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1)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23 20:1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蘇家蓁
研究生(外文):Su Chia Chen
論文名稱:解構《山海經》部分角色造形再創新境圖像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f images of characters in <Mythical Legends of Mountains and Seas> and their reantion
指導教授:胡澤民胡澤民引用關係許杏蓉許杏蓉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u Ze MinSyu Sing Ro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視覺傳達設計學系
學門:設計學門
學類:視覺傳達設計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9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0
中文關鍵詞:山海經裝飾黑線白描神怪
外文關鍵詞:Mythical Legends of Mountains and Seasdecorationblack and white imagesgeni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9
  • 點閱點閱:221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23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6
在科技不發達的過去,為了解釋萬物的原始,倚賴著巫術信仰來向人民闡述萬物的根源,因此有宗教信仰,有巫師法術,有創造出很多令人敬畏的神明,也有想像出更多不可侵犯的妖怪,也因此,《山海經》曾經被認為是一本巫書,或許是巫師了解人類對未知的恐懼,想像出令人民信服、讓人民對於不可解釋的事件有一個抒發情緒的出口。

《山海經》所描述的內容包羅萬象,它包含了天文地理、醫學巫術、部落民族、植物動物、神怪妖精,是一本真實中參雜著想像的奇書。其中最膾炙人口的是在於書中所闡述的神話故事。此書中記載了四百多個神怪,是結合當時社會環境所想像出來的許多角色故事,每個角色都有不同的特質,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以當時來說能寫出這樣一本書實在令人讚嘆,也證明人的想像力並不會因時代而削弱,更說明《山海經》至今仍能保存且發揚光大,也是因為人類對於具有神祕感的神話故事終究有一股無法令人忘懷的。

《山海經》是融合早期先民時代背景所創造的一本經典名著。本研究藉著《山海經》的故事與角色擇其代表性的描述,完成一系列的創作,希望藉由此創作,將書中的精髓給予發揚,也希望以現代視覺的角度去解讀《山海經》,透過擬人的創作方式表達現在社會的行為;在技法上利用針筆,以最單純的線條特性描繪出自我風格,融入時代性的裝飾元素「自然花卉」與「幾何紋飾」,除了裝飾的作用,以自然花卉拉近觀者間的距離,洞悉畫中鬼怪精靈的可喜感,利用誇張的幾何紋飾來表現各種肌理;延續《山海經》黑線白描的傳統,再運用現代的繪畫素材,讓《山海經》邁入更鮮活的創新時代。

希望藉由此創作與論文發表,創造另一種不同風貌的獨創性《山海經》,也可以讓現在觀者從奇特畫風中反思現今的社會的現象與行為。
In the past,science was not prevalent, and people explained myriad of things through witchcraft and religious belief. Hence religion, belief, sorcerer, and black magic were emerged. Many revered gods were created and even many sacrosanct spirits were imaged. So <Mythical Legends of Mountains and Seas> is considered a book of witchcraft. Maybe sorcerers realized that people afraid of the things they did not understand, so they create a method that people unleash their fear and become comfortable.

The content of <Mythical Legends of Mountains and Seas> embrass all cases. It includes astronomy, geography, medical science, witchery, tribes, nations, plants, animals, gods, and elves. This magic book is the mixture of reality and imagination. The most valuable content in this book is the fairy tales. The book records more than genie, many roles were created based on the time. Every role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 some are good and some are evil. It is amazing to write such a book in that time. This book proves that imagination will not weaken with the time. The <Mythical Legends of Mountains and Seas> can be preserved till now, because people can’t stop their obsession to the myth books.

The <Mythical Legends of Mountains and Seas>is created based on the time. This study applies the roles and stories in this book to create a series of works and interprets <Mythical Legends of Mountains and Seas> using nowadays point of view. I use stylus to re-create characters in <Mythical Legends of Mountains and Seas>with simple line strokes. I also apply modern decorative element, which are“natural flowers ” and “geometric shapes”. Besides being decorative, the two element can make evil creatures less terrifying, and much friendly. I also use exaggerated geometric shapes to represent a verity of textures. My works-renovates continue the tradition of the<Mythical Legends of Mountains and Seas>.

