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氯(油相)和有機酸鹽(水相)兩種互不相溶的反應系統中,加入四級銨鹽以合 成各種苯甲酯。此種相轉移催化反應具有反應條件溫和,反應速率快,產率高等優點 ,但由於四級銨鹽本身價格較昂貴,反應之後必須回收,以降低生產成本。 本論文研究內容,乃於反應系統中直接加入少量的三級胺與反應物氯形成四級銨鹽 做為相傳移觸媒,將陰離子從水相帶到油相與氯進行親核取代反應,合成各種苯甲 脂,以降低生產成本,並進一步探討在系統中改變不同的反應條件,包括三級胺之種 類與用量,反應物用量比,溴化鈉用量,碘化鈉用量,碘用量及溫度等因素對反應速 率與產率的影響。 在系統中,碘離子與氯作用生成更活潑之碘可加速四級銨化反應及酸根親核取代 反應,本研究發現加入適量碘化鈉或碘對反應有協催化作用。使用過量,則碘離子容 易獨佔四級銨離子,使酸根離子傳艾至油相之數量減少,而抑制反應的進行,即形成 所謂的毒害作用。 若於反應統中,加入適用的溴化鈉,則生成較活潑溴亦可促進反應的進行,增加產 物收率。由於溴離子獨佔四級銨離子之力較弱,不易造成毒害作用,可使用較多量溴 化鈉,以加速反應的進行,獲得更佳的反應條件,但加入極過量溴化鈉,則因為鹽析 作用而稍微妨礙反應進行。雖然溴化鈉的用量較多,但是在反應完成之後,多留存在 水相中,將產物分離之後,可加入反應物再繼續進行反應,不致造成浪費。 由上述結果,可選用適量碘離子或溴離子進行協催化作用,利用廉價的三級胺與氯 進行相轉移催反應,合成各種不同之苯甲酯,由於降低生產成本,有利於工業化的生 產 。
|