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21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08 07:3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潔蓀
研究生(外文):Chieh-Sun Lee
論文名稱:依財務分析觀點探討企業經營效能、償債能力與經營風險關係與影響-以台灣上市危機公司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Business Management Potency, Debt-Paying Ability and Operating Risk by Viewpoints of the Financial Analysis: A case of Main publicly-listed Distress Firms in Taiwan
指導教授:劉祥熹劉祥熹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清雲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0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7
中文關鍵詞:經營效能償債能力經營風險
外文關鍵詞:Business Management PotencyDebt-Paying AbilityOperating Risk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55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研究對償債能力影響企業經營效能與經營風險之關聯性作深入之探討。透過各企業之公開報表資料蒐集與分析,經營效能,償債能力、經營風險納入模型之中,依互動關係能有脈絡可尋加以分析,然財務比率眾多,績效也無ㄧ致之定義及衡量標準。因此,本文將以相關理論與文獻作為分析基礎,並尋找該三者之理論關係意涵,作為實證之依據。
本研究利用民國九十三年至九十八年間三十五家上市出事公司為研究樣本作實證分析,就經營效能,償債能力、經營風險等三構面建立聯立方程式為實證模型,避免因單一方程式所造成實證結果之偏誤。而在變數選取上,係整合過去文獻之相關變數,納入模型來篩選,避免可能變數被遺漏。故先以係屬縱橫資料分析Panel data,故以SAS電腦軟體TSCSREG指令作迴歸估測確定變數顯著性,且進行自變數間共線性檢定,及變數之合併,配合線性相關係數作路徑分析;再以逐步迴歸法選取迴歸式中之適當變數;最後納入聯立方程式來進行模型分析。
本研究的實證結果顯示,企業經營的過程中可能會面臨營運風險,乃可能是其償債能力不足所致,如果公開資訊是確實、且是真的,投資人、金融從業者應瞭解企業之財務報表,因無論是財務結構、經營效能,償債能力、獲利能力等皆與企業經營有密切不可分的關係,依實務經驗及實證結果,更能確定償債能力應在金融機構對企業融資之業務與投資人對企業投資角度上所扮演重要之地位。


The research is to analyze the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business performance and operational risk through its debt-paying ability. Due to the financial data may not easily and directly be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relationships among business management potency, liquidity and operating risk, this study tries to detect their interactions by the relative theories and literatures .Hopefully, the theoretically analytical results would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for empirical study in the future.
This study uses main publicly-listed distress companies during 1994 and 1999 as samples to analyze the performance, debt-paying ability and operating risk to develop equation into model to avoid single equation that creates inaccuracy. In selecting the variable, integrating the relative variables from the literatures into model to avoid the potential variables to lost.
The result proves the potential risk, insufficient liquidity, during the business operation. If the public information is correct and real, the investor and finance company should be able to understand from financial report. Financial structure, performance, liquidity and profitability have closed link with corporation operation.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and result, debt-paying ability should play the important role for financial institution to detect whither the business management potency of a firm to manage the operating risk.


