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62)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17 07:2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詩宜
研究生(外文):Shih-yi Huang
論文名稱:企業導入TTQS訓練品質系統之關鍵成功因素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TQS(Taiwan TrainQuali System,TTQS)
指導教授:陳加屏陳加屏引用關係艾昌瑞艾昌瑞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企業管理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9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2
中文關鍵詞:TTQS訓練品質系統關鍵成它]素AHP
外文關鍵詞:TTQSAHP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68
  • 點閱點閱:383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76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1
面對經濟環境變遷,創新決定企業的競爭力,企業的本體是勞工,勞工的學習與改變,當然也就決定了企業改變的力量與方向,勞工教育與訓練不僅有助於就業機會的創造和經濟成長,更有助於競爭力和全球化的提升。在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的推動下,建立了台灣的訓練品質規範,並與「產業人才投資方案」、「協助企業人力資源提升計畫」(個別型、聯合型)連結,此為國內企業的訓練品質系統(Taiwan TrainQuali System,TTQS),用來提升人力培訓的品質與績效,進而與國際訓練品質標準指引(ISO 10015)接軌。
本研究以專家問卷為分析方法及層級程序分析(AHP)法,探討影響企業導入TTQS訓練品質系統關鍵成它]素之排序及權重,以提供企業未來導入TTQS訓練品質系統之參考。本研究之研究目的為:1、瞭解TTQS執行現況;2、建構具有衡量TTQS執行效度的關鍵成它]素表;3、運用AHP方法找出企業推動TTQS關鍵成它]素及其權重;4、提供企業未來執行TTQS企業機構版且達到銅牌以上的分數參考。
本研究採二階段之專家問卷,第一階段依據文獻彙整所得重要因素透過專家訪談確認影響企業導入TTQS訓練品質系統之重要關鍵成它]素及問卷架構,並依據第一階段問卷結果設計第二階段AHP問卷。第一階段問卷填答涵蓉TQS產官學專家(職訓局長官、學校教授、TTQS評核委員、TTQS輔導顧問),第二階段之AHP卷,針對2008年申請「協助企業人力資源提升個別型計畫」及「協助企業人力資源提升聯合型計畫」等15家廠商,經由TTQS評核委員現場評核,且通過TTQS審查榮獲銀牌(74.5~85分)以上(優質型計劃45%補助比例、聯合型70%補助比例)的TTQS推動負責人員為專訪對象,以提高問卷的準確度。
整體綜合評估結果,影響企業導入TTQS訓練品質系統關鍵成它]素分別為::1.高階主管的支持與決心;2.團隊成員對人資專業執行能力;3.訓練需求與組織績效連結;4.訓練成果能顯示提升組織績效;5.專案成員具備溝通協調能力;6.訓練前擬訂員工的學習與行動計劃等六項因素。最後嘗試以所歸納之關鍵成它]素,提出本研究之結論與建議。
一、對於企業導入TTQS之建議
1、高階主管及利益關係人應更支持教育訓練
2、推動單位應強化HR專業能力及TTQS系統的瞭解
3、依據TTQS精神,發展策略性訓練體系
4、具體展現訓練成效與企業績效的連結
二、對於推動TTQS之相關政府單位建議
1、由評核系統發展為驗證系統
2、推動TTQS國家乙級技術士證照
3、對於TTQS評核標準應更趨於一致
TTQS(Taiwan TrainQuali System,TTQS)
摘 要 I
目 錄 III
圖 目 錄 IV
表 目 錄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流程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ISO10015 5
第二節 英國人才資本投資IIP驗證制度 13
第三節 TTQS訓練品質管理系統 17
第四節 TTQS、ISO 10015、IIP之關聯 30
第五節 關鍵成它]素 3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4
第一節 主要研究方法 54
第二節 研究設計 60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 63
