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1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28 07:2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顏妙榕
研究生(外文):Maio Jung Yan
論文名稱:地下水中鉛、鎘、銅、鉻、錳、鋅、鎳、砷、汞與氟鹽之區域性調查與健康風險評估
論文名稱(外文):Regional Investigation and Health Risk Assessment of Lead、Cadmium、Copper、Chromium、Manganese、Zinc、Nickel、Arsenic、Mercury and Fluoride in The Groundwater
指導教授:洪玉珠洪玉珠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高雄醫學大學
系所名稱:公共衛生學研究所
學門:醫藥衛生學門
學類:公共衛生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4
畢業學年度:92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重金屬烏腳病地下水
外文關鍵詞:Heavy MetalBlackfoot diseasGroundwater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113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中文摘要
目的:調查國內之地下水質重金屬的含量,並收集自來水地下水原水檢測資料,比較區域別水質之差異性。
方法:利用民國87年「學校飲用水設備現況之調查」研究報告書,飲用地下水之學校為採樣點。先以電話訪談確認地下水水源的使用狀況,最後共得158處為調查對象。檢測項目有鉛、銅、鎘、鉻、鋅、汞、錳、鎳、砷、氟共10項,以環境保護署環檢所公佈之標準方法為依規,進行採樣及水質檢測。
結果:本研究結果顯示,調查所測地下水的9項重金屬中,出現砷、汞、錳等之含量不符合環保署的公告標準。砷含量超過標準之地區,有雲林縣、台南縣、高雄縣分別為60.5±61.7、64.7±21.0、61.3±76.9 ug/L,與文獻(1989~1998)所載相當一致,並指出與螢光腐植質偏高有關。汞異常值只有屏東市出現7. 3 ug/L,是否與赤山巖的汞污泥事件有關,值得追蹤探討。錳含量以雲林縣419.0±348.1 ug/L較高,尤其是西螺鎮高達867.3 ug/L,應與雲林縣的含砷砂質壤土佔52. 9%,以及西螺鎮的的農業灌溉有關。而自來水地下原水之錳及砷的資料顯示,錳以第一區(台北縣淡水營運所)含量最高,平均值520.0±98.9 ug/L,與文獻所述台北盆地錳含量較高極為一致。砷則以第五區(雲林縣及嘉義縣市)較高,平均34.7±39.3 ug/L,與本研究所測雲林縣、台南縣之砷,有相似影響之因素。
結論:台灣西南沿海(雲林、台南及嘉義),早已有烏腳病的病例;由本研究調查發現,雲林縣及台南縣地下水中之砷污染依然存在,宜持續監測並控制居民的污染暴露。顯然,地下水水質會因區域之地質、人類活動等因素之影響而發生變化。然而,國內自來水普及率尚未達100.0%,尚存在有利用地下水為飲用水之地區;因此,政府相關單位不得忽視地下水的污染問題。
關鍵字:重金屬、地下水、烏腳病
Abstract
Purpose: The aim of the study is to figure out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heavy metal concentrations of the groundwater in Taiwan.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report of “Surveys of the Drinking Water Facilities in schools” in 1988, 158 schools were selected by telephone interview. The 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with standard by National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Analysis. And 9 items of heavy metals had been analyzed, including lead, copper, cadmium, chromium, zinc, mercury, manganese, nickel, and arsenic.
Resul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ree items of heavy metals, arsenic, manganese, and mercury did not accord with the EPA’s standard. The arsenic concentrations in Yunlin County, Tainan County, and Kaohsiung County are 60.5±61.7、64.7±21.0、61.3±76.9 ug/L respectively. The mercury concentration in Pingtong County is 7.3ppb. The manganese concentration in Yunlin County is 419.0±348.1 ug/L higher than the other regions, especially 867.3 ug/L in Shi-Luo Jen. Compared with the Manganese and arsenic data supplied from the Taiwan Water Supple Corporation.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manganese in Taipei County is 520.0±98.9 ug/L, the highest one of all.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arsenic in Yunlin County and Chiayi County is 34.7±39.3 ug/L.
Conclusion: Some blackfoot disease patients have been found in southwestern coast of Taiwan (Yenlin County, Tainan County and Chinayi County) for many years. The arsenic pollution was still found in the same areas. Apparently, human activities and geological features of regions may affect groundwater quality.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protect groundwater from pollution and keep monitoring the residents who may exposure to the arsenic .
