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術文獻
1.王鴻祥(1997)。設計史的再思考–一個台灣設計史論述的假說。設計學報,第二卷第一期,頁65~75。2.江建明(2002)。我國工業設計啟蒙機構與訓練活動之探討。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斗六市。3.林德安(1999)。工業設計專案管理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工程技術研究所設計學程碩士論文,台北市。4.林群雄(2003)。工業設計公司因應區域性產業之設計模式探討–以北部、中部設計公司為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5.姜寶美(1998)。台灣大型商業設計公司管理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二、研究報告
1.工研院IEK(2002)。推動高廠轉型為高科技石化園區高科技產業評估。工研院。
2.王健全、李志強、陳章真。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中小企業的發展策略。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議題報告(編號:9211-3-0626B)。台北市:經濟部。
3.經建會(2000)。知識經濟發展方案。
4.楊靜(1999)。我國早期工業設計教育師資及教學成就之探討 (NSC88-2516-S-224-001) 。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
5.張文智(2001)。中華民國工業設計發展指標研究。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未出版。
6.張文智(2002)。中華民國工業設計發展指標研究–全面提升產品設計能力計畫、建立設計情報系統計畫。經濟部工業局專案計畫成果報告書。台北市:經濟部。
三、書籍
1.Black Misha。銷售的武器:工業設計。(袁國泉譯)(1982)。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及包裝中心。
2.Kelley, Tom & Littman, Jonathan (2000)。IDEA物語–全球領導設計公司IDEO的秘笈。(徐鋒志譯)(2001)。台北:大塊文化。
3.Michael Stanford (1995)。歷史研究導讀。(劉世安譯)(2001)。台北:麥田。
4.Robert K. Yin (1994)。個案研究法。(尚榮安譯)(2001)。台北:弘智文化。
5.J. Sparke。新設計史。(李玉龍、張建成合譯)(1993)。台北:六和。
6.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產品設計處(1981)。產品與包裝設計公暨設計人員分類名錄。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7.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產品設計處(1986)。中華民國「產品設計與包裝」公司名錄。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8.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協會(1992)。DESIGN HOUSE IN TAIWAN。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協會。
9.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1994)。中華民國「產品設計與包裝」公司名錄。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協會。
10.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1995)。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台北: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11.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2002)。包裝設計人才名錄。台北: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12.台灣歷史學會編輯委員會(2003)。歷史意識與歷史教科書論文集。台北:稻鄉。
13.張昭勳(2001)。研究方法。台北:滄海。
14.張家誠(主編)(2004)。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設計時尚–看見DIT潮流。台北:典藏藝術家庭。
15.李玉龍(1982)。近代設計史。台北:六和。
16.森田松太郎、高梨智弘著。知識管理的基礎與實例。吳承芬譯(2000)。台北:小知堂。
17.楊祥銀(2004)。口述史學。台北:楊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8.葉至誠、葉立誠(2002)。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
19.鄭梁生(2002)。史學方法。台北:五南。
20.魏心妍、劉敏如(主編)(2005)。台灣創意設計中心。設計師西遊記–設計師的設計旅行。台北:藍鯨出版。
四、期刊與雜誌
1.工業設計雜誌社(1971)。台灣推動工業設計簡史。工業設計。第16期,頁10。
2.王秀婷(編輯)(2005)。見證十年艱辛,台灣設計起飛–Era Design,站上股市的設計公司。設計,第126期,頁76~78。
3.外貿協會(2003)。我國設計人才需求調查。設計。第113期,頁32、33。
4.行政院主計處(2001) 。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行政院主計處專刊(第五次修正)。
5.李至和(2005.11.21)。特力集團旗下U2id也要推出「Live 4 Nature」盆栽 搶攻迷你市場。經濟日報。A9版。
6.李雪如(2003)。Wal-Mart的1000萬美金訂單–烤肉燜燒兩用烤肉爐,數位時代雜誌。第51期。7.李雪如(2004)。浩漢產品設計總經理–陳文龍:我愛混沌!,數位時代雙週刊,57期。8.李雪如(2003)。U2i.d.總經理林一順設計生活,更在生活中設計。數位時代雜誌,第63期。9.李雪如(2004)。在浩漢設計發現陳文龍。數位時代雜誌,第84期。