第一節 問卷資料彙整 63
第二節 研究結果分析 6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7
第二節 研究建議 92
第三節 研究限制 95
參考文獻 96
一、中文文獻 96
二、英文文獻 99
附錄一、TTQS訓練品質計分卡—企業機構 101
附錄二、第一階段問卷 108
附錄三、第二階段問卷 111
附錄四、訪談專家名錄 122

圖 目 錄

圖1-1 研究流程 4
圖2-1 ISO 9001與ISO 10015之關係 6
圖2-2 組織績效與訓練關係圖 8
圖2-3 培訓輸入輸出流程圖 9
圖2-4 TTQS訓練品質計分卡之五環迴圈 19
圖2-5 勞委會職訓局輔導產業與員工申請訓練補助項目 25
圖2-6 TTQS與ISO的關係圖 31
圖2-7 五力分析架構圖 39
圖3-1 階層程序分析法之階層概要圖 57
圖4-1 企業導入TTQS關鍵成它]素之分析層級圖 67
圖4-2 第二層級結構 68
圖4-3 企業導入TTQS成永鶬鉿]素評估準則優先向量 69
圖4-4 第三層級結構 69
圖4-5 組織活動項下成永鶬鉿]素評估準則之優先向量 70
圖4-6 教育訓練活動項下成永鶬鉿]素評估準則之優先向量 71
圖4-7 第四層級結構(一) 72
圖4-8 第四層級結構(二) 73
圖4-9 組織管理項下成永鶬鉿]素評估準則之優先向量 74
圖4-10 專案團隊項下成永鶬鉿]素評估準則之優先向量 75
圖4-11 計劃項下成永鶬鉿]素評估準則之優先向量 77
圖4-12 設計項下成永鶬鉿]素評估準則之優先向量 78
圖4-13 執行項下成永鶬鉿]素評估準則優先向量 79
圖4-14 查核項下成永鶬鉿]素評估準則之優先向量 80
圖4-15 成果項下成永鶬鉿]素評估準則之優先向量 81
圖4-16 企業導入TTQS訓練品質系統關鍵成它]素重要性順序 86


表 目 錄

表2-1 Kirkpatrick之四層次訓練成效評估判斷準則 7
表2-2 IIP驗證制度沿革 13
表2-3 IIP十二項指標 15
表2-4 通過IIP 驗證的組織之獲益 16
表2-5 TTQS的特性與應用用途分析表 18
表2-6 TTQS五大構面定義及衡量指標 19
表2-7 TTQS企業機構版、訓練機構版、內訓版、外訓版之評核計分對照表 21
表2-8 TTQS指標評核標準 22
表2-9 TTQS總分等級標準 22
表2-10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97年度各項方案運用TTQS一覽表 26
表2-11 TTQS、IIP、ISO10015差異比較表 32
表2-12 TTQS、ISO10015+、ISO 9001、IIP條款對照表 33
表2-13 關鍵成它]素的定義整理表 36
表2-14 國內相關研究 43
表2-15 企業導入ISO品質管理系統的關鍵成它]素 46
表2-16 企業導入ISO品質管理系統的關鍵成它]素彙總表 47
表2-17 專案管理的關鍵成它]素 49
表2-18 企業導入專案管理關鍵成它]素彙總表 50
表2-19 訓練品質計分卡指標構面的關鍵因素 50
表2-20 影響企業導入TTQS的重要因素 52
表3-1 AHP評估尺度與說明 57
表3-2 隨機指標表 59
表4-1 企業導入TTQS訓練品質系統關鍵成它]素之研究專家意見彙總表 64
表4-1(續)企業導入TTQS訓練品質系統關鍵成它]素之研究專家意見彙總表 65
表4-2 企業導入TTQS成永鶬鉿]素評估準則之成偶比對矩陣與優先向量 69
表4-3 組織活動項下成永鶬鉿]素評估準則之成偶比對矩陣與優先向量 70
表4-4 教育訓練活動項下成永鶬鉿]素評估準則之成偶比對矩陣與優先向量 70
表4-5 組織管理項下成永鶬鉿]素評估準則之成偶比對矩陣與優先向量 74
表4-6 專案團隊項下成永鶬鉿]素評估準則之成偶比對矩陣與優先向量 75
表4-7 計劃項下成永鶬鉿]素評估準則之成偶比對矩陣與優先向量 76
表4-8 設計項下成永鶬鉿]素評估準則之成偶比對矩陣與優先向量 78
表4-9 執行項下成永鶬鉿]素評估準則之成偶比對矩陣與優先向量 79
表4-10 查核項下成永鶬鉿]素評估準則之成偶比對矩陣與優先向量 80
表4-11 成果項下成永鶬鉿]素評估準則之成偶比對矩陣與優先向量 81
表4-12 企業導入TTQS訓練品質系統關鍵成它]素排序比較 83
表4-12(續) 企業導入TTQS訓練品質系統關鍵成它]素排序比較 84
表4-13 層級四各因素對目標項之權數順序 85
一、中文文獻
1.江增常(2008)「企業為何要推動企業訓練及台灣企業推行現況」,東海大學EMBA演講。
2.彭金山(2007/04/13)「中小型企業及訓練機構導入TTQS的建議」,企業訓練聯絡網社群。
3.大前研一( 1985)「策略家的智慧」,長河出版社。
4.王柏權(2006)「ISO 10015,訓練品質新潮流」,管理雜誌,384期,頁160-162。
