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erderick, P.Hooper, M.B.Rajib, B.O.Sean, and K.Mohsen. “Evaluation of Use Synthetic Lightweight Aggregate (SLA)in Hot Mix Asphalt,”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Annual Meeting, 2004.
2.洪傑生,「輕質骨材應用於透水性瀝青鋪面可行性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碩士論文,民國95年6月。3.Sidney Mindness and J.Franc is Young,“ Concrete”, Prentice-Hall, inc, 1981.
4.楊雅雲,「輕質骨材抗壓磚之透水性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2年6月。5.蔡昆城,「淤泥再生輕質骨材混凝土工程性質之研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碩士論文,民國90年6月。6.顏聰、陳豪吉,「輕質骨材混凝土」,中華輕質骨材協會。
7.張德育,「輕質骨材混凝土耐火與隔熱性能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3年7月。8.Riley, C.M., “Relation of chemical properties to the bloating of clays” J. Am. Ceram. Soc., 1969.
9.王櫻茂,顏聰,「人造輕質骨材燒製及其物理化學性質之試驗研究」,營建知訊,120 期,第17-25頁,民國81年。10.張家碩,「水庫淤泥燒製輕質骨材的燒結行為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4年6月。11.陳胤成,「輕質骨材自充填混凝土之性質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3年6月。12.網路文獻(中國林業網),資料來源:
http://www.chinaforestry.com.cn/front/asp/gqsupplyinfo2.asp?id=16279
13.網路文獻(富士登山觀光 株式會社),資料來源:
http://www.fujisan5.jp/sale.html
14.網路文獻(中華輕質骨材協會),資料來源:
http://www.laca.org.tw/
15.陳協楊,「包裹輕質骨材混凝土之力學性質」,國立成功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1年6月。
16.蔡宗勳,「包裹奈米改質粘土對輕質骨材工程性質的影響」,國立成功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4年6月。17.林季慧,「粒料果將對混凝土工程性質影響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碩士論文,民國96年6月。18.葉淑通,「以理想級配曲線估算粒料緻密混合比及飛灰水泥漿包裹厚度評估混凝土性質之討論」,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碩士論文,民國94年4月。
19.黃兆龍,「混凝土性質與行為」,詹氏書局,台北,民國91年。
20.徐定华、徐敏,「混凝土材料學概論」,中國標準出版社,第33-36頁、第244-280頁,北京,2002。
21.C.F. Mora, A.K.H. Kwan, H.C. Chan, "Pareicle size distribution analysis of coarse aggregate using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1998, 28(6), pp.921-93.
22.A.K.H. Kwan, C.F. Mora, and H.C. Chan, "Pareicle shape analysis of coarse aggregate using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1999, 29(9), pp.1403-1410.
23.C.F. Mora, A.K.H. Kwan, and H.C. Chan, "Sphereicity, shape factor, and convexity measurement of coarse aggregate for concrete using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2000, 30(3), pp.351-358.
24.詹文宗,「以表面積理論探討高強度混凝土之配合設計法」,國立中興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7年。25.沈得縣,「瀝青混凝土材料品質管制」,台北市政府公務人員訓練中心工程品質管制講習班講義,民國84年。
26.沈得縣,「多孔隙瀝青混凝土路面之設計與施工」,材料科技在營建工程上應用研討會論文集,第149-171頁,民國89年。
27.陳偉全、陳聰達,「多孔隙排水面層之設計與施工技術考察報告」,交通部國道高速公路局,民國87年。
28.李泰明,「路面新進工程技術之運用」,道路新進技術發展與應用研討會論文集,第3-18頁,民國88年。
29.劉明仁,「排水性鋪面設計觀念、排水效果、結構強度改良」,鋪面排水與行車安全研討會論文集,第81-100頁,民國88年。
30.蔡攀鰲,「簡介排水性鋪面設計及施工」,鋪面排水與行車安全研討會論文集,第1-9頁,民國88年。
31.沈得縣,「石膠泥瀝青混凝土之配合設計與品質管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技術24期,第41-70頁,民國90年。
32.Brown , E. R. , Mallick , R. B., ”Evaluation of Stone on Stone Contact in Stone Matrix Asphalt”,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1492, pp.208-219, 1995.
33.Brown , E. R. , Haddock , J. E., ”Method to Stone on Stone Contact in Stone Matrix Asphalt Paving Mixture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No.1583,pp.11-18, 1997.
34.林志棟,「瀝青混凝土配合設計及其原理」,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74年。
35.Hick, R. G. ”Moisture Damage in Asphalt Concrete”,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1991.
36.中西弘光,「排水鋪面新工法新材料」,環保鋪面工程學術研討會, 2000。
37.NCAT,”Hot Mix Asphalt Materials, Mixtur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Second Edition, 2000.
38.沈得縣,「超級鋪面瀝青混凝土配合設計法」,瀝青混凝土配比設計與施工研討會論文集,第193-223頁,民國89年。
39.交通部,「公路工程施工規範」,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90年。
40.NIELSEN , E , “ Stone Matrix Asphalt(SMA)-A study of Permanent Deformation ” , EAPA &EUROBITUME Congress , Strasbourg , 1996.
41.交通部台灣區國道高速公路局,「施工技術及規範」。
42.陳虹潔,「骨材顆粒組構及型態對瀝青混凝土抗變形之影響」,國立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43.呂正宗,「半剛性瀝青混凝土配比與性質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營建系碩士論文,民國85年。44.彭恩德,「瀝青混凝土力學特性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系碩士論文,民國76年。45.呂正宗,「陽離子乳化瀝青與水泥混合穩定機理之探討」,表面物理化學期末報告,民國90年。
46.蔡攀鰲,「瀝青混凝土」,第六版,三民書局,民國84年8月。
47.許貫中,「化學摻料基本性質分析及對水泥砂漿材料性質之影響」,高性能混凝土研討會論文集,民國85年。
48.李釗,「強塑劑在高性能混凝土上之應用」,高性能混凝土配比實作研討會,民國87年。
49.賴耿陽,「印染色湖調液法」,復漢出版社,民國78年。
50.賴耿陽,「界面活性劑應用實務」,復漢出版社,民國72年。
51.龔人俠,「水泥化學概論」,台灣區水泥工業同業公會,民國66年。
52.石榮傑,「水泥瀝青膠漿應用於透水性鋪面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碩士論文,民國94年7月。53.杜嘉崇、蕭炎泉、李東林,「乳化瀝青常溫拌合特性之研究」,台灣公路工程,第31卷,第12期,第18-25頁,民國94年6月。
54.沙愛民,「半剛性路面材料結構與性能」,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55.王學信、沙愛民、胡力群、袁文豪,「水泥乳化瀝青混凝土力學性能研究」,公路交通科技,第22卷,第11期,第57-60頁,2005。
56.柴彩萍,「半柔性水泥乳化瀝青混凝土結合料用量研究」,山西建築,第33卷,第5期,第168-169頁,2007。
57.鐵道部第一工程局,“鐵路工程施工技術手冊”,中國鐵道出版社,北京,2000年。
58.Hun Song., Jeongyun Do and Yangseob Soh.“Feasibility study of asphalt-modified mortars using asphalt emulsion”,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No.20, pp.332-337, 2006.
59.G. Li., Y. Zhao., S. S. Pang and W. Huang. “Experimental study of cement-asphalt emulsion composite”,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Vol.28, No.5, pp.635-641, 1998.
60.吳學禮,「鋪面、材料工程實務」,詹氏書局,民國84年。
61.The Asphalt Institute, “Mix Design Method for Asphalt Concrete,” Manual Series No.2(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