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文部分:
方世榮 (1996) 行銷管理學。原著Kotler, P.: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mentation, and control, 8th ed.。台北,東華。
方嘉瑜 (2004) 產業競爭程度、產品差異化、企業資源能力與品牌及績效之關係。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王永裕 (2003) 影響消費者採用WLAN行為意向之因素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王松永、羅盛峰 (2002) 竹炭之研製及其新用途之開發。研究計畫報告:90-中基-農-五。國立臺灣大學森林學系。
王俊凱 (2004) 麻竹與桂竹炭化物之碳化條件對其特性及吸附效能之影響。國立台灣大學森林研究所碩士論文。王 崙 (2000) 台灣木工機械產業分析與競爭策略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林產組碩士論文。
內政部 (2003) 台閩地區各縣市鄉鎮市區村里鄰戶口數、戶量及性比例。中華民國台閩地區人口統計。
主計處 (2001) 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第7次修訂)。行政院主計處編。
江 濤 (1982) 台灣之竹類資源及其經營現況。中華林學季刊 4(4):97-107.
任憶安 (1984) 本省麻竹生產之經濟分析。林業試驗所試驗報告第44號。
吳巧玲 (2000) 竹炭的開發與用途。中國林副特產 第1期,39頁。中國。
吳順昭、鍾達雄、呂明燦 (1981) 國內竹製品產銷之研究。臺大實驗林研究報告第127號。
吳思華 (2000) 策略九說。台北,臉譜。
吳統雄 (1985) 態度與行為研究的信度與效度:理論、應用、反省。民意學術專刊: 29-53。
呂錦明 (2001) 竹材之炭化與新用途之開發─竹炭之製造過程及其用途簡介。現代育林16(2):61-70。
呂錦明 (2001) 竹林之培育及經營管理。林業叢刊第135號。林業試驗所。
呂錦明 (2003) 優質竹材之培育與竹產業之發展。現代育林18(1):47-56。李守仁 (1993) 臺灣地區竹產業與竹材市場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森林研究所碩士論文。李俊彥 (1999) 台灣進口製材市場結構及特性之研究。林產工業18(1):15-22。李信宏 (2006) 台灣耐隆紡織品產業競爭力剖析。紡織速報14(4):4-11。紡織綜合產業研究所。李國忠、連錦漳 (1991) 台灣主要森林副產物產銷之分析。中華民國多用途樹種研究1991年年會特刊,65-91頁。林業試驗所。
李國忠、賴建興、盧繼承、連錦漳 (1993) 台灣木材供需-產業需求。臺大實驗林研究報告7(1):91-126。李國忠、賴建興、連錦漳 (1993) 台灣地區竹材產銷與經濟分析。臺大實驗林研究報告7(1):127-155。
李翊豪、林裕仁、林俊成、李國忠 (2005) 台灣地區竹炭產品之消費價值與市場選擇行為研究。台灣林業科學20(1):37-48。
杜陵 (1986) 市場調查理論與實務。台北,國家。
邵千鈞、徐裙芳、范志傳、張文標 (2002) 竹炭導電率及高電率竹炭製備工藝研究。林產化學與工業22(2):54-56。中國。
林怡君 (2004) 台灣竹產業現況分析及未來發展。國立中興大學森林研究所碩士論文。林威呈(2001)台灣地區休閒農場假日遊客旅遊行為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林建煌 (2002) 消費者行為。台北,智勝。
林務局 (1995) 第三次台灣森林資源與土地利用調查報告。林務局。
林務局 (2004) 臺灣地區林業統計。林務局。
林培州 (2000) 以短期均衡分析方法解析台灣製造業生產力的成長趨勢。中華經濟研究院。經濟專論200。
林喻東、葉文和、陳民安 (2003) 民營林主從事竹林疏伐意願之研究-以鹿谷地區及奮起湖地區為例。林業研究季刊25(3):107-120。林裕仁、黃國雄、余欣怡 (2004) 竹炭窯建造及其成本分析。中華林學季刊37(2):195-204。林裕哲 (2003) 市場結構與行銷作為之研究─強化塑膠玻璃纖維與電子級玻璃纖維布之比較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周旭華 (1998) 競爭策略 : 產業環境及競爭者分析。原著Porter, E. M.: Com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台北,天下文化。
洪崇彬、許德仁、王松永、蕭英倫、柯淳函 (2004) 炭化條件對竹炭室內空氣淨化效能之探討。林產工業23(3):183-197。
