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41)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09 11:5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楊竣耀
研究生(外文):Yang, Chun-Yao
論文名稱:休閒阻礙對音樂性節慶活動吸引力與旅遊意願之影響-以墾丁春天音樂季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Leisure impedes the influence of music festivals of Attractiveness and Willingness to Travel-Kenting Spring Music Festival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盧堅富盧堅富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u, Jane-Fuh
口試委員:蔡龍銘陳家瑜
口試委員(外文):Tsai, Lung-MingChen, Chia-Yu
口試日期:2014-06-27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觀光事業學系
學門:民生學門
學類:觀光休閒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4
畢業學年度:10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7
中文關鍵詞:休閒阻礙旅遊意願活動吸引力節慶活動
外文關鍵詞:Leisure ConstraintsTravel intentionEvent attractivenessFestive event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1
  • 點閱點閱:100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7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論文提要內容:

隨著觀光旅遊需求與日俱增,地方政府在觀光行銷推展上扮
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地方政府可採行的觀光行銷策略有很多,舉
辦節慶活動是目前地方政府最常被採用的策略之一,同時能提高
知名度,建立市場定位,台灣目前最盛大的音樂嘉年華為墾丁地
區之音樂節慶活動。
本研究即探討墾丁春天音樂季有關音樂性節慶活動有何豐富
內容,能吸引消費者的參加,及其休閒阻礙因素及旅遊意願之關
係,研究採便利抽樣法進行抽樣,並以參與過墾丁春天音樂季之
遊客為取樣對象。本研究發現參與音樂性節慶活動會因為不同的
休閒阻礙因素而降低了活動本身的吸引力,而去影響遊客的旅遊
意願,休閒阻礙因素也會直接影響遊客的旅遊意願。建議活動規
劃者可針對以下四點來進行調整,包括:產品、活動規劃、價格
與宣傳,期待音樂節慶活動能有更健全及永續的發展。


關鍵字:休閒阻礙(leisure Constraints),旅遊意願(travel intention),
活動吸引力(event attractiveness),節慶活動(festive events)
ABSTRACT

As the increasing demands in tourism, local governmen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ourism marketing. Hosting festivals, for example, is currently one of the most
common marketing strategies which local governments can adopt and is able to improve
popularity and to set market orientation. This research mainly studies the Kenting Music
Festival, which is the most magnificent musical carnival in Taiwan.
The following issues had been investigated: how brilliant the festival is and the
reasons why or why not people attend this festival? Convenience sampling had been
taken to sample the tourists with the experience of participating Kenting musical
festivals.
The result had shown that the leisure constraints can reduce their travel intention
either directly or via the mediation effect of lessening the event attractiveness. Four
advises had been given to event planners for improving musical festivals including:
product, activity planning, price, and promotion. Hopefully, perfec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s in music festivals can be expected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Leisure Constraints, travel intention, Event attractiveness, Festive events
內 容 目 錄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誌謝辭........................ vi
內容目錄....................... vii
表目錄........................ ix
圖目錄........................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對象............. 7
第四節 研究流程................ 8
第二章 文獻回顧................. 9
第一節 節慶活動................ 9
第二節 台灣節慶活動發展概況.......... 12
第三節 活動吸引力的定義與構面......... 21
第四節 休閒阻礙的定義與構面.......... 25
第五節 旅遊意願的定義與構面.......... 29
第三章 研究方法..................3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2
第二節 研究假設................ 32
第三節 操作性定義與變數之衡量......... 36
第四節 問卷設計................ 38
第五節 樣本與資料收集............. 42
第六節 資料分析方法.............. 43
第七節 預試結果................ 45
第四章 研究結果................. 53
第一節 受訪者基本之資料描述性統計分析..... 53
第二節 問卷題項之基本資料........... 55
第三節 研究變數之相關分析...........59
第四節 迴歸分析................60
第五節 獨立樣本 t 檢定.............62
第六節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64
第七節 研究討論................ 7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74
第一節 研究結論................ 74
第二節 研究貢獻................ 75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76
參考文獻......................80
附錄 A 預試問卷..................94
附錄 B 正式問卷..................99

