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21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12 02:0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靖倫
研究生(外文):Lin, Chinglun
論文名稱:臺灣遠洋漁業政策指標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Study on Policy Indicator of Distant Water Fisheries in Taiwan
指導教授:林坤龍林坤龍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n, Kunlung
口試委員:歐慶賢劉燈城
口試委員(外文):Ou, ChinghsiewnLiu, Donchung
口試日期:2011-05-30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漁業生產與管理研究所
學門:農業科學學門
學類:漁業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1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64
中文關鍵詞:漁業政策政策績效政策指標德菲法層級分析法
外文關鍵詞:fisheries policypolicy performancepolicy indicatorDelphi method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99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0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我國政府近年來積極提出許多遠洋漁業政策以因應遠洋漁業所遭遇的問題,然目前尚無一套評估遠洋漁業政策績效之指標架構,故本研究旨在建立遠洋漁業政策指標架構以評估遠洋漁業政策績效。本研究根據目前漁業政策及文獻回顧法擬出61項指標,再依生態、經濟、社會、體制之四層面架構,進行三回合之產、官、學德菲法專家問卷調查,選取出43項政策指標,並以層級分析法分析各指標之權重值,最後進行指標之合成。由本研究之評估結果顯示,「生態層面」之政策均已達原訂之合理開發漁業資源、加強觀測制度及國際科學研究之政策目標,政策績效亦達一定成效。「經濟層面」之成本政策及外銷推廣政策的失效,使得政策績效未達原訂之目標。「社會層面」之培養漁業人才之政策未達原訂之政策目標,政策績效不佳,仍需改善。「體制層面」之調整遠洋漁業產業結構、拓展國際合作及維護公海秩序等政策已達原訂之政策目標,政策績效已達預期成效。本研究所建立之臺灣遠洋漁業政策指標架構及其相對權重,未來可供漁業部門進行政策績效評估及政策制訂之參考。
Taiwan’s government has actively proposed several distant water fisheries policies to response the problem that Taiwan distant water fisheries encountered in recent year, however there’s no an indicator framework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distant water fisheries policy. This study aims to construct a policy indicator framework of distant water fisheries based on the current fisheries policies and literature review to generate 61 indicators. Delphi method was used to carry out the three-rounds questionnaires for gathering the experts' opinions from the industry, government and academic units in term of four dimensions: Ecological, Economic, Social, Institutional. A total of 43 policy indicators were chosen to evaluate policy performance, and then the techniques of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was used to obtain the weight of each indicator and aggregate them. The results show the policies of ecology dimension are effective and has been reached the objective of fisheries resources development reasonably, improve the observing systems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es. In economic dimension, the policy of reduce fishing cost and foreign selling promotion was failed lead to the policy performance hasn’t achieve the goal. The poor performance of cultivation fishery lobber policy in social dimension and hasn’t achieve the original objective. The police still needs to improve. The policy of adjust distant water fisheries structur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maintain operation order in the high seas has achieved the objective and expectation effects. Finally, this study establishes the distant water fisheries policy indicator framework and the relative weight to assist fisheries agency to assess the policy performance and development policies in the future.
