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部份(按作者姓名筆劃排列)
一、專書
王文宇,公司法論,元照出版,2008年9月,4版。王文宇,金融法,元照出版,2007年4月。江朝國,保險法基礎理論,瑞興圖書,2003年9月,修訂4版。汪信君、廖世昌合著,「保險法理論與實務」,元照出版,2006年9月。
余雪明,證券交易法,財團法人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2001年3月。
林勳發、柯澤東、劉興善、梁宇賢合著,商事法精論,今日書局,2009年3月,第6版。
邵慶平,公司法-組織與契約之間,2008年12月。
曾宛如,證券交易法原理,元照出版,2008年9月,第5版。
曾宛如,公司管理與資本市場法制專論(一),元照出版,2007年10月,2版。
賴英照,證券交易法解析-簡明版,元照出版,2011年2月。
賴英照,最新證券交易法解析,元照出版,2009年10月,2版。
賴英照,賴英照說法-從內線交易到企業社會責任,聯經出版社,2007年4月。
賴英照大法官六秩華誕祝賀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現代公司法制之新課題 賴英照大法官六秩華誕祝賀論文集,元照出版,2005年。
賴英照教授五十歲生日祝賀論文集編輯委員會,商法專論 賴英照教授五十歲生日祝賀論文集,元照出版社,1995年。
葉啟洲,保險法實例研習,元照出版,2009年6月,初版。
葉啟洲,保險法專題研究(一),元照出版,2007年5月。
楊誠對,意外保險理論與實務,2001年9月,修訂6版。
劉宗榮,新保險法,2007年1月。
劉連煜譯,美國模範商業公司法,五南出版社,1994年2月。
鄒海林,責任保險論,法律出版社,1999年11月。
新修正公司法解析,元照出版,2002年1月。
二、期刊
王文宇,法律移植的契機與挑戰--以公司法的受託、注意與忠實義務為中心,月旦民商法雜誌,2008年3月。王文宇,認真地對待資訊--論內線交易之判斷標準與預防措施,月旦法學雜誌,2008年4月。王文宇 ; 張冀明,非營利組織主導的證券團體訴訟--論投資人保護中心,月旦民商法雜誌,2007年3月。王文宇,設立獨立董監事對公司治理的影響,法令月刊,2005年1月。王文宇,從公司不法行為之追訴論民、刑、商法之分際,月旦法學雜誌,第103期,2003年12月。王文宇,從公司治理論董監事法制之改革,臺灣本土法學雜誌,2002年5月。王文宇,從公司管控之觀點論如何加強董事權責,王仁宏教授六十歲祝壽論文集,1999年8月。
王志誠,財務報告不實之民事賠償責任,月旦財經法雜誌,第1期,2005年6月。王志誠,公開說明書不實記載之民事責任,政大法學評論,第82期,2004年12月江朝國,規範於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之「時效停止」,月旦法學教室,2007年1月。汪信君,論動力車輛事故之侵權行為責任、責任保險與無過失補償:以經濟抑制理論為基礎,台大法學論叢,第39卷第1期,2010年3月。
汪信君,董事責任保險之抑制機能與公司治理間之關係,月旦法學雜誌,第156期,2008年5月。汪信君,論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修正條文--補償與賠償之再省思,臺灣本土法學雜誌,民2005年3月。汪信君,責任保險人之參與權,月旦法學教室,2004年7月。李禮仲,董事忠實注意義務之研究--以董事會違法決議董事間連帶賠償責任為中心,萬國法律,2010年10月。
李志峰,長尾責任-論美國責任保險單形式的演變、爭議及我國責任保險保單之特色,保險專刊,第25卷第1期,2009年4月。林國全,2010年5月證券交易法修正評析,台灣法學雜誌,第155期,2010年7月。
林孟皇,內線交易重大消息的明確性與實際知悉-2010年新修正內線交易構成
要件的解析,月旦法學雜誌,第184期,2010年9月。
林麗香,企業經營者責任之救濟制度研究,現代公司法制之新課題-賴英照大法官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2005年。
林郁馨,從美國證券集體訴訟談證券詐欺訴訟的填補損害及嚇阻功能,月旦財經法雜誌,第14期,2008年9月。洪秀芬,公司對董事責任追究之探討--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之民事賠償責任行為,輔仁法學,第36期,2008年12月。洪秀芬,監察人為公司訴追董事責任之權限判斷,月旦法學教室,第69期,2008年7月。何曜琛,證券詐欺之民事賠償責任,簡評最高法院99年度521號判決,台灣法學雜誌,164期,2011年11月。
周振峰,論證券投資人與期貨交易人保護法第10-1條,月旦法學新論,第27期,2010年12月。
陳忠五,法國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法的發展趨勢--以一九八五年七月 五日法律的改革為中心,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2005年1月。陳忠五,新世紀法國侵權責任法的挑戰,台大法學論叢,第35卷第2期,2005年10月。
陳彩稚、龐嘉慧,董監事暨重要職員責任保險之需求因素分析,臺大管理論叢,2008年6月。陳彩稚,責任保險在侵權行為損害賠償制度上功能,保險專刊,第21卷第1期,2005年。陳彩稚,我國商業責任保險供給意願之分析,保險實務與制度,2002年9月。陳琬渝,論責任保險之消滅時效起算--以最高法院九十二年臺上字七○八號判決評釋為中心,保險專刊,2008年6月。陳文智,談董、監事及重要職員責任保險,華南金控,2003年12月。邵慶平,董事法制的移植與衝突--兼論「外部董事免責」作為法制移植的策略,臺北大學法學論叢,2005年12月。邵慶平,證券訴訟上『交易因果關係』與『損失因果關係』之認定,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79期,2006年2月。
邵慶平,公司董事的守法義務,月旦法學教室,58期。邵慶平,董事受託義務內涵與類型的再思考-從監督義務與守法義務的比較研究出發,台北大學法學論叢,66期,2007年8月。曾宛如,我國代位訴訟之實際功能與未來發展,台灣法學雜誌,159期,2010年9月。
曾宛如,新修正證券交易法-資訊揭露、公司治理與內線交易改革,台灣法學雜誌,第155期,2010年7月。
曾宛如,董事忠實義務於臺灣實務上之實踐--相關判決之觀察,月旦民商法雜誌,第29期,2010年9月。
曾宛如,董事忠實義務之內涵及適用疑義--評析新修正公司法第二 十三條第一項,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38期,2002年9月胡韶雯,論董事及監察人之責任、責任保險與公司治理--以法人董監事為中心,集保結算所月刊,2008年11月。郭大維,論公司經營者責任之救濟機制-以公司對經營者補償制度為中心,政大法學評論,第117期,2010年10月。