表 目 錄
表 2-1 節慶活動分類名詞.................10
表 2-2 台灣主要音樂節慶活動...............19
表 2-3 吸引力定義的類型表................ 22
表 3-2 休閒阻礙量表................... 39
表 3-3 活動吸引力量表.................. 40
表 3-3 活動吸引力量表.................. 41
表 3-4 旅遊意願量表................... 42
表 3-5 預試之受測著基本資料............... 46
表 3-5 預試之受測著基本資料............... 47
表 3-6 活動吸引力量 表之項目分析結果........... 47
表 3-6 活動吸引力量 表之項目分析結果........... 48
表 3-7 休閒阻礙量 表之項目分析結果............ 49
表 3-8 旅遊意願量表之項目分析結果............ 50
表 3-9 預試量表之信度分析................ 50
表 3-10 預試活動吸引力信度分析結果............ 51
表 3-11 休閒阻礙信度分析結果............... 51
表 4-1 正式問卷之受測者基本資料表............ 53
表 4-1 正式問卷之受測者基本資料表............ 54
表 4-2 休閒阻礙平均數.................. 55
表 4-2 休閒阻礙平均數.................. 56
表 4-3 活動吸引力平均數................. 57
表 4-4 旅遊意願平均數.................. 58
表 4-5 相關分析表.................... 59
表 4-6 休閒阻礙影響活動吸引力迴歸分析表......... 60
表 4-7 活動吸引力影響旅遊意願迴歸分析表......... 61
表 4-8 休閒阻礙影響旅遊意願迴歸分析表.......... 62
表 4-9 性別對各變數之間的影響..............63
表 4-10 婚姻狀況對各變數之間的影響............63
表 4-11 孩子狀況對各變數之間的影響............ 64
表 4-12 不同年齡對各變數之間的影響............ 64
表 4-13 教育程度對各變數之間的影響............ 65
表 4-14 職業對各變數之間的影響..............65
表 4-15 每月所得對各變數之間的影響............66
表 4-16 居住地對各變數之間的影響.............66

圖 目 錄
圖 1-1 研究流程圖................... 8
圖 3-1 研究架構圖................... 32
參 考 文 獻
一、中文部分

Allen, J., O’Toole, W., McDonnell, I., & Harris, R. (2004),節慶與活動管理(第二版) (陳希林、閻惠群譯),台北:五觀藝術,(原文於1999年出版)。

文化部文化資訊旅遊網(2012),節慶介紹資料查詢[線上資料],來源:http://tour.moc.gov.tw/frontsite/index.jsp [2012, October 10]

王瑞璟(2008),遺產地旅遊吸引力、旅遊意象與遊客重遊意願關係之研究,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管理學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行政院交通部觀光局(2004),2004年台灣觀光市場行銷調查,台北:編制者發行

行政院交通部觀光局(2008),觀光政策白皮書,台北:編制者發行

行政院交通部觀光局(2009),遊客統計資料查詢[線上資料],來源:http://recreation.tbroc.gov.tw/asp1/statistics/year/INIT.ASP [2012, October 05]

行政院交通部觀光局(2010),遊客統計資料查詢[線上資料],來源:http://recreation.tbroc.gov.tw/asp1/statistics/year/INIT.ASP [2012, October 05]

行政院交通部觀光局(2011),遊客統計資料查詢[線上資料],來源:http://recreation.tbroc.gov.tw/asp1/statistics/year/INIT.ASP [2012, October 05]

行政院交通部觀光局(2012),遊客統計資料查詢[線上資料],來源:http://recreation.tbroc.gov.tw/asp1/statistics/year/INIT.ASP [2012, October 05]

