ㄧ、中文部份
1.陳柏蒼,1998,當前銀行授信品質問題之探討,華信金融季刊,53-64。
2.陳逸文,2000, 銀行授信之風險管理,台灣金融財務季刊,1(1),87-97。
3.陳家彬、賴怡洵,2001,台灣地區銀行放款有無擔保之決定因素-Logit 模型之實證分析,管理評論,20(1),129-159。
4.個案銀行,徵、授信業務作業手冊。
5.蔡碩倉,統計方法與資料分析,自編講義。
6.金管會,2009,金融業務統計輯要,金管會金融局。
7.吳啟銘 CFA,2009,聰明投資金律,天下文化,第一版。
8.台灣金融研訓院,2008,中小企業財務資源與法規,第一版。
9.台灣金融研訓院,2008,中小企業財務會計實務,第一版。
10.王濟川、郭志剛,2003,Logistic 迴歸模型-方法及應用,五南圖書。
11.吳明隆,2002,SPSS統計應用實務,松崗電腦圖書資料股份有限公司。
12.葉國興,1980,授信管理理論與應用,三民書局。
13.台灣金融研訓院,2006,銀行授信實務概要,增修訂七版。
14.台灣金融研訓院,2006,銀行授信法規輯要,增修訂七版
15.柯志騰, 2008,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授信評估因素與品質關係之個案研究,亞洲大學經營管理所碩士論文。16.鄧成國,2006,中小企業消金化產品之違約機率-個案銀行研究,東吳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17.黃淑芬,2005,公營銀行對中小企業授信決策之研究,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8.陳寶清,2004,新巴賽爾資本協定對本國銀行授信業務之影響研究以-T 銀行為例,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謝忠榮,2003,授信風險影響因素之探討-以汽車貸款為例,台中健康暨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江惠櫻,2001,商業銀行對企業授信決策考量因素與授信品質之關係,靜宜大 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1.李明峰,2001,銀行對企業授信「信用評等表」財務比率預警有效性之實證分析,中山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2.溫建志,2001,以存活分析建立企業危機預警模式,朝陽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23.張春本,2000,銀行授信評估與品質管理之研究,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4.黃重菁,1999,銀行對中小企業授信考量因素之研究,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5.張瑜真,1997,類神經網路在銀行授信風險之應用,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6.邱泰為,1996,企業信用評等表評估模式之研究,成功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7.馮志剛,1996,公營與民營銀行個人擔保與信用放款授信評估之研究,高雄工學院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8.張美蘭,1996,銀行授信決策模式之研究:模糊理論的應用,暨南國際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29.洪文慶,1995,銀行對借款者經營績效評鑑與信用評等之研究,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30.吳淑芬,1993,銀行授信評估-AHP 決策模式,成功大學企管研究所碩士論文。31.許正春,1990,銀行授信考量因素之研究,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32.李惠民,1985,中小企業信用風險評估模式之研究,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3.許健進,1985,銀行放款信用評等模式之研究,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4.簡安泰,1971,消費者信用評分制度之研究,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二、英文部分
1. Beaver, W.(1966)Financial Rations As Predictors of Failure, Empirical Research in Accounti, ng :Selected Studies, Supplement to Journal of AccountingResearch ,4,71
2. Coats, P. and F. Fant,F.(1993), Recognizing Financial Distress Patterns Using a Neural Network Tool, Financial Management 22 , 142-16
3. Espahibodi ,P.,(1991)Identification of Problem Bank and Binary Choices Models, Journal of Banking Finance, Vol15, P53-71
4. Efron ,B.,(1975)The Efficiency of Logistic Regression Compared to Normal Discriminant Function Analysis, 1975, Journal of the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Vol.70, P892-898
5. Harrel ,F.E. and Lee ,K.L.,(1985) A Comparison of the Discrimination of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under Multivariate Normality,1985, Statistics in Biomedical, Public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en, P.K. ed., Amsterdam : Elsevier
6. Lee, S. H. and Urrutia, J. L.(1996),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Insolvency in the Property-Liability Insurance Industry: A Comparison of Logistic and Hazard Model,"The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 63, 121-130.
7 . Mossman, C. E., Bell, G. G., Swart L. M.z, and Turtle H. (1998), An Empirical Comparison of Bankruptcy Models, Financial Review Vol. 3,35-53
8. Orgler, Y. E. (1970), A Credit Scoring Model for Commercial Loans,”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435-445.
9. Steenac kers(1989), A. and Goovaerts, M. J.,“A Credit Scoring Model for Personal Loans,”Insurance Mathematics Economics, 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