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文部分
1. 王子潤,「台灣地區股票市場資訊對投資人心理及行為影響性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三年。2. 王天益,「投資人對重大事件宣告反應之研究-以政治類與股市類事件為例」,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二年。3. 史凱琳,「過度反應假說在台灣股票市場之實證研究」,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八年。4. 江永發,「解析一例一休的盲點:從政府與勞資三方治理關係談起」,中國行政評論,第二十三卷第四期,86-110頁,106年12月。
5. 成之約,辛炳隆,張玉燕,潘世偉,王方,勞動政策與勞工行政,國立空中大學,台北,民國九十二年。
6. 朱柔若,社會變遷中的勞工問題,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台北,民國八十七年。
7. 李玉春,「我國實施週40小時工時制之必要性與可行性之研究-以日韓經驗為鏡」,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四十五期,177~261頁,103年。
8. 李仁淼,「縮短工時論-以我國最近修法動向及日本縮短工時經驗為中心」,月旦法學,第八十四期,117~135頁,91年5月。
9. 李沃牆,「一例一休對台灣產業及總體經濟影響」,亞洲金融季報,2017秋季號,43-50頁,民國106年7月。
10. 李健鴻,「勞動保護與產業彈性之間的平衡難題:勞動基準法工時新制立法評析」,台灣勞工季刊,第四十九期,4~13頁,106年3月。
11. 余天琦,陳瑞敏,「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修正草案重點說明」,理律法律雜誌,2017第四期,14-18頁,民國106年4月。
12. 余筱萱,「台灣紡織業現況之經濟分析」,中原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一零三年。13. 吳志翔,「紡織股價一、二、三」,今周刊,第209期,108頁,89年。
14. 吳孟寶,「過度反應的實證研究-以台灣資訊電子業為例」,朝陽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四年。15. 吳宣蓓,「工時變遷與過長工時對健康的影響」,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一百年。16. 沈中華,李建然,事件研究技術手冊,台灣經濟新報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台北,民國九十八年。
17. 呂倍強,「台灣電子類股過度反應與規模效果之研究」,淡江大學,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八年。18. 房義棋,「生技產業優惠稅對股價異常報酬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一零七年。19. 林皇瑞,「法人機構從眾行為之研究-以證券自營商與外資為研究對象」,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二年。20. 林敏章,「併購消息對台灣半導體產業市場報酬之實證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一零五年。21. 林惠玲,陳正倉,「工廠自動化與經濟效益關係之研究—臺灣製造業之實證研究」,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第十一卷第三期,256~270頁,90年7月。
22. 武志亮,投資學:分析與應用,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台北,民國九十八年。
23. 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2015食品產業年鑑,經濟部,台北,民國一零四年。
24. 袁淑芳,李進生,林佳慧,「由風險與報酬的關係檢視不同類型事件的衝擊」,管理科學研究,第八卷第一期,51~67頁,100年8月。
25. 陳旭播,「企業縮短工作時間衝擊面之分析」,中華技術學院學報,第二十二期,31~37頁,90年3月。
26. 張安發,「台灣股市波動因素之研究-以高價電子股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四年。27. 勞動部,工時制度及工作彈性化措施手冊,勞動部,台北,民國一零四年。
28. 黃坤祥,「時代趨勢與企業縮短工時之探討」,勞資關係月刊,第十九卷第四期,228~243頁,89年8月。
29. 董鍾祥,「技術分析無用論?---以兩岸股市(週資料)實證分析」,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一零三年。30. 楊慧伶等,「行為財務學」,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台灣,民國九十六年。
31. 廖國翔,「注意力、情緒對投資決策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年。32. 劉梅君,「一例一休,爭權利?討恩惠?:政治經濟學批判的觀點」,台灣人權學刊,第四卷第二期,11~46頁,106年12月。
33. 薛凱安,「股市羊群效應:以日本、韓國、台灣股市為例」,淡江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一零一年。二、 外文部分
1. Andreu, L., Ortiz, C., & Sarto, J. L.(2009), “Herding Behaviour in Strategic Asset Allocations: New Approaches on Quantitative and Intertemporal Imitation”, Applied Financial Economics, 19(20), 1649~1659.
2. Alberto, A., Edward, G., Bruce, S.(2005), “Work and Leisur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Why So Different?”, NBER Working Paper No. w11278, 20.
3. Babalos, V., Balcilar, M., & Gupta, R.(2015), “Herding Behavior in Real Estate Markets: Novel Evidence from a Markov-Switching Model”, Journal of Behavioral and Experimental Finance, 8, 40~43.