車成緯(2011),以大型活動探討城市意象、活動吸引力對參與意願 之影響,數據分析,6(3),31-48。

何東洪(2005),台灣音樂展演產業之問題研究報告,行政院青輔會 委託案,案號:94NYC-4-01,桃園:九座寮文化協會。

李京容(2008),遊客之遊憩動機與府城文化觀光吸引力關係之研究, 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余嬪、張玉玲(1999),大學生休閒內在動機、休閒阻礙、休閒無聊感與自我統合之關係研究,彰市大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吳淑女(1995),淺談慶典觀光與推展觀光之道,交通建設,42(9),
2-9。

吳宗瓊(2002),部落觀光慶典活動影響之研究-旅客認知面向的探 討,觀光研究學報,2(2),39-56。

吳麗鶯(2009),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特展吸引力探究遊客參與動 機、阻礙與滿意度之關係,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吳運全(2002),環境態度與遊憩體驗關係之研究-以綠島生態旅遊為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林晏州(1984),遊憩者選擇遊憩區行為之研究,都市與計畫,10,33-49。

林瑞欽(1990),師範生任教職志之理論與實徵研究,復文書局。

林憶蘋、歐聖榮(2001),休閒遊憩觀光研究問題與方向之剖析,都市與計劃。29(2),315-336

周秀蓉(2008),遊憩吸引力和遊憩體驗對顧客滿意度及重遊意願之影響-以六福村主題樂園為例,明新學報,34(2),267-288。

施明淑(2008),也是布波,台灣獨立音樂產銷和迷的分析,世新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范莉雯(2002),大學生參與生態旅遊行為意向之研究-以東海大學學生為例,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高淑娟(2011),以計畫性行為理論模式探討遊客觀光工廠涉入、旅遊意願與行為意圖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市為例,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高玉娟(1995),墾丁國家公園觀光遊憩資源對遊客的吸引力研究, 東海大學景觀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徐國全(2008),新社地區遊客參與農業旅遊動機、休閒效益對重遊意願關係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財團法人台灣唱片出版事業基金會(2009),台灣唱片業近年來的發展資訊查詢[線上資料],來源:http://www.ifpi.org.tw/ [2014, April 05]

貢寮海洋音樂祭官方網站(2012),活動相關資訊查詢[線上資料],來源:http://tour.tpc.gov.tw/2013hohaiyan/ [2013, May 05]

陳柏州(2006),以寬容心看新節慶,台北: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陳柏州,簡如分(2004),台灣的地方新節慶,台北:遠足文化。

陳妤甄(2009),觀光遊憩資源吸引力及觀光產業對觀光發展影響之研究-以澎湖縣為例,逢甲大學景觀與遊憩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陳藝文(2000),休閒阻礙量表之建構-以北部大學生為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陳運欽(2002),觀光地意象認知與旅遊選擇意願之研究,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陳珮琪(2009),以健康生活型態探討國人溫泉保健旅遊認知、態度與意願-間論推拉力動機,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陳俊宏(2011),愛河連接蓮池潭自行車道使用者對運動觀光吸引力、自行車道形象與重遊意願之研究,大仁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陳聰廉、張家銘 (2006),茂林國家風景區遊客吸引力、滿意度與重遊意願關係之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1(2),45-65。

曹勝雄(2001),觀光行銷學,台北:揚智文化。

許玉娟(2008),賞螢行為模式之研究-以若蘭山莊及東勢林場賞螢 遊客為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游瑛妙(1999),節慶活動的吸引力與參觀者對活動品質的滿意度分析:以第十一屆中華民藝華會為例,台北:台灣省政府交通處旅遊局。

曾裕恒(2008),台灣唱片產業之研究:主流與非主流之比較分析,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曾正吉(2006),高年級學童之休閒自由感與其休閒阻礙關係之研究-以彰化縣海線鄉鎮地區國小為例,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曾慧慈、沈進成(2008),高峰型與維生型遊客的飲食觀光動機、吸引力、阻礙、滿意度與忠誠度影響關係之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4(1),63-95。

