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52)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02 16:4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周忠憲
研究生(外文):CHOU, CHUNG-HSIEN
論文名稱:移民法上收容制度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Study on Detention system in Immigration Act
指導教授:洪文玲洪文玲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ONG, WEN-LING
口試委員:鄭善印吳光平
口試委員(外文):ZHENG,SHAN-YINWU, GUANG-PING
口試日期:2018-04-11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開南大學
系所名稱:人文社會學院法律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一般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8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9
中文關鍵詞:收容
外文關鍵詞:Detention system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41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摘要
一、研究緣起
我國移民法上的收容制度,乃是因為外國人或大陸人士來台,違反我國入出國及移民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或以非法手段進入我國,遭受我國移民管理機關(內政部移民署)開立強制驅逐出國處分書以後,為了保全將來能夠將這些逾期停(居)留或非法入境之外籍、大陸人士,順利強制驅逐出國並使該強制驅逐出國處分能夠有效遂行,且以利後續的相關遣送作業執行的一種強制性手段。故暫時將此類外籍人士臨時收容於一定的處所;所以此種暫時性的收容處分,實為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且該收容處分措施是將遭受強制驅逐出國處分的外籍人士拘束於一定之處所,極有可能侵犯當事人的人權,因此要將此類人士收容時,其原因須符合法定要件,其手段須符合比例原則,其程序須經過合法的審查及給予對象合理陳述意見的機會,方符合人權之保障。
同時為保障這些外國人的人權,我國司法院大法官會議於 102 年 2 月 6 日作成釋字第708號解釋,宣告入出國及移民法第38條之收容規定違憲。因為拘束人身自由,不會因其是外籍人士而有所差別待遇,也就是說人身自由的保障,不會因其身分是否為本國人士而有差別,只要有拘束人身自由之實,非經由法院的審查不得續予收容、延長收容。促使入出國及移民法修法,而本文是以內政部移民署 104 年 2 月 5 日實施收容新制,做為研究對象,對於新制施行二年多來面臨的各項問題進行分析並提出未來修法建議。
二、研究方法及過程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除了以文獻研究法閱讀分析以外,同時觀察比較美國、德國、日本以及我國相關法規的規定,並參考目前我國國內學者的相關研究,對於收容新制實施以來各項實務上之現況、遭遇的問題進行檢討分析,同時輔以目前實務上的經驗,進而提出未來可行的建議。


關鍵詞:外籍人士、大陸人士、逾期外勞、收容、人身自由、法院審查

Study on Detention system in Immigration Act
Abstract
Detention of Taiwan’s Immigration Act is to temporarily hold foreign nationalsor people of the Mainland China suspected of violating the country's ImmigrationAct, Act Government Relations Between People of the Taiwan Area and theMainland Area, illegal entry with a deportation ruling issued by NationalImmigration Agency in detention. It is a compulsory measure to temporarily detainthem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 overstayed, illegal entered foreign nationals andpeople of the Mainland China be forcible deported, and to facilitate the subsequentexecution of the related removal operations. The temporary detention confinesforeign nationals or people of the Mainland China at certain places, so suchtemporary detention constitutes a form of deprivation of physical freedom andpotential human right infringement. Therefore, the reasons for their detentionshould meet the statutory requirements, and the means must be in line with theprinciple of proportion. The procedure shall be subject to legal scrutiny and theparties shall be given opportunities to voice their opinion.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human rights of these aliens, J. Y. Interpretation No. 708was made on February 6, 2013 by the Council of Grand Justices, which ruled thatArticle 38, Paragraph 1, of the Immigration Act unconstitu-tional. The guarantee ofphysical freedom should not discriminate against foreign nationals; as long asphysical restraint been imposed, regardless of the detainee’s nationality, nocontinuation or extension is allowed without court review. The Interpretationprompted revision of the Immigration Act. The objectives of this research are toexam the new detention policy implemented by National Immigration Agency sinceFebruary 5, 2015, to analyze issues incurred after two years of implementation,and to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amendment.

Methods and Processes: in addition to literature review, the thesis also observesand compares relevant regu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Germany, Japan andTaiwan, refers to recent studies of domestic scholars, supplemented by practicalexperiences, to review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practice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detention policy, and then to providefeasible suggestions.

