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實驗是利用Ep=1.5∼2.3MeV範圍的質子束探討18 O(p,r)19反應。在天文物理核合成理論中的CNO三環循環(CNO tri-cycle),美經依次循環就有四個氫核合成氦並放出能量,此反應關係著星球氫核的消耗速率。而因為各反應彼此競爭,造成各原子核同位素的豐度不同,進一步則影響星球演化過程。18 O核是CNO三循環中的一員2)。因此與18 O何有關之反應如(p,r),(p,a),(p,p)等均詳細測量。 實驗過程為高純度的Ta2 O5的薄膜,以此為18 O的固體靶,並以拉塞福回向散射測量靶的厚度。以3MV范氏加速器產生質子束,經由分析磁鐵選取特定能量的質子束轟擊18 O靶,同時以液態氮冷卻靶防止靶被蒸發,反應所產生r-射線則是使用GMX偵測器並以MCA收集訊號。除此之外,利用27Al(p,r)28 Si反映的共振峰能量,校正90度分析磁鐵磁場對質子束能量的函數,以作為入射質子束能量的量測依據。 由r-射線能譜及其激發函數驗證了目前已知19F的較低能量能接,及在此姪子入射能量範圍內至少有三個共振峰,並量取其中兩個共振峰所對應19F激態的r-射線躍遷分支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