4. Bikhchandani, S., Sharma, S.(2001), “Herd Behavior in Financial Markets”, IMF Staff Papers, 47(3), 279~310.
5. Chen, W.J.(2015), “Research on Strategies for Entering Global Markets – the Case of Dyehouse Automation Industry”, NSYSU, Master.
6. Cohen, L., & Diether, K.B., & Malloy, C.(2012), “Legislating Stock Prices”, NBER Working Paper No. 18291.
7. Collins, F.S., & Perez, T.E.(2016), “Fair Pay for Postdocs: Why We Support New Federal Overtime Rules”, Huffington Post.
8. DeBoo, A., & Fletcher, P.(2015), Prices and Earnings 2015, UBS Switzerland AG, Zurich.
9. DOL(2016), “Defining and Delimiting the Exemptions for Executive, Administrative, Professional, Outside Sales and Computer Employees”, Department of Labor, Federal Register Report, 81(99), Washington, D.C.: Department of Labor.
10. Fama, E. F.(1970), “ Efficient Capital Markets: A Review of Theory and Empirical Work”, Journal of Finance, 25, 383~417.
11. Ferguson, A., Lam, P.(2016), “Government Policy Uncertainty and Stock Prices: The Case of Australia's Uranium Industry”, Energy Economics, 60. 97~111.
12. Glinskiy, V., Serga, L., Alekseev, M., Samotoy, N., Simonova, E.(2018),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od Industry as a Condition for Improving Russia’s National Security”, Procedia Manufacturing, 21, 838~845.
13. Hamdi B., Hatem G.(2018), “Employee Welfare and Stock Price Crash Risk”,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48, 700-725.
14. Küsters, D., Praß, N., Gloy, Y.S.(2017), “Textile Learning Factory 4.0 – Preparing Germany’s Textile Industry for the Digital Future”, Procedia Manufacturing, 9, 214~221.
15. Li, K.(2018), “Reaction to News in the Chinese Stock Market: A Study on Xiong’an New Area Strategy”, Journal of Behavioral and Experimental Finance.
16. Tang, C.W.(2010), “Underreaction, Overreaction, and Increasing Misreaction to Information in the Options Market: Evidence from the Taiwan Stock Exchange”, NCU, Master.
17. Tomoyuki, K., & Machiko, O.(2005), “Workload and Health Complaints in Overtime Workers: A Survey”, Archives of Medical Research, 36, 594~597.
18. Victoria, O., & José-Vı́ctor, R.(2003), “Implementing the 35 hour Workweek by Means of Overtime Taxation”, 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 6, 179~206.
19. Wu, C.J.(2014), “The Reactions of Individual Investors toward Non-Informative Events”, NCCU, Master.
20. Wu, G.R., Hou, C.T., Lin, J.L.(2018), “Can Economic News Predict Taiwan Stock Market Returns?”, 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
21. Yang, S.P., & DeBeaumont, R.(2010), “Pay as Incentive or Pay as Reward? The Case of Taiwan”,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21, 76~86.
三、 網路部分
1. 焦點事件。取自http://www.eventsinfocus.org/issues/345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1月30日。
2. 工業技術研究院。取自https://www.itri.org.tw/chi/index.aspx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3月13日。
3. 蘋果日報。取自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71001/37799095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3月27日。
4. 北美智權報第167期。取自http://www.naipo.com/Portals/1/web_tw/Knowledge_Center/Editorial/IPNC_160907_1502.htm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3月28日。
5. 台灣證券交易所。取自http://www.tse.com.tw/zh/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3月30日。
6. 勞動部勞動統計查詢網。取自https://statfy.mol.gov.tw/statistic_DB.aspx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3月30日。
7.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3月30日。
8. 中央通訊社。取自http://www.cna.com.tw/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4月2日。
9. 台灣工業文化資產網站。取自http://iht.nstm.gov.tw/index.asp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4月2日。
10. 行政院主計總處。取自https://www.dgbas.gov.tw/mp.asp?mp=1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4月2日。
11. 維基百科。取自https://zh.m.wikipedia.org/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4月2日。
12. 國家發展委員會。取自https://www.ndc.gov.tw/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4月19日。
13. 科學月刊。取自http://scimonth.blogspot.tw/2013/12/blog-post_7103.html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4月23日。
14. 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取自https://www.stpi.narl.org.tw/index.htm
最後瀏覽日期2018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