目錄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序言 iii
目錄 v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1.1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研究目的 2
1.3研究方法與步驟 2
1.3.1研究方法 2
1.3.2研究步驟 3
1.4研究對象、範圍與資料來源 4
1.5研究的架構 6
第二章 金融對企業融資與投資人對企業投資之因素 7
2.1金融對企業融資之因素 7
2.1.1金融機構對企業融資授信基本原則 7
2.1.2金融機構對企業融資授信評估之因素 9
2.2投資人對企業投資之因素 12
2.2.1投資人對企業投資之五大關鍵因素 12
2.2.2三個面向 12
2.3本章小結 14
第三章 理論基礎與文獻回顧 15
3.1財務比率分析的意義、目的 15
3.1.1財務比率分析的意義 15
3.1.2財務比率分析的目的 16
3.2文獻回顧 17
3.2.1國外文獻 17
3.2.2中文文獻 19
3.3本章小結 24
第四章 基本模式建構與研究方法 27
4.1基本模式建構 27
4.1.1分析架構之理念說明 27
4.1.2企業經營效能、償債能力、經營風險之關聯與分析 28
4.2研究期間與樣本 31
4.2.1財務危機公司的定義 31
4.2.2樣本的選取 32
4.2.3資料的來源 33
4.3企業經營效能、償還能力與經營風險之財務指標說明 36
4.3.1國內企業與金融機構授信決策常用之財務報表比率之一般說明 36
4.3.2企業經營效能─財務比率之觀點說明 37
4.3.3償債能力─財務比率觀點之說明 40
4.3.4經營風險─財務比率觀點之說明 42
第五章 實證引用模式之建構 45
5.1基本模式分析架構與相關係數之定義 45
5.1.1變數之代號定義 45
5.1.2風險模式架構的對應變數之初步選取 48
5.1.3自變數共線性(Multicollinearity)之診斷 49
5.1.4變數之選取 53
5.2實證引用方程式模式之建構 53
5.3迴歸分析 55
5.3.1實證結果 56
5.3.2實證之分析 58
5.3.3實證意涵 59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61
6.1結論 61
6.2建議 62
6.3未來研究之方向 62
參考文獻 64
中文文獻 64
英文文獻 66
簡歷



中文文獻
1.田弘茂、李存修、林建甫、葉銀華與王文宇等,『上市(櫃)公司發生財務危機之案例分析與因應措施之研究』,台灣證券交易所委託計畫,民國八十九年。
2.何太山,「運用區別分析建立商業放款信用評分制度」,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六年。
3.吳蕙真,『台灣集團企業財務預警模武一加入公司治理變數探討」,東吳大學商學院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六年。
4.李致寬,「區別分析與類神經網路分析在財務危機預測上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民國八十四年。
5.李惠民,「中小企業信用風險評估模式之研究」,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三年。
6.周詩添,「企業授信風險評估模式之研究」,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七年。
7.林伯峰,「上市公司於上市前、後之財務特性變化與財務困難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三年。
8.林淑惠,「從財務危機公司探討公司;台理指標對財務預警之影響』,中興大學高階經理人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四年。
9.洪國賜、盧聯生,財務報表分析,台北:三民書局,第四版,民國九十一年。
10.洪啟智,『集團企業財務危機之預警研究』,國立中央大學 財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七年。
11.洪榮華,「不景氣時期我國經營不良上市公司財務比率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三年。
12.徐有利,『考慮市場因素與監理變數的財務危機預警模型:以台灣上市櫃電子業為例』,國立中興大學財務金融系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七年。
13.張仲岳,『查帳報告對財務危機預測能力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八年。
14.張金裕,『應用模糊理論與類神經網路於銀行授信決策模式之研究-以台灣上市公司為例』,國立中興大學統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八年。
15.許溪南、歐陽豪、陳慶芳,『公司治理、盈餘管理與財務預警模型之建構』,會計與公司治理,第四卷第一期, 85-121頁,民國九十六年。
16.郭志安,「以 Cox模型建立財務危機預警模式」,逢甲大學統計與精算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六年。
17.陳文生,「財務分析應用於銀行放款信用評估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九年。
18.陳光華、呂岡翰,『以財務比率分析台灣地區車用電子廠商之財務績效』,國立交通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八年。
19.陳定宇,『台灣企業集團財務預警模式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一年。 
20.陳書偉,『以公司治理、相對盈餘管理與財務比率建構企業預警模型』,國立政治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五年。
21.陳素勤,『台灣鋼鐵業經營績效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七年。
22.陳肇榮,「應用財務比率預測企業財務危機之實證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七十二年。
23.陳肇榮,財務危機之預測,華泰圖書文物公司,民國七十三年。
24.陳錦村,「銀行授信客戶之風險評估-財務比率研究」,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民國八十四年。
25.黃小玉,「銀行放款信用評估模式之研究-最佳選擇」,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七年。
26.黃文隆,「財務危機預警模式建立與驗證」,東吳大學商學院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二年。
27.黃郁凱,『財務報表舞弊預警模型』,國立政治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六年。
28.黃婉玲,「台灣銀行業徵信業務改進之研究」,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一年。
29.黃慧文,「企業財務報表資訊與銀行授信決策關係之探討」,今日合庫,第 27卷,39-68頁,民國九十年十一月。
30.葉金城,「我國股票上市優良與不優良企業財務特性之研究-多變量分析之運用」,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六年。
31.葉銀華、李存修和柯承恩,「公司治理與評等系統」,第一版,商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九十一年。
32.廖國雄,市場變數與公司治理對企業財務危機之影響-以台灣股票市場為例」,中興大學高階經理人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五年。
