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比較台灣股票市場的會計盈餘 (Accounting Earnings) 及其組成分子與股票異常報酬率 (Stocks Abnormal Returns ) 間的關聯性,檢視盈餘組成分子 (Components of Earnings) 是否具有 盈餘以外的增額資訊內涵。本研究屬於關聯性研究,採用橫斷面之設計, 分三階段做測試:第一階段為比較盈餘與盈餘組成分子的資訊內涵,以檢 視台灣股票市場的營業外所得 ( Non-operating Income)是否具有增額資 訊內涵;第二階段將觀查察值依營業外所得對正常所得的影響程度分為二 組:大影響組及小影響組,檢視『營業外所得佔正常所得的比例』,與盈 餘組成分子的資訊內涵之關聯性;第三階段乃探討盈餘反應係數 (Earning Response Coefficient, ERC)的決定因素:公司系統風險( Beta)及公司規模對本研究的影響。本研究以台灣股票市場民國71年至80 年之上市公司為樣本,包括19個產業 890 個觀察值,使用盈餘變數(正 常所得、營業所得及營業外所得)的未預期每股盈餘與股票累積異常報 酬 (CAR) 進行迴歸分析,結果發現:一、盈餘具有資訊內涵( Information Contents)。二、盈餘組成分子具有增額資訊內涵( Incremental Information ontents) 。三、將觀察值依營業外所得對正 常所得的影響程度分為二組後,發現『盈餘組成分子對股價報酬的解釋能 力』,與『營業外所得佔正常所得的比例』有正相關。四、公司系統風險 愈大,盈餘數數的反應係數愈小。五、公司規模愈大,盈餘變的的反應係 數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