施志暐 (2002) 影響消費者對數位化產品購買意願之研究。實踐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胡永煌 (2002) 竹炭、竹醋液生產技術及應用開發研究進展。林產化學與工業22(3):79-83。中國。
胡婷尹、藍浩繁 (2005) 孟宗竹材炭化熱解產物應用於木材保存性。中華林學會94年度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759-767。國立屏東科技大學,2005/10/24。屏東。
胡盈翔 (2004) 孟宗竹炭燒製實務與產品性質評估。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木材工業系碩士論文。姜樹海、張齊生、蔣身學 (2002) 竹炭材料的有效利用理論與應用研究進展。東北林業大學學報30(4):53-56。
徐亦鋼、石利利 (2002) 竹炭對2,4-二氯苯酚的吸附特性及影響因素研究。農村生態環境18(1):35-37。中國。
翁徐得、陳泰松、黃世輝、林美辰、林秀鳳、王國裕 (1998) 竹山地區工藝資源之調查與工藝振興對策之研究─綜合論述篇。台灣省手工藝研究所。南投。
翁景民 (2000) 策略行銷管理(原著David A. Aaker)。台北,華泰。
高明瑞 (1992) 台灣地區竹材加工業者產業特質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43(1): 136-160。
湖南省政府 (2004) 湖南省竹炭竹醋液產業規劃綱要。中國。
張文標、葉良明、張宏、陳文照 (2001) 竹炭生產和應用。竹子研究匯刊20(2):19-54。中國。
張文標、華毓坤、葉良明 (2002) 竹炭導電機理的研究。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6(4):47-50。中國。
張宸瑄 (2004) 以平衡計分卡分析服務連鎖業導入顧客關係管理對產業經營績效之研究。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張清溪、許嘉棟、劉鶯釧、吳聰敏 (2000) 經濟學-理論與實務,上冊。四版。台北,著者發行。
張齊生 (2001) 重視竹材化學利用,開發竹炭應用技術。竹子研究匯刊 20(3):34-43。中國。
張齊生、姜樹海 (2002) 重視竹材化學利用-開發竹炭應用技術。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6(1):1-4。中國。
郭振鶴 (1996) 行銷管理。台北,三民。
郭敏華 (2004) 財務報表分析─評價應用。台北,智勝。
陳弘彬 (2002) 孟宗竹炭與活性碳之研製。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森林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正忠 (2002) 自行車廠商經營策略之個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經營管理碩士學程企業組碩士論文。陳正倉、林惠玲、陳忠榮、莊春發 (2003) 產業經濟學。台北,雙業書廊。
陳俞君 (2004) 養生黑鑽-竹炭。台北,文經社。
陳啟雄 (2003) 竹家具創新設計策略初探─以兒童遊戲桌凳為例。林產工業22(1):1-10。
陳朝圳 (1981) 省產主要竹材價格變動分析。屏農森林學會會報24:50-63。
陳逸興 (1999) 資訊家電之消費價值研究。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湘玲 (2003) 以波特五力分析研究公眾區域無線網路之競爭力及未來趨勢。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學程碩士班碩士論文。陳瑞敏 (1998) 台灣筆記型電腦產業分析。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湯明哲 (2003) 策略精論-基礎篇。台北,天下文化。
傅福機 (2001) 化學處理對竹材炭化的影響試驗。江蘇林業科技28(6):24-25。中國。
傅秋華、張文標、鐘泰林、張宏、蔣文傳 (2004) 竹炭對土壤性質和高羊茅生長的影響。浙江林學院學報21(1):159-163。中國。
黃大薇、王京明 (1996) 台灣製造業能源消費因素分解暨全要素生產力分析。經濟專論第172號。中華經濟研究院。
黃世輝、林文龍、林秀鳳、陸蕙萍 (1999) 竹藝竹情在竹山:竹山地區竹開發三百年史。南投縣竹山鎮公所。南投。
黃妙修 (2002) 竹產業轉型與振興計畫執行成果。農政與農情:126期。行政院農委會。
黃國雄、余欣怡、鳥羽曙 (2004) 土窯炭化溫度對桂竹竹炭真密度與電阻係數之影響。台灣林業科學19(3):237-245。
黃營杉、楊景傳 (2004) 策略管理,六版。原著:Hill, C.W.L. and Jones, G.R.: Strategic management, 6th ed.。台北,華泰。