Keywords: foreign nationals, people of the Mainland China, overstayed foreignworkers, detention, physical freedom, judicial review。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動機與目的 1
第一項 研究背景 1
第二項 研究動機 3
第三項 研究目的 4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5
第一項 研究方法 5
第二項 研究範圍 5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7
第二章 主要國家收容制度概述 10
第一節 美國收容制度 10
第一項 收容處分的法令依據 10
第二項 強制收容的原則、釋放與時限 12
第二節 德國收容制度 16
第一項 規範情形 17
第二項 收容之種類 18
第三項 收容程序 21
第三節 日本收容制度 26
第一項 收容的合法性 28
第二項 收容的期限 29
第三項 收容處分的見解 30
第四節 三國收容制度之比較 32
第三章 我國移民法上收容制度之沿革與現況 39
第一節 人身自由保障與正當法律程序 39
第二節 收容法制沿革 46
第一項 戒嚴前期 (民國 38 年至 61年戒嚴法) 46
第二項 戒嚴後期(民國 61 年 9月至 76 年戒嚴)至警政署解嚴後時期( 76 年至 88 年 5 月解嚴後國安法) 47
第三項 內政部移民署時期(民國 88 年 5 月 21 日至 96 年迄今移民法) 47
第三節 司法院釋字第708、710號解釋 50
第一項 司法院釋字第 708 號解釋 51
第二項 司法院釋字第 710 號解釋 58
第四節 現制介紹 64
第五節 收容現況分析 70
第一項 收容處分流程: 70
第二項 收容替代處分: 76
第四章 收容法規適用及實務分析 85
第一節 收容原因認定爭議 85
第二節 收容處分的程序爭議 88
第三節 行政收容、羈押、管收之比較 91
第四節 收容聲請類型的分類 100
第五章 結論與未來修法建議 112
第一節 結論 112
第二節 修法建議 114


參考文獻:
1. 吳庚(2011)。《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 11 版。台北:三民。
2. 陳新民(2002)。《憲法基本權利之基本理論(上)、(下)》,5版。台北:元照。
3. 法治斌、董保城(2010)。《憲法新論》。
4. 林紀東(民76)。《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3版。台北:三民。
5. 李震山(2011)。《人性尊嚴與人權保障》,4版。台北:元照。
6. 許義寶(2012)。《入出國法制與人權保障》。
7. 王澤鑑(2010)。《法律思維與民法實例-請求權基礎理論體系》,2版。
8. 李震山(2002)。〈論憲法未列舉之自由權利之保障:司法院大法官相關解釋之評析〉,《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 3 輯。
9. 司法院編印,行政訴訟收容聲請事件新制問答,2015 年 8 月。
10. 陳新民(2011)。《憲法釋論》,7版。台北:新學林。
11. 謝榮堂(2008)。《社會法治國基礎問題與權利救濟》。台北:元照。
12. 曾文昌(1999)。《入出國及移民法釋論》。臺北︰正中書局。
13. 蘇永欽(等著)(2006)。《部門憲法》。台北:元照。

期刊文獻:
1.李建良(1997)。《基本權利理論體系之構成及其思考層次,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9 卷1 期。
2.林明昕(2017)。〈論剝奪人身自由之正當法律程序:以「法官介入審查」機制為中心〉,《台大法學論叢》,46卷1期。
3.陳靜慧(2002)。〈從平等權的觀點論大陸配偶在臺灣地區之法律地位及基本權利之保障〉,《憲政時代》,2 期。
4.李震山(2003)。〈行政權得介入私權爭執之法理基礎〉,《臺灣本土法學》, 43 期。
5.廖元豪(2012),〈不夠司法又太過司法-移民收容程序之檢討〉,《月旦法學雜誌》, 204 期,頁 34。
6.王寬弘、柯雨瑞(2000)。〈「美國 1996 年移民及國籍法」可以加以實施收容、遣返、及司法審查制度之介紹〉,《警學叢刊》,30卷5期,頁75。
7.許文義(2001)。〈德國外國人收容法制之研究〉,《警學叢刊》,32卷1期,頁 194。
8.岳瀛宗(2004),〈論我國境內外國人出境義務及不履行之強制程序-與德國、美國比較〉,《警察法學》, 3期,頁 366。
9.李震山(2005)。〈論憲政改革與基本權利保障〉,《中正法學集刊》, 18 期。
10.蔡茂寅(1998)。〈比例原則在授益行政領域之適用〉,《月旦法學雜誌》, 35 期,頁 26。
11.楊坤樵:我們都是外國人—以德國「收容外國人」法院程序為鏡。

學位論文:
1.葛廣薇(2011)。《我國非法外來口收容新制合憲性之研究—以外國人與大陸地區人民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2.王國元(2011)。《論新移民工作權之保障-以大陸配偶之問為中心》(未出版)。
座談會資料:
1. 謝立功、黃翠紋,大陸與外籍配偶移民政策與法制之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 38 委員會委託研究,2005 年 10 月。
2.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移民政策國際研討會─全球人才競逐,2012 年 11 月 16 日。

網站資料:
1. 內政部http://www.moi.gov.tw/
2. 臺灣法律網http://www.civillaw.com.cn/
3. 入出國及移民署http://www.immirgration.gov.tw/
4. 臺灣勞動網http://www.labour.org.tw/
5.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http://www.mac.gov.com/
6.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http://www.cla.gov.tw/
7.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http://www.cepd.gov.tw/
8. 行政院主計處http://www.dgbas.gov.tw/
9. 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
10. 全國產業總工會http://www.tctu.org.tw/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