5.王玲莉(2006)「教育訓練對組織績效的影響– 以金融業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6.左永安(2007)「如何應用ISO 10015 PLUS驗證找出企業競爭力的職能因子及績效因子」,企業訓練聯絡網社群。
7.行政院勞工委會職訓局企業訓練聯絡網-企訓網(2007)「提供國家訓練發展品質計畫」,企業訓練聯絡網。
8.行政院勞工委會職訓局企業訓練聯絡網-企訓網(2008)「2008TTQS群英會 標竿表揚大會活動」,企業訓練聯絡網。
http://training.evta.gov.tw/?gclid=CKCeoOmWlZgCFQ2ETAodEzWPmw
9.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2005)「考察英國IIP人力培訓品質認證標準系統制度」,open政府出版資料回應網-公務出國報告專區。http://open.nat.gov.tw/OpenFront/report/show_file.jsp?sysId=C09404060&fileNo=001
10.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2006)「TTQS & ISO 10015+model介紹」,TTQS服務團顧問研習會課程講義及參考資料。
11.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6)「2015年經濟發展願景-第一階段三年衝刺計畫之產業人套案(2007-2009)」。
12.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2008a)「九十七年訓練品質規範評核與服務工作實施計畫」,TTQS服務團評核委員研習會課程講義及參考資料。
13.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2008b)「IIP、ISO10015、TTQS差異比較」,TTQS回流訓練講義,頁42-51。
14.吳信宏、王佩淳(2005)「利用ISO 10015確保員工教育訓練之品質」,品質月刊,41(6),頁77-78。
15.吳思華(1988)產業政策與企業策略──台灣產業發展歷程。台北:中國經濟企業研究所,頁1-416。
16.吳進輝(2007/06/12)「什麼是TTQS?」,企業訓練聯絡網社群。
17.吳靜怡(2003)「我國奈米科技產業關鍵成它]素及競爭策略之研究-以半導體製造業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學程碩士班碩士論文。
18.吳瓊治(2003)「ISO驗證對提升教育訓練效益之探討」,品質月刊,39(7),頁59-63。
19.吳瓊治(2008)「如何運用ISO10015提升教育訓練品質」,品質月刊,44(3),頁72-76。
20.呂玉娟(2006)「人力資源發展策略性管理工具:ISO 10015讓訓練與績效劃上等號」,能力雜誌,601期,頁106-112。
21.李弘暉&吳瓊治(2007)「運用ISO 10015轉換教育投資為企業競爭優勢」,品質月刊43(7),頁78-83。
22.李威穎(2008)「HR-英國IIP、瑞士ISO10015與台灣TTQS介紹」,高雄市工業會。
23.汪雅康&黃世忠(2005)「英國人力資本投資 (IIP) 計畫與我國人才培訓機構驗證評鑑制度之規劃」,2005年中臺灣人力資源研討會,頁321-364。
24.林文燦(2007)「訓練品質計分卡的理念介紹」,國立勤益技術學院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
25.林志興(2006)「考察瑞士推動ISO 10015訓練品質之實施情形報告」,open政府出版資料回應網-公務出國報告專區。http://open.nat.gov.tw/OpenFront/report/report_detail.jsp?sysId=C09502548
26.林建山(2006)「人力資本開發與國家訓練品質保證體系」,就業安全,5 (2),頁44-51。
27.林原宏(1996)「層級分析法:理論與應用之探討(二)」,測驗統計簡訊,9期,頁23-26。
28.林清風(2007)「國內人力資源培訓走向國際化 (ISO 10015+IIP) 之推展」,品質月刊,43 (7),頁28-29。
29.林智偉(2004)「外資量販店進入大陸市場成永鶬鉿]素」,淡江大學國際貿易學系國際企業碩士論文。
30.洪金鳳(2007)「臺灣訓練品質系統(TTQS)服務團成效評估」,就業安全,6(2),頁60-66。
31.孫繼玲(2008)「以專案管理之流程概念來輔助TTQS輔導案之作業流程」,企業訓練聯絡網社群。
32.秦建文(2002)「咖啡連鎖店關鍵成它]素之研究」,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碩士論文。