黃欽榮 (2003) 加入WTO後農業發展新情勢與因應對策。農業與資源經濟學1(1):1-5。黃鳴棟 (2003) 虛擬通路產業的經營模式與競爭策略分析:以「電視購物」為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黃彪、高尚愚 (2003) 竹炭、竹醋液生產技術與應用研究綜述。福建林業學院學報 23(1):93-96。中國。
黃耀富 (2002) 竹炭及衍生產品之性質與應用。高品質竹炭製造實務研習會。中華林產事業協會。南投竹山。2002/12/14-15。第1-1~1-26頁。
馮綺梅 (2003) 網路消費者購物意願之研究─以線上購買旅遊產品為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葉漢添 (1981) 外銷竹筍罐頭實施計畫運銷之探討。農產運銷季刊49:4-9。廖豐民 (2002) 台灣聚酯產業現況及競爭策略之探討。國立中央大學管理學院高階主管企業碩士班碩士論文。楊和炳 (1988) 市場調查。台北,五南圖書。
楊榮啟、黃英塗 (1981) 台灣省竹山地區主要經濟竹類之經營及行銷。中華林學季刊14(4):1-28。
路統信 (1999) 台灣之竹林資源與生產。現代育林14(2):62-68。劉正字、李文昭 (2002) 台灣竹產業之競爭力評估及未來發展。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管理研究計畫報告:91農管-3.5-林-01(11)。
劉嘉豪(2003)消費者價值觀及新產品屬性對創新產品購買意願的影響─以電動刮鬍刀為例。臺中健康暨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蕭峯雄 (2002) 產業經濟學。台北,植根雜誌社。
蕭景楷、李姿維、李俊鴻 (2003) 台灣農業資訊化概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多變量分析方法之應用。農業與資源經濟學1(1):20-45。賴建興 (1997) 臺灣木製家具產業競爭策略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儲全滋 (1996) 抽樣方法。台北,三民。
謝勝棠 (2002) 臺商家具工業在大陸經營策略與成長策略研究-以東莞地區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戴廣耀、楊寶霖、沈榮江 (1973) 台灣之竹林資源。農復會、林務局、航測隊、屏東農專合作計畫報告。
顏添明、胡曉琅、李久先 (2003a) 竹山地區孟宗竹林竹材之經濟分析。林業研究季刊25(1):25-36。顏添明、胡曉琅、李久先 (2003b) 竹山地區孟宗竹竹筍經營之探討。林業研究季刊25(2):43-54。羅紹麟、羅凱安、林喻東 (2003) 農林業社區發展休閒事業經營之地主意願、地區就業及產業發展策略-阿里山國家風景區內石桌地區之調查。林業研究季刊 25(3):45-56。
内村悦三、谷田貝光克、細川健次 (1999) 竹炭、竹酢液の利用事典。東京,創森社。
井出勇、石原茂久、樋口尚登、西川昌信 (1994) 竹炭からの機能性炭素複合材料素材の開発とその応用。材料(J. Soc. Mat. Sci., Japan) 43, 485:152-157。
池嶋庸元 (2001) 竹炭、竹酢液のつくり方と使い方。東京,農山漁村文化協会。
石原茂久 (1996) 木質系炭素材料素材開発の新しい展開。木材学会誌42(8):717-723。
石原茂久 (2002a) 新しい機能性炭素材料素材としての碳化材の利用(I)。木材工業57(1):2-7。
石原茂久 (2002b) 新しい機能性炭素材料素材としての碳化材の利用(II)。木材工業57(2):48-50。
阪田祐作、難波竹巳、井上吉明、笠岡成光 (1993) 竹活性炭の製造とその分子ふるい吸着特性:ヤシ殻活性炭との比較。Bamboo J 110:71-77。
岸本定吉 (1998) 炭。東京,創森社。
南出隆久、細川健次、畑明美 (1992) 竹活性炭電子ジャー保温米飯の品質に及ぼす影響。Bamboo J 10:75-82。
細川健次 (1992) 竹を素材とした炭素製品。Bamboo J 10:1-9。
細川健次、南出隆久、金井宏よし (1991) 筍の鮮度保持への竹活性炭の利用。Bamboo J 9:27-32。
斉藤幸恵、森美智子、信田聡、有馬孝禮 (2000) 木質系炭化物質のホルムアルデヒド吸脱着。木材学会誌46(6):596-601。
福田靖子、大石友子、貝沼やす子、溝口忠 (2001) 竹炭によるフライ油の熱酸化防止効果。Nippon Shokuhin Kagaku Kogaku Kaishi 48(2):105-111。
澤木智惠子 (2000) 木炭的神奇功效。台北,世茂。
英文部分:
Aaker, D.A. (1992) Strategic marketing management, 3rd ed. NY: John Wiley & Sons.
