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2)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10 07:1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蔡旻穎
研究生(外文):Tsai, Minying
論文名稱:涉外專利侵權案件之國際裁判管轄暨裁判之承認與執行
論文名稱(外文):Jurisdiction and the Recognition • Enforcement of Foreign Judgments in Transnational Patents Infringement Disputes.
指導教授:蔡華凱蔡華凱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Tsai, Huakai
口試委員:許耀明林恩瑋
口試委員(外文):Hsu, YaomingLin, Enwei
口試日期:2011年06月24日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學研究所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一般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1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7
中文關鍵詞:專利權屬地原則國際裁判管轄布魯塞爾公約布魯塞爾規則IALICLIP裁判之承認與執行懲罰性賠償
外文關鍵詞:PatentTerritoriality PrincipleJurisdictionBrussels ConventionBrussels Regulation IALICLIPrecognition and enforcement of foreign judgmentspunitive damage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117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4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隨著資訊時代快速發展,技術思想創作聯絡網絡密集且多元,智慧財產權保護之相關議題隨之受到重視,本文乃著眼與社會產業科技相關之專利權,並結合國際民事程序之相關問題,尋求體系化之解決。

對於權利之取得須提出申請並通過審查進而完成登記的專利權而言,一般認為此權利賦予的過程乃國家主權行使之結果,故基於屬地原則,基本上專利權無於登記國外受到侵害之可能。實則,專利權所保護者,既為技術思想之創作發明,屬無體財產權,則相較於一般有體財產權而言,跨國紛爭燃起之可能性將對提高,尤其以涉外專利侵權案件最為顯著。蓋專利侵權行為實施地並不限於權利登記國,在域外從事侵害之手段所在多有,故專利侵權案件實已突破屬地原則之藩籬,涉外事件之發生亦日趨增加,因此,專利權與國際民事訴訟之關係,勢必將成為矚目之焦點。

就一宗涉外專利侵權案件來說,受訴國法院首要檢視者,乃對於系爭案件是否具備國際裁判管轄權,然而,目前除了區域性的國際公約、國際規範外,尚無全球性的國際裁判管轄規則,故判斷管轄之基準,仍端賴各國內國法予以規定。在我國,目前國內民事程序法尚無關於國際裁判管轄之規定,乃處於法律欠缺之狀態,惟法院仍有受理並審理之義務,在面對法無明文之情形,仍不得拒絕審理,因此,國際裁判管轄決定方法之確立,在我國可謂急迫且重要的議題。目前學說與實務對於決定國際裁判管轄之方法仍未達成共識,我國實務向來多以類推適用我國民事訴訟法作為判斷之依據,然此說實際運作之結果仍充斥許多不合理的現象,因此,本文不採類推適用之見解,而係以法理說具體建構符合國際民事程序法法理之決定方法。

因此,關於涉外專利侵權案件之國際裁判管轄,在國際民事訴訟法追求當事人間公平、程序迅速及裁判公正法理之下,不僅我國民事程序法之規範可作為判斷之參考,國際上與智慧財產權有關之公約、規範甚至研究案,亦可作為參考。由於屬地原則乃專利制度之核心價值,故某些範圍之專利案件自難擺脫權利登記國專屬管轄,在確立專屬管轄範圍後,剩餘之專利案件類型即屬於任意管轄,專利侵權案件即為非專屬管轄顯著之例。然而,在此類訴訟中,常見被告於程序階段爭執權利之有效性,以藉此作為訴訟手段,希冀動搖受訴國就系爭案件之國際裁判管轄權,使該案擺盪至對被告較有利之國家,惟此作法是否真能排除原告所選擇之法庭地,亦有探討之必要。

此外,涉外專利侵權案件另一個程序問題,乃外國確定裁判之承認與執行。目前受國際社會矚目的2008年美國ALI原則及2011年歐洲CLIP草案,不但針對外國裁判承認與執行設有規範,亦特別就非補償性的損害賠償判決之承認與執行,表示看法。而懲罰性賠償金乃目前民事爭訟中,非常吸睛之議題,尤其是矚目判決不曾間斷之美國,然而就專利制度而言,美國專利法第二八四條第二項乃設有增加損害賠償額之規定,從美國實務見解看來,該規定應為懲罰性賠償金規範,因此,當事人倘持美國法院依據該規定所為之判決前來我國請求承認與執行時,是否具備承認及執行之妥當性,亦為本文之重點項目。

