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林宗源本人著作、演講稿、和人來往的批
林宗源.《力的建築》,台北:笠詩社,中華民國五十四年十月.。
林宗源.《食品店》,台北:笠詩刊社,中華民國六十五年七月.。
林宗源.《力的舞蹈》,高雄:春暉出版社,中華民國七十三年七月。
林宗源.《補破網》,高雄:春暉出版社,中華民國七十三年七月.。
林宗源 《濁水溪》,台北:笠詩社,1986年。
林宗源.《林宗源台語詩集精選集》(上冊) 。台南:作者自已印行出版,1995年5月。
林宗源.《無禁忌的激情-林宗源性愛詩集》(林宗源詩集第二十四本) 。台南:作者自費出版, 蕃薯詩社發行,2004年11月.。
林宗源.〈林宗源作品〉《森,林的家》(林家詩叢01 )台北:唐山出版社,2006年10月。
林宗源.〈林宗源作品〉《詩.林家的》(林家詩叢02) 台北:唐山出版社,2007年3月.。
林宗源.〈林宗源作品〉《林家的詩.》(林家詩叢03) 台北:唐山出版社,2007年7月.。
林宗源.〈林宗源作品〉《詩.林的家》(林家詩叢04 )台北:唐山出版社,2007年10月.。
林宗源.〈林宗源作品〉《春風,動百草》(林家詩叢05) 台北:唐山出版社,2008年2月.。
林宗源.〈詩的自述〉,《竺詩刊》112期,1982年12月。
林宗源.〈詩的追求與創造〉,《台灣文藝》54期,1977年3月。
林宗源.〈談意象及詩〉。這篇文章,是林宗源重讀《笠詩刊》第八期,談意像,想欲共伊譯做台文,改寫的。林宗源.〈詩與死亡〉,《笠詩刊》108期,1982年4月。
林宗源.〈勇氣與智力〉,《笠詩刊》108期,1982年4月。
林宗源.〈現代詩與我〉,《鹽》秋季號,1979年10月25日。
林宗源.〈我喜歡欣賞的詩的意象〉,《笠詩刊》95期,1980年2月。
林宗源.〈一點堅持,一點希望〉,《台灣文藝》100期,1987年9月。
林宗源.〈語言是有生命的〉,《笠詩刊》110期,1982年8月。
林宗源.〈行自已的路唱自己的歌〉,《笠詩刊》,82期,1977年12月。寫佇家已的厝,1977年8月15日。
林宗源.〈以自已的語言、文字創造自己的文化〉,《笠詩刊》93期,1979年10月。
林宗源.〈方言與詩〉,《笠詩刊》123期,1984年10月。1984年2月12日寫。林宗源.〈詩話剪貼〉,《竺詩刊》。
林宗源.〈詩創作的意識及藝術性的表現〉,《自立晚報》,1989年8月6日。照林宗源的講法,這篇論述是《笠詩刊》126期佇1985年1月初6開〝詩創作的意識與藝術表現〞的座談會彼個時陣寫的。
林宗源.〈詩話〉,《食品店詩集》代序,中華民國65年7月初版。
林宗源.〈根詩集後記〉,《笠詩刊》107期。
林宗源.〈關於詩的感想〉,《林家詩刊》。
林宗源.〈台語文學就是台灣文學〉,《蕃薯詩刊》第二期。
林宗源.〈建立有尊嚴的台灣文學〉,《自立晚報》,1991年5月24日。這篇文章是林宗源佇in厝寫的,時間是1991年寫佇《蕃薯詩刊》出版做前的話。林宗源提來做1991年5月25日蕃薯詩社成立的演講稿。
林宗源〈建立有尊嚴的新台灣文學〉,林宗源佇《蕃薯詩刊》創刊時的演講稿。
林宗源 〈九0年代的台灣文學—台語文學的時代〉,美東夏令營演講稿,1992年6月。
林宗源〈按我的經驗講寡戰後台語詩的狀況〉,《蕃薯詩刊》第三期,1992年10月。
林宗源〈我對台語文學的追求及看法〉,《台灣文藝》,120期,1990年1月。
