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王淑芬(1993),投資學,台北:華泰書局,298-300。
何素素(2002),財務比率分析應用於企業診斷之研究─以台灣地區上市櫃公司為例,私立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11-12。余雪明(2003),證券交易法,台北: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444-445。
李立行(1987),運用現金流量預測企業財務危機之研究,私立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李致寬(1995),區別分析與類神經網路分析在財務危機預測上之比較,國立成功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32-34。周行一,劉璞(2001),投資學的世界,台北:天下遠見出版社,206-210。
周哲毅(2000),上市公司財務危機預警模型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會計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15-25。林宓穎(2002),上市公司財務危機預警模式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7-11。林建丞(1999),財務危機公司之預警偵測,私立東海大學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28-29。林順全(1997),我國證券商違約交割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2-3。邱筑筠(1996),台灣地區證券交割結算基金制度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9-12。紀榮泰(2000),財務危機理論與預警模式之研究,私立淡江大學會計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43-44。唐慶華(1996),投資原理與操作技巧,台北:淑馨出版社,29-36。
徐俊明(1999),投資學理論與實務,台北:新陸書局,467-469。
張主卿(1995),警示股價量行為之實證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際貿易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1-3。張秉心(1997),違約交割法律責任之探討,證券金融季刊,(52),54。張炳坤(2000),證券交易上交割結算基金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2-3。張智欽(1995),財務比率、區別分析與台灣股票上市公司升降類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41-45。陳惠玲,蕭惠元(2003),TCRI定位、範圍及程序概述,TEJ信用風險評估專刊,(2),76-83。
陳惠玲,蕭惠元(2003),門檻等級&TCRI之非數量化考量,TEJ信用風險評估專刊,(2),98-112。
陳惠玲,蕭惠元(2003),基本等級之製作,TEJ信用風險評估專刊,(2),84-97。
陳順宇(2000),多變量分析,台北:華泰書局,4-1-4-23。
黃俊雄(1994),企業財務危機預警模型在銀行授信決策之運用,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黃然(2000),交叉持股之財務危機預警模式,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
違約交割之刑事責任(1997, April 1),月旦法學雜誌,23(4),98-99。
劉玉珍,李志宏,周賓凰(2002),證券市場理論與實務,台北: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302-314。
劉德明(1996),證券商之預警制度與失敗預測,證券市場發展季刊,8(2),89-91。樓禎祺(2002),證券投資實務─基本面分析與選股策略,台北:台灣知識庫股份有限公司,431-432。
潘玉葉(1990),台灣上市公司財務危機預警分析,淡江大學管理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蔡信夫,黃小玉(1987),銀行放款信用評估模式之研究,企銀季刊,12(4)。
鄭碧月(1997),上市公司營運危機預測模式之研究,私立朝陽技術學院財務金融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29-30。蕭惠元,陳惠玲(2002),各級TCRI之違約率統計,貨幣觀測與信用評等,(34),19-20。
謝劍平(2000),現代投資學分析與管理,台北:著者發行,395-399。
謝劍平(2003),投資學基本原理與實務,台北:著者發行,156-159。
二、英文部分
Altman, E., (1968). Financial ratios,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 Journal of Finance, 23(2), 589-619.
Beaver, W. H. (1996). Financial ratios as predictors of failure.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4(1),71-111.
Deakin, E. B. (1972). A diseriminant analysis of prdeictors of business failure.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0(1), 167-179.
Fama, E. F., & K. R. French. (1992). The cross-section of expected stock returns. Journal of Finance, 47(2), 427-466.
John A. (1976). Corporate collapsse the causes and symptoms. London: Mc Graw-Hill Inc.
Kaplan, R. S. (1979). Statistical models of bond ratings. Journal of Business, 52(2), 31-62.
Mcwilliams, J. D. (1968). Prices , earnings and P/E ratios. Financial Analyst Journal, 22(3), 137-142.
Pastena,V., & W. Ruland (1986). The Merger/Bankruptcy alternative. The Accounting Review, 61(2), April, 288-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