是以,本文將具體構築國際裁判管轄妥適之決定方法,並在法理說之前提下,基於不同事件類型之需求,針對管轄各論所著重之個別事件類型之考量予以論述及說明,如此方能有助於確立專利案件專屬管轄範圍以及理解專利侵權事件之管轄原因,進而針對被告於程序階段爭執權利有效性時,是否將使國際裁判管轄產生變動之問題進行探討。此外,基於民事訴訟解決私權紛爭之觀點,在追求判決實效性之終局目標下,針對美國法院就專利侵權案件所為之懲罰性賠償判決,於我國承認並執行之妥當性進行探討,並綜合本文所關注之各個議題,提出具體的結論與看法。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2

第二章 國際裁判管轄 5
第一節 概說 5
第一項 基本概念 5
第二項 管轄欠缺之法律效果與救濟 11
第三項 小結 14
第二節 決定方法 16
第一項 學說 16
第二項 我國裁判實務 19
第三項 本文見解 40
第三節 管轄各論 45
第一項 專屬、合意與應訴管轄 45
第二項 一般管轄 50
第三項 特別管轄 51

第三章 涉外專利侵權案件之國際裁判管轄 63
第一節 專利制度之核心原則 63
第一項 屬地原則 63
第二項 從屬地原則延伸之國際保護 65
第三項 小結 70
第二節 專利案件之國際裁判管轄 71
第一項 專屬管轄範圍 71
第二項 專利侵權案件之國際裁判管轄 81
第三項 小結 87
第三節 程序階段專利有效性抗辯之提出 89
第一項 權利有效性爭執 89
第二項 歐洲法院判決之觀察 94
第三項 本文見解 101

第四章 外國專利侵權裁判之承認與執行 103
第一節 外國裁判之承認與執行 103
第一項 概說 103
第二項 要件 109
第三項 國際規範 117
第二節 懲罰性賠償制度 125
第一項 概說 125
第二項 於我國適用之爭議 131
第三項 我國實體法之檢視 134
第三節 美國懲罰性賠償判決之承認與執行 138
第一項 在德、日、法之趨勢 138
第二項 外國懲罰性賠償判決於我國承認與執行之現況 146
第三項 審視美國專利懲罰性賠償判決之承認與執行 156

第五章 結論 163
參考文獻(依姓氏筆畫順序) 169

參考文獻(依姓氏筆畫順序)

一、中文部分
(一)書籍
1、 王甲乙、洪慧慈、鄭健才,「民事訴訟法新論」,臺北,三民,修訂版,2006年9月。
2、 司法院編印,「智慧財產法院組織法、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臺北,2008年2月。
3、 吳嘉生,「智慧財產權之理論與應用」,臺北,五南,2007年3月。
4、 李沅樺,「國際民事訴訟法論」,臺北,五南,二版,2007年3月。
5、 吳明軒,「民事訴訟法上冊」,臺北,三民,七版,2007年9月。
6、 吳明軒,「民事訴訟法中冊」,臺北,三民,七版,2007年9月。
7、 邱聯恭,「司法之現代化與程序法」,臺北,三民,1999年9月。
8、 邱聯恭(邱聯恭講述,許士宦整理),「口述民事訴訟法講義(二)」,臺北,自版,2004年筆記版,2004年。
9、 馬漢寶,「國際私法總論」,臺北,三民,自版,十三版,2002年10月。
10、許兆慶,「國際私法與比較法研究」,臺北,臺灣財產法暨經濟法研究協會, 2005年9月。
11、陳計男,「民事訴訟法論上冊」,臺北,三民,五版,2010年6月。
12、陳麗娟,「里斯本條約後歐洲聯盟新面貌」,臺北,五南,2010年9月。
13、曾陳明汝(蔡明誠續著),「兩岸暨歐美專利法」,臺北,蔡明誠,三版,2009年1月。
14、楊崇森,「專利法理論與應用」,臺北,三民,二版,2007年1月。
15、陳文吟,「巴黎公約解讀」,臺北,經濟部智慧財產局,2000年4月。
16、趙晉枚、蔡坤財、周慧芳、謝銘洋、張凱娜,「智慧財產權入門」,臺北,元照,七版,2010年2月。
17、鄭中人,「專利法規釋義」,臺北,考用,2009年3月。
18、劉鐵錚、陳榮傳合著,「國際私法論」,臺北,三民,四版,2008年9月。
19、蔡明誠,「發明專利法研究」,臺北,自版,二版,1998年8月。
20、駱永家,「民事訴訟法I」,臺北,自版,九版,1999年3月。

