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內政部建築研究所,2003,《綠建築解說與評估手冊(2003年更新版)》,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台北。
2.王文中,2004,《統計學與EXCEL資料分析之實務應用》,博碩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3.王秀芳,1999,"永續都市建築物理環境因子之研究-以亞熱帶氣候台灣地區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4.王怡勛,2001,"由都市外部空間觀點檢視大直重劃區居住環境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5.王家瑩,2007,"小型住宅建築於非冬季室內熱環境設計策略解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研究所。
6.王義和,2007,"都市住居街區土地使用型態對熱島效應之影響",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7.王錦堂,1987,《建築應用物理學》,臺隆書店,台北。
8.王錦堂,1997,《建築研究方法》,臺隆書店,台北。
9.田中俊六,2004,《建築環境工學》,六合出版社,台北。
10.朱敬平,2004,台灣環境諮詢協會,http://e-info.org.tw/column/eccpda/2004/ec04050401.htm。
11.江哲銘,1997,"住宅室內空氣年齡指標與換氣效率性能檢測法評估研究",國科會研究報告。
12.江哲銘,1999,"都市建築環境控制之永續發展",國科會永續發展研究計畫。
13.江哲銘,2000,《室內環境品質及性能研究計畫Ⅱ-住宅室內環境品質性能基準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台北。
14.江哲銘,2001,未來百年的台灣、永續、健築發展趨勢,《建築師雜誌》第320期,pp.98- 104。
15.江哲銘,2002,"以健康觀點談室內環境品質性能提昇策略",《中華民國室內建築與生活環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樹德科技大學設計學院,高雄。
16.江哲銘等,2000,《建築通風性能規範之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台北。
17.江哲銘、王文安,1999,《建築室內環境保健控制綜合指標之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p.5。
18.牟順誠,2005,"大學單邊與中央走道型教室室內溫熱環境實測解析之研究",碩士論文,朝揚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研究所。19.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http://www.epa.gov.tw/main/index.asp
20.何友鋒,2004,"建築外部因素對環境控制之影響分析",《工研院研究計畫》,工研院,UT92- DTE2-O-009。
21.何友鋒、辜建彰,2005,"住宿建築節能設計決策模式之研究",《建築學報》第五十一期,中華民國建築學會,pp.89-104。22.何友鋒、陳惠玲,2007,"都市健康住宅評估指標體系之研究",《建築學報》第六十期,中華民國建築學會,pp.115-136。23.何友鋒、廖秀蓉,2003,"台中市社會空間之研究",《建築學報》第四十二期,中華民國建築學會,pp.11-23。24.吳士賢,1999,"辦公建築照明設計耗電評估指標與基準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25.李彥頤,2004,"辦公空間室內空氣品質管制策略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26.李炳興,1999,"辦公建築室內空氣品質(CO,CO2,PM10)現場測定與評估檢討",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27.李秋芳,1994,"自然教育系統規劃之研究-以溪頭森林遊樂區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28.杜月香,1992,『建築物理環境』,詹氏書局,台北。
29.卓建光,1989,濕熱氣候地區誘導式建築省能對策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30.周鼎金,1991,《建築物理環境》,六和出版社,台北。
31.周鼎金,1995,《建築物理》,茂榮圖書公司,台北。
32.林子平、何友鋒、牟順誠,2004,"單邊走道型與中央走道型教室室內溫熱環境實測解析-以朝陽科技大學為例",《2004綠設計與規劃研討會》,台中。
33.林振春,2001,《社會調查》,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台北。
34.林啟發,2005,"亞洲地區辦公建築外殼節能計畫",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35.林傑斌,2004,《SPSS12統計建模與應用實務》,博碩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36.林暐舜,2004,"建築開窗與窗簾對室內熱環境舒適度之影響研究",碩士論文,中國醫藥大學環境醫學研究所。37.林憲德,1994,現代人類的居住環境,胡氏出版社,台北。
38.邱皓政,2004,《社會與行為科學的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五南圖書出版公司,pp.15-5-15-7。
39.邱皓政,2004,《社會與行為科學的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五南圖書出版公司,pp.2-15。
40.邱繼哲,2002,"建築物及生物成長設施之誘導式通風冷卻設計研究— 以雙層外殼內置流動空氣層構造為例",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41.金招芬,2001,《建築環境學》,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中國。
42.徐科峰,2003,《建築環境學》,機械工業出版社,中國。
