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9)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1 20:1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湘萍
研究生(外文):CHEN, HSIANG-PING
論文名稱:國軍年班經管及深造教育受訓員額規劃模式之構建與運用
論文名稱(外文):A Career Management and Training Quota Model for Armed Forces
指導教授:楊承亮楊承亮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ang, Cheng-Li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防管理學院
系所名稱:資源管理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其他商業及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0
畢業學年度:8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4
中文關鍵詞:人力資源管理年班經管受訓員額規劃
外文關鍵詞: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Career management for a cohortTraining quota planning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3
  • 點閱點閱:68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0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國防人力管理的目的,在使從事國防工作的人員能夠盡其所能、發揮所長。因此,拔擢人才、運用人才乃當務之急。建立一套完善的「選、訓、用、退」的標準作業程序,以有制度的汰庸留優、新陳代謝,確保國軍人員的精壯,以提升國軍戰鬥的能力。本研究則著重在各年班之選(晉升)與訓之員額規劃。過去由於國軍年班經管制度未臻完善,往往造成某些年班晉升高階人數過多,連帶影響後續幾期人員的晉升機會,而在考量公平原則下,訂定年班晉升管制制度,以期各年班能有公平的晉升以及受訓的機會。因此,本研究的目的乃建立一套年班經管模式及受訓人員規劃模式,藉由模式來瞭解國軍相關的人事政策的影響,做為制定國軍經管政策之參考。
The purpose of National Defense’s manpower management is committed to enabling the staff who served in the National Defense to do their best or to demonstrate all capacities that they ever had. Since, to promote or utilize the right people or talents are essential and important. This meaning that we had to establish a complete “Selection/Training/Application/Elimination” standard operative procedure, which could keep the excellent people in armed forces and facilitate the troops battle abilities.
This research is emphasis on the quota of promotion and training for each cohort. With inadequate National Armed Forces’ career management in the past years, eventually caused the problems of certain cohort getting good opportunities to promote high ranks, but others will be blocked for promotion.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intended to construct a complete model regarding career management and training quota for each cohort, letting the model to acknowledge the influences relating to different personnel policies.
總 目 錄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誌 謝…………………………………………………………………….Ⅲ
目 錄…………………………………………………………………….Ⅳ
圖 目 錄…………………………………………………………………….Ⅶ
表 目 錄…………………………………………………………………….Ⅷ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1.1研究背景與動機……………………………………………………1
1.2研究目的……………………………………………………………3
1.3研究方法與步驟……………………………………………………3
1.4研究範圍……………………………………………………………5
1.5論文架構……………………………………………………………5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2.1人力資源規劃理論的探討…………………………………………7
2.1.1人力資源規劃的意義………………………………………….8
2.1.2人力資源規劃的目的…………………………………………13