(二)專書論文
1、林秀雄,「國際裁判管轄權—以財產關係案件為中心—」,收錄於劉鐵錚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國際私法理論與實踐(一),頁119-135,臺北,學林,1998年9月。
2、林德瑞,「我國智慧財產權受侵害之損害與懲罰性賠償」,收錄於劉春堂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委員會編,民事法學新思維之開展,頁273-296,臺北,元照,2008年5月。
3、姜世明,「美國懲罰性賠償金判決之承認與執行」,收錄於姜世明著,民事程序法之發展與憲法原則,頁347-383,臺北,元照,2009年11月。
4、許睿元,「專利權侵害之國際私法問題」,收錄於曾陳明汝教授六秩誕辰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智慧財產權與國際私法,頁369-393,臺北,新學林,1997年3月。
5、陳忠五,「美國懲罰性賠償金判決在法國之承認及執行」,收錄於廖義男教授六秩誕辰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新世紀經濟法制之建構與挑戰,頁693-768,臺北,元照,2002年9月。
6、陳長文,「外國判決之承認—從歐盟『布魯塞爾判決公約』及美國『對外法律關係新編』評析民事訴訟法第四○二條」,收錄於劉鐵錚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國際私法理論與實踐(一),頁211-260,臺北,學林,1998年9月。