目 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謝辭
第壹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四節 論文架構
第貳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政策績效評估
第二節 政策指標之意涵
第三節 國內外政策指標之應用
第四節 政策指標之選取
第五節 政策指標權重之賦予
第參章 臺灣遠洋漁業現況與政策沿革
第一節 臺灣遠洋漁業現況
第二節 臺灣遠洋漁業政策沿革
第三節 臺灣遠洋漁業現階段之政策目標(2006-2010)
第四節 臺灣遠洋漁業政策分析
第五節 小結
第肆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建立候選指標群
第二節 政策指標之選取
第三節 指標權重之分析
第四節 指標合成與形象化
第伍章 結果
第一節 指標之選取
第二節 指標權重之分析
第三節 臺灣遠洋漁業政策指標之合成
第陸章 討論
第一節 指標之選取
第二節 指標權重之分析
第三節 指標之政策意涵
第柒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第二節 建議
第三節 研究限制
參考文獻
附錄一 遠洋漁業政策指標三回合問卷
附錄二 遠洋漁業政策指標層級分析法問卷
Drucker, P. F. (2000).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on Measuring Corporate Performance. 高翠霜譯,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臺北,215頁。
James, P. L. and J. J. Stewart (2001). Public Policy An evolutionary Approach. 陳恆鈞譯,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臺北, 310頁。
Magretta, J. (2003). What management is-how it works and why it’s everyone’s business. 李田樹〃吳佩玲〃廖建容〃張玉文〃楊幼蘭譯,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臺北。
王建武〃王明德〃張家祝(2004). 改良式分析階層程序法權重求解模式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台大工程」學刊, 92: 11-27。
行政院(2010). 中華民國99年國家建設計畫。行政院,臺北。
吳繼倫(2004). 淺談單位努力漁獲量之標準化。水試專訊,7: 46-48。
宋文娟(2001). 一種質量並重的研究法-德菲法在醫務管理學研究領域之應用。醫務管理期刊,2(2):11-20。
李允傑〃丘昌泰(2003). 政策執行與評估。元照出版有限公司,臺北,415頁。
李如傑(2005). 東港正櫻蝦漁業建構永續發展指標系統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碩士論文,178頁。
李珊銘(2006). 澎湖海鱺箱網養殖漁業建置永續發展指標系統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碩士論文,117頁。
林大利(2009). 臺灣沿近海漁業永續發展指標系統建構之研究。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漁業生產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22頁。
林宜男(2005). WTO漁業補貼議題最新進展之研析。「漁業補貼之最新發展及各國因應措施」座談會,中華民國對外漁業合作發展協會,臺北,1-28。
林嘉誠(2004a). 公部門績效評估技術與指標建立。國家政策季刊,3(2): 1-20。
林嘉誠(2004b). 行政機關績效評估制度的建置與回顧。政府績效評估,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臺北,370頁。
林榮耀(2010). 獎勵國人上漁船服務計畫執行成果。農政與農情,218: 55-58。
邱卲鶴(2004). 英美兩國績效評估制度之比較。政府績效評估,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臺北,370頁。
胡興華(1996). 拓漁臺灣。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臺北。
胡興華(2006). 臺灣漁業的歷史與文化。海洋文化學刊,2: 25-48。
張世賢(2006). 公共政策分析。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臺北,463頁。
張四明(2001). 成本效益分析在政府決策上的應用與限制。行政暨政策學報,3: 45-80。
張成福〃黨秀云(2002). 公共管理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北京,379頁。
張芳全(2006). 教育政策指標研究。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臺北,455頁。
張柏森(2004). 行政機關施政績效評估作業推動現況。政府績效評估,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臺北,370頁。
張魁峰(2009). Super Decisions軟體操作手冊-以ANP突破AHP的研究限制。鼎茂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臺北, 184頁。
郭昱瑩(2004). 政府機關績效評估探討。政府績效評估,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臺北,370頁。
陳振明(2002). 公共政策分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北京, 222頁。
陳振明(2003). 公共管理學:一種不同於傳統行政學的研究途徑。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北京,516頁。