2.1.3人力資源規劃的內涵…………………………………………19
2.2人力資源規劃的方法與模式……………………………………...22
2.2.1簡單預測模式…………………………………………………25
2.2.1.1經驗判斷法……………………………………………….25
2.2.1.2團體預測法……………………………………………….26
2.2.1.3總體預測法……………………………………………….27
2.2.1.4傳統統計法……………………………………………….27
2.2.2組織變動模式………………………………………………….28
2.2.2.1馬可夫模式………………………………………………..29
2.2.2.2更新模式…………………………………………………..30
2.2.2.3生涯流模式………………………………………………..31
2.2.3至佳化模式…………………………………………………….32
2.2.3.1線性規劃模式……………………………………………..32
2.2.3.2多目標規劃模式………………………………………….33
2.2.3.3動態規劃模式……………………………………………..34
2.2.4整體性之模式………………………………………………….35
2.2.4.1模擬模式…………………………………………………..35
2.2.4.2期別模式………………………………………………….36
第三章 年班經管與受訓員額規劃模式之構建…………………………...38
3.1問題陳述……………………………………………………………38
3.2研究限制與假設……………………………………………………40
3.3年班經管模式………………………………………………………41
3.3.1符號定義………………………………………………………41
3.3.2模式的構建……………………………………………………43
3.4受訓員額規劃模式………………………………………………...52
3.4.1符號定義………………………………………………………52
3.4.2模式的構建……………………………………………………53
第四章 模式的案例推演………………………………………………….60
4.1相關人事管理規定與數據…………………………………………60
4.2案例推演…………………………………………………………..64
4.2.1各年班在各階之人數推演…………………………………….64
4.2.2各年班受訓員額分配之推演………………………………….69
4.3經管政策分析………………………………………………………74
4.3.1各年班在各階之人數推演…………………………………….74
4.3.2各年班受訓員額分配之推演………………………………….7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85
5.1結論…………………………………………………………………85
5.2建議…………………………………………………………………87
5.3未來研究方向………………………………………………………89
參考文獻……………………………………………………………………90
附錄…………………………………………………………………………99
作者簡介…………………………………………………………………..113
授權書……………………………………………………………………..114
圖 目 錄
圖1-1:研究步驟……………………………………………………………4
圖2-1:人力資源規劃模式…………………………………………………21
圖3-1:各階級總服務年資及該階任職年資之人員狀況(一)……………44
圖3-1:各階級總服務年資及該階任職年資之人員狀況(二)……………45
圖3-1:各階級總服務年資及該階任職年資之人員狀況(三)……………45
圖3-1:各階級總服務年資及該階任職年資之人員狀況(四)……………46
圖3-2:上校階各年班各本階年資所分配到之受訓員額…………………55
圖3-3:上校階具深造教育各年資人員分佈狀況…………………………57
表 目 錄
表2-1:人力規劃的定義……………………………………………………11
表2-2:人力規劃的目的…………………………………………………...17
表2-3:人力規劃模式類別…………………………………………………23
表4-1:國軍軍官官階區分、晉任停年及現役最大年限…………………62
表4-2:各階級不同總服務年資之人員退損率……………………………63
表4-3:估計之各階級不同總服務年資之人員晉升率……………………64
表4-4:各階級不同總服務年資之人員續存率……………………………65
表4-5:各階級總服務年資及該階任職年資之人員狀況(一)……………66
表4-5:各階級總服務年資及該階任職年資之人員狀況(二)……………66
表4-5:各階級總服務年資及該階任職年資之人員狀況(三)……………67
表4-5:各階級總服務年資及該階任職年資之人員狀況(四)……………67
表4-6:上校階各年班各本階年資所分配到之受訓員額比例…………..69
表4-7:上校階具深造教育各年資人員分佈狀況………………………..70
表4-8:上校階各年班各本階年資所分配到之受訓員額(國軍人力系統內
具有深造教育學資人數為上校階所有人數的百分之五十)…….72
表4-9:上校階各年班各本階年資所分配到之受訓員額(國軍人力系統內
具有深造教育學資人數為上校階所有人數的百分之三十)…….72
表4-10:上校階各年班各本階年資所分配到之受訓員額(國軍人力系統內
具有深造教育學資人數為上校階所有人數的百分之四十)…….73
表4-11:經管三年估計之各階級不同總服務年資之人員晉升率………75
表4-12:經管三年各階級不同總服務年資之人員續存率………………76
表4-13:經管三年各階級總服務年資及該階任職年資之人員狀況(一)..77
表4-13:經管三年各階級總服務年資及該階任職年資之人員狀況(二)..77
表4-13:經管三年各階級總服務年資及該階任職年資之人員狀況(三)..78
表4-13:經管三年各階級總服務年資及該階任職年資之人員狀況(四)..78
表4-14:經管三年上校階各年班各本階年資所分配到之受訓員額比例..80
表4-15:經管三年上校階具深造教育各年資人員分佈狀況…………….81
表4-16:經管三年上校階各年班各本階年資所分配到之受訓員額(國軍人
力系統內具有深造教育學資人數為上校階所有人數的百分之五
十)…………………………………………………………………82
