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書目
于明誠 1996 《都市計劃概要》再版,詹氏書局。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000 《都市計畫前輩人物訪談紀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中和鄉志編輯委員會 1960 《中和鄉志》,中和鄉志編輯委員會。
今日建築編輯室 1955.10 〈台灣肥料公司第五廠辦公大樓設計〉,《今日建築》第10期,頁27-28,成功大學建築系。
內政部 1954 《台灣省市政建設考察小組報告書》,內政部。
天下編輯 1996 《一同走過從前》,天下雜誌。
王立甫 李乾朗 郭肇立 1985 〈光復後的台北建築〉,《台北建築》,頁36-49,台北市建築師公會。
王立甫 等 1979.01/02 〈年表1945-1978〉,《建築師》,頁7-53,建築師雜誌社。
王立甫 整理 1979.01/02 〈訪吳明修〉(王立甫、馬以工訪問),《建築師》,頁95-103,建築師雜誌社。
王俊雄 1999.02/03 〈民族主義的烏托邦 ─國民政府的大上海計畫〉,《建築雜誌》第23期,頁62-67,美兆文化。王培鴻 1989 《省府要塞 ─中興新村聚落空間之社會歷史分析》,米復國 指導,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王增榮 1983 《光復後台灣建築發展之研究1945-1976》,楊逸詠 指導,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錦堂 孫全文 合譯 1993 《空間、時間、建築》,台隆(Sigfried Giedion,??,”Space, Time and Architectur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王鎮華 整理 1979.01/02 〈訪沈祖海 ─從清明上河圖到超級市場〉(王鎮華、趙建中訪問),《建築師》,頁78-94,建築師雜誌社。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1993 《台北縣綜合發展計畫》,台北縣政府。
台灣省三重永和建設計劃委員會 1969 《三重永和建設計劃研究報告》,台灣省政府。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8.a 《台灣省政府中興新村耆老口述歷史座談會紀錄》,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台灣省政府 2002 《台灣省政資料館》,台灣省政府。
台灣省政府建設廳 1961 《台灣省政府中興新村都市計畫說明書》,台灣省政府建設廳。
台灣省政府建設廳 1964 《中興新村內轆部分修訂都市計劃說明》,台灣省政府建設廳。
台灣省政府建設廳 1968 《中興新村南內轆部分都市計劃說明書》,台灣省政府建設廳。
台灣省政府建設廳 1984 《變更中興新村(含南內轆地區)都市計畫通盤檢討書》,台灣省政府建設廳。
台灣省政府建設廳公共工程局 1962 《政府興建國民住宅調查報告(台北市部分)》,台灣省政府建設廳
台灣省政府建設廳疏散房屋工程處 1960 《疏散工程總報告 第一輯》,台灣省政府建設廳疏散房屋工程處。
台灣省政府新聞處 1970 《臺灣光復廿五年》,台灣省政府新聞處。
台灣省政府新聞處 1975 《台灣光復三十年》,台灣省政府新聞處。
台灣省臨時省議會秘書處 1958 〈第五十次會議記錄〉,《台灣省臨時省議會第三屆第一次大會專輯 上冊》,頁1553-1566,台灣省臨時省議會秘書處。
台灣省臨時省議會秘書處 1959 〈台灣省政府疏遷問題座談會記錄〉,《台灣省臨時省議會第三屆第二次大會專輯》,頁771-793,台灣省臨時省議會秘書處。
永和鎮志編輯委員會 1965 《永和鎮志》,永和鎮志編輯委員會。
仲德昆 譯 1993 《城市建設藝術》,臺北斯坦(Camillo Sitte,1889,”The Art of Building Cities”)。
行政院新聞局 1999 《中華民國年鑑》,行政院新聞局。
吳光庭 1991.05 〈國民政府的首都計劃特輯 ─「首都計劃書」挑燈細讀〉,《雅砌》第16期,頁38-43,華尚文化。
吳柏緯 1996 《從景觀生態學觀點探討都市景觀環境規劃與準則之建立 ─以中興新村為例》,王濟昌 指導,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呂正惠 1995 《戰後台灣文學經驗》,新地文學。
呂協恭 1997.06 〈貓羅溪畔的名勝區 ─中興新村素描〉,《台灣月刊》第174期,頁32-36,台灣省政府新聞處。
李玉屏 1997.06 〈家在中興〉,《台灣月刊》第174期,頁22-27,台灣省政府新聞處。
李俊仁 1979.06 〈戰後台灣建築的形式語言(二)〉,《房屋市場雜誌》,頁 116-120。李乾朗 2001 《20世紀台灣建築》,玉山社。