33.陳玉琳(2008)「導入策略性訓練體系關鍵成它]素之研究-以TTQS標竿企業為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34.陳銘桐(1996)「家具業關鍵成它]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5.彭金山(2008)「TTQS與ISO的關係」,企業訓練聯絡網社群。
36.黃世忠(2002)「國際標準組織(ISO 10015)之內涵介紹」,就業安全,頁25-29。
37.黃昆明(2001)「弁鄏*x陣組織研發管理關鍵成它]素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38.黃俊英(1995)多變量分析。台北:華泰書局。
39.黃俊英(1996)企業研究方法」。台北:東華書局。
40.曾美惠(2002)「人力資源專業職能對組織績效之影響─以人力資源管理活動為中介變項」,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
41.經濟部中小企業處(2007)2007中小企業白皮書。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42.廖仁傑(2004)「由ISO 10015與IIP二個國際標準來談教育訓練與人力資源品質的提升」,品質月刊,40(10),頁28-31。
43.鄧振源&曾國雄(1989)「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與應用(上)」,中國統計學報,第27 卷第6 期,頁5-22。
44.鄧振源&曾國雄(1989)「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與應用」(下),中國統計學報,第二十七卷,第六期,頁13767-13870。
45.謝政勳(2002)「都市永續發展指標適用性評估-以高雄市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6.簡貞玉譯(2007)員工訓練與能力發展。台北:五南圖書。
47.蘇億珊(2006)「企業導入ISO 10015教育訓練品質系統之可行性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48.聯合型計畫電子報(2008)。網址:http://up02.trdi.edu.tw/%E8%81%AF%E5%90%88%E5%9E%8B%E8%A8%88%E7%95%AB%E9%9B%BB%E5%AD%90%E5%A0%B1%E7%AC%AC1%E6%9C%9F.htm

二、英文文獻
1.AdeQuaTE(1999), “Quality management-Guidelines for training”, ISO 10015:1999.
2.Aaker, David A. (1984) ,Strategic Market Management,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pp.24-70.
3.Boucher, & Gogus(1996), “A consistency test for Rational Weights in Multi-criterion Decision Analysis with Fuzzy Pairwise Comparisons”, Fuzzy Sets and Systems Vol.86, pp.129-138
4.Ellsberg, Daniel (1961), “Risk, Ambiguity, and the Savage Axiom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75, 643-669.
5.Ferguson, C.R. and R. Dickinson (1982), “Critical Success Factor for Directors in the Eighties”, Business Horizons, May-June 1982, pp.14-18
6.Hockman,K.K., Grenville,R.& Jackson,S. (1994). “Road map to ISO 9000 Registration: A time-tested process for implementing ISO 9000,” Quality Progress,27(5),pp.39-42.
7.Hofer, Charles W. and Schendle, Dan (1978) ,Strategy Formulation : Analytical Concept, West Publishing Co.,, 1978, pp.75 -76.
8.Joel K. Leidecker and Albert V. Bruno (1984), “Indetifying and Using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Long Range Planning, Vol. 17, 1984, p.26.