單承剛〃何明泉(2005). 設計政策指標建構之研究。設計學報,10(2): 13-27。
游騰益(1991). 臺北市政府市民網路服務績效評估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71頁。
新漁業(2007). 政府專案收購延繩釣拖網遠洋漁船。新漁業,243: 20-21。
新漁業(2009). 船員險中求。新漁業,294: 4-9。
新漁業(2010). 2010高雄海洋博覽會展-高雄漁會與魷魚公會力推秋刀魚製品。新漁業,313: 24。
新漁業(2010). ICCAT同意我國新增8艘大目鮪船。新漁業, 321: 16-17。
新漁業(2010). 上船難;船上難-漁船員招與訓的兩難。新漁業,310: 4-9。
新漁業(2010). 多家國際知名漁產銷售企業-行銷漁業生態標(MSC)商品。新漁業,302: 24-25。
新漁業(2010). 我國正式為「美洲鮪魚委員會」會員。新漁業,315: 18。
新漁業(2010). 南太平洋6國區域觀察員結訓。新漁業,313:21。
新漁業(2010). 風雨中的漁業。新漁業,310: 4-9。
新漁業(2010). 境外漁工已漸成為-我國延繩釣漁業勞力主流。新漁業,310: 4-9。
新漁業(2010). 臺美合作召開國際漁業人論壇-發表IFF5臺北宣言。新漁業,313: 12-16。
楊天護(2003). 生態工法考量因子之研究。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碩士論文,166頁。
楊東震〃陳穎〃葉家伶(2005). 台灣漁業永續發展政策指標之建立與評估。公共事務評論,6(1): 75-110。
葉俊榮(2003). 「永續臺灣發展指標系統」在政策評估中的應用。永續臺灣簡訊,5(3): 1-80。
葉俊榮〃施亦任(2005). 從學術建構到政策實踐:永續臺灣指標的發展歷程及其對制度運作影響。都市與計劃, 32(2): 103-124。
葉俊榮〃駱尚廉〃李玲玲〃王俊秀〃劉錦添〃孫志鴻(1999).永續台灣的評量系統88 年度成果報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臺北,281頁。
詹尚文(2009). 國內工業廢棄物處理成本效益分析探討-以印刷電路板業含銅污泥為例。國立臺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91頁。
詹昊棠(2010). 永續發展指標系統在臺灣遠洋漁業管理之應用。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漁業生產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14頁。
農委會(1994). 臺灣漁業40年專輯。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臺北。
漁業署(1999). 漁業署年報。漁業署,臺北。
漁業署(2007). 漁業署年報。漁業署,臺北。
漁業署(2008). 漁業署年報。漁業署,高雄。
漁業署(2009). 漁業署年報。漁業署,臺北。
漁業署(2010). 漁業署年報。漁業署,臺北。
趙乃賢〃陳瑤湖(2007). 由第8屆亞洲水產學會研討會看亞太地區之水產發展。農政與農情,190: 76-80。
劉文宏(2006). 貢寮地區漁業永續發展指標系統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博士論文,298頁。
劉文宏〃丁得祿〃林坤龍(2008). 加強漁業發展趨勢分析及漁業政策規劃之研究。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漁業生產與管理系,高雄。
劉光明〃倪怡訓(2008). 遠洋漁業混獲物種保育及管理之國際趨勢分析。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
劉光明〃莊守正〃徐華遜〃蔡文沛(2009). 三大洋鯊魚混獲量及資源指標之估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
劉怡廷〃駱尚廉(2005). 環境保護永續評量系統建置方法與問題剖析。都市與計劃,32(2): 125-144。
劉家順〃王永青〃萬志芳〃李朝洪〃李洪山(2000). 政策科學研究第二卷。人民出版社,北京,292頁。
劉斌〃王春福(2000). 政策科學研究:政策科學理論。人民出版社,北京,384頁。
劉錦添〃李武隆(2005). 臺灣永續經濟壓力指標之回顧與檢討。都市與計劃,32(6): 161-177。
鄭琬玉(1997). 發展權移入地區社會經濟環境影響評估指標之建立-以古市街保存為例。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00頁。
鄧振源(2005). 計畫評估-方法與應用。運籌規劃與管理研究中心,臺北,800頁。
鄧振源〃曾國雄(1989a). 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上)。中國統計學報,27(6): 5-22。
鄧振源〃曾國雄(1989b). 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下)。中國統計學報,27(7): 1-20。
盧坤宏(2005). 臺灣鯖鰺大型圍網漁業建構永續發展指標系統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碩士論文,162頁。
羅傳進(1998). 臺灣漁業發展史。羅傳進,臺北。
譚躍進(2002). 定量分析方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北京, 266頁。
蘇炳旭(2009). 高雄縣蚵子寮港拖網漁船最適休漁之研究。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漁業生產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13頁。
Adrianto, L., Y. Matsuda and Y. Sakuma (2005). Assessing local sustainability of fisheries system: a multi-criteria participatory approach with the case of Yoron Island, Kagoshima prefecture, Japan. Marine Policy, 29(1): 9-23.
