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3 13:4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湯懋春
研究生(外文):TANG, MAO-CHUEN
論文名稱:中國大陸通貨膨脹決定因素之比較(1952-1995)
論文名稱(外文):Comparing Determinant Factors of Inflation in Mainland China from 1952 to 1995.
指導教授:周治邦周治邦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JOU JYH-B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三民主義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政治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7
畢業學年度:8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58
中文關鍵詞:通貨膨脹統計指標貨幣數量學說成本推動進口貿易依存度經濟改革
外文關鍵詞:inflationstatistical indexthe Quantity Theory of Valuecost pushimport trade dependenceeconomic reform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18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王東英(1990;1996)與Peebles(1990;1992)質疑中國大陸若干物價指數、產出
指標不能反映真實情形,以致在分析中國大陸通貨膨脹決定因素時會產生偏誤。本文以四
種物價指數(零售物價指數、城鎮居民生活費用價格總指數、國有商業零售物價分類指數
、集市貿易價格指數)、兩種貨幣供給定義(陳建勳(1988)、Yi(1994))、兩種產出
指標(實質國民收入使用額、實質國內支出總額)分析發現,在不同定義下、相同性質的
統計指標相關程度很高。而在以實證方式檢驗中國大陸通貨膨脹成因時,更進一步確認在
上述任何不同應變數、自變數的組合下所得出的結果都差不多,並未發現顯著差異的情形
。此外,本文還獲致下列結論。首先,以相關統計資料測試中國大陸通貨膨脹問題時,可
以通過貨幣數量學說的檢驗。其次,在1952到1993年間「成本推動」型中「工資推動」因
素亦是形成通貨膨脹原因。第三,在1978到1995年間,「進口貿易依存度」並非造成通貨
膨脹的因素,顯示中國大陸經濟體的自主性很高。最後,以虛擬變數方式檢驗發現,中國
大陸在1979年經濟改革過後的確存在結構性轉變。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