馮久玲(2002),文化是好生意-Culture is Good Business,台北:臉譜出版。

傅鉛文演講記錄(2010),Live house與獨立音樂的關係,台北。

葉碧華(1999),大型觀光節慶活動效益評估之研究:以台北燈會為 例,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黃靖雅(2001),鹿港龍山寺對遊客文化觀光吸引力研究,東海大學 景觀學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黃立賢(1996),專科學生休閒興趣相關因素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黃美琪(2012),八卦山大佛風景區對遊客的吸引力、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研究,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張家綺(2005),聽障者休閒參與對其心理及行為之影響,世新大學觀光學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張孝銘、林永森(2007),休閒農場遊憩吸引力、服務品質與遊憩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以飛年牧場為例,運動與遊憩研究,1(4),59-71。

張秀慧(2001),國中生次激尋求、休閒意願、休閒無聊感與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楊欣茹(2010),台灣獨立音樂的文化消費研究:文化消費炫耀性再思考,臺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楊璨羽(2008),音樂產業與文化政策:一個獨立音樂視野的探討,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廖婉如(2008),退休者對休閒農場認知、社會支持及參與休閒農場長住意願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蔡文婷(2005),台灣民俗筆記,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蔡文婷(2005),嘉年華之島-節慶產業搶搶滾,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鄭天明、陳美存(2007),以節慶活動吸引力探究遊客參與動機、滿意度與忠誠度之關係:兼論不同的參與經驗,觀光研究學報,13(4),327-346。

墾丁春天音樂季官方網站(2013),活動相關資訊查詢[線上資料],來源:http://www.springscream.com/ [2013, April 05]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2012),遊客統計資料查詢[線上資料],來源: http://www.ktnp.gov.tw/cht/ [2012, October 05]

劉文菁(1992),台北市民家庭休閒生活之研究,師範大學社會教育 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盧筱筠(2007),旅遊動機、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研究-以瑞士團體套 裝旅遊為例,世新大學觀光學系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謝智謀、賴家馨(2005),休閒阻礙量表之編製-以臺北市大學生為例,公民訓育學報,16,1-18。

鐘瓊珠(1997),大專運動員休閒行為之研究-以國立台灣體專專長學生為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簡惠貞(2001),外籍旅客對台灣民俗慶典活動參與意願之研究,世新大學觀光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

Allen, J., O’Toole, W., McDonnel, I., & Harris, R. (2004). Festival and special event management (3rd ed.). New York : John Wiley & Sons.

Burr, S. (1997). Love thy neighbor and prosper community festivals and events. Parks and Recreation, 32(9), 106-118.

Crawford, D., & Godbey, G. (1987). Reconceptualizing barriers to family leisure. Leisure Sciences, 9(2),119-127.

Carroll, B., & Alexandris, K. (1997). Perception of constraints and strength of motivation : Their relationship to recreational sport participation in Greece.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9(3), 279-299.

Court, B., & Lupton, R. A . (1997). Customer portfolio development : Modeling destination adopters, inactives, and rejecters,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36(1), 35-43.

Crompton, J. L., & Mckay, S. L.(1997). Motives of Visitors Attending
Festival Event.Annals of Tourism Researsh, 24(2), 425-439.

Childress, R. D., & Cromption, J. L. (1997). A comparison of alternative direct and discrepancy approaches to measuring quality of performance at a festival.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4(2), 43-57.

Dodds, W., Monroe, K., & Grewal, D (1991). Effects of Price, Brand, and Store Information on Buyers' Product Evaluation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8(3), 307-319.

Getz, D. (1991). Festivals, special events, and tourism.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Getz, D. (1997). Event management and event tourism. New York: Cognizant Communication Corporation.

Gartrell, R. B. (1994). Destination marketing for convention and visitor
   bureaus. Dubuque, Iowa: Kendall/Hunt Publishing Company.