(三)期刊論文
1、 「美國懲罰性賠償金判決之承認及執行」研討會,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25期,頁68-91,2001年8月。
2、 「智慧財產法院組織法」評析座談會,全國律師,第11卷第4期,頁4-25,2007年4月。
3、 李素華,歐洲聯盟專利法之發展—建立共同體專利之困難與挑戰,月旦法學雜誌,第174期,頁30-46,2009年11月。
4、 呂紹凡,專利權之域外效力—美國最高法院Microsoft v. AT&T判決簡介,萬國法律,第154期,頁33-39,2007年8月。
5、 吳佳倩、曾文智合著,網際網路智慧財產權糾紛之管轄權與準據法,萬國法律,第116期,頁55-64,2001年4月。
6、 沈冠伶,美國懲罰性賠償判決在德國之承認及執行,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25期,頁45-52,2001年8月。
7、 沈冠伶,智慧財產民事訴訟之新變革,月旦民商法雜誌,第21期,頁20-52,2008年9月。
8、 沈冠伶,美國倍數賠償金判決之承認與執行--最高法院九七年台上字第八三五號判決評釋,台灣法學雜誌,第117期,頁41-54,2008年12月。
9、周金城、吳俊彥,論專利法之懲罰性賠償,月旦法學雜誌,第118期,頁107-124,2005年3月。
10、范光群等,智慧財產民事訴訟新貌之問題探討—著重「智慧財產法院組織法」及「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施行後將面臨的問題—民事訴訟研討會第一百次研討記錄,法學叢刊,第211期,2008年7月。
11、徐維良,國際裁判管轄權之基礎理論,法學叢刊,第183期,頁69-88,2001年7月。
12、許士宦,美國懲罰性損害賠償判決在日本之承認及執行,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25期,頁53-59,2001年8月。
13、許兆慶,海牙國際私法會議簡析,法令月刊,第57卷第6期,頁37-52,2006年6月。
14、許兆慶,國際私法上之合意管轄—以最高法院九十一年台抗字第二六八號裁定之事實為中心,中華國際法與超國界法評論,第3卷第2期,頁259-293,2007年12月。
15、許耀明,歐盟統一國際私法之發展—以「管轄權規則」與「契約準據法公約」為例,月旦法學雜誌,第110期,頁93-110,2004年7月。
16、許耀明,歐體法院之規範角色與其法律解釋方法:一個法學方法論上的考察,月旦法學雜誌,第127期,頁106-131,2005年12月。
17、許耀明,國際智慧財產權訴訟之國際管轄權決定、準據法選擇與法律適用之問題,玄奘法律學報,第8期,頁57-106,2007年12月。
18、陳信至,智慧財產訴訟制度改革之檢討—管轄集中化,法學新論,第3期,頁89-112,2008年10月。
19、陳啟垂,民事訴訟之國際管轄權,法學叢刊,第166期,頁75-85,1997年4月。
20、陳啟垂,外國判決的承認與執行,月旦法學雜誌,第75期,頁147-170,2001年8月。
21、陳啟垂,審判權、國際管轄權與訴訟途徑,法學叢刊,第189期,頁27-38,2003年1月。
22、陳聰富,美國懲罰性賠償金的發展趨勢—改革運動與實證研究的對恃—,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27卷第1期,頁231-263,1997年10月。
23、陳聰富,美國法上之懲罰性賠償金制度,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25期,頁37-44,2001年8月。
24、黃國昌,扣押財產作為行使國際民事管轄權之基礎—評最高法院九十三年度台抗字第一七六號裁定,月旦法學雜誌,第124期,頁231-247,2005年9月。
25、黃國昌,國際訴訟合意管轄條款排除效果之有效性要件——最高法院九十八年度台上字第一九三三號判決評釋,月旦裁判時報,創刊號,頁83-89,2010年2月。
26、張宇樞,美國與我國關於侵害專利權損害賠償範圍之探討,科技法學評論,第2卷第1期,頁205-231,2005年4月。
27、張訓嘉,智慧財產訴訟制度之新變革,全國律師,第11卷第4期,頁2-3,2007年4月。
28、葉玟妤,以全球化的角度來思考智慧財產法院之運作,檢察新論,第4期,頁64-79,2008年7月。
29、蔡如琪,侵權訴訟中專利有效性問題之研究,法學新論,第12期,頁113-138,2009年7月。
30、蔡華凱,侵權行為的國際裁判管轄—歐盟的立法與判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14期,頁243-299,2004年1月。
31、蔡華凱,國際裁判管轄總論之研究—以財產關係訴訟為中心,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17期,頁1-89,2004年10月。
32、蔡華凱,我國具有國際裁判管轄權?—論台美間爭奪子女事件,中華國際法與超國界法評論,第3卷第2期,2007年12月。
33、蔡華凱,國際契約訴訟事件之債務履行地管轄-兼論國際裁判管轄之定性-,東海大學法學研究,第32期,頁279-328,2010年6月。
34、蔡華凱,涉外智慧財產民事事件之國際裁判管轄與準據法,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31期,頁57-115,2010年10月。
35、謝銘洋,智慧財產權之重要國際規範,月旦法學教室,第3期,頁134-140,2003年1月。

(四)研討會論文
1、林恩瑋,「外國懲罰性賠償判決之承認—以臺灣實務裁判為中心」,東海大學法律學院第四屆國際私法論壇論文研討會,東海大學法律學院、東海大學教學卓越計畫、建業法律事務所主辦,東海大學法律學院波錠廳,2010年12月。
2、蔡華凱,「訴之合併的國際裁判管轄」,兩岸國際私法論文學術研討會,東海大學法律學院、台法比較法學會、台灣財產法暨經濟法研究協會、東海大學教學卓越計畫主辦,東海大學法學院波錠廳,2011年5月。

(五)學位論文
1、阮維芳,「國際民事訴訟競合之研究—重複起訴禁止原則(lis pendens)與不便利法庭原則(forum non conveniens)—」,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8月。
2、張銘晃,「智慧財產權事件之國際裁判管轄」,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年6月。
3、羅淑婷,「外國懲罰性損害賠償判決承認與執行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法學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1月。

