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一)書籍
中央存款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編譯,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與清理信託公司處理金融危機之經驗與啟示,台北:中央存款保險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6月,初版。
中華民國銀行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債務協商委員會,金融機構辦理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協商作業準則,中華民國銀行商業同業公會,2008年3月,初版。
中華民國銀行商業同業公會,銀行風險管理實務範本-市場風險管理分論及案例彙編,台北:中華民國銀行商業同業公會,2007年3月,初版。
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中小企業融資信用保證作業手冊,台北: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2012年4月,初版。
王文宇,新金融法,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11月,2版。王文宇,公司法論,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9月,4版。巴塞爾銀行監理委員會,何聰賢等譯,2006年巴塞爾有效銀行監理之核心原則與實施方法,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2007年7月,初版。
吳英花,資產管理公司處理不良金融資產之探究,台北:臺灣金融研訓院, 2002年7月,初版。
林洲富,實用強制執行法精義,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出版,2009年8月,6版。
柯芳枝,公司法論(下),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2月,修定8版。
高士傑、王亮之,韓國資產管理公司近期發展概況,台北:中央存款保險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2月,初版。
許士宦,債務清理法之基本構造,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9年1月,初版。
連志清,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及個案解析,台北:臺灣金融研訓院,2009年6月,初版。
楊漢傑,銀行實務,台北:華立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3月,2版。
農業信用保證基金,農業信用保證業務作業手冊,台北:農業信用保證基金,2011年3月,初版。
曾令寧、黃仁德,風險基準資本指南—新巴塞爾資本協定,台北:臺灣金融研訓院,2004年12月,初版。
彰化商業銀行,業務處理程序—債權管理篇,彰化商業銀行,2011年11月,初版。
陳元保、林培州、謝宗林,主要國家建立不良金融資產處理機制之經驗及其成效,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2000年5月,初版。
蔣福齡,日本之金融改革,台北:中央存款保險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0月,初版。蕭文生,中央銀行與金融監理:自法律觀點論起,台北:元照出版社,2000年4月,初版。
鄭在龍、洪銀珠著,程哲國譯,不良債權之處理,台北:臺灣金融研訓院,2006年3月,初版。
(二)論文
方治平,新巴賽爾資本協定對本國基層金融機構放款風險之研究-以H信用合作社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吳英花,資產管理公司處理不良金融資產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李智仁,問題金融機構暨不良金融資產處理機制之法制問題研究,國立台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李國榮,從比較法觀點探討我國問題銀行之退場機制,東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年。杜勝嘉,我國金融業不良資產處理機制法制面之研究-以資產管理公司為中心,東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林心皓,資產管理公司(AMC)相關法制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律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許真美,本國銀行不良債權處理機制之探討,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金融營運系碩士論文,2005年。張宜暉,兩岸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法制之研究-以處理銀行不良金融金融資產為中心,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張敏郎,銀行不良債權處理機制-AMC之研究,國防管理學院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黃圓芳,兩岸有關處置不良資產法制之比較研究—以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為中心,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黃惠敏,我國金融機構處理不良債權機制之探究,中原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陳建中,兩岸不良債權處理之法律架構與實務運作,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陳詩原,金融資產證券化之法制-兼論不良債權之處理,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陳紹瑜,我國不良債權處理機制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會計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劉國輝,台灣銀行業不良資產(NPL)之研究與探討,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金融組碩士論文,2003年。
鍾湘君,金融不良資產證券化之研究,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謝華忠,台灣不良債權資產管理產業經營關鍵因素之研究,中山大學管理學研究所高階經營碩士學程在職班碩士論文,2008年。(三)期刊
方順逸、謝佳純,大家一起來窗飾:34號公報修訂的影響,貨幣觀測與信用評等,第75期,2009年1月。
朱志忠,淺談不良債權與資產管理公司市場概況,華南金控月刊,第37期, 2006年1月。吳英花,從美國RTC經驗談我國資產管理公司之作法,全國律師雜誌, 2001年9月。林聖銘,日本泡沫經濟與銀行的改革,彰銀資料月刊,第58卷第10期, 2009年10月。
林誠二,資產管理公司(AMC)法制初探,輔仁法學,第21期,2001年6月。林培州,韓國金融重整與不良金融資產處理機制之經驗,經濟前瞻,第74期,2001年3月。紀千毓,金融業採用IFRS之策略思維與因應措施(上),彰銀資料,第60卷第5期,2011年5月。
許福添,美、日金融改革比較與對我國之啟示,行政院經建會經濟研究,第3期, 2003年3月。許士宦,消費者債務清理之協商、更生與清算程序,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02期特刊,2008年1月。黃淑君,窺日本對金融機構不良債權之處理,國際金融參考資料,第46輯,2001年4月。葉弘廷,我國金融機構不良債權處理與金融重建基金政策初探,今日合庫,第338期,2003年2月。黃建銘,美、日金融危機處理機式之探討,台灣經濟金融月刊,第36卷第12期,2000年12月。陳元保,資產管理公司的濫觴—美國RTC 的經驗與成效,經濟前瞻, 2001年3 月。陳棟良,簡介新巴賽爾資本協定信用風險標準法在台灣,華南金控月刊,第32期,2005年8月。游淑雅、陳斐紋、呂桂玲等人,主要國家處理問題金融機構之做法與重要家例,國際金融參考資料,第46輯,2001年4月。
劉科,從金融監理角度論我國證券商風險管理制度之建立(上),證券櫃檯雜誌,第109期,2005年7月。郭秋榮,美國、日本、南韓與我國問題金融機構處理模式之探討,存款保險資訊季刊,第20卷第3期, 2007年9月。鄭舜仁、許慶源,推動台灣成為資產管理中心之探討,證交資料,第493期,2003年5月。蘇敏賢,國際會計準則、新巴塞爾協定與信用風險管理,金融聯合徵信雙月刊,第8期,2008年8月。
(四)網路資料
中華民國銀行商業同業公會,http://www.ba.org.tw。
日本整理回收公司,http://www.kaisyukikou.co.jp。
立法院資料庫,http://lis.ly.gov.tw。
司法院,http://www.judicial.gov.tw。
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
行政院金融監理管理委員會, http://www.fscey.gov.tw。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期局,
http://www.twse.com.tw/ch/listed/IFRS/about.php。
法源法律網,http://www.lawbank.com.tw。
韓國資產管理公司,http://www.kamco.or.kr。
二、英文部分
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 “Managing the crisis : the FDIC and RTC experience, 1980-1994. ” FDIC,1998.
Frank, Heid. “The Cyclical Effects of the Basel II Capital Requirements.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Elsevier, Vol. 31, No.12,December,2007.
Jorion, Philippe. “ Value at Risk: The New Benchmark for Managing Financial Risk, ” Third edition. N.Y.:McGraw-Hill, 2007.
Klingebiel, Daniela. “The Use of Asset Management Companies in the Resolution of Banking Crises: Cross-Country Experience(29 February,2000). ”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