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3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20 04:0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邱展文
研究生(外文):Chan-Wen Cheu
論文名稱:台東地區水域休閒運動之研究-以風浪板、潛水及獨木舟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Investigation of current status for recreative water sports in Taitung County-the samples of surfing, diving and kayaking
指導教授:蘇維杉蘇維杉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Wie-Shan S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東大學
系所名稱:體育學系碩士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專業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3
中文關鍵詞:臺東地區水域休閒活動
外文關鍵詞:Taitung Countywaterrecreative sport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5
  • 點閱點閱:257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8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2
台東地區水域休閒運動發展現況之研究
-以風浪板、潛水及獨木舟為例
摘 要
政府推出週休二日的政策後開啟國人從事各多休閒運動的風氣,台東地區享有獨一無二的秀麗風光及豐富多樣的自然資源,非常適合國人到此體驗悠閒的環境並享受休閒的運動,本研究針對台東地區的水域休閒運動(風浪板、潛水及獨木舟)進行發展現況描述、活動地點的分析及各項協會推動探討,以瞭解台東地區發展水域運動的困境和發展潛力,提供對台東地區水域休閒活動有興趣人士參考,冀望能有完善規劃讓愛好戶外運動的人士前來台東地區體驗不同的感受,並在推展活動同時注重生態保育工作,養成愛護自然景觀之習慣。以下就三種水域運動研究結論敘述如下:

一、台東地區的風浪板運動發展時間並不長,運動人口少,協會推動的活動不多,但是台東活動地點屬於非常優良的環境,以十月至隔年三月東北季風盛行時最適合在臺東地區活動。
二、臺東地區的潛水運動是最具吸引力的一項運動,發展時間最長,為台東遊客最喜愛從事的水域休閒運動,尤以綠島蘭嶼兩個離島為活動地點,世界級的潛水環境加上媒體採訪報導讓許多遊客慕名而來,然而大量遊客亦引發過度承載量及生態保育的問題,值得注意。
三、臺東地區的獨木舟運動是一項有潛力的發展活動,因操舟技巧稍加練習即可體驗操舟樂趣,近兩年參與人口逐漸增加,台東大學亦舉辦研習活動來帶動划獨木舟之休閒風氣,讓台東地區適合獨木舟的水域能擴展參與人口。

臺東地區的好山好水值得慢慢品味,尤其是水域休閒運動更歡迎國人前來感受,台東縣政府在推動觀光之際宜將台東水域運動的特色加以介紹,透過多元的管道及有效率的行銷策略來吸引國人,並藉此機會強調生態保育和環境維護之重要,讓臺東地區的發展得以永續經營。基於上述結果本研究針對後續研究方向及相關單位提出建議,期望對臺東地區的水域休閒運動發展有所助益。

關鍵詞:臺東地區、水域、休閒運動
Investigation of current status for recreative water sports in Taitung County-the samples of surfing, diving and kayaking

National Taitu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Chan-Wen Cheu
Date:July/2005 Advisor:Wei- Shan Sui

ABSTRACT

Since government implemented the “2-day weekend” policy, it seemed to open a window for recreative sports to people. Taitung owned unique scenery and various natural resources in water area. It was a good place for people to enjoy leisure and outdoor water sports. The main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investigate Taitung current situation of water sports such as surfing, diving and kayaking, and tried to understand the difficulties and potentials for future development. The conclusion of this study as follows:
1.The development of surfing was not too long in Taitung but only few people promoted on this activity so far. However, the weather and environment in Taitung was quite suitable to the water sport, especial the north-easter wind from October to next March each year.
2.Diving was an attractive sport and had a long management in Taitung. It was the most popular water sport in Taitung. There were two best diving area at offshores islands, Greed island and Orchid island, were reported by mass media. It brought huge tourists and ecological problems to face and solve.
3.Kayaking was a potential sport in Taitung. People could enjoy after practicing. Number of participators increased in past two year. Taitung University had hold activities made people can joined more.

Taitung have tasty scenery. While Taitung county government is trying to promote sightseeing, water sports can be introduced as specialty and attraction of Taitung. For long term management, government need to think effect sales strategy for people to visit Taitung through multiple channels. Meanwhile, to emphasis the important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upon visiting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Basing on the conclusion, the research expected to provide further points of view and suggestions to relative sectors for Taitung to develop water sports and hope those sports can be parts of Taitung’s attraction someday.

