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216.73.216.1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21 20:28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鄭一良
研究生(外文):
Jeng , I- Liang
論文名稱:
大學校園與地區環境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台灣師範大學生生活活動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
A Study of Interaction Between Campus and District Environment --- Analysis of Students Daily Activities in th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指導教授:
李威儀
指導教授(外文):
Lee,Wei-I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
工程技術研究所建築學程
學門:
工程學門
學類:
綜合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1999
畢業學年度:
8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2
中文關鍵詞:
大學校園
、
地區環境
、
互動關係
、
時間地理學
外文關鍵詞:
College campus
、
local district
、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
time geography
相關次數:
被引用:
19
點閱:576
評分:
下載:0
書目收藏:6
大學校園(Campus)是從事高等教育之主要設施、是一個終生學習的場所;它也是都市中之重要生活空間。不同的使用者,在校園及地區環境進行不同的活動,這些活動所衍生出空間機能的需求,對於當地空間類型的轉變有著相當程度的影響。大學校園在空間結構上則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鄰近地區的發展則與校區具有息息相關的互動關係。
本研究以位於台北市大安區之台灣師範大學-學生生活活動為例,經由觀察記錄與問卷調查,分析大學校園之主要使用者--學生日常生活型態、活動模式與場所及設施間相互對應關係,進而瞭解地理環境下大學校園與地區環境間在空間連結上及設施使用上之相互對應關係。
在研究程序上,則回顧國內外大學校園相關研究,同時運用「時間地理學」軌跡、限制及菱柱體之理論基礎,作為擬定調查項目與研究架構。透過受訪者生活活動記錄所運用調查工具:「生活活動日誌」與「活動註記圖」的調查,將所得資料予以類型化及數據化彙整並建立學生生活活動資料庫,從群化分析中得知校園與地區環境間互動關係。所得結果分述如下:
1. 生活時間運用及分配:學生整體性生活時間的分配,在平常日呈現三段式以正規學習為主要之活動結構模式,而假日則以兩段式較具彈性化的活動時間分派,從事休閒、娛樂、購物…等以選擇性活動為主要活動內容。
2. 日常生活所對應環境及場所:夜市街與美術街的形成是師範大學地理環境一大特色,經由校園使用者的生活需求反應出校園與地區環境間存在緊密的互動關係。。
3. 生活領域及其活動範圍:因地理環境特殊因素以及生活時間、交通機具的多重限制,距離校園500公尺範圍內,活動場所類型最為多數且活動量也較為頻繁,意指此範圍區域內進行開發或規劃時,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考慮課題。
College campus is 0ne of the main facilities for higher education, it is still a place for lifelong learning.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living space inside cities. Different users conduct different activities in campuses and local districts. The demands of functional space derived from these activities have a certain degree of influence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local space use. College campus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structure of space. The development of neighboring districts has a closely related and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with those campuses.
This research uses the daily activities of the students of th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situated in Taipei''''s Da An district as the case study. Through the record of observations and questionnaires, to analyze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of the main campus users - students'''' daily behaviors, activities, locations and facilities, and proceed to understand within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campus and the local district, with space association and facility use.
In the research process, a retrospection of related researche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college campuses is performed. While at the same time, apply "time geography" tracking, restriction and the theoretic principles of the rhomb, as the tentative research topics and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Through the research tools incorporated, to document the living activities of the interviewees: "living activity journal" and "activity commentary chart", and group all the collected information, as well as compile those data and create a student''''s living activity data bank, in order to learn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mpus and local district from the group analysis.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ime use and allocation: the time allocation for the entire student body is normally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when regular learning was the main activity structure. Time allocation during weekends and holidays is presented into two sections, and is more flexible; main activities involve relaxation, entertainment, shopping, etc.
2. The applicable environment and facility of daily life: the formations of night market alley and art street are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hrough the living needs of the campus users to reflect the clos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campus and local district.
