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份
王天苗(2011):特殊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中原大學特殊教育系。
王振德(1986):我國資源教室方案實施現況及其成效評鑑(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王振徳(1997):國民中小學資源班經營參考手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編印。
王振德(1998):資源教室的行政管理與經營。特教園丁,13(3),1-6。王淑惠(2011):身心障礙學生的考試調整。特殊教育季刊,119,15-23。王麗雲、甄曉蘭(2007)。臺灣偏遠地區教育機會均等政策模式之分析與反省。教育資料集刊,36,25-46。內政部統計處(2013):低收入戶戶數及人數 (至102年11月底)。內政統計查詢網。檢索日期:102.12.27。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month/list.htm。
內政部統計處(2013):15歲以上教育程度(至102年11月底)。內政統計查詢網。檢索日期:102.12.27。取自http://statis.moi.gov.tw/micst/stmain.jsp?sys=220&ym=8900&ymt=10100&kind=21&type=1&funid=c0110401&cycle=4&outmode=0&compmode=0&outkind=1&fldspc=0,12,&codspc0=1,1,3,2,7,1,10,1,13,17,&rdm=jecoUreZ。
內政部統計處(2013):離婚登記對數(至102年11月底)。內政統計查詢網。檢索日期:102.12.27。取自http://statis.moi.gov.tw/micst/stmain.jsp?sys=220&ym=10111&ymt=10211&kind=21&type=1&funid=c0140201&cycle=41&outmode=0&compmode=0&outkind=1&fldlst=11&codspc0=0,2,3,2,7,1,10,1,13,17,&rdm=9ioxeoah。
內政部統計處(2013):身心障礙者福利統計(至101年11月底)。內政統計通報,24。檢索日期:102.12.27。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week/list.htm。
內政部統計處(2012):原住民人口概況(至101年11月底)。內政統計通報,49。檢索日期:102.12.27。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week/list.htm。
內政部統計處(2013):土地面積、村里鄰、戶數暨現住人口數(至102年11月底)。內政部統月報。檢索日期:102.12.27。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month/list.htm。
江明曄(2000):高中資源教室的規劃與運作-以台中女中為例。特教園丁,16(2)。江宜錚(2010):國立高中職校身心障礙資源班運作現況與需求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朱貞玲(2009):國民中學對校園無障礙環境滿意度調查與維護管理之研究:以高雄市三所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交通部中央氣象局(2013):縣市預報。取自
http://www.cwb.gov.tw/V7/forecast/
有愛無礙網站(2013):資源教室方案的發展。取自
http://teachers.dale.nhcue.edu.tw/class/c101.html
李坤崇(2000):多元評量。台北:心理出版社。
李宜學(2006):「融合教育」融甚麼?合甚麼?融合班教師的教學信念與心理調適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臺南。李知蓉(2011):國中資源班學生輔導之實務分享。台東特教,33,11-13。
李佩蓉(2007):南部三縣市國中小普通班教師對身心障礙學生考試調整方式的看法與實施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臺南。吳芊宜(2006):國小普通班教師參與個別化教育計畫會議現況及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吳武典(2009):我國特殊教育政策現況與趨勢。特殊教育與科際整合學術研討會。
吳瑋珣(2013):十二年國教與特殊教育。台灣教育評論月刊,2(3),68。
林仲川(2002):花蓮地區國民中小學資源教室經營現況及其相關問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花蓮師範學院,花蓮。林怡慧(2005):高中職資源教室之運作。文華高中學報,13,136-152。
林怡慧(2006):高中職身心障礙學生學校生活適應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林坤燦(1992):無障礙校園環境的過去與現在。無障礙校園環境實施手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主編,31-35。
林坤燦(1997):建立偏遠地區特殊教育輔導網之研究-以花蓮地區特殊教育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花蓮師範學院,花蓮。
林坤燦、蕭朱亮(2004):個別化教育計畫實施現況調查及內容檢核之研究-以高雄市國小啟智班為例。東台灣特殊教育學報,6,1-32。
林惠玲(2009):高雄市普通高中職身心障礙資源班之實施現況與困難三篇(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周俊華(2007):台北縣國小特殊教育教師對無障礙校園環境的觀點與滿意度調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林素貞(2009):資源教室方案與經營。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林穎召(2007):談高中職資源班運作現況。檢索日期:2013.11.11。取http://media.nihs.tp.edu.tw/user/iceclever/Default.aspx?id=406&kind=3。
孟瑛如(1999):資源教室方案-班級經營與補救教學。臺北:五南。
孟瑛如、游惠美(1999):資源班實施現況探討-教師專業知能、行政配合度及設班年限之交叉分析。八十八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
胡永崇(2000):國小身心障礙類資源班實施現況及改進之研究:以高雄縣為例。屏東師院學報,13,75-100洪榮照(1997):資源班的經營方向。特教新知通訊,5(2),1-5。
洪榮照(2011):落實「學校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之功能。取自http://www.ntcu.edu.tw/spc/aspc/6_ebook/ebook.htm
洪靜怡(2008):國小普通班教師對學習障礙學生實施評量調整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洪麗瑜 (2008):資源教室方案與台灣的融合教育。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82,45-68。
