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82)。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2011年1月9日,取自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4/content_62714.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1985)。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2011年1月9日,取自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200407/2482.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2)。全國教育事業第十個五年計劃。2011年1月9日,取自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200407/2486.html
中華民國總統府(2010)。憲法簡介。2010年12月12日,取自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58
日本文部科學省(2010)。學校基本調查:平成21年度(確定值)結果概要。2010年3月30日,取自http://www.mext.go.jp/b_menu/toukei/chousa01/kihon/kekka/k_detail/1288104.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0)。2008年教育統計數據:全國各級各類民辦教育基本情況。2010年12月4日,取自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4631/index.html
方信雄、許秀麗(2008)。臺灣私立大專院校董事會治理之研究。台北海洋技術學院學報,1(2),1-10。四一○教育改造聯盟(1996)。民間教育改造藍圖。台北:時報文化。
立法院教育、法制兩委員會第一次聯席會議紀錄(1974年,3月21日)。立法院公報,24,2。
台南大學研究發展處(2007)。深耕教育,權變領航:傑出校友陳慶瑞訪談。2010年12月20日,取自http://www2.nutn.edu.tw/randd/epaper/e_paper_all2.asp?page=10
台北市私立再興小學(2010)。再興小學行政組織圖。2010年9月22日,取自http://210.71.64.9/web/TSPS/default.asp
台南神學院(2010)。南神簡史。2010年12月4日,取自http://www.ttcs.org.tw/ch/instpage.php?r=1&w=100%&h=800&url=www.ttcs.org.tw/info/info1.html
北京市社會力量辦學試行辦法(1984)。
民辦教育促進法(2002)。
民辦高等學校辦學管理若干規定(2007)。
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2010)。高等學校學生資助政策簡介。2010年10月23日,取自http://www.csa.cee.edu.cn/show_news.jsp?id=1217
羊憶蓉(1994)。教育與國家發展-臺灣經驗。台北:桂冠圖書。
吳炳銅(2009)。教育經濟學基礎篇。台北:冠學文化。
吳炳銅(2010)。教育經濟學進階篇。台北:冠學文化。
邱潤銀(2001)。21世紀的中國大陸私立(民辦)高等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邵曉強(2008)。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學校教師流失現狀分析及對策:基于學校管理的角度。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上海。
何金針(2003)。教育市場與教育政策。學校行政雙月刊,28,29-44。李步雲主編(2004)。憲法比較研究。台北:韋伯文化。
李玉惠(2007)。私校教育品質保障的建構策略。學校行政,52,124-142。李新鄉(2008)。組織心理學。台北:五南。
東海實習農牧場(2010)。歷史沿革。2010年12月18日,取自http://farm.thu.edu.tw/farm_history.html
私立學校規程(1926)。
私立學校校董會設立規程(1926)。
私立學校條例(1928)。
私立學校規程修正(1933)。
私立學校法(1974)。
宗教事務條例(2004)。
私立學校法(2007)。
周志宏(1997)。教育法與教育改革。台北:稻鄉。
周志宏(1998)。憲法保障教育權的真義。人本教育札記,107,62-67。周祝瑛(2003)。誰捉弄了臺灣教改?台北:心理。周志宏(2004)。宗教興學的法律問題。思與言,42,1-44。
周鵬(2008)。我國民辦高校董事會與校長關係研究。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北京市。
河南省民辦教育網(2010)。今秋開學起民辦學校貧困生也可得救助。2010年10月23日,取自http://minban.haedu.gov.cn/Html/61924.html
河南省民辦教育網(2010)。河南省民辦教育協會關於「清糾歧視政策」調研工作通知。2010年10月28日,取自http://minban.haedu.gov.cn/Html/61872.html
洪鎌德(1997)。馬克思社會學說之析評。台北:揚智。
馬克思、恩格斯著作(1847)。2010年5月8日,取自 http:// www.xiachao.org.tw/ccdb/pages/ME.html
陳伯璋、蓋浙生主編(2005)。新世紀高等教育政策與行政。台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
孫大廷(2005)。試論私立大學發展的法律與政策保障。民辦教育研究,4(2),47-51。
許光泰(1989)。中共法制論。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許世楷(1995)。世界各國憲法選集。台北:前衛。
淡江大學會計室(2010)。教育部校務發展計畫獎補助經費使用狀況表。2010年10月23日,取自http://www2.tku.edu.tw/~fc/main.htm
張鎮邦(1993)。鄧小平思想研究。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
張德銳(1998)。教育選擇權對教育機會均等的影響。教育資料與研究,21,1-6。張銀霞(2009)。國際私立教育發展中的問題及趨勢。民辦教育研究,48,48-56。
教育部發展規劃司(2003)。2002中國大陸民辦教育綠皮書(節選)立法。職業技術教育,15,48-58。
教育部發展規劃司(2003)。2002中國大陸民辦教育綠皮書(節選)高等教育機構學歷文憑考試試點。職業技術教育,2003(15),33-34。
教育人力資源部(2007)。韓國的教育2008-2009。首爾:教育人力資源部。
教育部統計處(2010)。歷屆校數、教師、職員、班級、學生及畢業生數。2010年9月1日,取自http://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869
教育部統計處(2010)。教育統計99年版。2010年12月19日,取自http://www.edu.tw/statistics/index.aspx
黃信君(2000)。彰化縣國小學生家長對學校選擇權的認知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黃孫慶(2010)。論廣西民辦高等教育發展的走向。繼續教育研究,2010(2),131-133。
楊景堯(1995)。中國大陸文化大革命後之高等教育改革。高雄:麗文文化。
楊景堯主編(1998)。中國大陸中國大陸重要教育政策與法規。高雄:麗文文化。
楊思偉(1999)。日本教育。台北:商鼎文化。
楊紅霞(2007)。發展中國家私立教育新現象:為低收入群體服務。教育發展研究,11b,55-60。
楊思偉(2008)。比較教育。台北:心理出版社。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72年,9月21日)。教育部轉知私立學校籌設申請應暫緩受理。臺灣省政府公報,71,3。
鄭紅(2006)。中韓民辦(私立)高等教育比較研究。南京理工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南京市。
慧聰教育網(2010)。教育局依法監管規範民辦學校辦學行為。2010年10月29日,取自http://info.edu.hc360.com/2010/05/271025248842.shtml
蔡保田(1983)。中外私立教育制度比較研究。台北:中央文物。
蔡祈賢(1994)。平等思想與我國教育機會均等政策。台北:五南。
謝宗林、李華夏(譯)(2000)。Adam Smith著。國富論。台北:先覺。
韓進(2007)。我國民辦高等教育發展的基本情況。2010年10月23日,取自http://202.205.178.7/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2747/200905/47625.html
顏秀如(2003)。教育市場化的省思與反思。學校行政雙月刊,27,99-109。蘇永明、方永泉主編(2007)。尋找國民教育的新方向: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研究。台北:學富。
二、英文部分
Becker, G. S. (1975). Human capital.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James Tooley & Pauline Dixon (2005). Private education is good for the poor: A study of private schools serving the poor in low-income countries. Washington DC: Cato Institute.
Schultz, T. W. (1987). Edcational and population quality. In G. Psacharopoulos (Ed.),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search and studies (pp. 11-14). Oxford: Perga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