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利率結構中,長短期利率間之關係,向為學者們探討的重點。而台灣地區在中央銀 行長期管制利率措施下,有組織貨幣市場成立以來,已歷十三年,其規模與功能均漸 次發揮。此期間,歷經早期金融機構利率之官訂,至貨幣市場成立後而形成貨幣市場 利率與銀行業利率的分佔,進而至近年來利率之全面自由化等一連串利結構的演進歷 程。本文之目的,乃在此一背景下,探討利率期限結構理論,在台灣貨幣市場利率結 構中的適切性,從而了解長短期利率間的相互關聯情形,同時對長短期利率間是否具 有穩定的長期均衡關係存在,作深入的探討。 本文之研究範圍,係以台灣地區貨幣市場三個及六個月商業本票次級市場收益率作為 短、長期利率,按實際成交利率及「中興票券金融公司」之牌告利率分別檢定,樣本 區間自六十七年五月至七十七年十二月止,採用月資料。實證結果發現,利率期限結 構之預期理論,在台灣地區貨幣市場的利率期限結構中,並不適用,唯若以長期利率 的變動率,作風險變數的替代值,重予檢定其與長短期利率差距中所隱含期限貼水的 關係,則在利率上漲階段,長期利率變動率與長短期利率差距間,雖呈正相關但卻不 顯著;而在利率下跌階段,長期利率變動率與長短期利率差距間具有顯著的負相關存 在,因而亦可引伸為風險與長短期利率差距中所隱含期限貼水間有正相關。 本文亦發現貨幣市場長、短期利率間,具有長期穩定性的均衡關係存在,而間接得以 引伸市場區隔理論亦無法解釋台灣貨幣市場利率期限結構;另方面同時以誤差修正模 型,分析該模型與滯延分配模型在預測能力上之比較。此實亦意味一旦某種因素,使 長短期利率偏離原有的均衡常態,則必然會在以後各期中逐步調整,而再回到原有均 衡關係。此種具有長期穩定均衡關係的變數,使用誤差修正模型也確較一般滯延分配 模型,更能獲得預測效果。 姑不論以台灣貨幣市場長短期利率資料實證所獲得如上之結論,是否亦足以引伸至整 個金融體係下之長短期利率結構關係,但在台灣地區長期信用工具市場交易極不活絡 ,長期利率資料缺乏,市場參與者很難從既有資料,來預測未來利率走勢下,本文之 實證結論應可提供具有參考價值的業務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