Goeldner & Ritchie. (2006). Tourism: principles, practices, philosophies 10th edition.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Gearing, E., Swart, W., & Var, T (1974). Establishing a Measure of Touristic Attractiveness.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2(4),1-8.

Gunn, C. (1993). Tourism Planning: Basics, Concepts, Cases. Washing ton, D.C.: Taylor and Francis.

Gunn, C. (2004). Tourism Planning: Basics, Concepts, Cases (3rd Eds.). London: Taylor and Francis.

Inskeep, E. (1991). Tourism planning : An integr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pproach,508-590.

Janiskee, R. (1996). Historic houses and special event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3(2), 395-414.

Jackson, E. (1988). Leisure constraints: A survey of past research. Leisure Sciences, 10(3), 203-215.

Jackson, E., & Searle, M. (1983). Recreation non- participation and barriers to participation: Concepts and models. Loisir et Societe/Society and Leisure, 8(2), 693-707.

Jackson, E. L., & Dunn, E. (1991). Is constrained leisure an internally homogeneous concept Leisure Sciences, 13(3), 167-184.

Jago, L. K., & Shaw, R. N. (1998). Special events: A conceptual and
   definitional framework, 5(12), 21-32.

Light, D. (1996).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udience for events at a heritage site. Tourism Management, 17(3), 183-190.

Lew, A. (1987). A frame work of tourist attraction research.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4(4), 553-575.

Laws, E. (1995). Tourist destination management: issues, Analysis and Policies, 224-360.
Leiper, N. (1990). Tourist attraction system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7, 367-384.

Mayo, E. & Jarvis, L. (1981). The psychology of leisure travel. Effective Marketing and Selling of Travel Services.

McDonnell, I., Allen, J., & O’Toole, W. (1999). Festival and special event management. Brisbane: John Wiley and Sons.

Mckercher, B., Ho, P., & Cros, H. (2004). Attributes of popular cultural attractions in Hong Kong.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31(2), 393-407.

MacKay, K., & Fesenmaier. D. (1997). Pictorial clement of destination in image formation.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1(3), 537-565.

Neirotti, L., Bosetti, H., & Teed, K. (2001). Motivation to attend the 1996 summer Olympic game.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39(3), 327-331.

Peters, M., & Weiermair, K. (2000). Tourist attractions and attracted tourists: How to satisfy today’ s ‘fickle’ tourist clientele? Journal of Tourism Studies, 11(1), 22-29.

Pike, S., & Ryan, C. (2004). Destination positioning analysis through a comparison of cognitive, affective, and conative perceptions.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42(2), 333-342.
Papatheodorou, A. (2001). Why people travel to different place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8(1), 164-179

Samdahl, D., & Jeckubovich, N. (1997). A critique of leisure constrains: Comparative analyses and understandings. Journal of Leisure Reasearch, 29(99), 430-452.

Saleh, F., & Ryah, C. (1993). Jazz and knitwear: Factors that attracts to festivals. Tourism Management, 14(4), 289-297.

Swarbrooke, J. (2002). Th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visitor attractions (2nd Eds.). London: Butter worth- Heinemann.

Um, S., & Crompton, J. (1992). The Roles of Perceived Inhibitors and Facilitators in Pleasure Travel Destination Decisions.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30(3),18-25

Victor, C. (1989). Marketing implications for attractions. Tourism Management, 10(3), 229-232.

Williams, T. H. (1972). Educational aspirations: Longitudinal evidence on their development in Canadian youth. Social Education, 45(3), 107-133.

William, F. (1997). Global tourism, 275-397.

Woodside, G., & Lysonski, S. (1989). A General Model Of Traveler Destination Choice.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7(4),8-14.

Walker, G., & Deng, J. (2007). Culture and leisure constraints: A comparison of Canadian and mainland.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9(4), 567-590.