Key word: Taitung County, water, recreative sports
目 次
授權書
論文口試委員審定書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謝誌 III
目次 IV
表次 VII
圖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及問題 4
第三節 研究的重要性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五節 名詞解釋 8
第六節 研究方法 9
一、研究架構 9
二、研究流程及步驟 10
三、研究方法 13
四、研究時程規劃 1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7
第一節 水域休閒運動的範圍與定義 18
一、休閒運動的定義 18
二、水域休閒運動的範圍與定義 19
三、水域休閒運動的項目分類 22
第二節 政府推動我國水域休閒運動相關計畫 29
一、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29
二、教育部 33
三、其他政府部會制定的法令規範 36
第三節 產業界及協會推動之水上休閒運動相關文獻 39
一、產業界 39
二、中華民國各項協會 41
第三章 風浪板 44
第一節 台東地區風浪板發展現況 46
一、台東地區風浪板起源 46
二、台東地區風浪板活動時間 46
三、臺東地區風浪板運動人口特性 47
第二節 風浪板活動地點分析 51
一、臺東活水湖自然人文環境分析 51
二、卑南溪出海口自然人文環境分析 57
三、漁場自然人文環境分析 60
四、興昌自然人文環境分析 63
第三節 本章小節 67
第四章 潛水 69
第一節 台東地區潛水發展現況 70
一、臺東地區潛水起源 70
二、臺東地區潛水活動時間 71
三、臺東地區潛水運動人口特性 71
第二節 潛水活動地點分析 74
一、海岸地區自然與人文環境分析 74
二、離島地區自然與人文環境分析 76
第三節 協會組織 83
一、臺東縣潛水協會沿革 83
二、臺東縣潛水協會宗旨及任務 83
三、臺東縣潛水協會組織及職權 84
四、臺東縣潛水協會經費與設備 84
五、臺東縣潛水協會推廣之工作 85
第四節 本章小節 87
第五章 獨木舟 89
第一節 臺東地區獨木舟發展現況 90
一、臺東地區獨木舟起源 90
二、臺東地區獨木舟活動時間 91
三、臺東地區獨木舟運動人口特性 93
第二節 獨木舟活動地點分析 94
一、平靜水域之自然人文環境分析 94
二、開放水域之自然人文環境分析 99
第三節 相關單位及專業人士 103
一、臺東縣獨木舟委員會 103
二、舟遊天下經理暨臺灣休閒獨木舟協會總教練孫兆鴻 104
三、臺東大學 105
第四節 本章小節 10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08
第一節 結論 108
第二節 建議 110
參考文獻 112
一、中文部分 112
二、網路資料 115
三、英文部分 116
附錄 117
附錄一 117
附錄二 118
附錄三 119
附錄四 120
附錄五 121
附錄六 124
附錄七 126
附錄八 128
文獻參考
中文部份
中華民國潛水協會(1998):第五屆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手冊。
比達(2003):潛水世界遊。香港,星島出版。
牛柯琪等(1995):潛水意外事故之相關因素探討。中華職業醫學雜誌2(4),212-222頁。
王鑫(1999):地景。臺東市,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風景特定區管理處。
交通部觀光局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管理處(2004):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水域遊憩活動區域先期調查規劃。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水工試驗所。
牟鍾福(2003):我國海域運動發展之研究。臺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全民運動處(2000):全民運動月刊4月號,2000。臺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李玉芬(1999):臺東縣史-地理篇。臺東市,臺東縣政府。
李宗鴻(2003):臺灣離島島嶼遊客遊憩體驗之研究。旅遊管理研究(3),2期。51-66頁。
周芳豪(2004):國內休閒運動人力資源培育系所現況調查。九十三學年度運動觀光及休閒產業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林文宗(1999):臺東縣史-地理篇。臺東市,臺東縣政府。
林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臺北市,揚智文化。
林高正(2004):休閒水肺潛水。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技術報告書。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
