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文獻
刁怡仍(2012)。高雄市國民中學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教師休閒運動參與現況與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尤逸歆(2004)。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工作倦怠與生活滿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牛玉珍(1997)。教師規律運動行為影響因素之研究-以交通大學教師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王以仁、林本喬、陳芳玲(1992)。教師心理衛生。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王註源(2004)。桃園縣國中教師休閒運動參與現況及其阻礙因素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石宜正(2006)。高中(職)教師工作壓力、休閒需求及休閒參與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何鑫憲(2004)。國民小學教師規律運動行為與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台南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余嬪(2000)。休閒教育的實施與發展。大葉學報,9(2),1-13。吳水丕、呂佩珊(2008)。大台北地區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休閒參與之關係研究。工作與休閒學刊,1(1),49-61。吳宗立、林保豊(2003)。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教學報,15,193-230。吳承典(2003)。雲林縣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及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吳明順(2002)。國民中學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吳松齡(2003)。休閒產業經營管理(初版)。台北市:揚智文化。
吳美華(2009)。屏東縣減班之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吳英偉、陳慧玲譯(1996)。休閒社會學(原作者:Patricia A. Stokowski)。台北市:五南。
吳晨妤(2005)。台北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吳榮福(2002)。台南縣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工作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台南市。吳槐芬(2005)。台北市高中職特教教師參與休閒運動現況與阻礙因素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巿立體育學院,台北市。李嘉慶(2002)。屏東縣偏遠地區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現況與動機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台中市。卓俊辰(1990)。從健康的觀點論體能性休閒活動的重要性與可能措施。休閒教育研討會專輯,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
周辰芳(2013)。國中教師休閒運動參與與生活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林水木(2001)。國民小學組織變革與教師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台中市。林伶怡(2012)。雲林縣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程度、休閒運動滿意度及節能減碳行為意向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康寧大學,台南市。
林雨軒(2010)。桃園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休閒運動參與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林郁捷、黃俊傑(2012)。探討台中市烏日區國中教師休閒運動參與之研究。運動健康休閒學報,3,12-22。林啟榮(2010)。屏東縣社區健康照護人員工作壓力與休閒運動參與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林敬銘(2006)。探析休閒運動參與對壓力調適之重要性。彰化師大體育學報,6,214-226。林新龍(2005)。大學教師的健康狀況與規律運動。運動休閒管理學報,2(2),55-65。林憲聰、張志銘、陳南琦(2012)。國小教師休閒運動滿意度、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關係。運動休閒餐旅研究,7(1),45-61。洪文章(2006)。國民小學實施九年一貫課程中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與調適策略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7,173-211。洪玉萍(2010)。台北市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工作壓力與生活品質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洪朱璋(2004)。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運動參與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台北市。洪榕鎂(2011)國小高年級學童運動參與程度與身體自我概念之研究-以基隆市七堵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基隆市。徐昌俊、羅明葵(2010)。以身體活動發展老人健康促進服務。大專體育,3,69-74。高俊雄、郭進財(2004)。休閑阻礙、課業壓力、運動休閒調適策略與運動休閒調適結果之研究。國立台灣體育大學論叢,19(1),1-18。
張少熙(1994)。青少年自我概念與休閒活動傾向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張文騰(2004)。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教職員工休閒運動參與及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張良漢(2002)。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身體活動態度、休閒運動阻礙及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以台灣中部地區大專院校學生為例。台北:師大書苑。
張健群(2009)。國中教師工作壓力、休閒運動參與與身心健康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張淑貞、熊宗志(2011)。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休閒運動參與行為之相關研究。運動休閒餐旅研究,6(4),19-40。張德聰(1992)。教師工作生涯壓力的調適。教師天地,57,40-48。
