catalog.php?kind=6
文創商品園區 (搜尋日期2013/1/18) http://bravotaiwan.com.tw/ct.asp?xitem=8485&ctNode=1192&lang=&mp=1
大實踐手工創藝有限公司(搜尋日期2013/3/5) http://tw.user.bid.yahoo.com/tw/booth/Y7605550630?userID=Y7605550630&s1=&o1=&catID=&catIDselect=&clf=3&at=true&u=:Y7605550630&apg=2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