Bauer, R. A. (1966). Social Indicators. Mass.: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380pp.
Boote, J., R. Barber and C. Cooper (2006). Principles and indicators of successful consumer involvement in NHS research: Results of a Delphi study and subgroup analysis. Health Policy, 75: 280-297.
Charles, A. T. (2001). Sustainable fishery system. Blackwell Science Ltd, London, 185-202.
Charles, A. T., H. Boyd, A. Lavers and C. Benjamin (2002). The Nova Scotia GPI fisheries & marine environment accounts –a preliminary set of ecological, socio econmic and institutional indicators for Nova Scotia’s fisheries and marine environment. Saint Mary’s University, Halifax N. S., Canada, 76 pp.
Chesson, J., H. Clayton and B. Whitworth (1999). Evaluation of fisheries-management systems with respect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CES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56: 980-984.
Dixon, E., C. Armstrong, G. Maddern, F. Sutherland, A. Hemming, A. Wei, M. Sherman, M. Moore, A. Mckay, D. Urbach, M. Labrie, L. Gordon, J. Barkun, M. L. Quan, S. Dowden, D. Bigam, S. Gallinger (2009). Development of Quality Indicators of Care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Hepatic Resection for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Using a Delphi Process. Journal of Surgical Research, 156(1): 32-38.
Flood, J. (1997). Urban and Housing Indicators. Urban Studies, 34: 1635-1665.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United Nations (1999). The state of world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United Nations (2008). The state of world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United Nations (2010). The state of world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
Garcia, S. M. (2000). The FAO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Code of Conduct for Responsible Fisheries: an analysis of the related principles, criteria and indicators. Marine and Freshwater Research, 51: 535-541.
Garcia, S. M. and D. J. Staples (2000). Sustainability reference systems and indicators for responsible marine capture fisheries: a review of concepts and elements for a set of guidelines. Marine and Freshwater Research, 51: 383-426.
Gupta, U. G. and R. E. Clarke (1996).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the Delphi Technique: A Bibliography(1975-1994).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53: 185-221.
Haward, M., A. Bergin (2000). Taiwan’s distant water tuna fisheries. Marine Policy, 24: 33-43.
Hezri, A. A. (2004). Sustainability indicator system and policy processes in Malaysia: a framework for utilisation and learni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73(4): 357-371.
Hezri, A. A. and S. R. Dovers (2006). Sustainability indicators, policy and governance: Issues for ecological economics. Ecological Economics, 60(1): 86-99.
Landeta, J. (2006). Current validity of the Delphi method in social sciences.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73(5): 467-482.
Liu, W. H., C. H. Ou and K. H. Ting (2005). Sustainable coastal fishery development indicator system: a case of Gungliau,Taiwan. Marine Policy, 29(3): 199-210.
Murry, J. W. and J. O. Hammons (1995). Delphi: A versatile methodology for conduct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 Review of Higher Education, 18(4): 423-436.
Raakjær, J., D. Manh Son, K. J. Stæhr, H. Hovgård, T. Dieu, T. Nguyen, K. Ellegaard, F. Riget, D. Van Thi, P. Giang Hai (2007). Adaptive fisheries management in Vietnam: The use of indicators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a multi-disciplinary Marine Fisheries Specialist Team to support implementation. Marine Policy, 31(2): 143-152.
Rowe, G. and G. Wright (1999). The Delphi technique as a forecasting tool: issues and analy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recasting, 15: 353-375.
水產試驗所(2011). 遠洋漁業資源研究。瀏覽日期:2011年5月20日。Available: Available:http://www.tfrin.gov.tw/ct.asp?xItem=158421&ctNode=1224&mp=1.