洪儷瑜(1997):大專資源教室的角色與任務。載於大專院校資源教室輔導手冊-邁向公元2001年,(59)。臺北:臺灣師大特教中心。
張月艮(1999):台北市公立高中資源班實施現況探討。高中教育,5。孫志麟(1995c):教師素質優先改善地區劃定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3(1),75-89。徐佩筠(2007):高中職資源方案的發展與服務內涵之探討。南港高工學報,25,105-121。
特殊教育學校工作(班)小組(2004):十二年就學安置高中職普通班身心障礙學生學習狀況調查研究摘要。93年度特殊教育學校(班)工作小組議題,87-102。
特殊教育通報網(2013):各高中職身障類別學生數。取自http://www.set.edu.tw/sta2/default.asp。
特殊教育通報網(2012):101年度特殊教育概況。取自http://www.set.edu.tw/sta2/contact/102頁面.asp。
特殊教育通報網(2004):93年度特殊教育概況。取自http://www.set.edu.tw/sta2/contact/93下頁面.asp。
梁明華(2009):淺談特殊教育評鑑現況。取自:2012.12.21。國語日報http://www.mdnkids.com.tw/specialeducation/detail.asp?sn=700。
張蓓莉(1997):資源教室方案應提供的支援服務。特殊教育季刊,67,1-5。張郁樺(2004:桃園縣國民中小學資源班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張紋綺(2005):臺北市公立高中職普通班教師使用特殊教育資源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陳姿任(2009):我國公立高中職資源班教師情緒管理與工作壓力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陳佳珍、洪榮照(2011):資源班教師在特殊需求學生評量調整的職責。特殊教育輔助科技,7,22-26。
陳明聰、張靖卿(2004):特殊教育工作者對身心障礙學生測驗調整意見之調查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12,55-80。陳鴻杉(2006):彰化縣國民小學校長對資源班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完成國民教育身心障礙學生升學輔導辦法(民100年2月11日)。
特殊教育法(民101年1月23日修正) 。
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民102年7月12日修正)。
特殊教育課程教材教法及評量方式實施辦法(民99年12月31日)。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設置辦法(民102年12月4日修正) 。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身心障礙學生就讀普通班減少班級人數或提供人力資源與協助辦法(民100年9月22日)。
高級中等學校以下學校特殊教育評鑑辦法(民101年5月16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高級中等學校特殊教育經費作業原則(民101 年 12 月 10 日 修正 ) 。
教育部主管之高級中等學校輔導身心障礙學生實施要點 (中華民國101年12月18日修正)。
教育部(2013):102年度特殊教育統計年報。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2):101年度特殊教育統計年報。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9):98年度特殊教育統計年報。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2):101學年度國立暨臺灣省私立特殊教育學校(班)名冊。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8):高中職資源教室手冊。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彰化。
教育部(2012):教育部十二年國民教育網站。取自http://12basic.edu.tw/index.php。
教育部(2011):台北市首度辦理身心障礙學生免試入學高中高職結果放榜析文稿。101.10.5取自http://www.edunet.taipei.gov.tw/ct.asp?xItem=1778040&ctNode=27381&mp=104001。
教育部(2013):102-103年度教育部所屬之高級中等學校特殊教育班評鑑實施計畫(102年7月23日)。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2):身心障礙學生升學輔導辦法(102年8月22日) 。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1):100學年度國立及台灣省私立高級中等學校身心障礙資源班實施計劃。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0):100學年度身心障礙學生高中職免試入學實施計劃。臺北:教育部。
鈕文英(2001:國民教育階段身心障礙學生補救教育方案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1,53-76。鈕文英(2007):啟智教育課程與教學設計。臺北:心理出版社。
黃柏華(2012):高中職資源服務的現況與運作模式。特殊教育季刊,124,55-64。黃慈雲(2004):中部地區國民中學身心障礙資源班實施現況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黃瑞珍(2005):資源教室的經營與管理。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麗娟、王振德(2003) :身心障礙資源班實施指標之研究-以北區七縣市為例。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5,27-41。葉采青(2003):校園無障礙物理環境之現況與問題探討-以宜蘭縣國中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陽明大學,臺北。楊坤堂(2002):學習障礙教材教法。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楊國賜(1992):一般大眾對無障礙校園環境應有的認識。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主編,無障礙校園環境實施手冊,9-14。
董媛卿(1998) :補救教學:資源班的運作。臺北:五南。
劉惠珠(2001) :台北市田園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運作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維基百科(2010):台灣行政區面積表。檢索日期:102.12.27。取自http://zh.wikipedia.org/zh-tw/%E8%87%BA%E7%81%A3%E8%A1%8C%E6%94%BF%E5%8D%80%E9%9D%A2%E7%A9%8D%E8%A1%A8。