10.東京台北設計中心(2003)。日本設計發展策略、方向及組織。設計,第111期,頁48~51。
11.東京台北設計中心(2003)。日本工業設計公司發展現況。設計,第111期,頁52~54。
12.施翠峰(1967)。台灣設計教育的狀況。台北。
13.陳文龍(1996)。CAID–工業設計師重新定位的機會點。設計,第68期,頁22~28。14.陳信榮(2004.09.06)。浩漢創意出擊,三陽快意馳騁。經濟日報,C6版。
15.陳耕麗(2000)。知識經濟與台灣產業結構轉變。自由中國之工業,第90卷,第4期,頁17~38。
16.黃威融(2005)。讓任一個角落的U2id人都看得到朗朗天空。數位時代雜誌,第98期。
17.張文智(2003)。我國工業設計公司營運狀況分析。設計,第109期,頁72~75。18.彭剛毅(1996)。從日本的工業設計發展談工業設計的展望。設計,第67期,頁66~68。
19.楊美玲(2005)。台灣設計力大躍進–新材質新概念的防潮箱。數位時代雜誌,第113期,頁21。
20.楊美玲(2005)。謝榮雅一年拿十一個國際獎。數位時代雜誌,第115期,頁130~131。21.瞿欣怡(2004)。Designer as Boss 發現設計師老闆。數位時代雜誌,第93期。
五、網路資料
1.PTC全球網站(無日期)。台灣世訊科技 提昇生產力–台灣製造業的經驗。塑膠工業。1998年5~6月第三期 ,取自:http://www.ptc.com/taiwan/success/case3d.htm
2.U2i.d.(無日期)。2005年12月。取自:www.u2id.com.tw
3.中華民國中小企業協會,公司登記資料及申請案件查詢系統,2005年12月,取自: http://www.nasme.org.tw
4.中華民國經濟部工業局,公司登記資料及申請案件查詢系統,2005年12月,取自:http://www.moeaidb.gov.tw
5.大可意念傳達有限公司(無日期)。2005年12月。取自:http://www.duckimage.com.tw/
6.三大產品設計事業有限公司(無日期)。2005年4月。取自:http://www.cen-design.com
7.日本經濟產業省(2000年版)【資料檔】。2005年12月11日。取自:http://www.meti.go.jp
8.世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無日期)。2005年10月。取自:http://www.eradesign.com.tw
9.西屹企業有限公司(無日期)。2005年12月。取自:http://www.aotdesign.com.tw/a1.html
10.李雪如(2002)。浩漢設計–紀律與冷靜的異想空間。數位時代雙週刊,43期。2005年12月。取自:http://www.bnext.com.tw/mag/2002_10_01/2002_10_01_314.html11.特力國際貿易公司(無日期)。公司簡介。2005年12月。取自:http://www.bnslink.com/tbcn/Login.jsp?language=zh_TW
12.浩漢產品設計股份有限公司(無日期),浩漢專題。2005年12月。取自:http://www.e-novadesign.com
13.楊伶雯(2001.06.30)。企業名人寫真/特力何湯雄:將從貿易商成為國際化公司。東森新聞報。2005年12月。取自:http://www.ettoday.com/2001/06/30/975-505366.htm#
14.經濟部技術處(2004.05.20)。世訊科技、凌華科技、東森得易購、永豐餘造紙獲經濟部補助,進行示範性計畫。2005年10月。取自:http://doit.moea.gov.tw/news/newscontent.asp?IdxID=69&ListID=0460#pagetop
15.經濟部技術處(2005.09.14)。建準電機、浩漢設計、台灣富得巴、富強鑫工業、金豐工業、協易工業及中環公司等七項示範性計畫獲經濟部補助。2005年12月。取自:http://doit.moea.gov.tw/news/newscontent.asp?ListID=0619&TypeID=4&CountID=78&IdxID=1
16.經濟部,技術尖兵(2005.11)。模具研發設計鏈加持 開創台灣製造業第二春–世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1月,取自:http://www.st-pioneer.org.tw/modules.php?name=magazine&pa=showpage&tid=2440
17.熊毅晰(撰文)(2005)。安平古堡讓西屹得「iF」設計獎。中時電子報,e天下2005.09月號。取自: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9-emagazines+57_940950,00.html
18.鄭呈皇(2004.11.15)。用知識平台管理創意的設計公司。商業周刊電子報。2005年12月。取自:http://61.219.54.214/phpbb2/viewtopic.php?t=317&view=next&sid=a545ed665f373ccaab5dd42936075000
19.瞿欣怡(無日期)。Designer as Boss 發現設計師老闆。數位文化誌,2005年12月,取自http://mag.udn.com/mag/dc/storypage.jsp
六、訪談紀錄
1.董正勇(2004),三大產品設計事業有限公司訪談紀錄。
2.李根旺(2005),東新設計股份有限公司訪談紀錄。
3.梁又照(2005),華胄設計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訪談紀錄。
4.黃文治(2005),世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訪談紀錄。
5.邱文義(2005),大可意念傳達有限公司訪談紀錄。
6.王鍊登(2005),日常設計公司訪談紀錄。
7.湯盈川(2005),勝緯國際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訪談紀錄。
8.劉冀(2005),U2id( 大衍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訪談紀錄。
9.李添明(2005),川巨開發實業有限公司訪談紀錄。
10.林炳昕(2005),浩漢產品設計股份有限公司訪談紀錄。
11.王士俊(2005),西屹企業有限公司訪談紀錄。
12.謝榮雅(2005),大可意念傳達有限公司電話訪談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