Yoon Y. and M. Uysal (2005) An examination of the effects of motivation and satisfaction on destination loyalty: a structural model. Tourism Management, 26(1), 45-56.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林憶蘋、歐聖榮(2001),休閒遊憩觀光研究問題與方向之剖析,都市與計劃。29(2),315-336
2. 林憶蘋、歐聖榮(2001),休閒遊憩觀光研究問題與方向之剖析,都市與計劃。29(2),315-336
3. 周秀蓉(2008),遊憩吸引力和遊憩體驗對顧客滿意度及重遊意願之影響-以六福村主題樂園為例,明新學報,34(2),267-288。
4. 周秀蓉(2008),遊憩吸引力和遊憩體驗對顧客滿意度及重遊意願之影響-以六福村主題樂園為例,明新學報,34(2),267-288。
5. 陳聰廉、張家銘 (2006),茂林國家風景區遊客吸引力、滿意度與重遊意願關係之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1(2),45-65。
6. 陳聰廉、張家銘 (2006),茂林國家風景區遊客吸引力、滿意度與重遊意願關係之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1(2),45-65。
7. 張孝銘、林永森(2007),休閒農場遊憩吸引力、服務品質與遊憩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以飛年牧場為例,運動與遊憩研究,1(4),59-71。
8. 張孝銘、林永森(2007),休閒農場遊憩吸引力、服務品質與遊憩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以飛年牧場為例,運動與遊憩研究,1(4),59-71。
9. 蔡文婷(2005),嘉年華之島-節慶產業搶搶滾,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10. 蔡文婷(2005),嘉年華之島-節慶產業搶搶滾,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11. 鄭天明、陳美存(2007),以節慶活動吸引力探究遊客參與動機、滿意度與忠誠度之關係:兼論不同的參與經驗,觀光研究學報,13(4),327-346。
12. 鄭天明、陳美存(2007),以節慶活動吸引力探究遊客參與動機、滿意度與忠誠度之關係:兼論不同的參與經驗,觀光研究學報,13(4),327-346。
13. 謝智謀、賴家馨(2005),休閒阻礙量表之編製-以臺北市大學生為例,公民訓育學報,16,1-18。
14. 謝智謀、賴家馨(2005),休閒阻礙量表之編製-以臺北市大學生為例,公民訓育學報,16,1-18。
 
1. 美食意象對目的地品牌及旅遊意願之影響-以台北新光三越澎湖美食展為例
2. 簽證難易度評估系統之建立暨簽證難易度對旅遊意願影響之研究
3. 旅遊動機及阻礙因素對國小教師參與海外旅遊意願影響之研究-以新北市雙和區為例
4. 天主教教堂與重要節慶的旅遊意象及活動吸引力對旅遊意願之影響─以輔仁大學師生為例
5. 人格特質、旅遊動機和知覺風險對海外自助旅遊意願之影響─以府城居民為例
6. 地方政府節慶活動政策行銷之研究 -以貢寮海洋音樂祭為例
7. 觀光吸引力、遊憩資源對旅遊意願之影響─以桃園大溪鎮為例
8. 微電影對旅遊目的地意象與旅遊意願之影響─以〝再一次心跳〞對澳洲旅遊為例
9. 節慶活動與地方行銷策略之研究-以「台東臺灣國際熱氣球嘉年華」為例
10. 地方居民之社區意識對地方節慶活動的認同及活動認同對活動涉入之影響關係─以雲林縣褒忠花鼓節為例
11. 大學生對中國之旅遊意象與旅遊意願研究-一個跨文化研究
12. 節慶活動促進地方發展之研究–以貢寮國際海洋音樂祭為例
13. 遊憩資源及觀光吸引力對旅遊意願之影響-以新北投溫泉區為例
14. 目的地品牌知識對旅遊意願之影響-以「澎湖雙心石滬」為例
15. 臺灣大型民俗節慶活動效益評估指標建構及模式驗證之研究-以台東炸寒單爺民俗節慶活動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