3. Living domain and activity boundary: due to the multiple limitations of special geographical factors, activity hours and transportation modes, hence the onset of multiple types of facilities as well as the frequent numbers of activities within a 500 meter range to the campus. What this means is when developing and planning projects within this boundary, the above factors would be important consideration topics.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謝誌
目錄
圖目錄
表目錄
第壹章 緒論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
1-2 研究流程
1-3 研究範圍
1-4 相關用語定義
第貳章 文獻回顧與研究定位
2-1 文獻回顧
2-1-1 國內大學校園相關文獻回顧
2-1-2 時間地理學文獻研究回顧
2-2 時間地理學
2-2-1 時間地理學發展起源與研究方向
2-2-2 時間地理學發展內容與特徵
2-3 時間地理學的研究方法
2-4 研究定位
第參章 師範大學環境特質與學生構成
3-1 師範大學環境的特質
3-1-1 師範大學沿革簡介
3-1-2 師範大學環境概述
3-1-3 校園內及地區環境特性
3-2 師範大學學生的構成
第肆章 大學校園學生日常生活與特質
4-1 調查概要
4-1-1 學生生活活動日誌調查
4-1-2 學生生活活動註記圖標示調查
4-2 學生日常生活特質
4-2-1 活動類型與內容
4-2-2 活動的特性
第伍章 大學校園與環境互動調查結果分析
5-1 生活時間運用及分配分析
5-1-1 調查分析方法說明
5-1-2 生活時間結構分析
5-1-3 時間運用分派
5-1-4 小結
5-2 日常生活所對應的環境及場所分析
5-2-1 調查分析方法說明
5-2-2 日常生活所對應的環境
5-2-3 生活所對應活動場所
5-2-4 小結
5-3 生活領域及活動範圍分析
5-3-1 調查分析方法說明
5-3-2 活動場所空間分佈特性
5-3-3 以大學為中心之生活圈域
5-3-4 小結
第陸章 結論與後緒研究
6-1 結論
6-2 後續建議
參考書目
附錄
附錄一:學生生活日誌問卷調查表
附錄二:學生活動註記圖標示調查表
附錄三:各學院學生生活時間分派結構圖(平常日/假日)
附錄四:各學院學生活動類別時間分派結構圖(平常日/假日)
附錄五:各學院學生活動類別比例分配圖(平常日/假日)
一、中文書籍
1. 日本建築學會 編譯:建築‧都市計畫調查‧分析方法,1987
2. 李威儀:日本東京建築學會大會學術講梗概要集,1995年8月
3. 林易宏:景美商圈使用者行為特性之研究,碩士論文 台北:科技大學,1998
4. Amos Rapoport著 施植明譯:建築環境得意義-非言語的交流途徑 台北:田園城市,1996
5. Jan Gehi 著 陳邱伶譯:戶外空間行為場所 台北:田園城市,1992
6. 曾光宗/李威儀:大學校園與地域環境互動關係之初步,以學生生活活動角度探討-中原大學為例,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十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
7. 曾光宗/李威儀:不同地理環境之校園學生生活活動之時空間特徵比較-開放式大學校園模式之基礎研究,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十一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
二、英文書目
1. Clark Kerr: The Uses of the Universit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3
2. Don Parkes & Nigel Thrift:Times Spaces and Places,1979.
3. F.S.Chapin:Human Activity Patterns In the City,1970.
4. I.Cullen :The Structure of Activity Patterns Pergaman Umited,1975.
5. Richard P. Dober: Campus Design, Wiley & Sons, 1992
6. Richard P. Dober: Campus Planning, Rienhold Book Corporation, 1968
7. Thomas A. Gaines: The Campus as a Work of art, praeger Publishers, 1991
8. University Development: Cambridge University Reporter, Authority, 29 June, 1989
三、日文主要參考文獻
1. 荒井良雄.岡本耕平.神谷浩夫.川口太郎著:都市 空間 時間-生活活動時間地理學,古今書院,1996
2. 國土廳大都市圈整備局編:研究機關立地戰略, 大藏省印刷局,1993
3. 國土廳大都市圈整備局編:大學立地地域考, 大藏省印刷局,1995
4. 香原志勢:動作-都市空間の行動學,講談社,1986
5. Eduardo Jorge Anzorena:大學空間大學Concept變遷學生生活Pattern,東京大學博士論文,1973
6. 丸茂弘幸:國立大學空間構成變遷關考察,大學研究,3號,1988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士林夜市顧客滿意度分析-以中國文化大學學生消費行為為例
2.
自費安養設施高齡者休閒行為的活動領域探討─以台南地區三家自費安養設施為例─
3.
都市郊丘綠地資源利用的時空變遷~~以臺北四獸山市民森林為例
4.
自費安養設施高齡者休閒行為的活動領域探討─以台南地區三家自費安養設施為例─
5.
大學校園戶外空間之場所設計元素
6.
高中生課後活動空間探究-以桃園縣南崁高中高一生為例
7.
大學生生活型態與鄰近商圈文化消費之關係研究-以師大商圈為例
8.
虎尾科技大學對周遭地區商業活動之影響
9.
國小四年級學生時空路徑之社會學分析
10.
大學周邊的產業群聚現象
11.
飲料共和國:以東吳大學為例的社會學分析
12.
建構「大學社區」營造推動機制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進德校區為例
13.
花蓮慈濟志業園區對周邊鄰里社區實質發展之影響分析
14.
研究人員日常生活活動與研究環境間互動關係研究─以中央研究院研究人員為例─
15.
生活節奏與睡眠空間的生產-以臺灣師範大學學一舍為例
無相關期刊
1.
大學生生活型態與鄰近商圈文化消費之關係研究-以師大商圈為例
2.
大學周邊的產業群聚現象
3.
虎尾科技大學對周遭地區商業活動之影響
4.
建構「大學社區」營造推動機制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進德校區為例
5.
都市意象之研究-以台北西門町為例
6.
大學校園戶外空間之場所設計元素
7.
都市地震災害危害度評估方法之研究-以台北市南港區都市公園及中小學為例
8.
大學校園成長與都市化過程之關聯性所衍生校園空間架構問題之探討
9.
外部空間使用活動特性之研究--以南投縣松柏嶺受天宮地區為例
10.
都市公園中形成社會性交流環境條件之研究
11.
建構一個美感學習的大學城-以臺灣師範大學為例
12.
大學設置與發展對周邊城鄉區域之多面向影響-以明道大學為例
13.
成功大學校園與都市空間界面整合之研究
14.
大學校園意象之研究
15.
非都市型大學與周邊區域發展影響關聯性之研究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