Keyword: Heavy Metal, Groundwater, Blackfoot diseas
目 錄
中文摘要………………………………………………………………..Ⅰ
Abstract………………………………………………………………...Ⅱ
目錄……………………………………………………………………..Ⅲ
附錄目錄………………………………………………………………..Ⅴ
表目錄…………………………………………………………………..Ⅵ
圖目錄…………………………………………………………………..Ⅶ
第一章 前言……………………………………………………………..1
1-1 研究背景……………………………………………………………1
1-2 研究目的……………………………………………………………3
第二章 文獻回顧………………………………………………………..5
2-1 台灣地區地下水分佈現況及其地質特性………………………....5
2-1-1 地下水之分佈……………………………………………………5
2-1-2 各區域之地質及地下水質概況…………………………………5
2-1-3 地下水中重金屬與地質環境之關係……………………………8
2-2 地下水污染………………………………………………………..10
2-2-1 地下水污染來源及特性………………………………………..10
2-2-2 台灣地下水污染………………………………………………..11
2-3 重金屬……………………………………………………………..13
2-3-1 重金屬來源及對人體健康之影響……………………………..13
2-3-2 對人體健康影響之風險評估…………………………………..21
2-3-3 各國飲用水重金屬、氟鹽含量標準…………………………..23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28
3-1 實地採水檢測……………………………………………………..28
3-1-1 研究對象選取…………………………………………………..28
3-1-2 採樣方法 ………………………………………………………29
3-1-3 採樣之QA/QC ………………………………………………...30
3-1-4 樣品保存與運送………………………………………………..30
3-1-5 樣本之分析……………………………………………………..31
3-1-6 實驗之品保品管………………………………………………..34
3-2 地下水使用實況調查……………………………………………..38
3-2-1 調查內容 ………………………………………………………38
3-2-2 調查時間 ………………………………………………………38
3-3 以地下水為自來水原水之水質資料收集………………………..39
3-4 統計分析 …………………………………………………………39
3-4-1 水質檢測………………………………………………………..39
3-4-2實態調查 ………………………………………………………39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40
4-1地下水中重金屬及氟之檢測結果.………………………………..40
4-1-1本研究所檢測之環保署監測井水質……………………………40
4-1-2本研究所檢測各縣市之地下水質………………………………42
4-2其他水源含量…………………………….………………………..44
4-3自來水水質資料分析……………………………………………...45
4-3-1自來水普及率……………………………………………………45
4-3-2自來水原水與清水間之重金屬含量及氟含量之相關性………46
4-3-3自來水地下原水之水質…………………………………………48
4-4 地下水質分析結果與健康影響綜合討論………………………..49
4-3 問卷結果…………………………………………………………..91
第五章 結語與建議……………………………………………………98
5-1 結語………………………………………………………………..98
5-1-1 實地採水水質檢測……………………………………………..98
5-1-2問卷結果 ……………………………………………………..…99
5-2 研究限制…………………………………………………………100
5-3 建議………………………………………………………………100
參考文獻……………………………………………………………...102
【附錄】
附錄一
附錄二
附錄三
表 目 錄
表2-1 台灣地下水區域概況………………………………………..24
表2-2 台灣地區土壤重金屬含量列為第五級地區之分佈表……..25
表2-3 各國飲用水水質重金屬、氟鹽標…………………………..26
表3-1 問卷實況調查及回收情形…………………………………..29
表3-2 GFAAS分析法所用之升溫程式……………………………32
表3-3 GBC-HG3000 設定條件………………………………….33
表3-4 實驗室之品保品管…………………………………………..38
表4-1 本研究所檢測環保署監測井之水樣一覽表………………..54
表4-2 本研究所檢測之環保署監測井與學校所設之地下取水口濃度比較表………………………..…………………………..55
表4-3 本研究所檢之地下水重金屬含量…………………………..55
表4-4 各縣市之地下水檢測項目一覽表…………………………..56
表4-5 地下水重金屬檢驗項目間之相關係數……………………..59
表4-6 各縣市山泉水之重金屬及氟鹽一覽表……………………..62
表4-7 其他水源一覽表…………………………………..…………64