林宗源〈按本土文學看台灣語言〉,《台灣文藝》,107期,1989年6月。
林宗源〈談台語詩的前途〉,《笠詩刊》,159期,1990年10月。林宗源〈回「詩的問題」〉,《》
林宗源〈講寡台語文學的代誌〉,《》
林宗源〈我對新台灣文學的映望〉,《林家詩刊》
林宗源〈沉思與反省﹙一﹚〉,《笠詩刊》126期,1985年4月。
林宗源〈沉思與反省﹙二﹚〉,《笠詩刊》127期,1985年6月。
林宗源〈沉思與反省﹙三﹚〉,《笠詩刊》128期,1985年8月。
林宗源〈沉思與反省﹙四﹚〉,《笠詩刊》140期,1987年10月。
林宗源〈沉思與反省﹙五﹚〉,《台灣文藝》104期,1988年9月。
林宗源. 1988年正月初五〈沉思與反省﹙六﹚〉。
林宗源〈沉思與反省﹙七﹚〉讀「亞豹」還是「鴨霸」台語正字的感想,《笠詩刊》。
林宗源〈沉思與反省﹙八﹚〉,《笠詩刊》。
林宗源〈沉思與反省﹙九﹚〉,《笠詩刊》。
林宗源. 1990年2月23日〈簡單講寡雙語教育的看法〉。
林宗源.1956年11月30日〈賣一日的記事〉。
林宗源.1988年10月17日〈讀「我的母語」及「台灣國語詩的創作」有感〉。
林宗源〈回答「寫有根有據的台灣話」一文--幾點看法及說朋〉。
林宗源〈觀劇有感〉。
林宗源〈我及蕃薯詩社〉,《林家詩刊》。
林宗源〈林家詩社感言〉,《林家詩刊》
林宗源〈出版大寒.凍不死的日日春VCD的感言〉。
林宗源. 2008年5月19日〈往事親象昨暝的眠夢〉。
(二)別人的評論、論文佮訪談
趙天儀.:〈鄉土的聲音—評林宗源詩集「食品店」〉《食品店》,頁105。台北:笠詩刊社,民國65年7月初版。
趙天儀:〈方言詩的開拓者——論林宗源的詩〉《台灣現代詩鑑賞》,頁209,台中:台中市立文化中心,民國87年5月。
鄭良偉:〈向文字口語化邁進的林宗源台語詩〉《林宗源台語詩精選集》
(上冊) ,頁335,台南:作者自行出版,1995年5月。
呂興昌:〈母語美學的捍衡戰士—論林宗源的台語詩〉《林宗源台語詩精選集》(上冊) ,頁322-334,台南:作者自行出版,1995年5月。這篇論文另外刊佇《台灣詩人研究論文集》,台南市:台南市立文化中心,頁363-378。
方耀乾:〈以母語美學再現台灣主體:林宗源台語詩中的反殖民書寫〉(2004語文教育學術研討會,南台科大,2004. 11) 。
方耀乾:〈大寒凍袂死的日日春-林宗源專訪〉《菅芒花詩刊》革新號第二期,副標林宗源專號( 2002年12月31日) ,頁1-43。
金子秀夫:〈林宗源的詩的世界。錦連、林宗源譯〉《林宗源台語詩精選集》(上冊) ,頁271,台南:作者自行出版,1995年5月。
江天;〈林宗源的詩觀。林中源中翻台〉《林宗源台語詩精選集》(上冊) ,頁294,台南:作者自行出版,1995年5月。
江天:〈人性真實精神的率性寫真—論林宗源的愛情詩〉(代序之一)《無禁忌的激情—林宗源性愛詩集》,頁14,台南:作者自行出版,蕃薯詩社發行,2004年11月。
江天:《蕃薯頭的夢-台語詩之父林宗源論》,中國北京市:中國文聯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
鄭炯明.〈林宗源訪問記〉,時間:民國66年12月24日下午3時。地點:台南市,林宗源宅。
陶忘機.1992年e級〈林宗源書面訪問記〉。註:這篇是陶忘機先生的書面訪問稿,伊若像是法國人,是啥物單位、刊物,林宗源想無呀!
