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21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09 18:1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頌聖
研究生(外文):Sung-Sheng Chen
論文名稱:媒體產業與都市發展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Media Industry and Urban Development--The Taipei case
指導教授:周志龍周志龍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Tsu-Lung Cho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大學
系所名稱:都市計劃研究所
學門:建築及都市規劃學門
學類:都市規劃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0
畢業學年度:8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1
中文關鍵詞:媒體產業都市管理功能中心化階層化資訊與知識
外文關鍵詞:Media Industryurban management functioncentralizationhierarchicalization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1
  • 點閱點閱:95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2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7
隨著台灣政經環境的逐漸民主與多元化,其與世界接觸的機會日增,更進一步將台灣納入全球競爭體系中。屬於現代文化產業範疇之一的「傳播媒體」,扮演資訊傳遞的重要角色,不僅主控都市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管理功能之發展,位居都市資訊、知識互動的核心地位,更有助於提昇都市在全球競爭體系中之優勢。其次,由台灣媒體的發展現況觀之,可以發現大多數媒體集中於台北市,更凸顯都市發展與媒體間必存在某種程度的關聯。另外,台灣媒體在華語市場具有相當之發展優勢,但相關研究對於媒體與都市發展、空間規劃乃至於產業空間發展策略與政策等課題卻極少加以討論。
爰此,本研究立基於媒體產業對都市管理功能提昇的重要性,由產業與空間發展角度切入,深入探討媒體與都市發展之互動關係,並針對台北市媒體產業之空間發展現況,分析其集中分布的因素與屬性。另外,根據台灣媒體的發展優勢,提出產業的空間發展策略,以達到提昇台灣或台北市全球競爭力的目標。
本研究主要以相關統計資料與深度訪談之方法進行分析。首先就台灣主要都市管理功能位階進行評比,並發現台北市由於管理位階高,提供媒體良好發展環境,使產業「中心化」集中於此。然由於都市位階、資訊性質的不同,會發展不同的媒體,形成「階層化」的空間發展現象。若以台北市媒體產業的空間分布為例,可發現由於聚集經濟的考量,以及都市環境、產業網絡互動及社群關係等非經濟因素之影響,造成媒體在空間上的集中與著床現象。最後,針對台灣媒體在華語市場的競爭優勢,將上述研究結果落實於空間規劃層面,提出媒體產業的空間發展策略,並探討政府所扮演的角色。
最後本研究可得到下列結論:一、媒體產業為都市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功能發展過程中之關鍵角色,產生密切互動循環關係,促使產業「中心化」集中於具有管控功能樞紐地位的都市。二、然由於都市位階以及所產生的資訊性質不同,會於其他都市發展不同的媒體類型,而形成「階層化」的現象。三、媒體產業除受到全球都市資訊匯聚的影響,以及媒體與都市發展之互動關係影響外,係因成本與利潤考量的經濟因素,及產業網絡互動、社群關係等非經濟因素之牽引,造成空間集中發展之現象。四、整合前述概念,以「分散化的集中」發展策略落實於空間規劃層面,將台灣媒體產業視為整體運作體系,並以專業化空間分工觀點,除強調台北市所扮演的主控角色,賦予其他都市不同的支援性功能。而政府則可藉由基礎設施與相關獎勵制度之建構,有效提昇台灣全球資訊節點地位與競爭力。
With the democratic improvement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in Taiwan, the chance for Taiwan to get touch with the world is increasing. Taiwan is also accepted to the global competitive system. “The media industry”,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the Modern Culture Indust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f spreading information. Not only does it control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nagement function of urban politics, economy, and social culture, but also helps improve urban advantage. From the view of the present status of Taiwan’s media, it is found that most media is concentrated in Taipei, and tells us that there is some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urban development and media. Besides, the Taiwan media in the world-wide Chinese market have a lot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s. However, there is little research that is related to urban media development, space planning, the spatial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the industrial policy.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importance of the media industry improving the urban management function. From the angle of industry and spatial development, it discuss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edia and urban development. By focusing on the present status of spatial development of media industry in Taipei, it analyzes the reason and attribute of the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According to the advantage of Taiwan’s media, it also suggests the spatial strategy for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o improve the global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f Taiwan or Taipei.