(六)我國裁判實務
1、涉外專利案件
(1)最高法院
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1933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2333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2349號民事判決
(2)高等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94年度智上字第46號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94年度智上字第59號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96年度智上字第33號民事判決
(3)地方法院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88年度國貿字第12號民事判決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92年度智字第10號民事判決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93年度智字第7號民事判決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95年度智字第5號民事判決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95年度智字第29號民事判決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96年度智字第41號民事裁定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94年度智字第2號民事判決
臺灣板橋地方法院95年度重智字第3號民事判決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96年度智字第21號民事判決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88年度重訴字第37號民事判決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93年度重智字第3號民事判決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95年度重智字第4號民事判決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96年度智字第13號民事判決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90年度訴字第237號民事判決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97年度重訴字第55號民事判決
(4)智慧財產法院
智慧財產法院97年度民專訴字第1 號民事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98年度民專上字第21號民事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98年度民專上字第22號民事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98年度民專上字第50號民事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98年度民專上字第52號民事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98年度民專上易字第3號民事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98年度民專訴字第10號民事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98年度民專訴字第30號民事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98年度民專訴字第39號民事裁定
智慧財產法院98年度民專訴字第54號民事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98年度民專訴字第95號民事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98年度民專訴字第113號民事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98年度民專訴字第117號民事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98年度民專訴字第124號民事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98年度民專訴字第131號民事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98年度民專抗字第30號民事裁定
智慧財產法院98年度民專訴字第98號民事裁定
智慧財產法院99年度民專上字第15號民事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99年度民專訴字第22號民事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99年度民專訴字第95號民事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99年度民專上更(一)字第1號民事判決
2、外國懲罰性賠償判決之承認與執行
(1)最高法院
最高法院97年台上字835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95年台聲字859號民事裁定
最高法院95年台聲字858號民事裁定
最高法院95年台聲字857號民事裁定
最高法院95年台聲字856號民事裁定
最高法院95年台聲字647號民事裁定
最高法院95年台再字51號民事裁定
最高法院94年台上字2125號民事裁定
最高法院94年台上字2124號民事裁定
最高法院94年台抗字1083號民事裁定
(2)高等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97年上更(一)字81號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96年再字12號民事裁定
臺灣高等法院95年再字2號民事裁定
臺灣高等法院94年上字1008號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94年上字168號民事判決
(3)地方法院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92年度訴字第3971號民事裁定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92年訴字1164號民事判決
3、其他
(1)最高法院
最高法院56年台抗字第369號民事判例
最高法院89年度台上字第2555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91年度台抗字第268號民事裁定
最高法院98年度台抗字第709號民事裁定
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1933號民事判決
(2)高等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85年度抗字第101號民事裁定
臺灣高等法院86年度上字第1153號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88年度重上字第413號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95年度抗字第169號民事裁定
(3)地方法院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88年度重訴字第37號民事判決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92年度訴字第5825號民事裁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93年度訴字第2885號民事裁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94年度訴字第6071號民事判決
(4)智慧財產法院
智慧財產法院98年度民專訴字第98號民事裁定

二、日文部分
1、中野俊一郎,知的財産権侵害事件の国際裁判管轄,企業と法創造,第3巻第1号,頁71-81,2006年6月。
2、中野俊一郎,「知的財産事件の国際裁判管轄-特許侵害事件を中心として-」,國際管轄權與準據法之選擇—以智慧財產民事訴訟為中心研討會,司法院主辦,司法院、臺灣臺南地方法院,2009年11月。