By the creation and paper, in addition to the creation of a different character of <Mythical Legends of Mountains and Seas>, I hope that people can introspect today’s social behavior.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5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山海經》意義與性質 ……………………………………………8
第二節《山海經》發展背景 ………………………………………………9
第三節《山海經》內容探究………………………………………………12
一、地理位置分析…………………………………………………12
二、內容探究………………………………………………………16
第四節《山海經》圖像研究………………………………………………18
一、《山海經》角色分類…………………………………………18
二、《山海經》圖像發展…………………………………………26
三、《山海經》版本圖像探究……………………………………36

第三章 創作表現形式與說明…………………………………………………47
第一節 裝飾圖像表現分析 ………………………………………………48
一、自然植物裝飾………………………………………………49
二、幾何圖形裝飾………………………………………………52
第二節 黑白圖像的視覺效果 ……………………………………………58
一、黑白對比視覺效果…………………………………………58
二、名家作品賞析………………………………………………64
第三節 畫作背景實驗成果 ………………………………………………74
一、各種媒材創作實驗…………………………………………79
二、水墨背景實驗………………………………………………84

第四章 創作作品與說明 ………………………………………………………85
第一節 草圖發展 …………………………………………………………86
第二節 無背景系列作品呈現與創作理念 ………………………………90
第三節 有背景系列作品呈現與創作理念………………………………11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37
第一節 創作心得與結論…………………………………………………137
第二節 未來展望與建言…………………………………………………140
丁振宗。1998。古中國的X檔案——以現代科技知識解山海經之謎。台北:知書房。
王激焰。2005。山海經:市井篇神怪篇名士篇異域篇列國篇,漢湘文化,台北。
王激焰。2005。山海經:英雄篇帝王篇巾幗篇孩童篇,漢湘文化,台北。
王受之。2000。世界現代設計史,藝術家,台北。
王弘力。1991。黑白畫理。遼寧美術。遼寧。
石守謙。1986。中國古代繪畫名品。雄獅。台北。
李醒塵。2000。西方美學史教程。淑馨。台北。
吳興文。2006。比亞茲萊的異色世界,八方,台北。
林書堯。1977。色彩認識論。三民。台北。
胡澤民。1979。實用人物造形。正文。台北。
洪麟風。2000。克林姆魅力。藝術圖書。台北。
段芝。1977。中國神話。地球。台北。
徐建融。2004。李公麟白描傳派˙梁凱減筆畫派。山東美術。
袁珂(1985)。山海經校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馬昌儀。2003。全像山海經圖比較。學苑。北京。
馬昌儀。2007。古本山海經圖說。廣西師範大學。桂林。
徐麗雯。2006。你不可不知道的偉大插畫家:比亞茲萊及其100幅經典創作。高談文化。台北。
黃光男。2002。布拉格之春—新藝術慕夏特展。國立歷史博物館。台北。
黃成助。1974。三才圖本。成文。台北。
曾長生。2003。克林姆。藝術家。台北。
陳癸淼。1989。中國繪畫。國立歷史博物館。台北。
陳傳席。1997。中國繪畫理論史。三民。台北。
陳孟雷。不詳。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神異典 上冊。鼎文。不詳。
陳孟雷。不詳。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禽蟲典 上冊。鼎文。不詳。
郭璞注。畢沅校。1989。山海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張春生。2007。山海經研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葉劉添增。2002。中國裝飾藝術史。南天。台北。
楊化。1989。中國古代怪異圖—山海經插圖選。天津:天津楊柳青畫社。
楊錫彭。2004。新譯山海經。三民。台北
畢沅。1985。山海經圖說。新興。台北。
佚名。1983。山海經傳。北京:據北京圖書館藏南宋刻本原大影印。
董顯任,紀麗。1993。裝飾色彩基礎技法。大孚。台南。
安琪拉萊特。1998。色彩心理學。新形象。台北。
衛挺生考釋,徐聖謨製圖。1974。山海經地理圖考。華岡出版社。台北。
王紅旗,孫曉琴。1997。新繪神異山海經。黑皮。高雄。
趙俊波,趙小山。2006。翫.山海 69個你所不知道的山海經之謎。台北:咖啡田文化館。
陳曉冏,黃政雄,劉靜枝,朱宜生。1970。比爾斯雷插畫全集。設計家。台北。
原著:E.H. 貢布里希(Gombrich),譯者:范景中 楊思梁 徐一維。2003。秩序感— 裝飾藝術的心理研究。湖南科學技術。湖南。
原著:高居翰(James Cahill),譯者:李渝。1984。中國繪畫史。雄獅。台北。

論文:
王亭文。2004。明、清《山海經》神怪造型差異研究。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第九十三學年度碩士論文。
王鈺婷。2007年7 月。線條與幾何圖形之圖畫書創作研究—王鈺婷《真實的快樂》作品探討。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藝術學系。
中國《山海經》學術討論會編輯。1986。山海經新探。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蔡民學。1998年6月。山海經的歷史地理區域重塑。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第二十七屆碩士論文。
劉欓河。1994年3月。現代中國水墨畫學術研討會。台灣省立美術館。台中。
期刊:
張草(2005)。鬼怪論-中日兩千年鬼怪盛衰考。誠品好讀。百鬼夜行,57,58-60。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