表4-8 台灣省自來水公司各區處廠所、供水系統一覽表………..65
表4-9 台灣地區自來水普及率……………………………………..69
表4-10 自來水所有水源原水、清水重金屬及氟鹽濃度之比較…..80
表4-11自來水原水重金屬與各項物質之相關………………………80
表4-12自來水氟鹽、總硬度之相關…………………………………80
表4-13自來水水質資料-地下原水之含錳量………………………..82
表4-14自來水水質資料-地下原水之含砷量………………………..86
表4-15自來水水質資料-地下原水之含氟量………………………..87
表4-16 健康風險評估參數…………………………………………..90
表4-17 飲用水及煮食用水來源(複選)…………………………..94
表4-18 生活用水來源(複選)………………………………………94
表4-19 自來水、地下水、山泉水在生活用途的使用(複選)……..94
表4-20 飲用水水質定期檢驗情形…………………………………...94
表4-21 飲用水處理方式……………………………………………...95
表4-22 高架水塔與蓄水池…………………………………………...96
表4-23 飲用水、生活用水之蓄水池與埋在地面下之化糞池距離…97
表4-24 自來水抽取位置與化糞池距離……………………………...97
表4-25 地下水抽取位置與化糞池距離……………………………...97
圖 目 錄
圖1-1 研究架構流程圖……………………………………………….4
圖2-1 台灣地區地下水區的分佈與分類…………………………...27
圖3-1 品保品管流程圖……………………………………………...36
圖3-2 重金屬之檢量線……………………………………………...37
圖4-1 各縣市之重金屬-砷的平均值………………………………..58
圖4-2 各縣市之重金屬-汞的平均值………………………………..58
圖4-3 各縣市之重金屬-錳的平均值………………………………..58
圖4-4 各縣市有差異之水質項目及平均值比較…………………...60
圖4-5 各區域之地下原水重金屬-砷含量…………………………..81
圖4-6 各區域之地下原水重金屬-錳含量…………………………..81
參考文獻
1. 蘇宏基:水污染與飲用水安全。諮詢中心通訊,第二期。
2. 經濟部水利署http://www.wra.gov.tw/
3. 行政院環保署:台灣地區主要及次要河川污染現況。2000年。
4. 鄭先祐:地下水的震撼。看守台灣,第2卷第2期,2000年。
5. 謝燕儒:飲用水質管理與大眾健康, 環境檢驗通訊雜誌,
第32期。
6. 呂峰洲:飲用水污染化學性地方性疾病之一 -烏腳病。健康世界,第122期,1996年。
7. 行政院環保署:安全飲用水手冊
8. 新竹環保局 http://www.hcepb.gov.tw/
9. 郭倍榮:斑狀齒─氟中毒的徵兆。科學月刊全文資料庫,第3期,1987年。
10. 日本環境管理學會編:新水道水質基準指引手冊建築物之水環境管理。平成8年2月,發行所 丸善株式會社。
11. 經濟部水利署:水利統計簡訊, 2002年。
12.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飲用水標準,2003年。
13. 經濟部水利署:地下水觀測網http://www.wra.gov.tw/index.asp
14. 魏稽生:台灣能源礦產及地下水資源。台灣經濟礦物,卷三,
2000年。
15.楊萬全:臺灣地區的地下水劃分。師大地理研究,第11期,
1987年。
16. 經濟部水利署 : 地下水與地層下陷。
17. 邱弘毅:蘭陽盆地區民飲用水與其他元素暴露對癌症發生危險性協同作用之研究。專題研究成果報告,1998-1999年。
18. Tiller, K. G., Micronutrients, Soils: an Australian viewpoint, CSIRO, 1993,p.365-387.
19. 陳正宏:台灣之火成岩。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1990年。
20. 余炳盛:土壤重金屬含量與其地質環境之關係。大漢學報,
第1 3卷,1999年。
2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花東地區土壤與岩石重金屬含量之研究。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1999年。
22. 經濟部水資源局:台灣地區新建地下水觀測井之地下水定年分析及垂向水質變化調查(1/4),2000年。
23. Brook, E. J and Morre, J. N Particle-size and chemical control of As, Cd, Cu, Fe, Mn, Ni, Pb, and Zn in bed sediments. Environ. Sci. Total Environ, 1998,v76, pp247~266.
24. Evans, L. J. Chemistry of metal retention by soils. Sci.technol, 1989,v23, pp1046~1056.
25. Buckau G, Artinger R., Geyer S., Wolf M., Fritz P., Kim J. J Groundwater in-situ generation of aquatic humic and fulvic acids and mineralization of sedimentary organic carbon. Appild geochemistry ,2000,vol.15 819-832.
