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部分:
Bonnichsen, H. (2011). Cosplay-Creating, or playing identities? ─ An analysis of the role of cosplay in the minds of its fans. (Master), Stockholm University.
Csikszentmihalyi, M. (1997). Finding flow. Psychology Today, 30(4), 5.
Csikszentmihalyi, M., Harper, &; Row. (1990).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Global Learning communities.
Havitz, M. E., &; Mannell, R. C. (2005). Enduring Involvement, Situational Involvement, 、 Flow in Leisure 、 Non-leisure Activitie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7(2), 26.
Jakson, S. A. (1996). Toward a Conceptual Underst、ing of the Flow Experience in Elite Athletes.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 Sport, 67(1), 15.
McIntyre, N. (1989). The Personal Meaning of Participation: Enduring Involvement.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1(2), 13.
Nesic, N. (2013). NO, REALLY: WHAT IS COSPLAY? , Mount Holyoke College.
Novak, T. P., &; Hoffman, D. L. (1997). Measuring the Flow Experience Among Web Users.
Richins, M. L., Bloch, P. H., &; McQuarrie, E. F. (1992). How Enduring 、 Situational Involvement Combine to Create Involvement Responses.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1(2), 11.
中文部分
書籍、出版品:
Milly (2011). 旅行,一個人的小確幸中. 台北市, 墨刻出版.
小鵬 (2010). 背包十年, 中信出版社.
小鵬 (2011). 背包十年─趁年輕去旅行. 台北市, 華品文創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孫中興,1992,〈高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導讀,《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Erving Goffman著,徐江敏、李姚軍譯,台北:桂冠。
張子午 (2010). 直到路的盡頭, 木馬文化.
愚娜 (2013). 愛自己 就一個人去旅行. 新北市, 零極限文化.
劉哲瑜(藍白拖) (2011). 背包台客勇闖天涯, 平裝本.
碩博士論文:
白超熠 (2006). Cosplay的視覺文化研究─一個後現代的文化論述. 環境與藝術研究所, 南華大學. 碩士.何淑渟 (2011). Cosplay 品牌服飾之研究創作. 視覺設計學系, 高雄師範大學: 110.
李佳豪 (2009). 以深度休閒之觀點探討角色扮演活動參與者情境涉入與心流體驗之關係. 行銷與流通管理所, 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 碩士: 169.馬士傑 (2008). 與他人一起扮演「他人」:角色扮演活動的建構. 社會系碩士班, 政治大學. 碩士.馬陳興 (2007). 成人自助旅行者自我導向學習準備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中正大學. 碩士.高詩涵 (2011). Cosplay青少女玩家部落格相簿的自我形象呈現─以G.H.Mead自我概念為分析. 傳播學研究所, 慈濟大學. 碩士: 174.莊麗薇 (2006). 自助旅行、觀光與文化想像:以台灣的自助旅行論述為例. 社會學研究所. 台中市, 東海大學. M.D: 140.
陳健銘 (2012). 旅遊動機、遊後滿意度與忠誠度之研究─以不同出國旅遊方式為例. 經營管理研究所, 國立交通大學. 碩士.陳煜仁 (2009). 持久涉入、情境涉入與沉浸體驗在休閒活動之關係研究─以日本角色扮演者為例. 行銷與流通管理系(所), 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 碩士.詹喻帆 (2009). 真實與虛幻&;角色與扮演. 美術研究所西畫創作組,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82.
蔡苡澂 (2006). 高爾夫假期參與者之內在動機涉入程度與心流體驗之研究. 觀光事業研究所, 中國文化大學. 碩士: 117.鄧寧 (2010). 背包裡的世界─背包客的多元生命圖像. 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 國立臺灣大學. 碩士: 82.盧筱筠 (2007). 旅遊動機、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研究─以瑞士團體套裝旅遊為例. 觀光學系, 世新大學. 碩士: 121.蕭雅文 (2012). 青少年參與角色扮演動機與家庭支持之關聯研究.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81.
羅資民 (2008). 身體書寫下的自我認同、交融、與通道儀式─台灣Cosplay文化之表演研究觀. 表演藝術研究所戲劇組,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碩士.期刊:
李柏毅, et al. (2000). "以Web2.0與心流理論觀點探討網路使用者之使用動機之研究." 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 84: 13.
徐瓊信 、 杜承晏 (2012). "建構自助旅遊者旅遊體驗模型之研究." 休閒觀光與運動健康學報 3(1): 29.朗亞琴, et al. (2012). "角色扮演者休閒動機、休閒涉入及休閒效益關係之研究." 休閒產業管理學刊 5(2): 15.
孫佳婷 (2011). "自助旅行之教育意義初探." 大專體育 (117): 6.謝莒莎 (2005). "淺析cosplay文化." 社會綜合版: 3.
蔡鳳兒 (2006). "遊客體驗、旅遊意象、滿意度與忠誠度相關性之研究─以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為例." 生活科學學報 10: 32.許瑞嫚 (2010). "女性背包客在旅行經驗中展現的自我成長:女性主義觀點探究." 休閒暨觀光產業研究 5(1): 12.陳忻岱 、 葉秀燕 (2008). "女體的移動與實踐:女性背包客旅行的文獻探討." 戶外遊憩研究 21(2): 19.陳勁甫 、 古素瑩 (2006). "海外自助旅行者動機、知覺價值與市場區隔之研究." 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 9(4): 23.網路資料:
asianbeat. (2012). 世界coser大集合─台灣篇.自 http://asianbeat.com/ct/feature/issue_cosplay/cosplayer/taiwan/2/
(2007). "Travel Kaki 背包客." from http://www.itravelkaki.com/backpacker.php.
Planet, L. (2013). "Lonely Planet's Best in Travel 2014-top 10 cities." Retrieved 28, Oct,自http://www.lonelyplanet.com/travel-tips-、-articles/lonely-planets-best-in-travel-2014-top-10-cities.
x9x8x77 (2010). 背包客的定義. 小屁股大世界 生活點點滴滴.
夜玖璃須 (2013). Cosplay 就是這樣玩!這麼漂亮的姐姐竟然是男生?. 香蕉夫, 巴哈姆特.
淒厲 (2011). Cosplay 就是這樣玩!專訪《FF13》雷霆 Coser 淒厲 - 巴哈姆特. 巴哈姆特. 香蕉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