李瑞麟 1997 〈台灣都市計劃教育的反省和展望〉,《都市計劃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都市計劃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李筱峰 1999 《台灣史一百件大事(下)─戰後篇》,玉山社。
沙學浚 1974 《城市與似城聚落》,國立編譯館大學用書,正中書局。
辛晚教 1986 《都市及區域計畫》,中國地政研究所。
周志龍 1984 《台灣省政府、中興新村對於南投縣發展衝擊之研究》,辛晚教 指導,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東海建築系 2000 《東海建築人物思潮與作品(一)》,建築向度設計與理論學刊 第3期,田園城市文化。
林思玲 1999 《台灣省立工學院之學院派建築教育承續途徑與結果探討》,傅朝卿 指導,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邱世仁 1996 〈CIAM與現代建築〉,《近代建築理論專輯》,孫全文主持,IHTA研究報告,詹氏。
南投文獻委員會 1965 《南投文獻叢輯 十三》,南投文獻委員會。
建築師雜誌社 1995.04 〈中興新村整體規劃暨都市設計競圖報導特輯〉,《建築師》,頁103-123,建築師雜誌社。
范希周 1988 〈一九五四∼一九五五年台灣海峽緊張局勢分析〉,《台灣史研究會論文集》,頁311-323,台灣史研究會主編、出版。
孫立和 1993 《台灣建築思潮與設計教育之發展分析 1949-1973》,傅朝卿 指導,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崔征國 譯 1991.a 《圖解都市計畫 ─圖解化及記號化之都市計劃學及都市設計方法》,詹氏書局(Dieter Prinz,…)。
崔征國 譯 1991.b 《圖解都市景觀 ─圖解化及記號化之都市景觀學及都市景觀設計方法》,詹氏書局(Dieter Prinz,…)。
張哲凡 1995 《光復後台灣集合住宅發展過程之研究》,孫全文 指導,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張景森 1991 《台灣現代城市規劃 ─一個政治經濟史的考察(1895-1988)》,夏鑄九 指導,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張景森 1993 〈殖民地規劃體制的接收與停頓〉,《台灣的都巿計劃1895-1988》,業強。
張瑞卿 1992.06.a 〈盛旺半世紀的台灣糖業與南投糖廠概況〉,《南投文獻叢輯》第37期,頁79-96,南投縣政府。張瑞卿 1992.06.b 〈回憶四十年前之南投〉,《南投文獻叢輯》第37期,頁97-114,南投縣政府。張瑞卿 1996.12 〈南投民居之今昔〉,《南投文獻叢輯》第41期,頁22-29,南投縣政府。
張瑞卿 1998.08 〈回憶四十多年前的南投〉,《南投文獻叢輯》第42期,頁80-82,南投縣政府。張麗鶴 1997.12 〈中興新村 ─台灣的第一個新市鎮〉,《台灣文獻》第48:4期,頁181-243,台灣省文獻會。
許介鱗 1997 《戰後台灣史記》,文英堂。
許阿雪 1989 《光復後台北市都市政策之研究》,夏鑄九 指導,臺大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郭肇立 1996 《現代的烏托邦》,中原建研所現代建築實驗室。
郭肇立 1998 〈傳統聚落空間研究方法〉,《聚落與社會》,頁7-24,田園城市。
陳正祥 1957 《台北市誌》,台灣大學。
陳正祥 1993 《台灣地誌》,南天。
陳永齡 林驥 1970.09 〈台灣鄉村社區發展實質建設的檢討(上)〉,《建築與計劃》,頁43-55,建築與計劃出版社。
陳呈 1998.11 〈失落的香格里拉〉,《商業週刊》第573期,頁78-82,商周文化事業。
陳其澎 1998 〈台灣傳統聚落文化的表徵〉,《聚落與社會》,頁155-184,田園城市。
陳明竺 1992 《都市設計》,創興。
陳淑美 1999.01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台灣省政府走入歷史」〉,《光華》第24:1期,頁6-17,光華畫報社。陳淑美 1999.01 〈回首「中興新村」─也無風雨也無情〉,《光華》第24:1期,頁18-21,光華畫報社。陳淑美 1999.01 〈五十二年如電抹 ─台灣省政府細說從頭〉,《光華》第24:1期,頁22-27,光華畫報社。陳凱劭 1993 《台灣建築的現代語言》,孫全文 指導,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傅朝卿 1993 《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 ─二十世紀中國新建築官制化的歷史研究》,南天。
傅朝卿 1994.10 〈1895-1994台灣現代建築一百年(5) ─1945-1965:復員與美援期的現代建築(上)〉,《炎黃藝術》第62期,頁94-100。傅朝卿 1994.11 〈1895-1994台灣現代建築一百年(5) ─1945-1965:復員與美援期的現代建築(下)〉,《炎黃藝術》第63期,頁95-103。開創工程顧問 1996 《中興新村整體規劃暨都市設計 總結報告書》,省政府公共事務管理局 委託 住宅及都市發展處。