許志賢(2002)。台閩地區高級中等學校校長參與休閒運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台中市。許義雄(1980)。休閒的意義、內容及其方法。體育學報,2,27-40。郭丁豪(2011)。屏東縣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工作壓力與教學效能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陳安妮(2010)。教師工作壓力與休閒運動參與之研究-以台南地區高中教師為例。運動休閒管理學報,7(1),138-153。陳彥光(2007)。花蓮縣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及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東大學,台東縣。陳貞芳(1996)。花東地區六班國小教師行政工作角色壓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縣。陳榮茂(2002)。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台中市。陸光(1987)。我國青年休閒活動及其輔導之研究:青年人力報告之55。台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曾文宏(2013)。基隆市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休閒運動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基隆市。游錫霖(2009)。桃園縣國小教師生活型態與休閒運動參與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大學,桃園市。游錫霖、藍孝勤(2009)。桃園縣國小教師生活型態與休閒運動參與之關係。大專體育學術專刊,260-267。
游贊薰(2010)。國中教師休閒運動參與行為及阻礙因素之研究—以宜蘭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程紹同(1994)。現代體育發展新趨勢—運動休閒管理。中華體育,7(4),25-30。馮勝苓(2008)。台北縣國中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馮意雄(2005)。工作壓力與休閒運動參與之研究-以台北縣兼職行政教師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馮麗花(1998)。運動性休閒活動初探。大專體育,35,103-109。
黃文宗(2006)。彰化市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參與現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黃國展(2012)。苗栗縣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現況與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育達商業科技大學,台北市。黃智慧(2003)。減緩教師工作壓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中師範學院,台中市。黃義良(1999)。國小兼任行政工作教師的工作壓力與調適方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黃蕙娟、臧國帆、謝惠竹(2013)。國民中學教師休閒運動參與以及休閒運動阻礙之研究-以苗栗縣公立國民中學為例。育達科大學報,34,141-162。葉兆祺(2000)。國民小學實習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中師範學院,台中市。
葉智魁(2003)。西方古典休閒哲學之探析:Josef Pieper的休閒觀。戶外遊憩研究,16(1),63-82。熊宗志(2011)。雲林縣國小教師的工作壓力、休閒運動參與行為與身心健康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虎尾科技大學,雲林縣。劉文淑(2012)。桃園縣國小教師休閒活動參與、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相關性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開南大學,桃園市。蔡文毅(2004)。台南縣國小教師休閒運動行為與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縣。蔡特龍(2000)。休閒運動的推展。載於蔡特龍(主編),休閒活動專書(1-14頁)。台北市: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蔡雅玲(2013)。嘉義縣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對工作壓力與績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運動大學,台中市。蔡嘉仁(2008)。宜蘭縣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現況與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縣。蔡澍勳(2001)。桃園縣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工作壓力、因應方式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鄭志成(2008)。工作壓力和休閒活動參與對國小教師身心健康之研究—以屏東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台中市。戴良全(2003)。台北縣國小教師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薛銘卿(1993)。台北市國小學童課餘時間休閒活動興趣取向、參與狀況及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市。
謝惠竹(2013)。苗栗縣公立國民中學教師休閒運動參與、休閒運動阻礙與工作壓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育達商業科技大學,台北市。謝維玲(譯)(2009)。運動改造大腦:IQ和EQ大進步的關鍵(原作者:John J. Ratey 與 Eric Hagerman)。台北市:野人。
鍾東蓉(2000)。台北市立高中導師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蘇廣華(2001)。憂鬱傾向與休閒參與、休閒阻礙及休閒滿意關係研究—以台南護專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市。 一、英文文獻
Cannon, W. B. (1932). The wisdom of the body(2nd ed., 1939). New York:Norton.
Corbin, C. B., & Lindsey. R. (1993). Concepts of physical fitness. Dubuque, IA: Wm. C. Brown Publishers.
De Frank, R. S., & Stroup, C. A. (1989). Teacher stress and health: Examination of a model.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33, 99-109.
Harris, K. R. (1985). Teacher characteristics and stres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78(6), 346-350.
Kyriacou, C., & Sutcliffe, J. (1978). Teacher stress: Prevalence, sources, and symptoms. British Journal Educational Psychology, 48(2nd ed), 163.
Moracco, J. C., & McFadden, H. (1982). Counselor’s role in reducing teacher stress. The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5, 549-552.
Selye, H. (1956). The stress of life. New York: McGraw-Hill Company.
Tellenback, S., Brenner, S. D., & Lofgren, H. (1983). Teacher stress : Exploratory model building.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Psychology, 56, 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