9.Kirkpartick, D.L.(1979), “Technique for Evaluation Training Programs,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June, 178-192.
10.Leidecker, Joel K. and Albert Bruno (1984), “Identifying and Using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Long Range Planning, Vol.17, pp.25~26
11.Linstone, H. A., Turoff, M. (1975). The Delphi method: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Addison-Wesley, London.
12.Michael, G.S. (2001), “Transition to ISO 9001:2000,” Business News Publishing Company, August, 28-30.
13.Per V. Jenster(1987), “Using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in Planning”, Long Rang Planning, Vol. 20, 103
14.Porter, M.E. (1980),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 Competitive Strategy , New York: Free Press.
15.Putrus, R. S. (1992). “Outsourcing analysis and justification using AHP”, Information. Strategy: The Executive’s Journal, 9(1), 131-138.
16.Saaty, T. L. (1982). Decision Making for Leaders; the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for Decisions in a Complex World, RWS Publications, Wadsworth, Belmont, Calif.
17.Saaty, T.L. and E. H. Forman, (1996) ,“The Hierarchon: A Dictionary of Hierarchies .,” AHP Series Vo. 5, RWS Publications, pp.496.
18.Saaty, T.L.,(1990),“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in conflict. management”,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flict. Management, Vol.1, No.1, p.47.
19.Sanar-Yiu, L., Ronald, L.J., Wang, B., and Lee, C. (2005a), “Quality standard of training: Implication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ISO 10015, ” Unreleased working paper.
20.Sanar-Yiu, L., Ziegler, K., and Sannar, R. (2005b), “AdeQua TE ISO 10015+ leadauditor’s training, ”3(1),1-45.
21.Zahedi, F., (1986),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 Survey of the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s”, Interfaces 16, pp.96-108.
22.Zavbi, R. & Duhovnik, J. (1996) “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Functional appropriateness of components of technical systems ” ,Journal of Engineering Design, 7(3), 313-329.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14.吳信宏、王佩淳(2005)「利用ISO 10015確保員工教育訓練之品質」,品質月刊,41(6),頁77-78。
2. 14.吳信宏、王佩淳(2005)「利用ISO 10015確保員工教育訓練之品質」,品質月刊,41(6),頁77-78。
3. 18.吳瓊治(2003)「ISO驗證對提升教育訓練效益之探討」,品質月刊,39(7),頁59-63。
4. 18.吳瓊治(2003)「ISO驗證對提升教育訓練效益之探討」,品質月刊,39(7),頁59-63。
5. 19.吳瓊治(2008)「如何運用ISO10015提升教育訓練品質」,品質月刊,44(3),頁72-76。
6. 19.吳瓊治(2008)「如何運用ISO10015提升教育訓練品質」,品質月刊,44(3),頁72-76。
7. 20.呂玉娟(2006)「人力資源發展策略性管理工具:ISO 10015讓訓練與績效劃上等號」,能力雜誌,601期,頁106-112。
8. 20.呂玉娟(2006)「人力資源發展策略性管理工具:ISO 10015讓訓練與績效劃上等號」,能力雜誌,601期,頁106-112。
9. 21.李弘暉&吳瓊治(2007)「運用ISO 10015轉換教育投資為企業競爭優勢」,品質月刊43(7),頁78-83。
10. 21.李弘暉&吳瓊治(2007)「運用ISO 10015轉換教育投資為企業競爭優勢」,品質月刊43(7),頁78-83。
11. 26.林建山(2006)「人力資本開發與國家訓練品質保證體系」,就業安全,5 (2),頁44-51。
12. 26.林建山(2006)「人力資本開發與國家訓練品質保證體系」,就業安全,5 (2),頁44-51。
13. 27.林原宏(1996)「層級分析法:理論與應用之探討(二)」,測驗統計簡訊,9期,頁23-26。
14. 27.林原宏(1996)「層級分析法:理論與應用之探討(二)」,測驗統計簡訊,9期,頁23-26。
15. 28.林清風(2007)「國內人力資源培訓走向國際化 (ISO 10015+IIP) 之推展」,品質月刊,43 (7),頁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