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鼎銘(2001),貪污腐化成因之實證分析,2001台灣政治學會學術研討
會論文,台北;台灣政治學會。
王濟川、郭志剛(2004), Logistic迴歸模型-方法及應用,台北;五南圖
書。
內政部警政署(2005),督察工作手冊,台北;內政部警政署編印。
內政部警政署(2001),風紀教育手冊,台北;內政部警政署編印。
內政部警政署(2007),台閩刑案統計,台北;內政部警政署編印。
史錫恩(2006),刑事訴訟法論,台北;台灣省警察專科學校。
行政院主計處(2006),勞動力統計,台北,行政院。
何恭壜(2003),基層公務機關行為腐化與防制策略之研究,元智大學管
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燈燦(1993),公務機關貪污問題與防治策略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吳國清(1999),我國警察倫理之探索與其實證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學報,34卷。吳國清(1996),警察風紀對策諮詢之研究, 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26卷5期。
吳明隆、涂金堂(2006),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五南圖書。
吳萬益、林清河(2001),企業研究方法,台北:華泰文化。
林東茂(2004),刑法綜覽 ,台北;學林出版社。
林山田(2000),刑法通論,台北;台大法學院圖書部。
孟維德(2000),公司犯罪影響因素及其防制對策之實證研究-以美國無線電公司(RCA)污染犯罪為例,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論 文。胡佳吟(2004),公務員貪污犯罪影響因素之初探性研究,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胡佳吟(2005),公務員貪污犯罪影響因素之研究,犯罪與刑事司法研究,台北,4卷。俞翔、傑佛利(2005),「犯罪學彙編」,台北;博明文化出版社。
梅可望(2002),警察學原理,台北;中央警察大學。
黃富源、范國勇、張平吾(2002), 犯罪學概論,台北;中央警大學。
許春金(2003),犯罪學,台北;中央警察大學。
張甘妹,(1999),犯罪學原論 ,台北;三民書局。
陳玉書(2000),犯罪防治學報,台北,1卷。
莊忠進(2008),犯罪偵查學,台北;台灣省警察專科學校。
許春金(2006),人本犯罪學,台北;三民書局。
楊士隆(2002),犯罪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
鄧煌發(2000),犯罪預防,台北;中央警察大學。
蔡德輝(1998),犯罪學-犯罪學理論與犯罪防治,台北;五南圖書。
吉益脩夫,犯罪生活曲線-精神生物學的考察,日本,犯罪學雜誌,26卷。
中田修(1972),犯罪精神醫學,日本。
法務總和研究所(1992),日本犯罪白皮書,日本。
YAHOO奇摩搜尋(2006),國際透明組織台灣總會- 台灣透明組織。
http://www.ti-taiwan.org/ch.files/index-1.htm
YAHO奇摩搜尋(2008), 破窗理論與機關廉政 www.tcfd.gov.tw/02mid/07trouble/95/trouble_95-11-01-1.htm
YAHOO奇摩搜尋(2008),2008-4-6東海一梟-- 習性論熊師十力著作學習筆記
www.fireofliberty.org/trad/article/7741.asp - 35k
YAHOO奇摩知識+(2008),比馬龍效應
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205082019571
YAHOO奇摩部落格(2008)破窗理論與小花理論
http://tw.myblog.yahoo.com/jw!F664MfGUAhIaoo0QhRjGEGEre4R0dao7/article?mid=1183
YAHO奇摩搜尋(2008),法務部施政成效暨未來努力方向
http://www.ksh.moj.gov.tw/ct.asp?xItem=127134&CtNode=21&mp=006
YAHO奇摩搜尋(2008),犯罪狀況及其分析,法務部統計處
http://www.moj.gov.tw/mp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