33.劉柏毅,『以財務比率導向建構使用衍生性金融商品避險之預測模式-以建設公司及營造廠為例』,國立中央大學營建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七年。
34.潘玉葉,「台灣股票上市公司財務危機預警分析」,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七十九年。
35.蔡鳳娟,『運用財務比率分析及公司治理指標於企業財務危機之研究』,淡江大學國際貿易學系國際企業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四年。
36.鄭瑞楠,「財務分析在銀行授信決策上的應用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八年。
37.鄭碧月,「上市公司營運危機預測模式之研究」,朝陽技術學院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八年。
38.賴儒平,「會計資訊與本國銀行貸款決策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七年。
39.賴麗月,「企業失敗的預測-比例危機模型應用」,東吳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三年。
40.魏雅芬,『企業財務危機預警模武之研究-以臺灣地區上市公司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四年。
英文文獻
1.Altman, E. I., "Financial Ratios,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 The Journal of Finance, Voi.23, pp. 589-609., 1968.
2.Altman, E. I., and H. A. Rijken. A Point-in-Time Perspective on hrough-the-Cycie Ratings. Mathematical Methods of Operations Research 2(3):pp.375-386., 2005.
3.Altman, E. I., H. Frydman, and D. L. Kao. Introducing Recursive Partitioning or Financial Classification: The Case of Financial Distress.The Journal of Finance 4 (1):pp. 269-291., 1985.
4.Altman, E. I., “Financial Ratios, Discriminate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 Journal of Finance, Vol. 23, No. 4, pp.589-609., 1968.
5.Beaver, W. H., “Financial Ratio as Predictorsof Failure,”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Vol.4, No.1, pp.71-111., 1966.
6. Beaver, W. H., Financial Reporting: An Accounting Revoluting, New York: Prentice-Hall, Inc., 1989.
7.Belverd, E., and Jr., Needles, Financial Accounting, IL: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5.
8.Benstein L. A.,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3rd Edition, New York: Richard Irwin, Inc., 1988.
9.Blum, M., “Failing Company Discriminant Analysi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Vol.12, No.1, pp.1-25. , 1974.
10.Dambolena, I. G., and S, J., Khoury, “Ratio Stability and Corporate failure,” Journal of Finance, Vol. 35, No.4, pp.1017-1026. , 1980.
11.Hung, J. H., “Accounting-Based Information,Non-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Financial Distress,” 8th Conference on The Theories and Practies of Secutity and Financial Marketss, Department of Finance,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Kaoshiung,Taiwan, 1998.
12.Martin, D., “Early Warning of Bank Failure: Lo git Regression Approach,”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Vol. l, No.2, pp. 249-276. , 1977.
13.Mensah, Y.M., “An Examination of the Stationarity of Multivariate Bankruptcy Prediction Model,”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Vol. 22, No.1, pp.380-395., 1984.
14.Merwin, C., “Financing Small Corporations in Five Manufacturing Indstries, 1926-36.” New York: National Bureau of Eccnomic Research, 1942.
15.Ohlson, J. A., “Financial Ratios and the Probabilistic Prediction of Bankruptcy,”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Vol. 18, No. 1, pp.109-131. , 1980.
16.Platt, H. D., and M. B., Platt, “Development of a Class Stable Predictive Variables: The Case of Bankruptcy Prediction,”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ial & Accounting, Vol. 17, No. 1, pp. 31-51. , 1990.
17.Ramser, J.R., and L. O., Fortser, “A Demostration of Analysis,” Bureau of Business Research Bulletin, Vol. 40, 1931.
18.Water, B, A.N., Meigs, and Harles, J., Intermediate Accounting, 4th Edition, New York: McGraw Hill Inc., 1980
19. Williamson, R. W., “Evidence on the Selective Reporting of Financial Ratios,”Accounting Review, Vol.5, No.3, 1984.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