夏黎民(1999):臺東縣史-地理篇。臺東市,臺東縣政府。
夏黎民等(2001):池上鄉誌,池上鄉誌纂修委員會。
徐瀛洲(1999):蘭嶼之美。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張忠峰、劉選吉(2002):大專院校學生初學休閒水肺潛水時應有的認知。大專體育(59)。
張清源(2004):休閒不等於花錢:休閒教育的重要性。運動管理季刊(6),71-77頁。
張智欽(1999):臺東縣史-地理篇。臺東市,臺東縣政府。
張廖麗珠(2001):「運動休閒」與「休閒運動」概念岐異詮釋。中華體育季刊,57,28-36頁。
莫克編輯室(2005):水上活動很easy—東臺灣海洋運動導覽。臺北市: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許恩婷(2004):捕飛魚的半月船。中華文化雙週報,試刊號。
郭政茂(2004):運動行銷之新概念:「體驗行銷」之介紹。大專體育(71),94-99頁。
蔡怡俊建築師事務所(2005):綠島港區環境景觀及休閒空間規劃設計案。臺東縣政府委託。
陳正男(2003):臺灣地區海洋運動發展策略之研究-以澎湖縣、連江縣為例。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出版。
陳俊民(2002):從休閒與運動的關係談學校體育的發展方向。中華體育16(4)期,118-124頁。
陳建和(2002):觀光研究方法。臺北:五南圖書。
陳思倫、宋秉明、林連聰(1995):觀光學概論,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6-11頁。
陳思倫、歐聖榮、林連聰(2001):休閒遊憩概論,臺北:世新大學, 50-57頁。
陳珊玫(1997):宜蘭縣頭城海水浴場遊憩資源規劃與經營管理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未出版。
陳孫華(2001):池上鄉志。池上鄉誌纂修委員會。
陳漢炯等(1994):臺東縣環境資訊。臺東市。臺東縣環境保護局。
陳穎峰(2004):澎湖縣風浪板運動發展概況1975~2000年。東師體育11期。
黃坤崙、林玉鐘(1999):女性與潛水。航空醫學會會刊,10,89-92頁。
黃坤得(2002):休閒運動課程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17(1),88-95頁。
黃坤得、許成源(2002):水域休閒運動之發展趨勢。大專體育,62, 174-180頁。
黃坤得、黃瓊慧(2000):水上休閒運動之初探。臺灣體育,109,15-18頁。
黃瓊慧(2002):臺灣未來休閒發展趨勢。中華體育(16),3期,126頁。
楊正寬(1997):觀光行政與法規。臺北:揚智文化。
楊明恩(1999):我國古代的獨木舟。學校體育(9),第5期,56-59頁。
葉公鼎(2003):2003年臺北國際體育用品展關後感。運動管理季刊,2003(4),20-27頁。
葉至誠、葉立誠(2003):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商鼎文化出版社。
鼎和國際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2002):委託規劃綠島遊憩承載量管制對策及具體可行實施方案。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管理處。
廖尹華、蔡協哲(2004):從推展水域運動談產官學之資源整合策略。2004年臺灣體育運動與健康休閒發展趨勢研討會。103-112頁。
褚竺、褚偉方,(2004):潛入深海。臺北市。凡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趙麗雲(1999):金色沙灘海洋運動休閒手冊。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出版。
劉修祥(2001):海洋觀光-發展、影響與管理。臺北市,桂魯有限公司。
劉照金(2003):運動觀光之發展現況與未來趨勢。國民體育季刊32(3),60-67頁。
鄭志富主編(2004):體育行政與管理。臺北:師大書苑。
鄭惠英(1985):雅美的大船文化,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7,95-141頁。
謝智謀、王怡婷(2001):觀光消費行為-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桂魯有限公司。
魏婉琪、李家梵(2003):專訪臺北市體育用品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 葉意中先生,運動管理季刊,2003(4)。,35-41頁。
蘇焉(1999):浮潛海中天。臺北市。大地地理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蘇龍曉(2002):青少年階段休閒運動培養之探討。中華體育(十六),第二期。110-115頁。