26. 呂鋒洲:台灣西南港尾吉新溫岩心孔隙水及沉積物地球化學特性研究。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2000年。
27. 王榮德:飲用水改善前後,烏腳病發生率之研究。烏腳病之研究報告,台灣省烏腳病防治中心,第18 輯,1983年。
28. 畢如蓮:台灣嘉南平原地下水砷生成途徑與地質環境之初步探
討。國立台灣大學地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29. 林義棟:台南縣宅港及三寮灣鑽探岩心沈積環境分析。國立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30. 陳冠宇:台灣西南宅港與三寮灣地層孔隙水地球化學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地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31. 夏明鴻:台灣西南海岸平原義竹井岩心地球化學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地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32. 葉順閔:嘉義義竹岩心沈積物與孔隙水地球化學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地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33. 劉聰桂:台灣西南海岸環境變遷(北港溪至二仁溪)台灣西南海
岸平原地下水地球化學研究及與大陸地方性砷中毒病區環境地
球化學之對比研究。行政院國科會研究計畫報告,1997年。
34. 盧至人:地下水污染的整治。國立編譯館出版,1997年。
35. 經濟部水資源:台灣地區地下水開發利用及保育,1986年。
36. 劉振宇:臺北盆地地下水水質分析之研究。農業生態環境,七星農田水利研究發展基金會,1999年。
37. 張鎮南:濁水溪流域地下水水質變化研究。台灣地區地下水觀測網第一期計畫觀測網之建立及運作管理計畫報告,1997年。
38. 中國石油網路資源 http://www.cpc.com.tw/index_6.asp
39. 中石化公司:台南市安順廠區汞與五氯酚整治計劃書,1999年。
40. 台灣酸雨資訊網ttp://acidrain.atm.ncu.edu.tw/database/01.htm
41. 張尊國:台灣地區土壤污染現況與整治政策分析。2002年。
42. 鄭益明:揮之不去的重金屬污染。看守台灣,2002年。
43. 林財富:受污染場址現地化學處理方法介紹。工業污染防治,
1999年。
44. 鍾崇焱:可怕的鉛污染。科學發展,第357期,2002年。
45. 王榮德: 健康世界叢書-公害與疾病一、二冊,1987年。
46. 陳雪梅:礦泉水中有害物質之暴露風險分析。逢甲大學土木及水利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47.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鉛對健康危害預防手冊。勞工安全衛生研究,2002年。
48. Hu, H., Nilder, F., Burger, D., “X-Ray Fluorescence: Issues Surrounding the Application of a New Tool for Measuring Lead Burden,” Environ. Res., 1989,49: 295-317.
49. World Resource Institute Heavy Metal and Health 1998-1999.
50. Howard Hu, M.D., M.P.H., Sc.D. In: Life Support: The Environment and Human Health Michael McCally (ed), 2002 MIT press.
51. 連士堯:後勁溪流域農業灌溉地下水質分析。中國環境保護協會雜誌,1992年。
52. 百科全書資料庫 http://www.wordpedia.com/search/adv
53. 毒性物質安全手冊,公共衛生聲明書。
54. 何俊傑:鎘對人體的危害。勞工安全衛生簡訊,第12期。
55. Cadmium and Lead in Blood in Relation to Low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Tubular Proteinuria Tobias Alfvén,1 Lars Järup,1,2 and Carl-Gustaf Elinder3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July 2002.
56. 行政院環保署:毒性物質資料庫。
57. 陳仁慶:錳離子在人工錳砂表面吸附反應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 碩士論文,2002年。
58. 曹志彬:礦物質的世界http://fda.tmu.edu.tw/cosmics。
59. 芝蘭健康網 http://www.cheeryland.com。
60.內政部勞工司:工業毒物-金屬。環境科學,1982年。
61. 劉鎮宗:汞在環境中的遷移。科學月刊,1995年。
62. 羅文鑫:生物技術在含汞廢水處理商之應用。工業污染防治,
第75期,2000年。
63. 綠十字健康網 HTTP://WWW.GREENCROSS.ORG.TW
64.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Environmental Health Criteria 18:Arenic.1981,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65. Welch, A. H., M. S., Lico, and J. L., Hughes Arsenic in ground water of the westem United States, Ground Water, 1988,Vol.26(3):333-347.
66. Chatterjee, A., D., Das, and D., Chakraborti a study of ground water contamination by asranic in the residential area of Behala, Calcutta due ti industrial polluti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1993,Vol. 80(1):57-65.
67. Wu,MM,T.L Kuo, Hwang, and C.J. Chen Dose-response relation between arsenic well water and moutality form cancer. Am. J .Epidemiol. 1989,Vol.130:1123-1132.
68.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IARC monographs on the evalution of the carcinogenic risk of chemical to humans:Some metal and metaliic compounds. Lyon.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1980.
69.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Evalution of carcinogenic risk to human,.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1987, Supplement 7,pp.100-106 Lyon.