This research is analyzed by the related statistic material and in-depth interview. First, it compares the managemental function of Taiwan’s major cities. It is found that the managemental level of Taipei is the highest. This provides a good circumstance for media. As a result, industrial “centralization” concentrates in Taipei. However,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in urban hierarchy and information attibutes, different media is characterized as “hierarchicalization.” The spatial centralization of the media industry in Taipei is not only caused by the conglomeration economies, but also by the non-economic factors, including the networked interac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cial group, the spatial concentration of the media, and embeddedness phenomena are formed. According to Taiwan’s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f media in world-wide Chinese market, the results discussed to policy implications of the spatial planning to for the media industry and suggest the role of government .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1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範圍 1-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論 1-9
第四節 研究流程與架構 1-12
第二章 台灣主要都市發展與媒體產業
第一節 台灣媒體產業發展政策與環境 2-1
第二節 台灣都市媒體產業之發展現況 2-14
第三節 台灣媒體產業中心化發展分析 2-28
第四節 媒體發展與都市環境之關聯性 2-34
第三章 台灣媒體產業空間結構與發展
第一節 台北市媒體發展都市功能分工結構 3-1
第二節 台北市媒體產業空間發展現況與集中因素 3-4
第三節 台北市媒體產業空間集中發展屬性分析 3-34
第四章 台灣媒體全球跨國空間發展分析
第一節 華語媒體市場分析 4-1
第二節 台灣媒體產業全球空間發展 4-8
第三節 跨國媒體在台灣發展之分析 4-17
第四節 台灣媒體產業的發展潛力與競爭優勢 4-26
第五章 媒體產業空間發展策略
第一節 媒體產業發展目標與政策定位 5-1
第二節 台灣媒體產業空間發展策略擬議 5-6
第六章 結論與討論
第一節 研究重點回顧 6-1
第二節 媒體產業空間發展之芻議 6-3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 6-7
參考文獻 參-1
一、中文部分
行政院主計處,1997,《中華民國統計年鑑》。
行政院主計處,1991,《工商業母體資料檔應用手冊》。
行政院主計處,1996,《中華民國八十五年台閩地區工商及服務業普查─普查對象判定作業手冊》。
行政院主計處,1996,《中華民國八十五年台閩地區工商及服務業普查報告》。
行政院新聞局,1998,《中華民國八十七年出版年鑑》。
行政院新聞局,2000,《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廣播電視白皮書》。
行政院經建會,1997,《發展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計畫》。
行政院文建會,1998,《文化統計》。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1997,《中華民國科學技術統計要覽》。
交通部電信總局,1997,《電信自由化政策白皮書》。
徐宗國譯,1998,《質性研究概論》(Anselm strauss and Juliet Corbin著),台北市:巨流出版社。
程予誠,1998,《傳播帝國─新媒介帝國主義》,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張宏源,1999,《媒體規劃策略與實務》,台北市:亞太圖書出版社。
夏鑄九等譯,1998,《網絡社會之崛起》(Manuel Castells著),台北市:唐山出版社。
皓宇工程顧問公司,1998,《台北媒體文化園區規劃案》,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委託規劃。
彭芸、王國樑,1997.6,《影視媒體產業(值)調查報告》,行政院新聞局綜合計畫處委託國立政治大學傳播研究暨發展中心研究。
彭芸,1997.5,《我國媒體人才供需研究》,行政院新聞局委託國立政治大學傳播研究暨發展中心研究。
辛炳隆,1999.6,《亞太電信媒體中心計畫執行成果之研究─媒體中心部分》,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
財團法人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1996,《台北市工業發展目標、策略暨科技性產業空間規劃之研究》,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委託。
李傳楷,1997,《媒體產業與全球城市的經濟與空間再結構─以台北的有線電視產業為個案》,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景騰,1996,《台灣影視媒體產業對亞太媒體中心之態度與需求之研究》,世新大學大眾傳播學類碩士論文。
郭進宗,1999,《台灣都市現代文化產業發展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紀明程,1998,《跨國公司與台灣唱片產業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素蓉,1999,《我國網路通訊市場之競爭策略與行銷活動分析》,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國讚,1996,《以Porter『Diamond』模式檢視台灣籌設『亞太媒體中心』之研究》,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家發等著,1997,《認識大眾傳播》,台北市:台灣書店。
葉龍彥,1997,《台北西門町電影史》,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與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出版。
莊翰華,1998,《都市行銷理論與實務》,台北:文笙書局。
許熾榮,1996,〈多媒體產業現況〉,《電工通訊》12:14-16。
李天鐸,1998,〈跨國傳播媒體與華語流行音樂的政治經濟分析〉,《當代》125:54-69。
李天鐸、劉現成編著,1999,《亞太媒體圖誌─無線/有線暨衛星電視的形構》,台北市:亞太圖書出版社。
二、英文部分
Dicken,P.1998.Global Shift:Transforming the World Economy.(3rd edn)London.
Hepworth,M.E.1991.“Planning for the Information City:The Challenge and Response.”in Urban regeneration in a changing economy:a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edited by Fox-przeworski,J.Goddard,J.and De Jong,M.Oxford:Clarendon Press.
Knight,R.V.1995.“Knowledge-based Development:Policy and Planning Implication for Cities.”Urban Study32:255-260.
Miles,I.1997. “Cyberspace as Product Space:Interactive Learnning about Interactive Media.”Future29(9):769-789.
Sassen,S.1991.The Global City.America: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adler,D.1997.“The Global Music business as an Information Industry:Reinterpreting Economies of Culture.”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29:1919-1936.
Scott,A.J.1999.“The US Recorded Music Industry: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Organization,Location,and Creativity in the Culteral Economy.”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31:1965-1984.
White,P.B.1997.“Online Services and‘transactional space’:Emerging Strategies for Power and Contral in the New Media.”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21(6):565-573.
Wildman,S.S.1998.“Media and Multimedia:the Challenge for Policy and Economic Analysis.”Information economics and policy10:1-7.
Zinkhan,G.M and Watson,R.T.1996.“Advertising Trends:Innovation and the Process of Creativee Destruction.”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37:163-171.
三、其他資料
‧ 行政院新聞局網站,www.gio.gov.tw/info/ngio。
‧ 行政院經建會網站,www.cepd.gov.tw。
‧ 行政院主計處網站,www.dgbas.gov.tw。
‧ 台北市政府網站,www.tpi.gov.tw。
‧ 高雄市政府,www.kcg.gov.tw。
‧ 台中市政府,www.tccg.gov.tw。
‧ 台灣大學建築暨城鄉研究所網站,www.bp.ntu.edu.tw。
‧ 台北市影片商業同業公會會員名冊,1999.7。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