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王順美(2011)。<國中小學校園對動物的態度>。《臺灣民眾「動物態度」學術研討會論文》。取自http://www.east.org.tw/FCKupload/File/EDU/study-20110612-302.pdf,檢索日期:2014年11月8日。
王筌宥(2013)。《解說教育對賞螢遊客環境認知、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影響》。國立臺南大學生態科學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丘昌泰(2008)。《公共政策:基礎篇(第三版)》。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白峨嵋(2012)。《政策行銷之研究—以台中市大肚區磺溪書院考生祈福活動為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朱鎮明(2003)。《政治管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朱鎮明(2004),〈政策行銷過程中政府與媒體互動之道〉,《立法院院聞》,第32卷,第10期,頁49-58。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14)。《動物保護法》。取自:http://law.coa.gov.tw/GLRSnewsout/LawContentDetails.aspx?id=FL014739&KeyWordHL=%e5%8b%95%e7%89%a9%e4%bf%9d%e8%ad%b7%e6%b3%95&StyleType=1,檢索日期:2014年11月9日。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10)。《民怨調查結果研析報告》。取自:http://www.ndc.gov.tw/,檢索日期:2010年1月5日。
中時電子報,(2014)。〈流浪貓狗遇見愛 認養數破5萬〉,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1219003134-260405,檢索日期:2014年12月19日。
自由時報電子報,(2015)。〈新北下月收棄養費2400 收容所恐爆籠〉,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858325,檢索日期:2015年2月27日。
何瑞瑩(2012)。《以動物保護為軸之國小中年級生命教育課程行動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李茂生(2003)。<動物權的概念與我國動物保護法的文化意義>。《月旦法學雜誌》,2003年:頁155-180。周佩蓉(2008)。《國小低年級學童動物保護教育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林曉彤(2014)。《高中生節能減碳之認知、態度、環境敏感度與行為意圖之研究-以桃園縣某高中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教育學院心理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胡子勻(2008)。《我國長期照顧政策行銷方式之研究》。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未出版,桃園縣。孫本初、傅岳邦(2009)。〈行銷型政府的治理模式:政策行銷與政策網路整合的觀點〉。《文官制度季刊》,第1卷,第3期,頁25-55。
翁興利(2004)。《政策規劃與行銷》。台北: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偕淑惠(2011)。《花蓮縣健康城市政策行銷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張世賢(2005)。《公共政策分析》。台北:五南圖書。
張秀珍(2005)。《政策行銷之研究-以取消國民中小學教師免稅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許桂森(1999)。<動物保護法簡介>。《農政與農情第87期》,取自:http://www.coa.gov.tw/view.php?catid=2201&print=1,檢索日期:2014年11月9日。
許桂森(2005)。<因應動物保護國際化的變革與作法>。《農政與農情第158期》,取自:http://www.coa.gov.tw/view.php?catid=9681&print=1,檢索日期:2014年11月9日,。
許桂森及陳美玲(2003)。<我國動物保護工作概況>。《農政與農情第129期》,取自:http://www.coa.gov.tw/view.php?catid=12635&print=1,檢索日期:2014年11月8日。
郭小綾(2014)。《我國動物保護法規範之探討-以抑制流浪動物為中心》。南臺科技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南市。郭思妤譯(2007)。《科特勒談政府如何做行銷》。台北:台灣培生教育。
陳宗胤(2014)。<現行台灣與國際在法律、政策、教育方面如何對待動物>。《流浪犬管理政策公民審議會議議題手冊》。新竹市: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
陳真、黃宗慧等人譯(2002),Marc Bekoff 原著(1998)。《動物權與動物福利小百科》。臺北縣:桂冠圖書。
陳敦源、魯炳炎(2008) 。〈創造共識:民主治理中的政策行銷管理〉。《研考雙月刊》,第32卷,第2期。
黃俊英(2007)。《行銷管理:策略性的觀點(修訂三版)》。台北: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黃榮護主編(2000)。《公共管理》,臺北:商鼎。
黃瓊瑤(2012)。《花蓮縣長期照顧十年計畫政策行銷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葉力森、石正人(1995)。《台灣棄犬問題探討與對策》,中華民國動物保護協會。
董湘雲(2013)。《我國動物保護政策業務委外之研究─代理人理論與道德政策理論之分析》。國立臺南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縣。魯炳炎(2007),《公共政策行銷理論之研究:應然面與實然面的對話》,台北:韋伯文化國際。
謝耀霆(2010)。《台北市節能減碳政策之研究─以政策行銷角度分析》。開南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顏雅萍(2010)。《政策行銷分析—以花蓮縣無毒農業政策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二、英文部分:
Broom, D. M. (1993). “A Usable Definition of Animal Welfar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and Environmental Ethics, 6, 15-25.
Burton, Suzan(1999).“Marketing for Public Organizations: New Ways, New Methods”. Public Management Review, 1(3), 375-385.
Herzog, H. A. (2007). “Gender Differences in Human-Animal Interactions: A Review Anthrozoos”. A Multidisciplinary Journal of The Interactions of People & Animals,20, 17-21.
Kellert, S. R., & Westervelt, M. O. (1983). Children's Attitudes, Knowledge and Behaviors toward Animals: Phase V.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 Fishand Wildlife Service.
Kellert, S.R. (1985). “Attitudes toward Animals: Age-related Development among Childre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6, 29-39.
Kellert, S.R. (1996). The Value of Life. New York: Island Press.
Kellert, S.R., & Berry, J.K. (1987). “Attitudes, Knowledge, and Behaviors toward Wildlife as Affected by Gender”. Wildlife Society Bulletin, 13, 363-371.
Kotler, P. & Zaltman, G. (1971). “Social Marketing : An Approach toPlanned Social Change”. Journal of Marketing ,35:3-12.
Kotler,Philip(1972). “What Consumerism Means for Marketers”, Harvard BusinessReview, 50(May-June), 48-57.
Serpell, J. A. (2004). “Factors Influencing Human Attitudes to Animals and Their Welfare”. Animal Welfare, 13(1), 145-151.
Snavely, Keith(1991). “Marketing in the Government Sector:A Public Policy Model”, American Review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21(4),311-326.
WSPA(2007),Stray Animal Control Practices(Europe),http://www.fao.org/fileadmin/userupload/animalwelfare/WSAPRSPCA%20lnternational%20stray%20control%20practices%20in%20Europe%2020062007.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