70. 許聖哲:台灣地區受污染水井調查。環保署委辦之計畫期末報告,1990年。
71. 江漢全:宜蘭地區地下水水質評析。宜蘭農工學報,第4期,
1992年。
72. 江漢全:宜蘭地區飲用水(地下水、地面水) 含砷量調查。宜蘭縣政府環境保護局委辦之計畫期末報告,1997年。
73. Contamination in The Sanfernovalley (SFV)
74. 勞工安衛生研究報告,中部地區電鍍業勞工康危害調查,
1995年。
75. 陳錕榮:重金屬污染場址調查與整治技術評估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工程系碩士班,2000年。
76. Toxicity and carcinogenicity of Cr(VI) in animal models and humans. Crit Rev Toxicol. 1997 Sep;27(5):431-42. Nelson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Medicine, New York, NY, USA.
77. 邱清華、謝天渝、姚振華、王宜斌、陳振漢、黃智勇:口腔疾病與保健。2000年。
78. 牛錫麟、洪遠相、黃雅秀共譯:口腔預防醫學。合記圖書出版社,1981年。
79. 何琪康:台灣苗栗銅鑼地區國小學童齲齒預防之先驅研究。國防醫學院牙醫學研究所,1994年。
80. 國際口腔保健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醫學大學口腔衛生科學研究所編選,1999年。
81. 婦幼衛生,第一輯。台灣省公共衛生研究所出版,1988年。
82. Whitford GM. The metabolism and toxicology of fluoride.2nd ed. Monogr Oral Sci vol. 16. Basel: Karger, 1996.
83. http://ceiba.cc.ntu.edu.tw//riskassess.htm
84.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Region III RBC Table,2003.
85.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January 22, 2001 40 CFR Parts 9, 141, and 142National Primary Drinking Water Regulations; Arsenic and larifications toCompliance and New Source Contaminants Monitoring; Final Rule
86. Silverstone LK. Remimeralization phenomena. Caries Res 1977; 11: 59-84.
87.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Nation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drinking water regulations: fluoride, final rule. Fed Register, 51: 11396-11412, 1986.
88. 汪中和、郭欽慧、 張鳳嬌:台灣地下水文環境的變遷。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
89. 教育部:學校飲用水設備現況之調查。環保小組87年度專案計畫,1998年。【90】
90.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台灣地區水質監測年報,1997年。
91. 謝永旭:屏東平原地下水基本水質試驗分析之研究。經濟部水資源局委託,1993-1998年。
92. 台糖地下水中心:台灣地區地下水觀測網水質監測調查分析(2/5) 子題二-屏東平原,經濟部水利署委託,2000年。
93.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環境水體監測網站 地下水水質監測資料庫http://ww2.epa.gov.tw/wq/ewmain.htm
94. 台糖地下水中心:台灣地區地下水觀測網水質監測調查分析(3/5) 。經濟部水利署委託,2001年。
95. 行政院環保署:高雄、屏東、彰化縣區域性水井檢測結果。
2000年。
96. 台糖地下水中心:台灣地區地下水觀測網水質監測調查分析(4/5) 經濟部水利署委託,2002年。
97. 呂鋒洲:烏腳病流行區井水中螢光強度、砷濃度、pH質和總溶解固體物彼此之相關性及烏腳病流行度之探討。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水文地質研討會論文集,1989年。
98. 國立成功大學台南水工試驗所:雲林離島式基礎工業區整體開發規劃調查研究報告,第一部分,自然環境現場調查 地下水水質背景環境調查, 1998年。
99. 江國忠:土壤鐵錳積聚層及密實土層之改良成效。農業專訊,1993年。
100. 台灣省自來水公司 http://www.water.gov.tw/
101. 自來水給水廠淨水處理程序。
102. 陳秋楊:飲用水中硬度對人體健康及口感的影響,環境檢驗雜誌, 第29期,2000年。
103. 林財富:供飲用水地下水簡易除砷技術之發展,成大環工,
1999年。
104. 王致皓:慢性砷中毒與心臟血管疾病。國立臺灣大學流行病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105. Hopenhayn-Rich C, Browning SR, Hertz-Picciotto I, Ferreccio C, Peralta C, Gibb H.Chronic arsenic exposure and risk of infant mortality in two areas of Chile.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2000 Jul; 108(7): 667-73.
106. 趙玫珺,陳維昭:實用營養學。杏華出版,1992年。
107. Murray HE, Prince GR.Organic mercury compounds: human exposure and its relevance to public health. Toxicol Ind Health. 2002 Apr; 18(3): 109-60.
108. Levy BS, Nassetta WJ.Neurologic effects of manganese in humans: a review. Int J Occup Environ Health. 2003 Apr-Jun; 9(2): 153-63.
109. 金門國家公園環境長期監測研究報告,2002年。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