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卜小蝶、張映涵(2012)。網路影音休閒之遊歷行為探析。圖書資訊學刊10(2),39-74。 王熙哲、丁耀民(2008)。人際關係網路對虛擬社群使用意願的影響。資訊管理學報15(1),53-72。 王韻淳(2015)。影響使用者使用數位音樂平台因素之研究-以iTunes、KKBOX、YouTube為例。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屏東縣。 王紹蓉、梁定澎、賴誼禎(2016)。揭露與隱藏之拉鋸:人氣需求與隱私顧慮對臉書隱私管理行為之影響。中華民國資訊管理學報23(4),445-472。 王敏卿(2017)。社區閱讀中心使用動機、滿意度與再使用意願關係之研究─以彰化縣村東國小為例。南華大學文化創意事業管理學系,嘉義縣。 朱峰志(2012)。中學生使用影音分享網站行為意圖之研究。義守大學資訊管理學系,高雄市。 李有仁、張書勳、林俊成(2009)。影音分享網站使用者意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學報18(1),53-76。 吳曉萍(2012)。新竹市不同連鎖體系量販店服務品質、企業形象與顧客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中華大學運輸科技與物流管理學系,新竹市。 余朝權、楊琍雯、陳禹辰、尚榮安(2013)。粉絲專頁的遊戲式廣告對品牌態度之影響-媒體使用與滿足理論之研究。2013第16屆科技整合管理研討會,1-15。 林清山 (2014)。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初版) 。臺北市:東華。 岳修平(2008)。Web2.0 影音分享平台之學習應用探討。臺灣圖書館管理季刊4(3),9-21。 周哲宇(2009)。網路影音分享之使用行為研究—以某科技大學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臺中市。 周樹華、葉銀嬌、徐潔(2009)。娛樂的社會和心理功能:中西方研究的現狀與前瞻。傳播與社會學刊,10,157–178。 侯錦雄(1990)。遊憩區遊憩動機與遊憩認知間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園藝學系,臺北市。 徐堅銘(2013)。消費者對旅遊APPs的使用滿意度。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圖文傳播藝術學系,新北市。 孫偉淵(2014)。行動使用者生活型態與4G網路服務需求關聯之研究。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系,臺北市。 陳嘉陽(2000)。教育大辭書,國家教育研究院。臺北市:文景。 陳道發(2012)。社群網站使用動機及前置因素之研究─以Facebook為例。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花蓮縣。 彭尹(2016)。網路影音直播網站媒體特性與持續使用意圖之研究:以Twitch.tv為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臺北市。 彭雲鳳(2016)。行動支付使用意願因素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國際企業學系,花蓮縣。 黃思涵(2016)。臺北市國小教師國語電子教科書使用情形、使用期待、使用意願及使用滿意度之研究。臺北市立大學人文藝術學系,臺北市。 楊佩樺(2008)。網路影音分享平台之使用行為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系,臺北市。 葉建伸(2007)。影音網站服務品質與滿意度之研究-以YouTube及無名小站為例。中國文化大學資訊傳播學系,臺北市。 葉庭瑜(2015)。探討上傳影音至影音分享網站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嘉義縣。 蔡松佐(2013)。行動商務QR Code 網路訂票之顧客低使用意願關鍵因素探討-以台灣高鐵為例。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企業管理學系,高雄市。 賴正育、楊亨利(2011)。微網誌使用的需求動機及其影響。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學報19(1),81-103。 賴明弘、張峻維(2016)。網路影音直播平台的使用者行為探討:從知曉到持續使用。中科大學報3(1),31-48。 蕭文龍(2009)。多變量分析最佳入門實用書(2版)。臺北市:碁峰。 蕭文龍(2018),統計分析入門與應用(2版)。臺北市:碁峰。 Bhattacherjee, A. (2001). 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Systems Continuance: An Expectation-Confirmation Model. MIS Quarterly, 25(3), 351-370. Blackwell, R. D., Miniard, P. W., & Engel, J. F. (2006). Consumer Behavior(10thed.). Cengage Learning. Boulding, W., Kalra, A., Staelin, R., & Zeithaml, V. A. (1993). A dynamic process model of service quality: From expectations to behavioral intention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30, 7-27. Bryant, J., & Miron, D. (2002). Entertainment as media effect. In J. Bryant & D.Zillmann (Eds.), Media effects: Advanc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pp.549–582).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Cyert, R. M., & March, J. G. (1963). A behavioral theory of the firm.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Darden, W. R. & Reynolds, F. D. (1974). Backward Profiling of Male Innovator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1(1), 79-85. Darley, J. M., Glucksberg, S., & Kinchla, R. A. (1991). Psychology (5th de.).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 Hall. Davis, F. D. (1989).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IS Quarterly, 13(3), 319-340. Fishbein, M. & Ajzen, I. (1975)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Hempel, D. J. (1977). Consumer Satisfaction with the Home Buying Process: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Consumer Satisfaction and Dissatisfaction, Keith Hunt ed., M.A.:Marketing Science Institute. Houle, C. O. (1996). The Design of Education (2nd 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Kreijns, K., Kirschner, P. A., Jochems, W., & Buuren, H. V. (2007). Measuring Perceived Sociability of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Computer & Education, 49(2), 176-192. Latour, S. A. & Peat, N. C. (1979).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 in consumer satisfaction research.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6, 431-437. Maslow, A. H. (1954).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3rd ed). New York : Harper and Row. Ryan, R. M. & Deci, E. L. (2000).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 68-78. Sathye, M. (1999). Adoption of Internet banking by Australian consumer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ank Marketing,17(7), 324-334. Seashore, S. E., & Taber, T. D., (1975). Job Satisfaction Indicators and their Correlates.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s, 18, 347. Smith, P. C., and L. M. Kendall, (1969). Measurement of Satisfaction in Work and Retirement. Bureau of Business Research, 88. Utz, S., Tanis, M., & Vermeulen, I. (2012). It is all about being popular: The Effects of Need for Popularity on Social Network Site Use.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15(1), 37-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