郭大維,我國證券投資人保護機制之省思(下),台灣法學雜誌,第125期,2009年4月。郭大維,從比較法之觀點探討我國現行公司董(監)事與重要職員責任保險制度,輔仁法學,第36期,2008年4月。許慧如,論責任保險之第三人直接給付請求權及消滅時效起算,萬 國法律,2009年6月。黃帥升,論證券交易法第20條之1之一般性問題及董監事責任,萬國法律,173期,2010年。
黃柏夫,證券詐欺之民刑事責任,萬國法律,162期,2008年12月葉啟洲,論保險事故發生後之通知義務,保險法專題研究(一),元照出版,2007年5月。
廖大穎,企業經營與董事責任之追究--檢討我國公司法上股東代表訴訟制度,經社法制論叢,2005年1月。
盧世寧,現行D&O(公司董監事重要職員)責任保險之評析--兼評析公司法修正後之影響,臺灣本土法學雜誌,2003年2月。趙冠瑋,從美國沙氏法案看我國證券交易法之修正--兼論董事義務之內容,軍法專刊,2005年6月蔡朝安、游志煌,從投資人保護法之制定看我國證券詐欺訴訟之發展,全國律師,2004年1月劉宗榮,論保險人無正當理由拒絕同意被保險人與第三人和解-評台南高分院97年度保險易上字第7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92期,2011年5月。
劉宗榮,建立時效停止制度之立法芻議,馬漢寶教授八秩華誕祝壽論文集,法律哲理與制度-基礎法學,元照,2006年1月。
劉連煜,董事責任與經營判斷法則,月旦民商法雜誌,2007年9月戴銘昇,論證券詐欺之構成要件與民事責任,證交資料,540期,2007年4月。三、學位論文
范曉玲,責任保險之保險人於第三人求償程序中參與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7月。孫藝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對公司之民事賠償責任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法律研究所,2010年。
四、研究計畫
林勳發、李建智、汪信君,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局,保險契約法相關法律問題及其解決對策(委託研究案),96年1月26日貳、外文部份
一、專書
Carl H. Loewenson ( 2004 ) , Jr. Randy Paar , D&O Liability & Insurance 2004-Directors & Officers Under Fire.
Kenneth S. Abraham (2005 ) , Insurance Law and Regulation:cases and materials (4th ed)
Robert A. Robertson(2006), Fund Governance : Legal Duties of Investment Company Directors .
Seven L . Emanuel (1976) , The Emanuel law outlines series:corporations (4th,Harved Law School).
二、期刊
Bernard Black & Brian Chef fins & Martin Gelter & Hwa-Jin Kim & Richard Nolan Mathias Siems & Linia Prava Law Firm , Legal Liability of Directors and Company Officials Part2 : Court Procedures , Indemnification and Insurance , and Administrative and Criminal Liability (report to the Russian securities agency ).
Bydennis Klein & Mira Vayda Edelman , Litigation Against Directors and Officers of Bankrupt Dot-Comentities : A Potential Asset for Debtor’s Estate.
Edward H. Cooper (1999 ) , Intentional Wrongdoer’s Indemnification of One Who Negligently Failed to Prevent The Wrong .
James S. Linck, Jeffry M. Netter, Tina Yang ( 2008 ): The Effects and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of The Sarbanes-Oxley Act on The Supply and Demand for Directors
M. Martin Boyer ( 2005 ) , Directors’ and Officers’ Insurance and Shareholder Protection .
Michael Bradley & Dong Chen ,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the Cost of Debt: Evidence from Director Limited Liability and Indemnification Provisions .
Maria Gutierrez ( 2000 ) , A Contractual Approach to the Regulation of Corporates Directors’ Fiduciary Duties .
Sean J. Griffith ( 2005 ) , Unleashing A Gatekeeper : Why The Sec Should Sean J. Griffith Mandate Disclosure of Details Concerning Directors’ & Officers’ Liability Insurance Polices .
Sean J. Griffith (2007 ) , The Missing Monitor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 The Directors’ & Officers’ Liability Insurance ,95 Geolj 1795.
Indemnification in Delware : Balancing Policy Goals and Liability ( www.cf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