維基百科(2013):台灣行政區人口密度表。檢索日期:102.12.27。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7%BA%E7%81%A3%E8%A1%8C%E6%94%BF%E5%8D%80%E4%BA%BA%E5%8F%A3%E5%AF%86%E5%BA%A6%E8%A1%A8。
劉冠妏、張英鵬(2007):高雄市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公共關係覺知研究。東台灣特殊教育學報,9,195-218。
蔡淑桂(1996:無障礙環境規劃與設計。師說,91,33-36。
蔡瑞美(2000:有愛無礙-談台北市高中職資源方案的實施現況。高中教育,14,58-62。蔡瑞美(2000):回歸主流高中職身心障礙學生巡迴輔導制度的實施現況。特殊教育季刊,75,1-6。蔡瑞美(1999) :普通高中職提供身心障礙學生資源服務之現況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蔡銘津(2008):少子化趨勢對教育體系的衝擊與因應。研習資訊,25(5),101-108。鄭麗月(2004):從特殊教育經費的預算與分配談特殊教育的發展。國民教育,45(1),17-24。賴怡君、廖永堃(2006):花蓮地區國小教師對身心障礙類資源班的了解與望。花蓮教育大學學報,9522,229-254
盧台華 (1998):身心障礙學生課程教材之研究與應用。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身心障礙教育研討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謝佳男(2000):台北市普通高中資源班之實施。特殊教育季刊,75,15-20。戴曄(2005):從輪椅使用者探討校園無障礙環境之改善課題(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大學,高雄。
魏明堂(2001):台北市立公立高職資源班實施現況調查研究。內湖高工學報,12,63-71。藍祺琳(1997):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角色期望和踐行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蘇雅芬(2004):宜蘭縣國小資源班實施現況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臺東。蘇秋永、張浣芸(1996)。身心障礙學生輔導要項。載於高中職身心障礙學生輔導手冊。臺北:臺灣師大特教中心。
二、英文部份
Evans,S.(1981).Perceptions of classroom teachers,principals,and resource room teachers of the actual and desired roles of the resource teacher.Journal and Learninf Disabilities,14,600-603.
Evans, W. H., & Evans, S. S. (1989), Behavior and instructional management, Boston: Allyn & Bacon..
Flynt,S. W., Dyal, A. B., & Morton, R. C. (1998). Principals’perceptions of Alabama’s specialtion education certification-collaborative teacher.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424 713)
Harris,W.J.,&Schutz,P.M.B.(1986).The special education resource program. Columbus:Merrill.
Hawisher,M.F.,& Calhour,M.L.(1978).The resource room: An educational asset for children with special needs. Columbus, OH:A Bell & Howell Company
Kirk, S. A., Gallagher, J. J., & Anastasiow N. J. (2003). Educating exceptional children(10th ed.). Boston:Houghton Mifflin.
McNamara, B.E.(1989).The Resource Room:A guide for special educators.Albany,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Menlove, R.R., Hudson, P.J., & Suter, D. (2001). A field of IEP dreams: Increasing general education teacher participation in the IEP development process. Teaching Exceptional Children. 33(5), 28-33
Nancy K.Glomb & Danel P.Morgan (1991). Resource room teacher's use of strategies that promote the success of handicpped student in regular classroom. Th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25( 2), 221-235
Robinette, Gary O.(1985)Barrier-free exterior design: Anyone can go anywhere. New York : Van 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 Inc.
Salend, S.J., & Garrick-Duhaney, L. (1999). The impact of inclusion on students with and without disabilities and their educators. Remedial and Special Education, 20, 114-126.
Salend, S. J., & Duhaney, L. M. G. (2000). Parentalperceptions of inclusive educational placements.Remedial and Special Education,21(2), 121–28.
Wiederholt, J. L. (1974), Planning resource rooms for the middly handicapped, Focus on Exceptional Children, 5(8), 1-10.
Wiederholt,J.L.,Hammill,D.D.,& Brown V.L. (1983).The resource teacher:A guide to effective practices(2nded.).Newton Massachusetts:Alley & Bacon.
Wiederholt,J.L.,Hammill,D.D.,& Brown V.L.(1993).The resource room program: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Austin,TX:PRO-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