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雞塊以700W微波加熱比在195±5℃油炸加熱,雞肉中心升溫速率高約58倍。然 而,微波加熱造成雞肉嫩度下降及麵皮軟化等現象。有鑑於此,以三仙膠/動物膠 複合物製備包覆油脂微膠囊,當油/水乳化模式系統,探討其熱安定性及微波加熱 升溫速率之影響因子,以期開發微波加熱迅速升溫且耐熱之微膠囊,藉以改良微波 麵雞塊之品質。利用示差掃瞄比熱法分析三仙膠/動物膠複合物之熱性質,發現 藉靜電作用形成之乾燥複合物,互解溫度在217℃,且吸熱焓差約每克三仙膠21.35 焦耳。藉離子架橋作用形成之複合物水溶液,破壞溫度約 134℃,吸熱焓差約每克 三仙膠13.53 焦耳。若將此熱安定複合物配成微膠囊並以網路分析儀測定2450MHz 頻率之介電性質,則發現在20℃以下,微膠囊之介電常數及介電損失皆與水含量有 直線相關,但是高溫下則不具此關係。60﹪或80﹪水含量微膠囊之介電常數及介電 損失,與溫度(6∼50℃) 具直線負相關性。而水含量低於44﹪之微膠囊,可能因鹽 類濃縮而使介電常數及介電損失,反而與溫度呈直線正相關性。進一步研究發現微 膠囊添加氯化鈉,介電常數並無顯著的改變。但介電損失與氯化鈉之添加濃度有直 線之正相關。溫度愈高,鹽類對提高介質損失之效應愈顯著。至於微膠囊之密度, 則隨水含量下降或溫度上升而降低。水含量愈低之微膠囊,密度受溫度之影響愈大 。由螢光溫度計測定微波加熱升溫速度的結果指出,在微波加熱初期以44﹪水含量 之微膠囊升溫最快,而在微波加熱後期,則以25﹪水含量微膠囊升溫最快,微波加 熱60秒可達180 ℃。可能的原因是低水含量微膠囊之水份蒸發量較少的緣故。然而 ,末期升溫較快之原因,亦不排除在高溫下,因適當濃度鹽類所導致介電損失增加 ,以及高溫造成密度下降等因素。添加氯化鈉於微膠囊中,雖可提高介電損失,但 過量之鹽類卻可能會導致三仙膠/動物膠複合物之交互作用受到抑制,造成微膠囊 之熱安定性降低,使其微波加熱升溫速率反而減慢。比較Tween-60油/水乳化液微 波加熱之升溫情形,發現此乳化系統受水含量之影響和微膠囊很類似,惟其乳化熱 安定性可能較低,易受熱互解而導致水份吸收的微波能無法迅速傳導予油脂,而將 熱能消耗於水份之蒸發,故微波加熱升溫速度率比微膠囊低。因此,油/水乳化模 式系統之微波加熱特性,不但決定於介電、密度、比熱及蒸發等性質,還深受乳化 系統熱安定性之影響。至於微膠囊於微波食品上之應用須更進一步之探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