Aaker, D.A. (1998) Strategic marketing management, 5th ed. NY: John Wiley & Sons.
Abe, I., Fukuhara, T., Maruyama, J., and Tatsumoto, H. (2001) Preparation of carbonaceous adsorbents for removal of chloroform from drinking water. Carbon 39:1069-1073.
Anderson, W.T. and Cunningham, W.H. (1972) The socially conscious consumer. J Market 36(3):23-31.
Arthur, A., Thompson, J.R., and Strickland III, A.J. (2003) Strategic management: concepts and cases. 13th ed., NY: McGraw Hill/Irwin.
Asada, T., Ishihara, S., Yamane, T., Toba, A., Yamada, A., and Oikawa, K. (2002) Science of bamboo charcoal: study on carbonizing temperature of bamboo charcoal and removal capabitity of harmful gases. J Health Sci 48(6):473-479.
Bain, J.S. (1968)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2nd ed., NY: John Wiley & Sons.
Balderjahn, I. (1988) Personality variables and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as predictors of ecologically responsible consumption patterns. J Business Research 17(1):51-56.
Bohlen, G.M., Diamantopoulos, A., and Schlemilch, B.B. (1993)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an industrial service. Market Intelligence Plann 11(1):37-48.
Booz, Allen and Hamilton Inc. (1982) New products management for the 1980s., NY: Booz, Allen & Hamilton. In: Kotler, P. (2003) Marketing Management, 11th edit.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Engle, J.F., Blackwell, R.D., and Miniard, P.W. (1993) Consumer behavior, 7th ed., Orlando Florida: Dryden Press.
Hansen, F. (1972) Consumer choice behavior. NY: Free Press.
Harrell, G.D. (1986) Consumer behavior. San Diego, CA: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Hosokawa, K. (1992) Review on carbonization products by using bamboo material. Bamboo J 10:1-9. [in Japanese with English summary].
Howard, J.A. and Sheth, J.N. (1969) The theory of buyer behavior, NY: Appleton Century Crofts.
Jain, S.C. (1997) Marketing Planning & Strategy, Cincinnati, Ohio: Inter. Thomson.
Kaplan, R.S. and Norton, D.P. (1996) Us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as a strategic management system,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4(1):148-151.
Kassarjian, H.H. (1971) Incorporating ecology into marketing strategy: the case of air pollution. J Market 35(3):61-65.