表4-17:經管三年上校階各年班各本階年資所分配到之受訓員額(國軍人
力系統內具有深造教育學資人數為上校階所有人數的百分之三
十)…………………………………………………………………83
表4-18:經管三年上校階各年班各本階年資所分配到之受訓員額(國軍人
力系統內具有深造教育學資人數為上校階所有人數的百分之四
十)…………………………………………………………………83
一、 中文文獻
〔1〕 王震中(民八五),「國軍軍官人力規劃模擬模式之研究」,國防管 理學院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 汪為超(民七三),「目標規劃應用於國軍人力計劃之研究」,私立 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 佘立德(民七四),「國軍軍官人力規劃模式之研究」,國防管理學 院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 何永福、楊國安(民八二),人力資源策略管理,台北:三民。
〔5〕 吳宗銘(民七五),「企業人力資源多目標規劃:柴比雪夫法之應 用」,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6〕 吳靄書著(民七十),企業人事管理,台北:大中國圖書,頁74- 76。
〔7〕 吳靄書著(民八十),企業人事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台北:大中 國圖書。
〔8〕 孟昭宇(民六七),「目標規劃應用於人力決策運用」,國立政治大 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9〕 林伯修(民八八),「晉升配比模式在國軍人力規劃上的應用」,國 防管理學院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0〕 張國光(民八八),「國軍人力規劃期別經管模式之研究」,國防管理學院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1〕 國防部(民八七),陸海空軍軍官士官任職條例施行細則。
〔12〕 國防部(民八六),陸海空軍軍官士官服役條例。
〔13〕 陳心田(民七七),「國軍人力結構的檢討與策進-控制策略模型 之研究」,國防管理學院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4〕 陳心田(民七九),「敘述性模型與規範性模型在國軍人力結構控 制策略上之應用」,國防管理學報,第十一卷,第二期,頁37-46。
〔15〕 陳心田(民八四),「國軍人力結構調整模式之建構與應用」,第三屆國防管理學術暨實務研討會論文集,頁201-207。
〔16〕 陳義分(民七七),「多目標評估技術在教育評鑑之應用」,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17〕 黃英忠著(民七八∙九月),人力資源管理,台北:三民。
〔18〕 楊承亮(民八四),「非線性和動態穩定晉升率人力規劃」,第三屆國防管理學術暨實務研討會論文集,頁216-230。
〔19〕 楊承亮(民八八),「國軍軍官官階區分及其晉任停年與服役年限 之研究」,第七屆國防管理學術暨實務研討會論文集,頁303-321。
〔20〕 劉興岳、祈忠恕(民八四),「軍事人力資源規劃之實務性研究」, 第一屆國防管理學術暨實務研討會論文集,頁57-58。
〔21〕 劉興岳、鍾國華(民八五),「軍事人力資源規劃之實務性研究」, 國防管理學院學術研究集刊(人力類第一輯)。
〔22〕 駱豐裕(民八四),「多目標決策在企業人力資源規劃上之應用」, 國立雲林技術學院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3〕 鍾國華(民七四),「財經軍官人力資源規劃之研究」,國防管理學院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4〕 韓金昆(民六六),「馬可夫鍊模型在人事管理上之應用」,私立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10.邱顯堂, “導電塑膠的材料設計與評估”, 塑膠資訊, 11月, No.8, (1996) pp.1-14.
2. 10.邱顯堂, “導電塑膠的材料設計與評估”, 塑膠資訊, 11月, No.8, (1996) pp.1-14.
3. 10.邱顯堂, “導電塑膠的材料設計與評估”, 塑膠資訊, 11月, No.8, (1996) pp.1-14.
4. 1.劉文隆, “複合材料電磁遮蔽膠粒之製作與加工”, 材料與社會, 第70期 (1992) pp.63-69.
5. 1.劉文隆, “複合材料電磁遮蔽膠粒之製作與加工”, 材料與社會, 第70期 (1992) pp.63-69.
6. 1.劉文隆, “複合材料電磁遮蔽膠粒之製作與加工”, 材料與社會, 第70期 (1992) pp.63-69.
7. 11.何國賢, 謝達華, “導電性塑膠簡介及其應用”, 塑膠資訊, 11月, No.8, (1996) pp.1-14.
8. 11.何國賢, 謝達華, “導電性塑膠簡介及其應用”, 塑膠資訊, 11月, No.8, (1996) pp.1-14.
9. 11.何國賢, 謝達華, “導電性塑膠簡介及其應用”, 塑膠資訊, 11月, No.8, (1996) pp.1-14.
10. 21.林慶和, “EMC防制對策之應用”, 電腦與通訊, 第十五期, (1996) PP.61-68.
11. 21.林慶和, “EMC防制對策之應用”, 電腦與通訊, 第十五期, (1996) PP.61-68.
12. 21.林慶和, “EMC防制對策之應用”, 電腦與通訊, 第十五期, (1996) PP.61-68.
13. 31.黃振燦, “塑膠導電及電磁干擾之遮蔽”, 塑膠資訊, No.21, 8月, (1998) pp.51-57.
14. 31.黃振燦, “塑膠導電及電磁干擾之遮蔽”, 塑膠資訊, No.21, 8月, (1998) pp.51-57.
15. 31.黃振燦, “塑膠導電及電磁干擾之遮蔽”, 塑膠資訊, No.21, 8月, (1998) pp.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