43.高孔廉,1985,《作業研究第四版》,嘉德書局。
44.張乃斌,2002,《環境系統分析原理(上冊)》,茂昌圖書,台北。
45.張世典、蔡必超、楊謙柔,2002,"辦公大樓能源管理技術之現況分析與問題探討",《建築物能源管理技術國際研討會》,能源委員會。
46.張弘樺,2000,"建築光環境塑造之全天空太陽輻射能量 與可及漫射光度模型之建立──以實測淡水地區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47.張晏維,2005,"建築外部因素對室內環境品質之影響─以住宅大樓為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48.張益誠,2001,"應用因子分析方法為台灣地區建構永續發展趨勢評估指標系統",博士論文,台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pp.98-103。49.許豪麟、周伯丞,2006,"活動隔間對西曬教室溫熱環境之影響評估",《生活美學與設計思潮》,2006樹德科技大學設計國際研討會,高雄。
50.陳啟中,2000,《建築物理概論》,詹氏書局,台北。
51.陳清茂,2007,"辦公建築室內空間耗電量之研究-以台北市出租型辦公大樓為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52.陳惠玲與何友鋒,2003,"住宅內部健康評估指標體系之研究",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八屆設計學術研究成果研討會,pp.H209-H214。
53.傅家鵬,2005,室內微環境監測系統之開發–以室內環境與用電量相關性研究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54.黃東海,2006,"既有辦公建築室內空氣品質改造及檢測之研究以高雄市辦公建築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55.黃啟瑞,2004,"建築物立面設置懸掛物對居室室內光環境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56.黃琳琳,2005,"以健康觀點探討室內空氣品質改善可行性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57.黃鈺華,2006,"自然光環境下水平遮陽暨導光板採光效能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58.楊俊欣,2003,"辦公建築空調全年耗能電腦模擬與耗能因子解析",碩士論文,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冷凍與低溫科技研究所。59.楊謙柔,2004,"辦公建築耗能診斷與節能改善作業之研究",《2004年能源與冷凍空調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科技大學冷凍空調工程系,台北。
60.經濟部能源局 http://www.moeaboe.gov.tw/
61.葉歆,1997,《建築熱環境》,淑馨出版社,台北市。
62.裴元領,2000,"台灣的日常生活結構—對1980-1998年社會經濟史的考察",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63.劉怡廷,2001,"因子水質指數模型與模糊空間水質指數模型建構之研究",博士論文,台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pp.2-16。64.劉家銘,2003,"單邊採光教室設置導光遮陽板對室內光環境品質改善之研究",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65.鄭元良,2005,"歷史建築室內溫熱環境評估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66.賴光邦,1984,《敷地計畫中局部氣候之控制》,六和出版社,p.78。
67.賴啟銘,2000,"建築物裡環境DSR永續發展指標架構之研究",博士論文,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68.賴榮平、江哲銘,1989,《建築設計省能對策》,台灣省建築師公會,台北。
69.謝梃蘊,2003,"考量健康風險評估之室內空氣品質指標之研擬",碩士論文,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環境規劃與管理研究所70.羅燦宏,2004,"學校視聽教室光環境最佳化設計之研究",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二、外文文獻
1.Bluyssen,P.M.,2000, " EPIQR and IEQ: indoor environment quality in European apartment buildings ", Energy and Buildings, Vol.31, Issue2, pp.103-110.
2.Giridharan,R.,Lau, S.S.Y.,& Ganesan ,S.,2004, "Nocturnal heat island effect in urban residential developments of Hong Kong ", Energy and Buildings, Vol.37,pp.964-971.
3.Turiel, R. C & Levine, M. D.,1985 "Analysis of Energy Conservation Standards for Singapore Office Buildings", Energy, Vol. 10, No. 1, pp.95-107.
4.Roulet, C.A.,2000, "Indoor environment quality in buildings andits impact on outdoor environment ", Energy and Environment, Vol.33, pp.183-191.
5.Stathopoulos, T.,2004, Outdoor human comfort in an urban climate,Energy and Environment ,Vol.39, pp.297-305.
6.澤島智明等,2003,"住宅の斷熱性能による冬期居間の溫熱環境と暖房の仕方の差異",《計畫系論文集》,NO.565-2003.3,日本建築學會,p.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