黃世孟 吳旭峰 1991.09 〈戰前日本受西方社會主義規劃概念影響之檢驗 -以日本式的「職工村」及「田園城市」為探討對象〉,《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第6期,頁99-109,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黃宗輝 總編 1994 《南投史話》,南投縣政府。
黃恩宇 1997 《花園城市理念與影響之研究 ─由花園城市至新鎮》,孫全文 指導,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楊克華 1997.06 〈不畏浮雲遮望眼 ─中興新村「風華四十」走筆〉,《台灣月刊》第174期,頁10-13,台灣省政府新聞處。
廖盈琪 1998 《昨日的明日花園城市 ─永和都市計畫之移植與形構》,夏鑄九 指導,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漢寶德 1969.03 〈台北市集合住宅的研究〉,《建築與計劃》,建築與計劃出版社。
趙家琪 編 1995 《台灣建築(下冊)》,台灣省建築師公會。
劉先覺 1991.05 〈國民政府的首都計劃特輯 ─中西兼融,尋找建築的民族型式〉,《雅砌》第16期,頁49-59,華尚文化。
劉枝萬、石璋如 1983.a 《台灣省南投縣志稿(六)》,中國方志叢書 台灣地區 第74號,成文出版社。據《南投文獻叢輯(十三)─南投縣政》排印本影印,1960年,南投縣政府。
劉枝萬、石璋如 1983.b 《台灣省南投縣志稿(九)》,中國方志叢書 台灣地區 第74號,成文出版社。據《南投文獻叢輯(六)─南投縣教育志稿》排印本影印,1960年,南投縣政府。
曉潔 1997.06 〈綠籬外的春天〉,《台灣月刊》第174期,頁37-39,台灣省政府新聞處。
盧毓駿 1954.04 〈從新思潮看都市計劃與建設〉,《今日建築》第8期,頁1-3,成功大學建築系。
盧毓駿 1954.a 〈走向正確都市計畫思想之道路〉,《今日建築》第3期,頁6-8,成功大學建築系。
盧毓駿 1954.b 〈走向正確都市計畫思想之道路(續前)〉,《今日建築》第4期,頁2-7,成功大學建築系。
盧毓駿 1954.c 〈區域計畫之重要〉,《今日建築》第5期,頁8-10,成功大學建築系。
蕭百興 1998 《依賴的現代性 ─台灣建築學院設計之論述形構(1940中-1960末)》,王鴻楷 指導,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蕭輔博 1997.07 〈建設廳與中興新村建村記〉,《建設季刊》第31期,頁2-9,台灣省政府建設聽。
錢學陶 1995 《都市計劃學導論》,增訂十版,茂榮。
錦繡台灣編纂委員會 1979 《錦繡台灣 ─大台北》,地球出版社。
戴啟維 1997.11 〈中興客運之建築評論〉,《建築師》,頁82-85,建築師雜誌社。
薛化元 1993 《台灣歷史年表 ─第一冊1945-1965》,業強。
謝孟展 1993 《住宅社區規劃應用鄰里單元之研究 ─以中興新村為例》,陳亮全 指導,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謝東閔 1988 〈勉強出任秘書長〉,《歸返》,聯經。
謝慶達 譯 1998 《現代都市地景》,田園文化(Edward Relph,1987,”The Modern Urban Landscape”)。
羅時瑋 1997.02 〈台灣地名與街名的比較〉,《建築師》,頁44-49,建築師雜誌社。
羅時瑋 2002.11 〈民族空間形式與「國家」/「住家」認同〉,《建築雜誌》第64期,頁38-45,美兆文化。蘇建文 1996 《計畫單元整體規劃觀念應用於國內社區開發之探討 ─以中興新村再發展規劃為例》,陳明竺、周家鵬 指導,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英文書目
Ebenezer Howard 1902 “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 Edited by F.J. Osborn,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1965).
Frank E. Manuel & Fritzie P. Manuel 1979 “Utopian Thought in the Western World”, The Belknap/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Robert Fishman 1999 “Urban Utopia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Ebenezer Howard, Frank Lloyd Wright, Le Coubusier”, 7th ed.(1st ed.,1982), The MIT Press, Massachusetts, U.S.A.
