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份
溫金豐(2012),組織與組織理論,華泰文化。
Adam M.Brandenburger &; Barry J. Nalebuff(1996),競合策略,培生出版社。
唐學斌(1984),觀光學-理論與實務,台北:金鼎圖書文物出版社。
李金早(2015),中國全國旅遊工作會議演講,新華網報導。
大前研一(2007),旅行與人生的奧義,商周出版。
周明智(2005),論旅遊產業特性及發展策略,應用倫理研究通訊。沈冠亞(2013),從兩岸談旅遊市場機制、兩岸導遊差異及人才培訓的重要性。
高秋英(1994),餐飲管理理論與實務,台北:揚智文化事業。
郭佩雯(1997),旅行業作業人員人格特質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容繼業(2000),旅行業理論與實務,台北:揚智文化。
陳嘉隆(2007),旅行業經營與管理,華立出版社。
黃榮鵬(2005),領隊實務,台北:揚智文化。
沈冠亞(2013),新年序幕展開之際談台灣觀光旅遊的回顧與展望,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葉至誠(2000),社會科學概論。台北市:揚智文化。
二、英文部分
Doell and Twardzik(1979),Elements of Parkland Recreation Administration,Burgess Pub. Co; 4th edition
Wang,Hsieh,&; Chen(2002).Is the tour leader an effective endorser for group package tour brochures? Tourism Management,23(5),489~498.
Cohen (1985). The Symbolic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Chinchester, UK: Ellis Horwood.
三、網站文獻
國家教育研究院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 http://terms.naer.edu.tw/
交通部觀光局,中華民國國人旅遊狀況調查報告,來源:http://admin.taiwan.net.tw/indexc.asp。
交通部觀光局,領隊統計資料,來源:http://admin.taiwan.net.tw/indexc.asp。
中華民國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歷年旅遊糾紛案統計表,來源:http://www.travel.org.tw/casestudy/lis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