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研究二個主題,首先針對台灣遠期美元外匯市場進行效率性檢定,若 拒絕這說法,則在第二部份提出其可能原因。利用OLS法、一般化工具 變數法、遞延預測誤差模型、GMM估計法及共整合法來檢定國內遠期外 匯市場是否服從簡單市場效性假說。雖然由OLS法拒絕了市場效率性, 但由序列相關及異質變異檢定中,並無法接受其估計過程假設。接繼利用 其他方法檢定,結果互有顯著現象,但縱使接受市場效率性,其模型解釋 能力亦不高。唯一明顯結論為在比較市場重新開放前後,國內遠匯市場的 效率性較先前提高了。在考慮風險貼水情形下,遠匯市場存有明顯的AR CH效果,但ARCH-M效果並不明顯,表示只有薄弱証據顯示風險貼 水是因條件異質變數所產生。納入其他市場因素考慮下,無風險報酬並無 法提供解釋能力,但由股票市場報酬卻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可由股票市 場報酬來預測遠匯市場超額報酬,並據此推導國內遠匯資產的定價理論。 同時考慮股票及遠匯市場,首先建立個別市場的超額報酬預測能力,而後 擴充此模型至另一市場上。額外考慮其他市場因素,對股票市場報酬的預 測能力提高了,但遠匯市場則無此情形。同時由隱含變數模型可知兩市場 間不存在長期共整情形,可能因彼此市場影響因素不同所致。嘗試著使用 共整合觀念來預測股票及遠匯市場報酬,利用VAR技巧以納入不同市場 ,雖因資料限制使模型無法完全符合預期,但由二因子隱含變數模型可描 繪市場間風險的共同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