林央敏.〈林宗源訪問記〉,《台灣新文學》,9期,1997年12月,頁28-36。(原先林宗源提手寫稿予我,嘛講這篇訪問稿,林央敏想欲登佇伊創辦的一份詩刊上,毋知有登無,可見這個人對名利無kai看重。)
許儷馨〈一直共寫mai管好bai-林宗源訪談錄〉,《台語這條路》,頁197-209學生台灣語文促進會編,台北:台笠出版社,1995年。這篇訪談錄是允言、麗馨等人佇1993年9月初4暗時7:30到半暝,佇林宗源in兜,台南市西門路二段302號1樓,進行訪談的 。
林政華〈台灣河洛語詩之父林宗源的新詩理論〉《開南管理技術學院運籌研究集刊》,2002年,第1期,頁43-66。黃武忠〈戰後「台語詩」的寫作意義與台語運用分析-以林宗源、向陽作為考察對象〉,第二屆全國中文系研究生論文發表會,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2003年10月18日。
三. 其他相關論文、期刊佮冊
陳明仁. 1995年11月.4-5日〈台語文學的口語與書面語〉,「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淡水工商管理學院主辦。
林芳玫《色情研究:從言論自由到符號擬象》台北市:女書文化事業公司 2003年11月24日初版二刷。
林央敏編:《台語詩一世紀》台北市:前衛出版社,2006年3月初版第一刷。
林央敏編:《台語詩一甲子》台北市:前衛出版社,1998年第一刷。
揚允言、麗馨等人:〈一直共寫mai管好bai〉1993年9月初4暗時7:30到半暝,佇林宗源in兜一樓(台南市西門路二段302號) 。
宋澤萊:《宋澤萊談文學》台北市:前衛出版社,2004年9月初版一刷。
李元貞:《女性詩學-台灣現代女詩人集體研究(1951-2000 )》台北市: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11月30日初版一刷。
佛洛姆(Erich Fromm, 1900~1980) 著,孟祥森譯:《愛的藝術》台北市:志文出版社,1994年8月重排版。
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著,陳蒼多譯:《蕭伯納談婚姻》台北市:德華出版社,中華民國六十六年四月初版。(本書原名「結婚序言(Preface to Getting Married)」) 。
羅素( Bertrand Russell(1872-1970)) 著,文良文化譯:《性愛與婚姻》中國北京市:中央編譯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朱光潛:《西方美學史 上卷》台北縣:頂淵文化公司,2001年6月初版一刷。
朱光潛:《西方美學史 下卷》台北縣:頂淵文化公司,2001年6月初版一刷。
宗白華:《美從何處尋》台北縣板橋市:成均出版社,中華民國七十四年二月初版。
Lee Lozowick著,黄漢耀譯:《性愛鍊金術:從性愛進入三摩地的70個祕密》台北縣新店市:人本自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8年5日初版一刷。
張小虹:《性帝國主義》台北市:聯合文學出版公司,1998年11月初版。
米歇爾 傅柯(Michel Foucault) 著,尚衡譯《性意識史--第一卷:導論》苗栗縣:桂冠圖書公司,2006年3月初版七刷。
李沅洳:《二十世紀法國情慾文學-從限制出版到自由出版》台北市:唐山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
哈洛德 柯依瑟爾(Harald Koisser), 歐依根 舒拉克(Eugen Maria Schulak) 著,
張存華譯:《愛、欲望、出軌的哲學》台北市:商周出版,2009年7月3日初版。
海倫 費雪(Helen E.Fisher) 著,刁筱華譯:《愛慾-婚姻、外遇與離婚的自然史》台北市:時報文化公司,1994年9月7日初版一刷。
劉達臨:《性的歷史》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2006年7月台灣初版四刷。
謝鵬雄:《男人的美學》台北市:方智出版社,1998年5月初版。
鍾玲:〈美國女詩人對生理現象與性經驗之詮釋〉台北市:中外文學.第25卷・第3期,1996年8月。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 著,汪耀進 武佩崇譯:《戀人絮語--一本解構主義的文本》台北縣新店市,桂冠圖書公司,2005年7月初版七刷。
黄晨淳編著:《情詩,我的愛情靈藥》台中,好讀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6月15日初版。
吉川幸次郎編選,洪順隆《詩經國風(上、下)》台北市:林白出版社,中華民國六十八年七月一日初版。
何滿子:《中國愛情與兩性關係-中國小說研究》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2003年5月台灣初版第三次印刷。
林芳攻:《解讀瓊瑤愛情王國》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2006年2月初版一刷。
黃杲炘選譯:《英語愛情詩一百首100English Love Poems》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5月台灣初版第三次印刷。
方耀乾編:《漂泊佮回歸:詩人黃勁連作品研究論文集》台南縣:台南縣政府,中華民國97年11月初版。
湯瑪斯.路易斯(Thomas Lewis)、法里.阿明尼(Fari Amini)、理察.藍儂(Richard Lannon) 著,陳信宏譯《愛在大腦深處A General Theory of Love》台北市:究竟出版社,2001年12月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