Shih-wei Lo(羅時瑋) 1996 “Figures of Displacement -Modes of Urbabity in Taipei 1740-1995”, Belgium: Katholieke University Leuven.
Taiwan Provincial Government 1978 “Master Plan for Chung-Hsin New Village”, Taiwan Provincial Government.
報紙
台灣新生報 1950.06.04. 〈自動自發節約增產 人人生活戰時化 ─戰時生活促進會昨成立 積極倡導轉移社會風氣〉
台灣新生報 1955.04.05. 〈石門水庫 橫貫公路 ─自由中國兩大建設 積極計劃開始興築〉
台灣新生報 1955.02.20. 〈復興橋全部工程今日完成〉
台灣新生報 1955.03.22. 〈淡水河建疏散大橋,日內發包興工〉
台灣新生報 1955.04.15.a 〈匪噴射機進駐路橋後 隨時有襲台可能 ─都市市民應盡速疏散 民防部參謀長羅中楊談話〉
台灣新生報 1955.04.15.b 〈行政院核定 實施辦法 ─臺省疏散地區 人口及物資軍限制遷入〉
台灣新生報 1955.04.15.c 〈省民防司令部緊急呼籲 機關市民迅速疏散 ─省府各廳處已開始初步疏散 嚴主席促省胞均應提高警覺〉
台灣新生報 1955.04.16.a 〈民防部催居民疏散 將盡力予協助 ─並盼以鎮靜心情迅速行動 北基市府部分員工將先遷郊區〉
台灣新生報 1955.04.16.b 〈北市學校疏散 大致準備完成 ─台大疏散正議擬計畫 文法農三院可能遷南投〉
台灣新生報 1955.04.17 〈加速拓寬羅斯福路 便利空襲疏散 ─高玉樹市長期望違建住戶 迅行拆遷共濟時艱〉
台灣新生報 1955.04.21. 〈配合中央疏散計劃 省府慎研方案〉
台灣新生報 1955.04.27. 〈省府各廳處室 下月疏散辦公〉
台灣新生報 1955.04.29.a 〈台省府所屬各機關 六個月內疏散中部 ─政院院會通過防空疏散計劃〉
台灣新生報 1955.04.29.b 〈省府今起展開 建立戰時體制 ─嚴主席闡述長久性疏散 省府施政將更積極推展〉
中華日報 1956.07.09 〈記省府疏散辦公區〉
中華日報 1956.07.03 〈自來水荒 北市每擔5元〉
圖片影像
台灣省政府林務局 1976 航照像片基本圖第一版,9520-I-011林子頭、9520-I-12中興新村、9520-I-021營盤口、9520-I-022內轆,台灣省政府林務局。
台灣省政府林務局 1997 航照像片基本圖……,台灣省政府林務局。
台灣省政府公共事物管理處 1985 「台灣省政府 中興新村辦公區簡圖」,台灣省政府公共事物管理處 印製。
台灣省政府新聞處 1997.06 〈蓽路藍縷〉,《台灣月刊》第174期,頁6-9,台灣省政府新聞處。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8.b 《綠情懷舊 ─中興新村老照片展專輯》,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莊永明 2000 《台灣世紀回味1895-2000 第一部曲 ─時代光影》,遠流。
莊永明 2001 《台灣世紀回味1895-2000 第二部曲 ─生活長巷》,遠流。
周明 1997 《展讀歷史典藏歲月》,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徐宗懋 2000 《藏在箱底的歷史照片 ─本世紀最珍貴的影像檔案》,南天書局。
唐振常 1993 《近代上海繁華錄》,台灣商務印書館。
余如季 1984 《台灣省政府中興新村 ─綠化美化專集》,聯合影藝。
國多 1997.06 〈龍蟠虎踞鳥瞰中興〉,《台灣月刊》第174期,頁28-30,台灣省政府新聞處。
中興新村社區資訊網 中興懷影集http://www.nantou.com.tw/chv/about/picture.htm
遠流出版社 1996 《台灣堡圖》;原圖調製: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台灣日日新報社,1904年(明治37年)。
遠流出版社 1999 《台灣地形圖》;原圖調製暨出版:大日本帝國陸地測量部,1926年(大正15年)。
董夢梅 編 1990 《南投之旅》,南投縣政府。
蕭富隆 編 1994 《塵煙回眸憶當年 ─南投縣老照片特輯》,南投縣立文化中心。
台灣省政府新聞處 1990 《富麗的台灣》,台灣省政府新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