Kinnear, T.C., Taylor, J.R., and Ahmed, S.A. (1974) Ecologically concerned consumers: Who are they? J Market Res 38(2):20-24.
Kotler, P. (1994)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8th edit.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Kotler, P. (2003) Marketing management, 11th edit.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Lyons, B., Matraves, C., and Moffatt, P. (2001)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and market integration in the European Union. Economica 68(269):1-26.
Midgley, D.F. and Grahame, R.D. (1993)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product form innovati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redispositions and social messages. J Consumer Research 19(4):611-625.
Minamide, T. Hosokawa, K., and Hada, A. (1992) Effect of bamboo active carbon on quality of cooked rice under warming with electronic rice cooker. Bamboo J 10:75-82.
Modahl, M. (2000) Now or never: how companies must change today to win the battle for internet consumers. NY: Harper Business.
Porter, M.E. (1980) Com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 NY: Free press.
Rogers, E.M. (1962)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1st ed. NY: Free Press.
Rogers, E.M. (1983)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3rd ed. NY: Free Press.
Roper Organization. (1990) The environment: public attitudes and individualbehavior. In: Liu J.C., editor. 1974. A study of green consumer behavior for homemaker union in Taiwan [MBA dissertation]. Taipei, Taiwan: Dep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National Taiwan Univ. [in Chinese].
Sampson, P. (1970) Can consumer create new products? J Market Research 12(1):40-52.
Sandell, R.G. (1968) Effects of attitudinal and situational factors on reported choice behavior. J Market Research 5(4):405-408.
Sands, S. and Warwick, L.M. (1977) Successful business innovation: a survey of current professional view. Cal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20(2):5-16.
Scherer, F.M. and Ross, D. (1990)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3rd ed., NY: Houghton Mifflin.
Schiffman, L.G. and Kanuk, L.L. (1991), Consumer Behavior, 2nd ed,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Sheth, J.N., Newman, B.I., and Gross, B.L. (1991) Consumption values and market choices: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Cincinnati: South-Western.
Souder, W. E. (1988) Managing relations between R&D and marketing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rojects. J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5(1):6-19.
Venkatraman, N. and Ramanujam, V. (1986) Measurement of business performance in strategy research: a comparison of approach.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4):801-814.
Wilkie, W.L. (1994) Consumer behavior, 3rd ed. NY: John Wiley & Sons.
Zhang, Q.H., Jiang, S.X., and Zhou, J.B. (2004) Bamboo charcoal technologies, properties, uses and economics. INBAR Final project report from Bamboo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Zhang, W.B., Hua, Y.K., and Ye, L.M. (2002) A study on mechanism of electric conduction of bamboo charcoal. J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Edition) 26(4):47-50.
網路資訊:
PChome新聞 (2005) 竹炭紡織品商機無窮,紡織研究所全力研發,產品已愈80種。奈米創新網(http://www.nano.com.tw/Nano_News/news_content.php?id=1758)。2005/02/14。
中國竹炭網 (2005) 浙江省竹炭地方標準。(http://www.cnzhutan.com/show.asp?work=shownews&id=991)
台灣生態炭產業發展協會 (2005) 一般用途竹炭認定評審標準、品質規格標準及標示規定。(http://www.ecocarbon.org.tw/first.htm)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2005) 林業產品生產量值。(http://www.coa.gov.tw/file/10/195/207/1162/158.xls)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2005) 台灣優質農產品。(http://trade.coa.gov.tw:8080/index_c.jsp)
林務局 (2005) 台灣林業統計。(http://www.forest.gov.tw/web/publication/publication-all.htm)
財政部關稅總局 (2005) 統計資料庫查詢。(http://web.customs.gov.tw/statistic/statistic/statisticList.asp)
日本林野庁 (2005) 特用林產物の生產量。(http://www.rinya.maff.go.jp/puresu/h17-4gatu/0427tokuyourinsanseisanryou.htm)
日本關稅局 (2005) 財務省貿易統計檢索系統。(http://www.customs.go.jp/toukei/srch/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