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0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21 15:1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詠華
研究生(外文):Yung-Hwa Chen
論文名稱:財務危機判斷模式之探討--使用會計資訊,警世股票與TCRI評等
論文名稱(外文):Estimating Company Failure
指導教授:沈大白沈大白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Da-Bai Sh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會計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會計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4
畢業學年度:9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7
中文關鍵詞:財務危機警示股票TCRI評等
外文關鍵詞:company failurealert stockTCRI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1
  • 點閱點閱:28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我國證券集中交易市場自民國五十一年初成立至今,證券主管機關不斷致力於證券市場健全發展。然目前證券市場仍有若干弊端,如證券商違約交割、利益輸送、股價操縱行為、透過媒體傳遞不實資料來影響股價等等,均使投資人權益遭受損害。本研究之目的,乃針對證券商違約交割風險進行分析研究,找出影響違約交割的因子,作財務預警式的探討。
研究中使用之資訊包括本益比、股價淨值比、台灣企業信用風險指標(Taiwan corporate credit risk index, TCRI)評等及警示股票,並以區別分析進行此四變數之探討,以作為判斷公司出事(發生財務危機)之指標。研究期間及樣本為2000年到2002年台灣上市上櫃公司。
研究結果顯示三年來出事的公司獲利大多為負數,或本益比過高,而公司的TCRI評等大部分為高風險區,也就是7、8、9等級。推導出的區別模型的型一錯誤很低,代表模型偵測出出事公司的能力較佳,較無漏網之魚。如單看TCRI評等,大部分出事公司的TCRI評等都在高風險區,顯示出TCRI偵測出事公司的能力受到肯定。再加上警示股票作考量,以便抓出TCRI沒有列為高風險但被有心人士炒作而漲跌幅、成交量、週轉率等異常的個股。如果同時符合TCRI為高風險、被列為警示股票兩個條件,則本研究將其列為出事機率與違約交割機率高的公司。
The authority of security market has trying to strengthen the market since 1962.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abuses such as the broker default, market price operating and releasing imprecise news. All of these disadvantage the investors. This study ana-lyse the broker default, finding the factors that make default.
Four variables such as P/E ratio, price to book value, TCRI(Taiwan Corporate Credit Risk Index), and alert stock a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We use the Discriminate Analysis to analyse which company will become failure. The samples for this study are the companies that available in the market during 2000 to 2002.
The study turns out that most of the failures are negative income, High P/E ratio and have been determine to the high risk companies by TCRI. Then we realize that TCRI can tell the failures. We also add the alert stock to our consideration to catch the stocks that has been operated.
中文摘要  ..................... iii
英文摘要  ..................... iv
誌謝辭   ..................... v
內容目錄  ..................... vi
表目錄   ..................... viii
圖目錄   ..................... ix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目的 .......... 1
  第二節  論文架構................ 2
第二章  相關理論與文獻探討 ............ 4
  第一節  財務危機 ............... 4
  第二節  違約交割 ............... 6
  第三節  本益比 ................ 8
  第四節  股價淨值比............... 13
  第五節  台灣企業信用風險指標.......... 14
第六節 警示股票(注意股票)........... 24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研究方法 ............ 27
  第一節  本研究資料來源 ............ 27
  第二節  樣本期間及範圍 ............ 28
  第三節  出事公司定義.............. 29
  第四節  研究方法─區別分析 .......... 31
  第五節  研究變數 ............... 35
註 釋 ................... 39
第四章  研究結果 ................. 40
第一節 2000年至2002年出事公司 ....... 40
第二節 區別分析結果 ............. 44
第三節 出事公司損失率估計 .......... 46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 5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55
第二節 研究限制 ............... 56
參考文獻  ..................... 57
附錄A  ...................... 62