網路資料
中華阿魯巴獨木舟協會:民94年4月25日,取自網址:http://www.aruba.org.tw/
行政院內政部:民93年12月15日,取自網址: http://www.moi.gov.tw/home/index.asp
行政院交通部:民93年12月15日,取自網址:http://www.motc.gov.tw
行政院經濟部:民93年12月15日,取自網址:http://www.moea.gov.tw/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民93年12月15日,取自網址:http://www.coa.gov.tw/
行政院衛生署:民93年12月15日,取自網址: http://www.doh.gov.tw/cht/index.aspx
行政院環保署:民93年12月15日,取自網址: http://www.doh.gov.tw/cht/default.aspx
行政院體委會:民93年12月15日,取自網址:http://media.justsports.net.tw
花東地區社會教育資源服務網:民94年6月10日,選自網址:http://www.ttcsec.gov.tw/f19/down2.htm
初階帆船教室:民93年12月23日,取自網址:http://www.sailing.org.tw
海洋運動推廣小組:民93年12月15日,取自網址:http://service.chc.edu.tw/oceansports
臺東活水節網站:民94年4月5日,選自網站:http://www.ttct.edu.tw/water2004/index.htm

英文部分
Bright﹐A.D(2000).The role of social marketing in leisure and recreation management﹐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32(1)﹐12-18。
Drive﹐B.L & Bruns,D.H(1999).Concepts and uses of the benefits approach to leisure.In E.L.Jackson & T.L.Burton(Eds).Leisure studies.State College,PA:Venture.
Frinch,W.J.(2001).Perspectives on adyenture;live life as an explanation.In E.G.Olson(Eds.), Perspectives on Leisure:Toward a Quality Lifestyle.Hunt Publishing,Inc.Dubuque,IA.
Hill,Brian J.(1995).A guide to adventure travel.Park and Recreation,30,56-65.
Janner,P and Smith,C.(1992).The Tourism Industry and the Environment.Special Report NO.2453.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London.
Kelly,R.J.,& Godbey,G(1992).The sociology of Leisure.State college,PA:Venture.
Kraus,R.(2000).Leisure in a changing American-trends and issues for 21st century. Allyn and Bacon.Boston,MA.
Miller,M.L.1990.’Tourism in the coastal zone:portents,problems,and possibilities’.In M.L.Miller and J.Auyong(eds),Proceedings of the 1990 Congress on Coastal and Marine Tourism.Vol.1 National Coastal Resources Research Institute,Corvallis OR.
Parker,S.R.(1971).The future of work and leisure.London:Mac Gibbon and Kee.
R.S.Archrol and P.Kolter﹐Marketing in the Network Economy﹐Journal of Marketing ﹐Vol.63﹐Special issue 1999﹐3-13.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18. 蔡錫濤,「訓練評鑑的焦點與模式」,人力資源發展月刊,第156期,pp.1-12。
2. 8. 吳瓊治,2002,「教育訓練績效評估」之探討,品質月刊,6月號, pp.37-41。
3. 15. 楊瑪利,2003,「365種方法發現幸福」,天下雜誌,266期。
4. 14. 楊深耕,2004,「從心理學的角度探討成人的靈性智能」,成人及終身教育學刊,第二期,pp.98-122。
5. 蘇龍曉(2002):青少年階段休閒運動培養之探討。中華體育(十六),第二期。110-115頁。
6. 楊順南(民86)。情境認知教學觀的衝擊與啟示。教育研究,56,51-62。
7. 楊家興(民84)。情境教學理論與超媒體學習環境。教學科技與媒體,22,40-48。
8. 陳品華(民86)。從認知觀點談情境學習與教學。教育資料與研究,15,53-59。
9. 10. 郭建志,2003,「組織文化研究之回顧與前瞻」,應用心理研究,第20期,pp.83-114。
10. 劉照金(2003):運動觀光之發展現況與未來趨勢。國民體育季刊32(3),60-67頁。
11. 張清源(2004):休閒不等於花錢:休閒教育的重要性。運動管理季刊(6),71-77頁。
12. 張忠峰、劉選吉(2002):大專院校學生初學休閒水肺潛水時應有的認知。大專體育(59)。
13. 李宗鴻(2003):臺灣離島島嶼遊客遊憩體驗之研究。旅遊管理研究(3),2期。51-66頁。
14. 羅綸新(民90)。教學檔案與教師專業成長。教學科技與媒體,57,13-21。
15. 6. 邱淑芬,2002,「靈性面向在成人教育上的意義」,成人教育學刊,第六期,pp.5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