三、英文部分
(一)書籍
1. AMERICAN LAW INSTITUTE,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INCIPLES GOVERNING JURISDICTION, CHOICE OF LAW, AND JUDGMENTS IN TRANSNATIONAL DISPUTES: AS ADOPTED AND PROMULGATED (2008).
2. BURKHARD HESS & THOMAS PFEIFFER &PETER SCHLOSSER, THE BRUSSELS I-REGULATION (EC) NO 44/2001: THE HEIDELBERG REPORT ON THE APPLICATION OF REGULATION BRUSSELS I IN 25 MEMBER STSTES (STUDY JLS/C4/2005/03)(2008).
3. JAMES J. FAWCETT & PAUL TORRENANS,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1998).
(二)專書論文
1. Annette Kur, Are there any Common European Principles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with regard to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1-14 (Stefan Leible & Ansgar Ohly, 2009).
2. P. Jenard, Official Journal on the Convention of 27 September 1968 on Jurisdiction and the enforcement of judements in civil and commercial matters, in O.J.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 C59/1-65 (1979)
3. Rochelle Dreyfuss & Frank Beckstein, The American Law Institute Project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inciples Governing Jurisdiction, Choice of Law, and Judgments in Transnational Disputes,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15-29 (Stefan Leible & Ansgar Ohly, 2009).
(三)期刊論文
1. Donald Steinberg & David Chavous, Supreme Court Review of Patent Cases: What Will Follow eBay, Medimmune, and KSR?, 8 J. High Tech. L. 185 (2008).
2. Justin P. Huddleson, Objectively Reckless: A Semi-Empirical Evaluation of In re Seagate, 15 B.U. J. SCI. & TECH. L. 102 (2009).
3. Kevin J. Kelly, Placing the Burden Back Where It Belongs: A Proposal to Eliminate the Affirmative Duty from Willful Infringement Analyses, 4 J. Marshall Rev. Intell. Prop. L. 509 (2005).
(四)歐洲法院判決
1. Bier v. Mines de Potasse d’Alsace, [1976] ECR 1735, Case 21/76.
2. Ferdinand M.J.J. Duijnstee v Lodewijk Goderbauer, [1983]ECR3663, Case 288/82.
3. Athanasios Kalfelis v Bankhaus Schröder, Münchmeyer, Hengst and Co. and others, [1988]ECR5565, Case189/87.
4. Shevill v. Presse Alliance, [1995] ECR I-415, Case 68/93.
5. Gesellschaft für Antriebstechnik mbH & Co. KG v.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2006]ECR I-000, Case 4/03.
6. Roche Nederland BV v. Primus and Milton Goldenberg, [2006] ECR I-6535, Case 539/03.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35、謝銘洋,智慧財產權之重要國際規範,月旦法學教室,第3期,頁134-140,2003年1月。
2. 32、蔡華凱,我國具有國際裁判管轄權?—論台美間爭奪子女事件,中華國際法與超國界法評論,第3卷第2期,2007年12月。
3. 31、蔡華凱,國際裁判管轄總論之研究—以財產關係訴訟為中心,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17期,頁1-89,2004年10月。
4. 30、蔡華凱,侵權行為的國際裁判管轄—歐盟的立法與判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14期,頁243-299,2004年1月。
5. 29、蔡如琪,侵權訴訟中專利有效性問題之研究,法學新論,第12期,頁113-138,2009年7月。
6. 27、張訓嘉,智慧財產訴訟制度之新變革,全國律師,第11卷第4期,頁2-3,2007年4月。
7. 24、黃國昌,扣押財產作為行使國際民事管轄權之基礎—評最高法院九十三年度台抗字第一七六號裁定,月旦法學雜誌,第124期,頁231-247,2005年9月。
8. 26、張宇樞,美國與我國關於侵害專利權損害賠償範圍之探討,科技法學評論,第2卷第1期,頁205-231,2005年4月。
9. 23、陳聰富,美國法上之懲罰性賠償金制度,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25期,頁37-44,2001年8月。
10. 22、陳聰富,美國懲罰性賠償金的發展趨勢—改革運動與實證研究的對恃—,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27卷第1期,頁231-263,1997年10月。
11. 20、陳啟垂,外國判決的承認與執行,月旦法學雜誌,第75期,頁147-170,2001年8月。
12. 21、陳啟垂,審判權、國際管轄權與訴訟途徑,法學叢刊,第189期,頁27-38,2003年1月。
13. 19、陳啟垂,民事訴訟之國際管轄權,法學叢刊,第166期,頁75-85,1997年4月。
14. 18、陳信至,智慧財產訴訟制度改革之檢討—管轄集中化,法學新論,第3期,頁89-112,2008年10月。
15. 17、許耀明,國際智慧財產權訴訟之國際管轄權決定、準據法選擇與法律適用之問題,玄奘法律學報,第8期,頁57-106,200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