附錄B  ...................... 67
一、中文部分
王淑芬(1993),投資學,台北:華泰書局,298-300。
何素素(2002),財務比率分析應用於企業診斷之研究─以台灣地區上市櫃公司為例,私立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11-12。
余雪明(2003),證券交易法,台北: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444-445。
李立行(1987),運用現金流量預測企業財務危機之研究,私立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李致寬(1995),區別分析與類神經網路分析在財務危機預測上之比較,國立成功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32-34。
周行一,劉璞(2001),投資學的世界,台北:天下遠見出版社,206-210。
周哲毅(2000),上市公司財務危機預警模型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會計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15-25。
林宓穎(2002),上市公司財務危機預警模式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7-11。
林建丞(1999),財務危機公司之預警偵測,私立東海大學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28-29。
林順全(1997),我國證券商違約交割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2-3。
邱筑筠(1996),台灣地區證券交割結算基金制度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9-12。
紀榮泰(2000),財務危機理論與預警模式之研究,私立淡江大學會計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43-44。
唐慶華(1996),投資原理與操作技巧,台北:淑馨出版社,29-36。
徐俊明(1999),投資學理論與實務,台北:新陸書局,467-469。
張主卿(1995),警示股價量行為之實證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際貿易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1-3。
張秉心(1997),違約交割法律責任之探討,證券金融季刊,(52),54。
張炳坤(2000),證券交易上交割結算基金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2-3。
張智欽(1995),財務比率、區別分析與台灣股票上市公司升降類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41-45。
陳惠玲,蕭惠元(2003),TCRI定位、範圍及程序概述,TEJ信用風險評估專刊,(2),76-83。
陳惠玲,蕭惠元(2003),門檻等級&TCRI之非數量化考量,TEJ信用風險評估專刊,(2),98-112。
陳惠玲,蕭惠元(2003),基本等級之製作,TEJ信用風險評估專刊,(2),84-97。
陳順宇(2000),多變量分析,台北:華泰書局,4-1-4-23。
黃俊雄(1994),企業財務危機預警模型在銀行授信決策之運用,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黃然(2000),交叉持股之財務危機預警模式,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
違約交割之刑事責任(1997, April 1),月旦法學雜誌,23(4),98-99。
劉玉珍,李志宏,周賓凰(2002),證券市場理論與實務,台北: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302-314。
劉德明(1996),證券商之預警制度與失敗預測,證券市場發展季刊,8(2),89-91。
樓禎祺(2002),證券投資實務─基本面分析與選股策略,台北:台灣知識庫股份有限公司,431-432。
潘玉葉(1990),台灣上市公司財務危機預警分析,淡江大學管理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
蔡信夫,黃小玉(1987),銀行放款信用評估模式之研究,企銀季刊,12(4)。
鄭碧月(1997),上市公司營運危機預測模式之研究,私立朝陽技術學院財務金融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29-30。
蕭惠元,陳惠玲(2002),各級TCRI之違約率統計,貨幣觀測與信用評等,(34),19-20。
謝劍平(2000),現代投資學分析與管理,台北:著者發行,395-399。
謝劍平(2003),投資學基本原理與實務,台北:著者發行,156-159。
二、英文部分
Altman, E., (1968). Financial ratios,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 Journal of Finance, 23(2), 589-619.
Beaver, W. H. (1996). Financial ratios as predictors of failure.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4(1),71-111.
Deakin, E. B. (1972). A diseriminant analysis of prdeictors of business failure.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0(1), 167-179.
Fama, E. F., & K. R. French. (1992). The cross-section of expected stock returns. Journal of Finance, 47(2), 427-466.
John A. (1976). Corporate collapsse the causes and symptoms. London: Mc Graw-Hill Inc.
Kaplan, R. S. (1979). Statistical models of bond ratings. Journal of Business, 52(2), 31-62.
Mcwilliams, J. D. (1968). Prices , earnings and P/E ratios. Financial Analyst Journal, 22(3), 137-142.
Pastena,V., & W. Ruland (1986). The Merger/Bankruptcy alternative. The Accounting Review, 61(2), April, 288-301.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