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1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28 09:4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健傑
研究生(外文):Huang, Chien-Chieh
論文名稱:《整點12間》動畫創作論述─運用敘事迴圈表現時間因果循環
論文名稱(外文):Creation Discussion on the Animation《Between 12:00 》The Manipulation of Narrative Loop to Present Temporal Cause and Effect Loop
指導教授:邱顯源邱顯源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sien-yuan Chi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南台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數位內容與動畫設計研究所
學門:電算機學門
學類:電算機應用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1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6
中文關鍵詞:時間旅行敘事迴圈時間因果循環
外文關鍵詞:Time TravelNarrative LoopCausal Circle of Tim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9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時間」一直是各種藝術形式上的熱門題材,無論是電影、動畫、或者文學等領域,然而回歸到「時間」本身的定義,更有諸多不同之學說解釋,本創作經由文獻探討、時間題材分類與作品分析後,進而取材自時間旅行的其中一個假說邏輯──時間因果不能矛盾的概念。
  本3D動畫創作以「時間因果循環」為核心,看似平鋪直述故事原委,主角在探索時間停擺與破洞間的關係時,卻因意外成為了整個事件的元兇,在「因即是果」的敘事迴圈之外,其實存在著時間洪流之外的另一個世界,才是作品時間觀最後的面貌。
  第一章首先經由自身學習背景與動機說明題材選擇、以及規劃整體創作與研究流程項目之擬定;第二章藉由文獻探討,整理「電影敘事」理論中如何處理時間的各種手法,透過三部影片作品分析後,將題材範圍聚焦在「時間因果」之上;第三章將故事構想轉化為文字腳本,並呈現美術設定視覺化的過程;第四章說明故事世界觀的運行,講解畫面構成與象徵符號之運用;待作品完成後,第五章即回顧檢討第一章預定之三項研究目的與創作心得之總結。
  Time has been a popular subject in any sort of art, including movies, animations, and literature. However, when it comes to the basic definition of “time” itself, there’re several theories. After reviewing the related literature, sorting out the time subject and analyzing the related works, one of the hypotheses of time travel, the cause and effect of time shall not be contradictory, is adopted as the basis of the present work.
  This three-dimension animation is at the basis of causal circle in time. The leading role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use and the crack of time ended up as the culprit the whole incident. Outside the loop of causal relationship, there is another world which is exactly the ultimate aspect of the time criterion of this work.
  The first chapter, based on personal motives and learning background, illustrates how the subject, plan and the procedures are settled down. And the second chapter through the literature review cleans up how to apply different techniques to film narratives. After analyzing three films, this work is narrowed down to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of time. The concept of this work is transformed into script and visualized by fine arts in the third chapter. And the fourth chapter explains the motion of the world view in this work, showing the application of general appearance and the symbolization. The final chapter, that is the fifth chapter, retraces three research objectives in the first chapter, bringing out the reflection about this work as summary.
摘要                       iv
英文摘要                     v
誌謝                       vi
目次                       vii
表目錄                      viii
圖目錄                      xi
第一章:緒論                   1
  1.1、創作背景與動機              1
  1.2、創作目的 5
  1.3、研究與創作流程規劃 7
第二章:文獻探討 9
  2.1、動態影像敘事 9
    2.1.1_敘事形式 9
    2.1.2_敘事時間 14
  2.2、時間題材 19
    2.2.1_不同時間的見解 19
    2.2.2_不同時間題材的作品 22
  2.3、實例動畫影片探討──對於時間題材的敘事觀點 26
  2.4、文獻探討之結語 44
第三章:創作理念與過程 45
  3.1、創作理念 45
  3.2、創作流程項目說明 47
  3.3、故事前製草稿 49
    3.3.1_故事大綱 49
    3.3.2_概念情境草圖與文字腳本 49
  3.4、美術設定 60
    3.4.1_視覺風格 60
    3.4.2_片頭字設計 61
    3.4.3_角色設計 63
    3.4.4_咕咕鐘設計 75
    3.4.5_場景設計 82
  3.5、分鏡腳本 93
    3.5.1_故事分鏡草圖 93
    3.5.2_3D Layout分鏡呈現 94
  3.6、聲音設計 119
  3.7、作品劇照呈現 120
第四章:作品論述與說明 122
  4.1、故事時間觀說明 122
  4.2、畫面構成與象徵符號之運用 124
    4.2.1循環時間觀 124
    4.2.2沙漏意象的引用 125
    4.2.3時間的抽離與錯誤 126
    4.2.4無限循環 128
    4.2.5數理公式 129
    4.2.6窗 129
    4.2.7喪鐘聲的暗示──死神與亡鳥堆 130
    4.2.8膠卷世界內外的分野 132
第五章、結論 133
參考文獻 135
一、參考書籍
1.Bruce F.Kawin,李顯立等譯,解讀電影,遠流出版,1996。
2.Chrit Patmore,陳賢錫譯,動畫創作全覽,視傳文化出版,2004。
3.David Bordwell,李顯立等譯,電影敘事──劇情片中的敘述活動,遠流出版,1999。
4.David Bordwell & Kristin Thompson,曾偉禎譯,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04。
5.Dan Falk,嚴麗娟譯,探索時間之謎:宇宙最奇妙的維度,貓頭鷹出版,2010。
6.Gerard Betton,劉俐譯,電影美學,遠流出版,1991
7.Palle Yourgrau,尤斯德、馬自恆,沒有時間的世界──愛因斯坦與數學大師哥德爾,商周出版,2006。
8.Louis Giannetti,焦雄屏譯,認識電影,遠流出版,2006。
9.Mary and John Gribbin,葉李華譯,目擊者百科19──時間與空間,貓頭鷹出版,2006。
10.Richard Williams,徐小燕出版企劃,動畫基礎技法,龍溪國際出版,2004。
11.黃玉珊、余為政,動畫電影探索,遠流出版,1997。
12.黃牧怡,走出思維的迷宮──中外著名哲學悖論解析,金城出版,2008。
13.簡政珍,電影閱讀美學,書林出版,1993。
二、論文與期刊資料
1. 李麗娟,拼貼美學於實驗動畫之初探,商業設計學報,2004,p.182。
2. 林容嫺,《透明的孤獨》之創作論述──紙藝應用於電腦動畫之探討,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9。
3. 紀柏舟,回憶抽屜──思念與情感之3D動畫創作研究,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視覺傳達設計組,碩士論文,2006。
4. 馬匡霈,以《「我說阿……」我說。》動畫短片探討動畫創作之視覺風格,國立台南藝術學院音像動畫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5. 陳龍偉,數位偶動畫「出口」創作論述,國立台南藝術學院音像動畫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6. 陳岡緯,「後院」之創作論述及探索手繪動畫結合商業形式之新面貌,國立台南藝術學院音像動畫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7. 劉琬琳,以「生珠」短片探討數位平面動畫之創作,國立台南藝術學院音像動畫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8. 蕭弘林,「鯉魚‧祭」王船信仰表現於動畫創作之研究,南台科技大學數位內容與動畫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三、網路資料
1.大英線上百科,http://wordpedia.eb.com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本篇電子全文限研究生所屬學校校內系統及IP範圍內開放)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