李允傑(2007). 政策評估與新績效預算:廿一世紀的新趨勢。 瀏覽日期:2011年2月20日。 Available:http://www.npf.org.tw/printfriendly/2514.
林芳儀(2007). 我們不願面對的事實:從混獲談海洋資源危機。 瀏覽日期:2011年4月4日。
Available:http://e-info.org.tw/node/28951.
詹中原(2006). 全球治理下國家公共政策的影響指標:理性選擇制度論的觀點。 瀏覽日期:2011年3月4日。 Available:http://www.npf.org.tw/post/2/2417.
農委會(2010). 農業科技大展:漁場資訊e把罩-遠洋漁場衛星水溫圖服務。瀏覽日期:2011年5月12日。Available:http://flora.coa.gov.tw/view.php?id=169.
漁業署(2007). 漁業發展基金補助國內專家學者出席漁業相關國際會議作業要點。 瀏覽日期:2011年5月16日。Available:http://www.fa.gov.tw/laws/detail.aspx?Node=478&Page=13177&Index=8&Code=6030.
漁業署(2010). 漁業署澄清我在中南美海域超量捕鯊割鰭之不實報導。瀏覽日期:2011年05月01日。 Available:http://www.f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58&Page=14243&Index=4.
漁業署(2010). 遠洋漁業管理及產業重整方案。 瀏覽日期:2010年12月1日。 Available:http://www.f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211&Page=15074&Index=8.
漁業署(2010). 藍色革命海洋興國–漁業署三年施政成果。瀏覽日期:2011年05月01日。 Available:http://www.f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211&Page=15230&Index=1.
魏嘉美(2007). 政府的運作。 瀏覽日期:2011年2月20日。Available:http://www.hs.ntnu.edu.tw/~citizen/teacher4.htm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建武〃王明德〃張家祝(2004). 改良式分析階層程序法權重求解模式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台大工程」學刊, 92: 11-27。
2. 吳繼倫(2004). 淺談單位努力漁獲量之標準化。水試專訊,7: 46-48。
3. 宋文娟(2001). 一種質量並重的研究法-德菲法在醫務管理學研究領域之應用。醫務管理期刊,2(2):11-20。
4. 林嘉誠(2004a). 公部門績效評估技術與指標建立。國家政策季刊,3(2): 1-20。
5. 林嘉誠(2004b). 行政機關績效評估制度的建置與回顧。政府績效評估,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臺北,370頁。
6. 胡興華(2006). 臺灣漁業的歷史與文化。海洋文化學刊,2: 25-48。
7. 張四明(2001). 成本效益分析在政府決策上的應用與限制。行政暨政策學報,3: 45-80。
8. 郭昱瑩(2004). 政府機關績效評估探討。政府績效評估,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臺北,370頁。
9. 單承剛〃何明泉(2005). 設計政策指標建構之研究。設計學報,10(2): 13-27。
10. 楊東震〃陳穎〃葉家伶(2005). 台灣漁業永續發展政策指標之建立與評估。公共事務評論,6(1): 75-110。
11. 葉俊榮(2003). 「永續臺灣發展指標系統」在政策評估中的應用。永續臺灣簡訊,5(3): 1-80。
12. 葉俊榮〃施亦任(2005). 從學術建構到政策實踐:永續臺灣指標的發展歷程及其對制度運作影響。都市與計劃, 32(2): 103-124。
13. 葉俊榮〃駱尚廉〃李玲玲〃王俊秀〃劉錦添〃孫志鴻(1999).永續台灣的評量系統88 年度成果報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臺北,281頁。
14. 趙乃賢〃陳瑤湖(2007). 由第8屆亞洲水產學會研討會看亞太地區之水產發展。農政與農情,190: 76-80。
15. 劉怡廷〃駱尚廉(2005). 環境保護永續評量系統建置方法與問題剖析。都市與計劃,32(2): 125-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